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時與八十二烈士

在江蘇省北部,有一座“八十二烈士陵園”。在陵園大門的左右兩邊,一副由時任蘇北行署主任李一氓題寫的挽聯,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上書:從陝西到蘇北敵後英名傳八路,從拂曉到黃昏全連苦戰殉劉莊。

這座烈士陵園是為紀念抗戰期間犧牲在劉老莊的82名烈士而建。如今,到“八十二烈士陵園”參觀瞻仰,仍能感受到當年硝煙彌漫中,82名新四軍戰士苦戰一天的悲壯氣氛。

1943年春,日寇調集了大量重兵對新四軍各部進行瘋狂的“掃**”,蘇北抗戰到了最艱難的時期。為了更有力地打擊敵人,新四軍軍部轉移到了淮南一帶。新四軍第三師在師長黃克誠、參謀長洪學智的帶領下,堅持內線作戰,運用靈活機動的遊擊戰術與敵人周旋。

敵人的意圖很明顯,他們想破壞淮海抗日根據地,合圍六塘河岸一帶的淮海區黨政機關,並殲滅新四軍主力部隊。但是,敵人的這一詭計早已被新四軍所識破。留在蘇北一帶的新四軍在軍長陳毅的指示下,化整為零,牽製住敵人,掩護淮海黨政機關和當地群眾的轉移。

3月17日早晨,位於劉老莊的新四軍第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突然與日軍主力部隊第十七師團遭遇。鑒於敵我雙方力量過於懸殊,二營並沒有急於應戰,而是迅速轉移,欲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後再圍殲。結果,敵人窮追不舍,死咬不放。兩天後,日軍再次對二營形成包圍之勢。

情急之下,二營營長命令四連阻擊敵人,掩護全營突圍。四連,原是陝北老紅軍組建而成的八路軍部隊,自皖南事變後改編成新四軍。

四連接受任務後,在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的帶領下,在劉老莊的防禦工事裏做好戰鬥準備。很快,敵人就逼近四連的前沿陣地了。白思才心裏默默數著:“100米、80米、50米……打!”頓時,陣地上槍聲大作,彈片橫飛。突然遭受襲擊的敵人還來不及應戰,就倒下去一大片。過了一會,清醒過來的敵人才開始反擊。他們迅速調整部署,對四連的陣地形成了包圍之勢。敵人組織了幾次衝鋒,不過都被四連給壓下去了。

後來,白思才見二營主力部隊已安

全撤退,掩護任務完成,就帶領全連戰士撤出陣地,往村沿的交通溝方向趕去。

交通溝,類似於北方的地道。不同的是,南方的水位較高,交通溝隻能挖到半人多深。鑽進交通溝後,人隻能在裏麵屈膝前進,沒法直立行走。交通溝在蘇北一帶也是家家相通、村村相連,縱橫交錯、四通發達,既可以當轉移通道,又能當戰壕。

四連的戰士們一個接一個地鑽進交通溝,沒走幾步就停了下來。彎腰走在後麵的白思才讓人向前傳話,問問突然停下來的原因。還沒等口令傳到前麵,前麵已經傳回話來:這是一條還沒完工的交通溝,前麵堵死了。

這下,四連進退兩難了。進,前麵沒有路了;退,敵人的包圍圈正在縮小。

考慮到敵人的主要目的是要去破壞淮海根據地,白思才決定在此狠狠地打擊敵人,破壞他們合圍的計劃。他望著戰士們,堅定地說:“同誌們,做好戰鬥準備!”

待敵人走近,白思才鳴響第一槍,一個敵人應聲倒下。隨後,四連的戰士們將手中的手榴彈一個接一個地扔向敵群。氣急敗壞的敵人吃了虧,推來大炮,將炮口對準四連藏身的交通溝,便是一頓狂轟濫炸。

一輪炮火下來,交通溝垮了一半,四連也犧牲了十來名戰士。連長白思才的手臂也負傷了,鮮血直流。他顧不上包紮,又命令戰士們用密集的子彈和手榴彈射向敵群。敵人被四連的火力逼得不能前進,隻能再次用炮轟。

雙方激戰至中午,陣地上死屍一片,濃煙四起,戰火肆掠。交通溝裏的新四軍戰士們臉上布滿了黑灰、血跡,唯獨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敵人。他們已經打退了敵人的兩次進攻,彈藥減少了不少,戰友也犧牲了不少。

這時,指導員李雲鵬見陣地前30米處躺著幾十具敵屍,地上散放了不少槍支彈藥。他心想:如果能將敵人的武器彈藥收斂過來,說不定能緩解目前的困境。打定主意後,李雲鵬鼓動戰士們去收斂敵人的槍支。一排排長尉慶忠第一個報了名,他抱著必死的決心,要為連隊搶來那些珍貴的武器彈藥。行動前,他回首望了望自己的戰友,然後快速地滾到敵屍中,又快速地撿起槍支彈藥,扔到交通溝。居高

臨下的敵人很快發現了尉慶忠,他們向他射來一排排密集的子彈。返回途中,尉慶忠不幸中彈了。僅僅30米的距離,尉慶忠不能安全返回陣地與大家並肩作戰了。交通溝裏的新四軍戰士們眼睜睜地看著尉慶忠倒在血泊中,眼淚齊刷刷地掉了下來。

下午,敵人再次發起衝鋒。四連的戰士們靠著尉慶忠搶回來的槍支彈藥,打退了敵人的兩次進攻。此時,整個四連的兵力已損失了大半,還有不少戰士不同程度地負了傷。指導員李雲鵬身上多處掛彩。他忍著劇痛,從衣兜裏掏出紙和筆,為全連還未入黨的戰士們寫了一份集體入黨申請書,然後掙紮著爬到連長身邊,讓白思才簽上字,按上手印。

黃昏時分,夕陽西下,眼看了黑夜即將來臨。不善打夜戰的敵人急於結束戰鬥,又發動了一次猛烈攻擊。全連隻剩下十幾名戰士的四連,武器彈藥奇缺,戰士們餓了一整天。他們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連長白思才和指導員李雲鵬將一些重要文件燒毀,命令戰士們拆散多餘的槍支,將零件埋進土裏,然後安上刺刀,準備與敵人做最後的搏鬥。

白思才和李雲鵬帶領剩餘的戰士們從交通溝裏鑽出來,用手中的子彈、手榴彈和刺刀衝向了敵人。夜幕降臨了,交通溝前的陣地上沉寂了下來。敵人慢慢地靠近交通溝,往裏一看,裏麵尋找不到任何多餘的武器彈藥,也沒有一個存活的新四軍戰士。麵對眼前的一切,敵人頓覺心驚膽寒,快速地收斂了自己部隊的屍體離開了。

整整十二個小時,82名新四軍戰士用血肉之軀拖住了多於自己20餘倍的敵兵,掩護了淮海根據地黨政機關和當地群眾的安全轉移,還殲滅了200多名敵人。

整個劉老莊都在為82名烈士泣血!

聞訊趕來的老百姓將82名烈士的屍體掩埋好,後來為他們修建了一座10米高的烈士碑。遠在延安的朱德得知82烈士的事跡後,稱讚他們是新四軍指戰員革命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沒過多久,劉老莊的82名青年手臂上掛著黑紗,舉著“劉老莊連”的旗幟,重新組建了四連,奔赴到抗日戰場上。

這是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一種延續,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