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3)

講解:下之後裏氣被傷,可以服桂枝湯解表,但不可再以麻黃湯發汗,複發汗而虛其表,使表裏俱虛,故必振寒、脈微細。振寒即身體顫抖而惡寒,為表虛之征;脈微細為裏虛之征。此條闡明雖為太陽病,但經汗下失法,或發汗不當的誤治後,有可能變為逆證。

61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幹薑附子湯主之。

【幹薑附子湯】

幹薑一兩,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講解:此條承接上文,略去表裏俱虛後振寒的症狀。三陽病均有煩躁,三陰病中也可見到,其中症狀最重者莫過於梔子豉湯證,可見“虛煩不得眠”。此處“夜而安靜”,故可排除梔子豉湯證;不嘔,排除少陽病;不渴,排除陽明病;無表證,也非表不解之煩;大熱,一種看法認為表熱為翕翕發熱,遍及周身,另一種看法認為陽明病身大熱、蒸蒸發熱,故無大熱,即排除太陽、陽明病的發熱。

62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

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甘草(炙)二兩,人參三兩,大棗(擘)十二枚,生薑(切)四兩。

右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講解:發汗以後而身體疼痛不休,若外未解者,法當用桂枝湯微汗以解除。但脈沉遲,揭示胃氣內虛,津液不足,故用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來主治。

本條說明發汗太過,傷失津液,不但身疼痛而表未解,而且虛其裏,脈反沉遲。前第50條所述,有用本方機會,宜互參。

本方於桂枝湯加人參、芍藥、生薑,補中健胃,故治桂枝湯證、胃氣虛而津液不足證。

63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去節)四兩,杏仁(去皮尖)五十個,甘草(炙)二兩,石膏(碎,綿裹)半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麻黃湯治無汗而喘,今以熱壅於內反使汗出,故去桂枝加石膏,消熱以止汗,增麻黃用量,是由於喘劇的緣故。

講解:發汗後,表未解,依法當與桂枝湯。汗出而喘,雖有似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但這裏汗出多,而喘也劇,此為既有表邪複有內熱,並非桂枝湯所宜,故說不可更行桂枝湯。無大熱,是身無大熱,並非無熱。假如汗出多,身大熱,則是熱實於裏的陽明病。今無大熱,是說表邪內熱兼而有之,故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解表以清裏。

本條說明發汗不得法,表邪未徹,裏複有熱。

64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湯】

桂枝四兩,甘草(炙)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講解:奪汗者亡血,發汗過多,血不足以養心則悸,汗多出於上體部,上下體液驟然失調,導致急劇的氣上衝出現,此時患者不得不交叉其手按冒於心部,抑製其心下的衝悸,對於這種情況,宜用桂枝甘草湯來主治。

本條提示發汗過多,因致劇烈氣衝心悸的證治。

前15條有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的論述,後第65、67、117等條有“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氣從少腹上衝心者……與桂枝加桂湯”的論述,都是在強調用桂枝的適應證,這便是,桂枝適用於不論是汗、下、吐等各種誤治造成的津液大傷,氣上衝是重要的特征。而一些人誤於桂枝辛溫發汗,認為津傷後陰虛不能再用桂枝,因而不會用桂枝,甚則不能真正理解《傷寒論》。

本方為桂枝湯的簡化方,雖解外作用較遜於原方,但加重二物的用量,降衝鎮悸而緩急迫,則又遠非原方所及。

65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五枚。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鬥,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講解:《金匱要略·奔豚氣病》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複還止。”由此可見,奔豚病,即陣發性劇烈氣上衝的病。

裏有停水,雖發汗則表不解。若複激動裏水,伴氣以上衝,必發奔豚,臍下悸就是奔豚的預兆,宜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治。

本條提示:誤發裏有停水者汗的證治。

本方於桂枝甘草湯加大量茯苓和大棗,故治桂枝甘草湯證小便不利而腹悸動者。

66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厚樸(炙,去皮)半斤,生薑(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二兩,人參一兩。

右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發汗後表解,而腹脹滿者,是裏虛氣滯所致,可用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來主治。

方中厚樸行氣消脹,生薑降逆止嘔,溫中化飲,半夏降逆氣使飲氣皆下行。甘草、人參安中健胃,故治胃虛、腹脹滿、而嘔逆者。

67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術、甘草(炙)各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講解:傷寒當發汗,若吐、若下均屬逆治,心下逆滿者,胃虛水氣衝逆於中。氣上衝胸者,是表未解。起則頭眩,為水氣衝逆於上。脈沉緊為裏有水飲之應。雖表未解,也不可發汗,若誤發之,激動水飲,則必動及經脈而身為振振搖。對此宜用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治。

傷寒心下有水氣,若誤施吐下,胃中氣虛,表複不解,最容易導致水伴衝氣而上犯。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就是水氣上逆的表現。此時應用本方降氣衝而逐水飲,使裏和表亦解。若再誤發其汗,則必動及經脈,而為身振振搖的變證。

本方於桂枝甘草湯加茯苓、白術,故治桂枝甘草湯證小便不利、心下逆滿而頭眩心悸者。

68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

芍藥、甘草(炙)各三兩,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講解:發汗表解,當不惡寒,而反惡寒者,由於發汗太過,津液損傷,虛極而陷於陰證。可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主治。

從本條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來看,本方證除惡寒外,當有四肢拘急、或腳攣急等症,此等證候,已見於前,故此處省略。

本方於芍藥甘草湯加附子,故治芍藥甘草湯證,而陷於陰證者。

69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逆湯】

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甘草(炙)二兩,幹薑一兩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講解:理解本條應先看霍亂篇第385條“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霍亂病上吐下瀉,脾胃大傷,津液亡失,雖然利止,但並非霍亂病瘥,而是津液亡失太過,再也無津可失,故利止。亡失津液即亡血,陷入陰寒證,陰盛陽衰,故不能以生地黃、麥冬之類陰性滋潤藥,必須用回陽救逆的四逆湯再加大補脾氣的人參,合為“四逆加人參湯”方可見效。本條與其相比,增加煩躁一症,故於四逆加人參湯中再加止悸煩、寧心神的茯苓即可。

本條文字簡略,但內容必須與第385條參詳,加深理解。

70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講解:前文幾條均論述發汗後體虛惡寒,轉為陰寒證,但若發熱而不惡寒,則屬實,此“實”指胃家實,故發汗可產生兩種變證:一種是虛極轉為陰證,一種是喪失津液,胃中幹轉為陽明病。實熱證時,可與調胃承氣湯,此為概說,臨**也可見白虎湯、大小承氣湯等證。

71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

豬苓(去皮)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去皮)半兩。

右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講解:太陽病本應發汗,若汗不得法,使人大汗出,雖表證可解,但水分喪失過多,胃中幹,胃氣不和則煩躁不得眠,若口渴,則“少少與飲之”,此為重點。胃中幹,人欲飲,必須限製其飲水量,因其胃氣不和,水入難化,壓迫橫膈膜有作喘之虞,應當一點點飲水,和胃氣、潤胃腑,則煩躁可止。若裏有停水,水不下行,小便不利,此時發汗表必不解,當先利其小便;表不解而微熱;隨飲隨渴為消渴,這種渴與上文不同,飲水難解,緣其身體應排出的廢水因小便不利而難於排出,再飲水則無法吸收,但實際上組織缺水,故渴。五苓散證的口渴有兩種原因:一是廢水不排,新水無法吸收;一是熱不除,灼津而渴,故以五苓散利水解表,除其熱、利其小便,恢複其正常的水液代謝功能。

本方豬苓、茯苓、澤瀉、白術利尿,伍以少量桂枝鎮氣上衝,使水隨氣下。幾種利尿藥在臨**應用不同:豬苓利尿力強,性寒解渴;澤瀉甘寒入胃,胃有停飲不寒而偏熱者可用;白術性溫,可配合澤瀉祛胃中停飲而治頭暈;茯苓性平,治心悸、心煩、肉瞤等多用之,神經官能症由於停飲而起者,如失眠之酸棗仁湯證即多用本品。又伍以桂枝既可解熱,又可解渴,亦可利小便。現臨床多用此方湯劑,一般來說,豬苓、茯苓、澤瀉、白術可用9克,桂枝用6克,但如遇後文講到“渴欲飲水,水入則吐”的水逆證時,則仍當用散劑為當。

72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講解:此條略去胃有停飲,小便不利這一前提。發汗後脈浮數,說明表不解,煩渴為有熱之象,此處即是誤發胃有停飲、小便不利這類病人的汗,汗雖出而表不解。設想若非這類病人,僅從條文字句來看,應為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證為是,說明白虎加人參湯證與五苓散證的主要鑒別點在於小便的利與不利。

73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

茯苓二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一兩,生薑(切)三兩。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講解:本為無汗的傷寒表實證,發汗汗出後,表未解而見煩渴者,以五苓散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此處亦略去“小便不利”。茯苓甘草湯為桂枝甘草湯加入茯苓、生薑,《玉函經》中茯苓用至三兩(9克),為是。厥陰篇中第356條:水氣衝逆,逆滿心下(心下即胃口),而心下悸亦用此方治療,本條未言及此,但可見茯苓甘草湯證亦有胃中停飲,而見心下悸、嘔逆、小便不利等症。本方未用豬苓、澤瀉、白術,利尿作用大減,臨**停水失眠證多用此方,可加用龍骨12克、牡蠣12克治療頑固性心悸、失眠,茯苓可用至12克。

74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講解:本為中風證,理當發熱,經過六七日,表證未解,反而發熱。表證不解為有表證,飲水則吐為有裏證,“有表裏證”實為連接上下而設。胃中停水,水入不能吸收而見消渴,多飲則停水增加而吐,這一現象稱為“水逆”,仍以五苓散主之。

75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講解:病人就診尚未診脈,患者雙手交叉於心下,前文桂枝甘草湯條言及氣上衝劇烈、心跳也甚,雙手按住才覺稍緩,即“心下悸欲得按”,可以預料其發汗過多,亡失津液,血不足以養心,兼以氣上衝,故而心悸。欲查其津液亡失程度,而令患者咳嗽,患者因亡津液無以潤澤而兩耳聾,如同未聞一般,可知誤治後發汗太過津液大失。此病必待津液回複,逐漸康複。

後半部分根據第71條而來,彼言“胃中幹”、“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若驟然大量飲水,水停於胃中,壓迫膈肌而喘,以水灌之亦喘。灌,即以水澆身,也是古人治病的一種方法,相當於西醫的冰袋,以水澆身,閉鎖毛竅,而熱不得外出,熱壅於裏,亦可作喘。其病在表,理當服藥由內向表發越而病解,若由表向裏治療,邪氣閉鬱,則病難瘥,如僅用烤電等外治法治療關節炎,常常會越治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