第4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2)

208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氣湯】

大黃(酒洗)四兩,厚樸(炙、去皮)半斤,枳實(炙)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

大黃(酒洗)四兩,厚樸(炙,去皮)二兩,枳實(大者,炙)三枚。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講解:前半段為自始至“大承氣湯主之”,脈遲為不及之脈,主寒、主虛,陽明病中更應當謹慎對待,雖見汗出不惡寒之陽明外證,但由於脈遲,其裏結實必不太深,外有濕則身重,內有飲則短氣,胃有停飲,熱向上壅,兩者結合,則腹滿而喘,言外之意,此時不可攻下。潮,非主汛而定時之意,潮熱,形容來勢洶湧,熱象甚劇,若出現潮熱,說明表已解,可攻裏,可議下法。若除身上汗出外,手足也不斷出汗,為大便已硬之候,大承氣湯主之。大承氣湯瀉下猛峻,必須有潮熱、大便硬,才可使用。此時脈遲,則是津液被熱大傷之後的征象,乃太過之後的不及,為可下之脈。

假若汗出多,微發熱惡寒,說明外證未解,當先解外,可服桂枝湯。若微熱而非潮熱,則不可與承氣湯。若未潮熱但腹部脹滿特甚且大便不通,仍不可服大承氣湯,僅可以服小承氣湯,以枳實、厚樸、大黃消脹通便,微和胃氣,而不令其瀉下太過。

三承氣湯均為下實救陰之法。大承氣湯中,大黃、芒硝瀉熱去實,同時大量應用厚樸、枳實行氣消脹,四藥同用,向下攻瀉之力甚強,故大承氣湯可治大實、大滿、大痛。用之應慎,臨床應用劑量為:大黃9~18克,芒硝9~18克,枳實12~15克,厚樸12~15克。小承氣湯將芒硝去掉,瀉下作用有所減弱,以消脹理氣為主。調胃承氣湯與小承氣湯相比,前者通便力強,後者消脹力強。

209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複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講解:陽明病發潮熱,大便微硬,則可攻裏,與大承氣湯。大承氣湯可治熱實於裏,而非專解燥便,大便硬僅是應用大承氣湯的一個指征,若大便不硬則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而無手足濈然汗出等表現可測知大便已硬,此時不可盲目使用大承氣湯,可以少與小承氣湯,此非以藥試病,實為治療方法。若服小承氣湯,腹中有氣轉動而欲矢氣,卻不大便,說明內有燥結而小承氣湯藥力不及,乃可以大承氣湯攻之。若未轉失氣,大便下行,先幹後稀,說明小承氣湯便已中病,則不需再服大承氣湯。若再用大承氣湯,攻伐太過,虛其胃氣,則發虛脹、虛滿而不能食,瀉下傷津則欲飲水,胃虛難以傳化則噦。服小承氣湯大便初硬後溏者,潮熱必退,但其後不久又發潮熱,定是大便又硬而難解,瀉過之後,數量亦少,還以小承氣湯和之,轉失氣者,用大承氣湯,不轉失氣,慎不可用。

210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講解:本條討論陽明病一個主要症狀:“譫語”。裏實則譫語,即狂言亂道;正虛則鄭聲,即重語,一句話反複說,低聲細語。精氣不能榮於目,則直視,氣脫於上則喘滿,津液脫於下則下利,皆是死證。陽明病死證,皆是因為津虛太甚而致,故臨床應細心大膽,該攻即攻,若至邪實正衰之時,多無所措手,補虛則反助其邪,攻邪則人不勝藥,進入兩難之境。

211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講解:反複發汗謂之發汗多,猛劑大汗謂之重發汗,這兩種方法均可亡陽,即亡津液,大量津液亡失,胃中幹則譫語。一般脈上至寸口,下至尺中,若上不及寸,下不及尺,僅見關上一點,則為短脈,為血液、津液虛竭之象,必死,若上下脈尚可及,則不死。

212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

講解:太陽傷寒,法當發汗,誤吐、誤下後病必不解,一方麵傷其津液,一方麵虛其裏,傷其胃氣,邪熱陷於裏,不大便五六日、甚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即譫語,均示陽明裏實熱已盛。如果病重,則不省人事,循衣摸床,無故驚恐而不安,直視而微喘,為氣欲脫而未脫之征。若脈弦,為有餘,與弱相對,說明正氣尚存,還可用大承氣湯,背水一戰,若脈澀為血液虛竭,人不任藥,攻下則死,治與不治皆死。

“微者”一句接於“獨語如見鬼狀”之後,若病情尚輕,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一劑之後大便通利,則可停用大承氣湯,不可多行峻攻。

臨床熱證,常有醫者以為陰虛發熱而處以六味地黃丸,遷延日久,熱盛擾心,譫語神昏,則處以安宮、至寶,未曾辨其裏實而考慮使用承氣湯,往往延誤病情,亦屬誤治,故為醫者,必當膽大心細,辨證精準,用藥恰當。

213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複服。

講解:陽明病,其人多汗,汗多而津液外出,津少則胃中幹燥而大便硬,便硬而譫語,僅是此證則沒有用大承氣湯的必要,小承氣湯主之,按其腹部,尤其是心下部,當無劇烈疼痛,故知非大承氣湯證。

陳慎吾先生之母曾病痢疾,2個月不愈,裏急後重感強烈,邀我診治,陳母發熱譫語,苔幹而黃,請陳老觸其腹部,則痛而叫苦不迭,斷其為大承氣湯證,1劑之後,解下燥屎數枚,落於盆中當當有聲,病遂愈。

214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裏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講解:疾,數之甚也。脈數,可見實熱,但若脈虛數,按之無力,則為虛熱。脈滑主實,滑數之脈,為實熱。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裏實熱結之象已確,斷無再用小承氣湯之理,應與大承氣湯(參見下條)。

後文自“因與承氣湯一升”至“不可更與承氣湯也”亦為衍文。

215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講解:陽明病譫語、有潮熱,裏已結實,裏有熱,熱可化食,應能食,反不能食者,因除腸中有燥屎結硬外,胃中食物亦已燥結,成為宿食,故不能食。若能食,則說明隻是腸中便硬,胃中尚未結實,故陽明病譫語、發潮熱無論能食與否,均以大承氣湯下之,由此可證上條,則知其誤,當改之。

216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講解:下血、衄血,多屬瘀血,素有瘀血積於少腹血室。陽明病作,熱邪亦湊於瘀血之處,全身之熱布於兩處,一處為熱結胃中,一處為熱聚少腹,胃中熱則譫語,少腹熱則全身無汗,但頭汗出,其治法同太陽篇所述,刺期門瀉實熱,熱去裏和,表裏通暢,濈然汗出而愈。此病臨床不僅可見譫語,亦可見如狂,需以去瘀藥治之。

病人徐某,女,外感而恰逢經至,則發熱譫語,視人皆呼為鬼,延我診治,需家人按住始不掙紮,脈來數疾,觀他醫皆處以當歸等補血養正之劑,遂書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再加石膏而獲愈。

太陽篇中後人稱熱入血室為太陽腑證,但熱入血室亦可發於陽明病中,實為未合看此條而妄言。故本書應前後對照,仔細研讀。

217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者,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講解:根據“此為風也”,可知“汗出”乃太陽中風之汗,太陽中風之時,並發陽明病,而見譫語,胃中有燥屎,大便硬。太陽病中,並發陽明,多經過口幹、欲飲、汗出之白虎湯證。若初起則譫語,便硬,可見病情嚴重,不可輕視,當以大承氣湯下之,但必須注意,下法須在病過太陽經之後方可使用。若下之過早,外邪內陷譫語增劇而為語言狂亂。病盡入於裏則表虛,病聚於裏則裏實,此時方可下之,言外之意,太陽病未解,仍當先服桂枝湯以解表,表解之後再用大承氣湯攻下。

218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裏實,久則譫語。

講解:上條言太陽中風,本條言太陽傷寒。傷寒四五日時,脈沉主裏,喘滿非因表證,乃裏實壓迫膈肌而作。脈不浮則病不在表,不應發汗,汗則奪其津液,大便困難,奪汗則表虛,傷津則裏實,裏實則譫語。

219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麵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講解:同時發病者,謂之合病,本條論述三陽合病。腹滿、譫語、遺尿皆因於熱為陽明病證;身重難以轉側因於濕為太陽證;口不仁,即口舌不知五味,麵垢即麵色汙垢而不澤,為少陽證。表、裏、半表半裏證候交錯互見,謂之三陽合病。陽明裏熱,將濕濁逼於體表,故身重難以轉側,冀汗出而濕濁得泄,未經發汗而自汗出,則濕有出路,濕邪一去,則可以白虎湯清肅內外、表裏之熱。故“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一句當接於“遺尿”之後。三陽合病,若發汗則胃中幹燥,而譫語更甚,若下之虛其裏,熱邪內陷,浮陽上越而額上生汗,精微不布而手足逆冷,此病相當於後世所言“濕溫”病。

後人有雲當於白虎湯中加入蒼術以利濕濁,但《神農本草經》言知母功能治“肢體浮腫,下水”,《金匱要略》中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腳腫如脫”,均說明其有利水消腫之功,故不必於白虎湯中再加溫熱性燥之蒼術。

220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講解:二陽並病,即指太陽陽明並病,太陽病不罷,當解表,若發潮熱而不惡寒、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譫語,說明太陽病已罷,僅為陽明病大承氣湯證,下之則愈。

221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講解:脈浮緊為太陽傷寒證;咽燥、口苦為少陽證;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為陽明證。身重為仍有濕邪,亦為三陽合病,但主證為陽明病,故冠以“陽明病”,但因三陽病俱在且有濕邪,故不可下,可與白虎湯清肅內外之熱。裏熱不可發汗,若發汗,奪其津液,熱更盛則躁煩、譫語。憒憒,悶亂也,熱攻衝頭腦則心憒憒,此時有用承氣湯的機會。若用溫針,逼取大汗,必驚恐、煩躁、不得眠,可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或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治之。胃不實而用下法,使胃中更虛,客邪湊之而擾動胸膈而致心中懊,舌上白苔,應以梔子豉湯治其虛煩。

222若渴欲飲水,口幹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講解:本條承接上條下之後而言。誤下之後,無形之熱未去,而津傷之證又起,故口幹燥,渴欲飲水,此時當用白虎加人參湯健胃滋液。

223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講解:本條仍承第221條下後而言,下後虛其胃,土不製水,而小便不利;內有留飲,鬱而化熱而脈浮發熱;熱盛傷津,胃虛生化無源,舊水不去新水不生,三者均致渴欲飲水。此時當與豬苓湯利小便而去熱。

五苓散利小便中有桂枝而治氣上衝,故證見心悸、頭眩,其病在上;豬苓湯證由於小便不利而生熱,其病在下,故方中均為寒性解熱藥,豬苓利水而解渴,滑石性寒利小便,阿膠養血止血,可防陽明熱邪傷及血分。臨床多以豬苓湯加生苡仁而治療泌尿係感染,亦可少加大黃3克,因大黃重用通大便,少用走前陰。本方加減可用治急性腎盂腎炎等疾病。

224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講解:真正的陽明病,法多汗,熱實灼傷津液而致渴,若利小便,則更傷津液,胃中更燥,故不可與豬苓湯。

225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