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1)

(第31條~第127條)3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三兩,桂枝(去皮)二兩,生薑(切)三兩甘草(炙)二兩,芍藥二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講解:項背強幾幾,就是頭頸可向前後伸,左右活動不利的樣子,形容項背拘急。太陽病本身頭項強痛、惡寒,又出現項背拘急、無汗、惡風,就用葛根湯治療。葛根湯就是桂枝湯加麻黃、葛根:惡風用桂枝湯,無汗加麻黃,項背強加葛根,前文14條桂枝加葛根湯證中,“反汗出惡風者”,就是針對此條而言,“反汗出惡風”為這兩條方證的鑒別要點,不應忽視。葛根湯也是一個解表方劑,臨床應用特別重視惡風、惡寒嚴重,且葛根為解肌藥,對於肌不和的項背**有特效。肌不和的原因很多,有因為熱傷津液,津液枯燥,組織營養失調者,此處病因側重於停濕停水,阻滯氣機,束縛筋肉,桂枝湯加麻黃可以發汗驅水氣,配合葛根解肌,則病可愈。《金匱要略》中有痙病,即項背強達到一定程度,使身體向後拘攣,痙病時現太陽證時亦用葛根湯治療。

葛根湯臨床可用於感冒、流感,見無汗、惡寒很重而項背拘攣症狀。

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講解:本條拓展葛根湯應用範圍。“必自下利”為倒裝句,應看為“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葛根湯主之。”因為太陽陽明合病,不一定都下利,後文還將提到太陽陽明合病,就沒有下利而見其他症狀。如果下利,可以葛根湯治療,而且這種下利,不是吃藥後的反應,而是“自”下利。此病同時發作太陽病,又有屬裏之下利,裏者,陽證為陽明、陰證為太陰,此處即是裏陽證與表陽證同時發作,叫做合病。若先有表陽證,表證未罷,複又傳裏,出現裏陽證,稱為並病。此時下利是一個病,如果下利見於太陽病,說明此病有從表解的機會,而不要看成葛根湯是一個治下利的方劑,下利而見表證,如果無汗,可用葛根湯,葛根不僅有解肌的作用,還有治下利的作用,用其他發汗劑就沒有治利的作用,以發汗法治療下利,是現代醫學無法解釋的。同是外感兼有下利,無汗用葛根湯,有汗用桂枝湯,這與後文“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與桂枝湯”可以互參。

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三兩,甘草(炙)二兩,芍藥二兩,桂枝(去皮)二兩,生薑(切)二兩,半夏(洗)半升,大棗(擘)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鬥,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講解:此條亦講太陽陽明合病,有不下利的情況,說明上條為倒裝文法。表裏同時有病,不下利,僅僅是嘔吐,就用葛根湯加半夏止嘔,這裏的嘔吐也是欲從表解。臨床實踐證明,本方除治此證外,既下利也嘔吐者,也可用此方。

葛根甘寒,《神農本草經》言其治“身大熱、消渴”,於胃有礙,若病人胃不舒,食欲不振,就要加半夏驅水,也可再加甘藥發揮健胃作用。葛根加半夏湯的煎法與葛根湯相同,先煎麻黃,因方中葛根成分不易溶於水,故與麻黃同時先煎,去上沫。

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兩,黃芩三兩,黃連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講解:太陽病原本是桂枝湯證,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大夫沒有用桂枝湯,反而用下法。裏邊本沒有病,一吃瀉藥,裏邊就虛,外邪乘虛而入裏,就發生利遂不止。外邪性質為熱,熱邪協同下藥入裏而瀉利不止,古人稱此為“協熱利”。誤治造成協熱利,同時表證未解,脈促,寸脈浮,脈浮在前,其病在表,促又有迫近在外、迫近在表之意,現在脈促說明表邪未解,表裏俱熱,熱壅於上,故而作喘。汗出有兩種原因:內熱可致汗出;桂枝湯證未解也可汗出。以葛根芩連湯治之:葛根有治下利的作用,大量使用也有解表解肌的作用,黃芩、黃連味苦有收斂作用,也可治利,葛根配合黃芩、黃連,一方麵去熱,一方麵治利。苦寒藥可以治療熱利,但不是所有苦寒藥都有這一特性,如黃芩、黃連、黃柏、秦皮、白頭翁均可治利,梔子、大黃之類則無此作用。炙甘草常說用於“調百味”,其實在此處更有緩急迫之功,此病“下利不止,汗出而喘”乃陷於急迫之中,故以甘草緩急。

臨床小兒痢疾見此方證者較多。

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麻黃湯】

麻黃(去節)三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一兩,杏仁(去皮尖)七十個。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取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講解:此條開始論述麻黃湯的運用。桂枝湯與麻黃湯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有汗、無汗。因其無汗,體表水分較多,水多熱亦多,就對皮膚內層產生一定的壓迫,刺激神經,故而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無處不疼。相比之下,桂枝湯證可汗出,故水分對機體壓迫也較輕,疼痛不著,且毒素在體內瘀留較少,也不會上及於肺而作喘。麻黃湯證一點汗也不出,脈中水分充盈而脈緊。體表排泄廢物的功能受阻,毒素不得外泄,蓄積於肺而喘,與西醫一見喘輒用麻黃素不同,古人用麻黃湯治喘是很有道理的,若沒有表證則不用麻黃湯治喘。

麻黃湯中,麻黃配伍桂枝發汗力強,麻黃配伍杏仁定喘,甘草緩和喘痛之急迫。與太陽中風表(陽)虛的桂枝湯證相對,此方為太陽傷寒表實證的正方,發汗力強。煎時亦先煎麻黃,去掉上沫。

36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講解:本條論述一病,初看似太陽陽明合病,證見喘而胸滿。因為太陽病可見喘,陽明病胃中實閉,大便不通,邪氣向上壓迫膈肌,膈肌不能配合呼吸運動上下移動,也可見喘,此喘由下及上,多伴見腹滿而喘。此處喘而胸滿,是由於表邪不解,氣不得旁達,向上衝逆,波及於肺而喘,喘而呼吸短促,使得胸部內壓增高而見到胸滿,實與陽明病無關,不應服瀉藥,而應與麻黃湯解表。本條言合病,意在言明二陽均可致喘,醫家應仔細鑒別太陽、陽明引起喘證的不同:由於裏實造成的喘,用麻黃湯發汗,越發越重;由於表不解的喘,用下法則更壞。

麻黃湯證以喘為主,以滿為客,由喘而造成胸滿,裏實證一般來說是先有腹滿,而後見喘。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炙)三兩,半夏(洗)半升,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十日以去”,當為“十日已去”,本條情況臨床最為常見。這種情況不一定十日之後才發生,臨**太陽病三四日即可發生。表證已解,脈雖浮但細,細主血少,浮細說明在表的津液虧少。嗜臥,為邪在半表半裏少陽柴胡證的一個特殊症狀,病入裏則困倦無力、嗜臥,此時若再服發汗藥則誤,因其表邪已解。後文提到“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即言病開始在表,機體欲發汗,將體液輸送到體表,準備汗出祛邪,這一階段過後,病不在表,入於半表半裏,正氣、津液亦隨之入於半表半裏胸脅之處,再圖正邪相爭,而此時在表的氣血減少,故脈浮細。太陽病脈浮而不細,脈浮細則病不在表,有入裏之勢,如果困倦嗜臥,則說明表邪已解,入於裏髒,此時若僅有嗜臥,不能確定的說就是柴胡證,但此時見到胸滿脅痛,才是柴胡證,須用小柴胡湯。仲景深怕後人以為十餘日就是少陽證,特地強調“脈但浮者,與麻黃湯”,脈浮而不細,沒有胸滿脅痛、嗜臥症狀,該解表還應解表,無汗仍需用麻黃湯,說明辨證不應局限於時日。

此證臨床常見,病人高熱,脈浮細,困倦無力、惡心、胸脅滿、往來寒熱,這時要用柴胡劑,如果還有口舌幹燥、舌上白苔,還應加入石膏。臨床很多高熱不退,多屬此證。

小柴胡湯既是解熱劑,又可健胃止嘔。方中柴胡用半斤,分三服,每服相當於八錢,《神農本草經》言柴胡“主心腹結氣”。黃芩與柴胡同為苦寒,可解熱去煩、去胸脅滿痛。脈浮細,主津虛血少,血者,非西醫所說血球,而是血液,血中之液,也屬津液範疇,津液生成賴於胃,人參、甘草、生薑、大棗均可健胃生津,驅邪外出。少陽多嘔,以半夏伍生薑和胃止嘔,故論中常以嘔言少陽病,而以渴言陽明病。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大青龍湯】

麻黃(去節)六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二兩,杏仁(去皮尖)四十枚,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枚,石膏(碎)如雞子大。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講解: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為太陽傷寒麻黃湯證而此處言中風,關鍵在於應出汗而汗不得出,故發煩躁。

麻黃、杏仁、桂枝、甘草為麻黃湯,生薑、大棗、甘草、麻黃、石膏為越婢湯,本方即是麻黃湯與越婢湯合方而成。越婢湯治風水即水腫兼有外感發熱,裏熱蒸騰,汗液欲出,而表實汗孔閉鬱,汗不得發越,故鬱而發煩躁。本條雖名之“中風”,實指越婢湯證汗出而言。可見“傷寒”、“中風”的主要鑒別點在於汗出,汗一出脈即不緊,身疼亦減,不汗出則脈緊、身疼痛。

麻黃湯證雖無汗而不煩躁,一見煩躁內必有熱,此條為有別於麻黃湯,特將麻黃湯證“無”汗變為“不”汗出,即有汗應出而不得發越之意。脈微弱、汗出惡風,為真正太陽中風證,則不能服大青龍湯,仲景深恐後人誤將上半段認為真是太陽中風證,特意言明“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以警後世。服後大汗亡陽,津液不達四末故厥逆,津液喪失,無以柔養筋肉,故筋肉跳動,則為誤治。

大青龍湯麻黃用六兩,一劑三服,配合桂枝、杏仁、生薑,發汗力量更大。方中石膏清裏熱,可阻礙麻黃發汗之功,故麻黃用量大,使汗出順利。臨床治療腎炎水腫常用此方或越婢加術湯,但不可草率用之,更不要一下就用大量麻黃,曾有服大青龍湯後大汗不止,亡陽斃命之例。臨**惡寒、無汗,可在葛根湯及大青龍湯中選擇應用,若見口渴、煩躁則用大青龍湯。本人曾患急性肺炎,惡寒極重、口渴,未服大青龍湯,而服葛根湯加石膏,雖當時汗出熱退惡寒減,但未幾熱勢又起,惡寒依舊,後終服大青龍湯而告痊愈。本方臨**可用於腎炎水腫、急性肺炎、小兒肺炎等疾病。

39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講解:此條傷寒指惡寒而言。人體皮下肌肉組織如果停水則感到身沉重,但脈中未到充血程度,故脈浮緩而不緊,身不疼,後世注家多理解此處脈浮緩亦指中風,故有“麻黃湯證為寒傷營,桂枝湯證為風傷衛,大青龍湯為風寒傷營衛”鼎足而三的理論,實則誤也。本病為水氣病,水氣尚未彌漫全身,乍有輕時,說明水氣尚可流走,流至一處則一處沉,流走則輕,若病再重,則無有輕時。“無少陰證”與《金匱要略》有關,《金匱要略》有言“水之為病,脈沉小者,屬少陰”,少陰病,應服麻黃附子甘草湯,若脈不沉小者,應服杏子湯,即可能是大青龍湯。

本方不僅為解表重劑,亦為發越水氣的重劑。

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芍藥、細辛、幹薑、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芫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芫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