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痙濕暍病脈證並治第二(1)

論一首脈證十二條方十一首

一、痙

1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講解:痙,抽搐**也,痙病多不惡寒,僅剛痙惡寒,故雲“反惡寒”,實為太陽傷寒證。太陽表證,一為傷寒無汗,一為中風有汗,痙以中風證出現者,名曰“柔痙”。

2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夫風病,下之則痙,複發汗,必拘急。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講解:“為難治”三字為衍文,當去。本段主要論述柔痙。柔痙為病,熱盛津液虛,肌肉**,約束脈道而脈沉不出。太陽病不一定就是痙病,若發汗太多,表未解,熱未退而津液已傷,組織枯燥,肌肉**,方為痙病;“風病”即太陽中風,應以桂枝湯解肌,而反下之,病必不愈,徒亡津液,津傷而致痙;若下之後,再以麻黃類複發其汗,津液更傷而致拘急成痙;平素身有惡瘡,津液隨膿血而亡失,本已不足,雖有身疼痛的表證存在,但仍不能發汗,發汗重亡津液,亦作痙。總而言之,痙病的發生基礎是津液亡失到一定程度。

3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麵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

講解:本段言剛痙。身熱、惡寒、頸項強急,為葛根湯證,氣挾津液而上衝,下部津少而足寒,上衝頭腦則頭熱、麵赤、目赤,頸項強急,頸項活動不利,難於轉動,則獨頭動搖。甚者牙關緊急,口難開,背弓反張。

“若發其汗,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一句《傷寒論》及《玉函經》中俱未載,為衍文。

4發其汗已,其脈如蛇。(一雲其脈浛)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痙。

講解:剛痙以葛根湯發其汗,發汗之後,其脈緊弦當變為緩曲前行如蛇形狀。表邪已解,衝氣已去,津液當下,下則暴腹脹大,為欲解也。如果脈直上下行,緊弦如故,而又沉伏不出者,主於由表入裏,其痙更重。

5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築築而弦,《脈經》雲:痙家其脈伏堅,直上下)

講解:體液充斥於脈道,肌肉**,而使脈緊如弦,直上下行,為剛痙之脈。

6痙病有灸瘡,難治。

講解:本段對於柔痙而言,《傷寒論》中雲“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即言虛熱之證不可灸之,灸火雖微,內攻有力,焦骨灼津。而柔痙亦是起於津液枯燥,故曰難治。

7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湯主之。

【栝蔞桂枝湯】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講解:其證備,即上文所言“發熱,汗出”桂枝證備。身體拘急強直,太陽病中風,脈應浮,但痙病脈沉細或沉遲,二者均主不足,故於桂枝湯中加入栝蔞根苦寒解渴、潤燥,而不稱其為“桂枝加栝蔞根湯”,可見栝蔞根在方中之重要性,臨床可用至15克。

8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三兩,桂枝(去皮)二兩,芍藥二兩,甘草(炙)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湯法將息及禁忌。

講解:本條言剛痙證治。太陽病無汗,水分應由小便排出,而小便頻數,但因水液隨氣上衝而不得下行,故此處“小便反少”,口噤不得語言,將要發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本方以桂枝湯為基礎降氣平衝,加麻黃發汗,葛根解痙,欲作剛痙及剛痙已作都可以本方治療。

9痙為病(一本痙字上有剛字),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齒,可與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

大黃(酒洗)四兩,厚樸(炙,去皮)半斤,枳實(炙)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講解:本條言陽明病作痙者。陽明病無表證,則不可再發汗,裏氣上壅則胸滿,拘急則口噤不開,仰臥時僅頭、足著席,而腰背彎曲不得平臥,手足攣急。齒介齒亦口噤不開之意,可與大承氣湯。

痙病僅此幾條,尚不全麵,但可看出無論剛痙、柔痙,無熱不痙,熱傷津液,組織枯燥而不濡,因而作痙。兼表者,無汗麻黃劑,有汗桂枝劑;兼裏實者,可與大承氣湯;兼半表半裏者,可與小柴胡加石膏湯。

二、濕

1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一作緩)者,此名濕痹(《玉函》雲中濕)。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講解:以下始論濕病:既包括外在風濕之濕,也包括內在太陰之濕。

本條雖言太陽病,但脈不浮而反沉細,兼見關節疼痛而煩,為形似太陽之濕痹。裏濕著於關節則疼痛而煩。濕痹病因即在於小便不利,水不得下通,停於組織則生濕,小便不利,水穀不別,大便代償而反溏泄,治療應利其小便。《傷寒論》中附子湯、真武湯方證均言此病。

2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一雲疼頓),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講解:濕鬱肌膚當發身疼,鬱而不能出則發熱,濕熱相合則發黃,此黃非如橘子色之鮮豔陽黃,乃如熏烤之晦暗陰黃,當於寒濕中求之,治以茵陳五苓散,以利小便。

古人認為發黃均是濕熱所致,其色暗,偏於濕,便溏屬太陰者,為陰黃,茵陳五苓散主之;其色豔,偏於熱,便幹屬陽明者,為陽黃,茵陳蒿湯主之。

3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一雲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講解:濕家“但頭汗出”表示未成實,“欲得被覆向火”即言惡寒,且“背強”,說明表證仍在,此時誤下虛其胃,水飲趁虛上逆則噦,衝逆於上則胸滿,不向下行則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指白滑苔,看之似苔,又不像苔,為有濕有熱之象。水飲逆於上,相對而言其入裏之表熱在下,故雲“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此處胸上、丹田概指其位置上下而已,非指確處,不可死於句下。熱未解則渴欲得飲,胃中水蓄則不能飲而口燥煩。本條即相對於《傷寒論》第187條熱進濕退有可下之機而言攻下過早之弊。

4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雲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講解:濕者多由於脾胃較虛而起,下之後,氣欲脫於上則額上汗出、微喘,精欲脫於下則小便利,或下利不止,皆是死證。故“濕家無下法”,當為警戒,上條所言非為常例。

5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