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

(感謝ydjj兄的月票。";

ps:毒蛇兄這話,讓我情何以堪?)

秦城在得到烏桓三族大軍趕來支援的消息之後,隨即命令大軍停止前行,轉而就地結陣,軍陣整齊,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嚴陣以待,但也絕非敞開懷抱歡迎大駕。片刻之後,五萬服裝不一的草原騎兵出現在秦城的視野,領頭的三麵王字大纛,正是烏桓、鮮卑、阿米德族的標誌,在三麵大旗之下,便是烏桓王查木錯、鮮卑王、小阿米德三人。

幾人一見麵,俱都笑著迎向對方,查木錯更是誇張道:“秦大將軍,烏桓永遠的朋友,見到你真高興。願本次戰鬥我們能夠同心協力,早日擊敗我們共同的敵人,還草原一個和平!”

秦城與查木錯等人親切見禮,笑容滿麵,“許久不見,烏桓王愈發精神了。有烏桓鮮卑阿米德三族的幫助,大漢這回定然能夠將匈奴人一舉滅之,屆時草原將永遠和平。”

說罷,秦城看向小阿米德,這個曾今背負血海深仇的年青人,現在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渾身上下散發著成熟的氣息,見秦城看向自己,小阿米德敞開懷抱爽朗道:“秦兄,多年不見!”

“現在我該稱呼你阿米德王?哈哈,想不到我們會在此時再相見,別來無恙?”秦城顯得很是高興,有知己重逢的味道。當年秦城還是上穀郡守的時候,為了將左賢王趕出查哈地,不遠千裏隻身一人深入大漠,跟與軍臣單於有血海深仇的小阿米德會晤,兩個熱血的年輕人一夜密談,最終敲定下了共同對付匈奴的策略。而那次戰爭,不僅讓小阿米德的殺父之仇得報,也使其徹底掌握了整個阿米德族,更是讓阿米德族成功讓在查哈地分得不小的一塊地盤,繁衍至今。

秦城和小阿米德年齡相仿,彼時秦城千裏走單騎,到訪阿米德族部落時,兩人一夜密謀便決定了一場殊死一搏的軍事行動,而後一舉成功,一直被傳為佳話,而秦城和小阿米德,當年確實是有幾分誌趣相投的意思。

眾人一陣寒暄,秦城便下令大軍就地紮營,然後與小阿米德幾人進行軍議。

秦城先是向小阿米德等人說明了當下的軍事格局,幾人一商議,遂理所當然決定一起趕赴高闕關。大漢東征軍和烏桓三族的兵力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十萬之數,與伊稚斜相差無幾,已經具備了決戰的資本,屆時若是高闕關沒有被擊破,大軍與霍去病兩麵夾擊,確實有與伊稚斜決戰的資本。

軍議完了之後,作為“東道主”,秦城在大帳宴請了烏桓王等人。席間,眾人相談甚歡,查木錯等人言談間已經將擊敗匈奴看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前些時候大漢特使竇非竇太仆在查哈地停留不少時間,本王與竇太仆一見如故,相交莫逆,言談甚歡。本王尤其敬佩竇大人的學識,那可真是了不得。在竇大人臨行之前,我等與竇大人約定,此番戰爭,烏桓鮮卑阿米德三族定然與大漢站在一處。這些日子我等在一起商議良久,都感念這些年大漢對我等的友好,遂決定在大漢與匈奴決戰的時候領軍南下,與大漢一道,將匈奴徹底滅之,也好報答大漢這些年對我等的恩情。希望大漢在擊滅匈奴之後,烏桓鮮卑阿米德三族,能與大漢世代友好。”查木錯在席間這樣說道。

“我大漢皇帝陛下一向敬重烏桓鮮卑阿米德三族,與諸位世代友好更是陛下所願,這些年陛下也確實是如此做的,諸位都是明眼人,應該都有體會。這回若是能順利擊敗匈奴,草原定然永世和平,絕不會再有戰火。屆時,大漢與草原互通有無,中原的鹽、絲綢等,一定會源源不斷攻擊草原。”秦城道,說的很是真誠,反正隻是動動嘴皮子,不費心也不費力。

“如此甚好!”烏桓王舉杯道,“為即將到來的勝利,我等敬秦大將軍一杯!”

“請!”

秦城率領大漢東征軍本是以全速行軍的態勢,火速趕往高闕關的,但是今日與烏桓三族大軍匯合之後,秦城除了下令大軍紮營,擺宴招待烏桓王等人之外,好似一點再也不著急趕往高闕關。

大漢東征軍與烏桓三族聯軍同時紮營,二者雖是聯盟,但營地涇渭分明。

招待查木錯小阿米德等人的宴席散去之後,查木錯等人俱都回去各自的軍營大帳,秦城相送之後,沒有回去中軍大帳,而是上了中軍大營的望樓,麵對西方,負手沉默,在勁風中安靜不語,神色肅然。

在秦城站立的位置,俯瞰漢軍和三族聯軍的軍營,可以很輕易的將二者的軍營布置盡收眼底。大營連小營,大帳接小帳,層次相依,鋪散開來,綿延數裏,其中騎兵往來奔馳,蔚為壯觀。隻不過此時看著這些“自己人”的大營與軍隊,秦城明顯沒有過多的意氣風發,心境與豪情萬裏更是相差了十萬八千裏。

晴空萬裏,無雲。

“大將軍,樂將軍、柳將軍、秦將軍到了!”親兵王二的聲音打斷了秦城的思緒,他沒有回頭,平靜道:“讓他們上來。”

“諾。”

秦城腳下的這個中軍塔樓雖不能跟在大名城外時,南軍的中軍塔樓規模相比,但是相對於一般騎兵軍隊的望樓而言,也要高、大不少。這是秦城的習慣,每有戰事,他總會先登上望樓,將戰場的地勢盡收眼底,以便自己布陣。而望樓上清冷的風,更能讓秦城頭腦清醒,思路清晰。這裏麵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站在一個能清楚看見自己每一個部下的高處,能時刻提醒自己,自己接下來的每一個決策,都將決定這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的生死。

“烏桓三族率五萬大軍前來助陣,說說你們的看法。”待柳木等人上來之後,秦城仍舊看著眼前的草原,聲音不大不小,剛好夠三人聽見。

烏桓三族前來與漢軍匯合,共同對付匈奴大軍,這本是已經確定的好事,秦城現在卻什麽都沒有多說,直接問出這個有些莫名的問題。

柳木三人都是秦城真正的心腹,數年征戰,常伴秦城左右,遇事自然不可能像一般的將領一樣,心思簡單。

柳木作為秦城的副將,自然有先開口的資本,在秦城拋出問題之後,她幾乎是想都不用想,便說道:“烏桓三族在這個時候出現,著實透露著一股詭異。雖然常理上能說的過去:如今伊稚斜連戰連敗,兵力損傷不少,這個時候烏桓三族不摻和進來混個功勞,日後大漢滅了匈奴,烏桓三族害怕自己也會被大漢一舉踏平了。雖然這是個很好的理由,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怎麽會如此清晰及時知道戰場形勢的變化,並且迅速做出反應?”

秦城點點頭,不置可否,轉過身來,問樂毅和秦慶之,“你們的意見呢?”

樂毅也沒作多想便開了口,可見對於秦城的這個問題,幾人事先都是有過考慮的,他道:“末將倒覺得,烏桓三族此行不大可能有太險惡的心思。一者,他們若是心懷叵測,大可以跟伊稚斜秘密匯合,以逸待勞,或者幹脆給予我等意外一擊,完全沒必要就這麽將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二者,這些年來,烏桓三族一直都是大漢與匈奴都不得罪,背後捅刀子的事情更是沒幹過,即便是這回大漢烽煙四起,他們也沒有在一開始就橫插一腳,可見烏桓三族國小怕事,不敢冒什麽風險;三者,烏桓能及時得知戰場形勢並不難,這些年烏桓三族久居查哈地,就算是為了自保,不可能沒有眼睛盯著各處,若是僅憑此就斷定烏桓三族心中有鬼,未免過於武斷。”

秦城仍是不置可否,又問秦慶之,“慶之,你以為如何?”

秦慶之頓了良久,直到柳木和樂毅都快失去了耐心,這才幹脆道:“末將想不通。”

“哦?為何?”秦城眉頭挑了挑,樂毅和柳木都很果斷的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唯有秦慶之,沉默了半響,卻是響屁都沒有一個。

“唇亡齒寒,匈奴若滅,烏桓三族區區十萬控弦之士,何以保證自己不被從草原上抹除?”秦慶之緩緩道,“從這個角度來說,烏桓三族必不希望匈奴被滅,所以他們應該幫助匈奴抗拒大漢。但眼下,烏桓三族出現的時機和方式都不對,不是正常與我等開戰的表現,所以末將想不通......或許,他們也在猶豫。”

秦城聞言微微一笑,指著秦慶之打趣道:“行軍打仗之法,萬千驃騎將士,唯慶之得本將精髓。”

秦慶之不好意思的笑著撓頭,柳木欣賞的看了秦慶之一眼,而樂毅看向秦慶之的眼神則有些複雜。

“形勢有變,前途險惡啊!”秦城歎了一聲,恢複輕鬆神色,擺擺手讓秦慶之等人退下,“你們各司其職,本將去找小阿米德敘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