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4)

76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

梔子(擘)十四個,香豉(綿裹)四合。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擘)十四個,甘草(炙)二兩,香豉(綿裹)四合。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十四個(擘),生薑五兩,香豉(綿裹)四合。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講解:前半段言發汗不當之後,變為水逆證,水藥不得入口,若再次發汗,激動裏水則上吐下瀉,應服五苓散。

後半段言虛煩一病。汗、吐、下後,表解裏實邪未盡去而發煩,故曰“虛煩”,煩躁而不得安眠,若病重則見翻來覆去,輾轉不安,難以成寐。心中懊即指心煩重症,無可名狀,此為熱邪衝於腦,慟於心所致。故以梔子豉湯解煩去熱;《黃帝內經》言“壯火食氣”,若見少氣,尚不能專事補益,僅加甘草一味緩其急迫狀態,令其呼吸平穩不促即可;若嘔,則加入生薑止嘔。

梔子豉湯,僅用均為解熱除煩藥的梔子、淡豆豉兩味,凡心中說不出來的煩躁,用之為多。方後言“得吐者,止後服”為誤,根據多年臨床經驗,未見服本方而吐者,有些注家以瓜蒂散中用豆豉而為催吐劑作解亦誤,豆豉為大豆製品,不具催吐作用,瓜蒂散催吐作用乃是由於瓜蒂而來。根據條文來看,“發汗吐下後”,何以更服吐藥?梔子甘草豉湯緩急,梔子生薑豉湯治吐,更不會有催吐作用,故幾處“得吐者,止後服”均宜去掉。

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講解:發汗或下之後,人發煩熱而覺食管部位窒塞不通,類似於食管炎、食管憩室等病,辨證後可用梔子豉湯治療。

臨**若未經汗或下,隻要見到煩熱、胸中窒、心中懊,都可選用。仲景之所以冠以“發汗若下之”五字,隻是為排除胃中有形積滯或表邪未解的可能性。

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講解:傷寒五六日,表邪未解,仍應發汗,絕無瀉下之理,大下則更謬。大下之後,邪氣入裏,熱邪內陷故身熱不去,心中即心口部位有支結疼痛感,這不是疾病向愈的征象。臨床可以本方加減治療急性心包炎。

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

【梔子厚樸湯】

梔子(擘)十四個,厚樸(炙,去皮)四兩,枳實(水浸,炙令黃)四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講解:同為誤下,表熱內陷,心煩腹脹滿而致臥起不安,用梔子解煩熱,以枳樸除脹滿。

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幹薑湯主之。

【梔子幹薑湯】

梔子(擘)十四個,幹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講解:大下,古人多用巴豆劑,巴豆為熱藥,可除寒積,若用於熱證則誤,故身熱不去。“微煩”有兩種含義:“煩”為梔子證,“微”暗含有大下傷中,有用幹薑之需,以示其寒熱錯雜,用藥寒熱並行。

81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講解:本條言梔子劑禁忌證。梔子苦寒去熱,如病人習慣性的大便溏泄,久瀉虛寒,則不可用梔子劑。梔子與芩、連均可除煩,梔子可利小便而退黃疸,芩、連苦燥而止泄瀉。

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

茯苓、芍藥、生薑(切)各三兩,白術二兩,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講解:本條可與第67條苓桂術甘湯證互看。本為裏有停水,小便不利,發汗而表邪不解,其人仍發熱,水飲逆滿於心下則心下悸,水氣上衝則頭眩,“身瞤動”指身上筋肉跳動,第67條“身為振振搖”僅指站立不穩,“振振欲擗地”為站立不穩而欲倒地之態,均為水飲浸於四肢,四肢失濡而致,可見其已轉入陰寒證,以真武湯主之。苓桂術甘湯證與真武湯證均為裏有停水而小便不利,但前者尚為陽證中的虛證,後者已變為陰證中的虛證。

真武湯由茯苓、芍藥、生薑、白術、附子組成。苓術利小便作用前已備述,水氣上逆可作嘔,故用三兩生薑止嘔化飲,陷於陰證,可能出現腹痛,故以芍藥緩急止痛,附子溫陽而鎮寒化水。可見本方既可治心悸、頭眩、身瞤動的情況,也可以用於裏有停飲而下利、腹痛的機轉。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苓桂棗甘湯、五苓散、茯苓甘草湯、小青龍湯、真武湯幾方證均論述裏有水飲之病,治以利水、解表。

83咽喉幹燥者,不可發汗。

講解:咽喉幹燥,一方麵有熱,一方麵津液枯燥,裏熱不可汗,津液虛亦不可汗,咽喉腫痛等炎性症狀也不可發汗。臨**有一些以咽痛為主證的情況,雖類似表證,仍不可發汗,小兒常見此病,如感冒致咳嗽、咽痛,但咽痛不重,不為主證,仍可以桂枝湯、葛根湯等方加用桔梗治療,但小兒痘疹後期可見明顯的咽痛、咽幹,此時發汗,則有封喉之弊。

84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講解:淋家,為亡陰於下之人,再發汗,奪其津液,必傷陰血,而致小便帶血。

85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講解:瘡家非身有小瘡而不可發汗,乃指久敗惡瘡之類,已傷及陰血。雖有表證身疼痛,也不可發汗,再奪其汗,津液虛而致痙,甚則角弓反張。

86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講解:衄家指鼻子經常出血之人,為陰血亡於上,奪汗後,上部血液更少,體液匱乏而額上肉陷,脈失柔潤而急緊,眼球失於潤澤而直視難於轉動,血液不足以養心而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

講解:亡血家,指大失血的病人,虛者再發其汗,虛極寒戰而陷於陰寒證。

88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宜禹餘糧丸。

講解:汗家,指久久汗出者,包括自汗、盜汗。汗出傷津,心失所養而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痛,為組織枯燥的表現。禹餘糧丸方缺,但觀其前後文,均雲發汗禁忌證,未論治療方劑,恐此處出方為衍文。

89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

講解:發汗為解表熱之法,若有裏寒而撤其熱,胃中更冷,蛔蟲迫於內寒而上竄入膈而被吐出。

90本發汗,而複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講解:病應發汗而下之,為逆,先發汗不為逆。亦有一說:病應先發汗卻先下為逆,若先發汗,又可下之證時再下不為逆。但第2種說法在後半段中則講不通,沒有一種病是可以先瀉下再發汗的,由此可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後半段可理解為:本應先下,若發汗,為逆,先瀉下則不為逆。

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講解:傷寒不可下,下之為逆,攻下之後裏虛,繼續下利,排泄物完穀不化,且表邪不解身體疼痛。裏虛寒而表不解時,法當先救裏後解表,舍表救裏,此為定法,後治其身疼痛。若雖經誤下,而大便正常,未續得下利,則當解表。亦可解釋如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經過救裏後清便自調,之後再議救表。兩種說法都是合理的,然以第一種說法更優。救裏宜四逆湯健胃溫陽去寒,救表宜桂枝湯安中養液解表。

92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講解:本條應與第301條互看。“無熱惡寒發於陰也”,即指少陰病,以不發熱為常,故第301條曰“反發熱”,《金匱要略》雲“脈得諸沉,當責有水”,有水則脈沉,故以麻黃附子細辛湯溫陽解表發越水飲。本條承此而來,服了麻黃附子細辛湯而病不愈,身疼痛,說明表未解,但其表證已服過麻黃附子細辛湯而脈沉不愈,就不可再發汗,而急當以四逆湯溫裏祛飲。

93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裏未和,然後複下之。

講解:太陽病法當汗解,若先下之為逆而病不愈,此時再以麻黃湯之類繼續發汗,下虛其裏,汗虛其表,故表裏俱虛,津液血液亡失。患者因一時大腦缺血而昏冒,然無他病,可待津血回複則自愈,汗出表示津液回複,自然表氣調和,昏冒自解。此時若便幹,可調其胃而少少下之。

94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講解:本條承接上文,未解即言太陽病先下後發汗而病不解,此時脈內外浮沉俱停當、寧靜,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津液回複汗出之前,要經過振栗戰汗這一瞑眩狀態,方可得解。陽脈微,非微細欲絕,實指浮緩、浮弱之脈,為桂枝湯脈證,可以桂枝湯小發汗而解。若脈沉而緩弱,主血少裏不和,此處略去便幹這一症狀,胃中有熱而便幹,傷人陰分故裏不和而血少,可與調胃承氣湯。臨**,當結合脈、證而進行治療。

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講解:此條論述脈陰陽候病問題。太陽病發熱汗出,為中風證,前文言脈“陽浮陰弱”,此言“榮弱衛強”,為互詞,說明外以候衛,內以候榮。中風證宜桂枝湯。

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講解:太陽病,傷寒或中風,五六日時,由表轉入半表半裏,而不是傷寒五六日轉為中風。太陽病發熱惡寒同時發作,陽明病在裏,不惡寒,但發熱,半表半裏時寒往熱來。熱往寒來,惡寒,發熱交替出現,其原理待到後文講解。胸脅為半表半裏部位,外接近表,內接近裏,邪氣結於半表半裏,則胸脅部以滿為苦。嘿嘿,形容渾渾然的樣子,熱鬱胸腹間而渾然不欲飲食。熱勢上行,而多嘔,擾及心髒而心煩,此合稱柴胡四症,下文或然症說明少陽半表半裏為諸髒器所在之處,邪熱鬱結於此,可使諸髒器失其常度:若熱勢不盛,僅擾於胸膈則胸中煩而不嘔;熱及陽明則渴;熱侵大腸則腹中痛;熱及肝脾則兩脅下痞結硬塊;邪熱兼內有行水則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但身有微熱;邪熱及肺則咳。以上或然症可見可不見,以柴胡四症為主要。

方中柴胡,《神農本草經》言其:性苦辛,微寒,主心腹結氣,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其味雖苦,然不似黃芩、黃連類苦性較甚,苦平微寒可以解熱,可以治療心腹部位無形結氣及有形積聚。在仲景書中可治胸脅苦滿,配伍黃芩解熱除煩。餘藥皆為健胃藥:半夏、生薑為小半夏湯,可以逐飲止嘔,嘔之原因在於胃虛,故以人參、甘草、大棗健胃補中。故本方既是健胃止嘔劑,又是解熱除煩劑。徐靈胎雲:小柴胡湯之妙,妙在人參。病在太陽,為何傳入半表半裏之少陽?太陽病中,機體欲在表驅邪,四五日時,胃虛正氣不足,沒有機會於表驅邪,故此時雖用柴胡黃芩解其邪熱,更應補中益氣,以增正氣,以防傳變。

97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髒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講解:本條論述少陽證形成過程。病在太陽,人體輸送大量津液到體表欲驅邪外出,若未能驅邪,正氣不支,欲向裏退守,故在表之氣血減少,皮膚腠理由致密變為疏鬆,邪氣乘機而入與正氣相搏於脅下,正邪交爭,正氣進邪氣退則惡寒,正氣弱邪氣進則發熱,故往來寒熱,正邪交爭稍停則休作有時。熱邪於胸腹腔間,則嘿嘿不欲飲食。半表半裏,布有心肺、肝脾、胃腸、腎髒諸多髒腑,熱及胃腸水穀之海,激動水氣則腹中痛,胸上有熱而腹中水氣作痛,亦可作嘔,主以小柴胡湯。但若病勢劇烈,由太陽傳入半表半裏,之後又傳於陽明之裏而見渴,可以白虎湯治陽明裏證。臨**可在少陽階段兼見陽明證時處以小柴胡加石膏湯。

98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麵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穀者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