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第:把敵人擠出去

周士第,時任中共晉綏分局委員及晉綏軍區參謀長。

一九四二年,是晉綏抗日根據地最艱苦、最困難的一年。

晉綏根據地,東與晉察冀邊區相連,西與黨中央所在地陝甘寧邊區隔河(黃河)相依,東南麵緊靠晉冀魯豫。它是陝甘寧邊區的屏障,也是黨中央和毛主席與敵後各抗日根據地聯係的唯一交通要道。因此,日寇和蔣介石集團,對這裏都極為重視。一九四一和一九四二兩年間,日寇即對晉綏根據地大小“掃**”三十餘次,曆時總計近四百天。敵人在頻繁“掃**”的同時,又實行了殘酷的“三光政策”、“蠶食政策”。在此期間,蔣介石暗中與日寇勾結,發動了第二次反共**。駐在宜川縣秋林鎮的閻錫山,也與日寇勾結,積極進行反共反人民的罪惡活動。在日寇和國民黨的夾擊下,晉綏根據地的形勢日益惡化。……敵人的瘋狂掠奪和破壞,使本來就窮困的晉西北,變得更加窮困了。人民衣食不得溫飽,部隊也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隨著根據地的縮小和敵人的破壞,不但使晉綏的軍民處於很困難的境地,更為重要的是黨中央和敵後各抗日根據地的聯係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陝甘寧邊區受到了威脅。

……於是,怎樣才能粉碎敵人的進攻,“蠶食”,改變這嚴重局麵,便成了晉綏根據地黨政軍民的中心議題。

一九四二年十月,林楓同誌從延安回來,一見麵就高興地說:“這下可有辦法了。我向主席匯報了我們晉綏地區的情況後,主席指示我們要發動群眾,搞民兵,搞武裝工作隊,‘把敵人擠出去’!”聽過林楓同誌的傳達,我們都異常興奮。……為了使幹部深刻理解毛主席的指示,並堅決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決定召開幹部會議,認真進行傳達和討論。

幹部會正在籌備中,主席又於十月三十日給我們發來了電報。指示我們檢查根據地迅速縮小的原因,製定出積極開展遊擊戰爭、向敵人擠地盤的具體方案。主席教導我們:必須振奮軍心、民心,向敵人采取積極政策,否則地區再縮小,前途甚壞。

十一月四日,分局於興縣蔡家崖軍區駐地召開了會議。行署、軍區、抗聯,以及各地委、專署、分區負責同誌參加的幹部會議,傳達了主席的指

示,並結合晉綏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討論。主席的指示和關懷,對每一個到會的同誌都是極大的鼓舞。因此會議一開始就非常熱烈、活躍。此時的晉西北,雖是朔風呼嘯,但是,毛主席的指示卻象一盆火一樣溫暖著所有到會人的心。

大家一致認為:主席不提把敵人“打”出去,或是“趕”出去,而偏偏提出“把敵人擠出去!”這個“擠”字大有文章。有的人為了深刻地領會這個“擠”字,互相肩膀靠肩膀,你擠我,我擠你。經過仔細的琢磨、推敲,有的人說:“毛主席早就告訴我們,抗日戰爭是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麵犬牙交錯的戰爭,所以我們擠敵人,就要從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全麵地去擠。”有的說:“主席指示我們‘把敵人擠出去’,既是方針,也帶來了方法。”有人說:“要把敵人‘擠’出去,不僅要靠軍隊,尤其要充分發動群眾。嵐縣的破擊戰就是很好的證明。八月十九日,全縣群眾來了個總動員,一夜功夫就破路、割電線八十多裏,拆除十三個村子的圍牆,毀敵碉堡三個、橋梁四座,迫使敵人不得不放棄架設靜樂通嵐縣的電話線。”大家一致認為:我們越研究,越了解毛主席指示的正確,隻要我們堅決貫徹,晉綏抗日根據地的局麵,就能迅速轉變。同誌們越談越興奮,越談心裏越亮堂。有時談得忘了吃飯,通信員再三催促也不肯散;有時一直談到深夜,仍不肯入寢。

……

這次會議開得非常成功。大家都滿懷信心地帶著毛主席的指示和分局的決定,回到了工作崗位。各地區、各部隊,認真執行了中央的“九一”指示,實行了黨的了元化領導。……把鬼子整得顧頭顧不了尾,顧前顧不了後,日夜不安,坐臥不寧。

毛主席的“把敵人擠出去”的方針,是從群眾的對敵鬥爭中總結出來的。因此,當這一方針又回到群眾中的時候,不但受到了廣大人民的熱烈擁護和響應,而且迅速為廣大群眾所掌握,變成了無窮無盡的力量。廣大人民群眾在執行主席這一方針時,所表現的積極性和智慧,真是令人感動。在那些熱火朝天的日子裏,靠近敵人據點的村莊,每到晚上都可以聽到“走!擠敵人去”的呼喚聲;都可以看到民兵和廣大群眾在敵人的據點附近,埋地雷、破路、割電線,開展政治攻勢等活動。“擠

敵人”成為晉綏根據地黨政軍民最熟悉、最活躍的口號,成了廣大群眾自覺的行動。廣大群眾想了許許多多巧妙的辦法對付敵人,針對著敵人的政治欺騙、軍事進攻、經濟掠奪、文化麻痹開展鬥爭,取得很多勝利。在八分區,群眾為了斷絕芝蘭敵人的水源,先在井裏放上死貓死狗。可是,敵人把死貓死狗打撈出來之後,還是照樣打水吃。一位老大爺獻計說:“把頭發剪碎放進井裏,看他再怎麽吃。”群眾一聽這辦法好,立刻掀起了一個剪頭發熱潮:男人剃了頭,婦女剪了辮子。把頭發剪碎放進井裏以後,任憑鬼子怎樣打撈,也打撈不淨。敵人斷了水源,如困沙灘,再加上我武工隊的不斷打擊,最後隻得卷起鋪蓋,灰溜溜地跑了。六分區的忻縣,有個蒲閣寨,是敵人靠近我根據地比較突出的大據點。自從提出“把敵人擠出去”後,附近群眾想了許多辦法擠敵人。敵人仍不肯撤走,一九四四年,敵人據點附近一個村子的群眾,便提出了把家搬到根據地,不“維持”敵人。其他村子的群眾也響應:“對,搬,都搬,叫鬼子喝西北風,看他怎麽辦。”領導估計到群眾一搬走,敵人就會滾蛋,那時群眾仍可回來,便接受了群眾的要求。於是在統一安排下,主力部隊和武工隊、民兵,包圍著敵人的炮樓,根據地的群眾套上車,趕上牲口,一夜之間,便幫助蒲閣寨周圍十幾裏以內的群眾,全搬到根據地,連個盆盆罐罐也沒有留下。群眾搬走了,蒲閣寨隻剩下敵人孤零零的幾座炮樓,淒淒慘慘活像幾座孤墳。敵人被圍在炮樓裏,吃不上,喝不上,一露頭就嚐到我們的冷槍,嚇得連撒尿都不敢下炮樓。最後,敵人實在沒辦法,派了四百多人,才將那些孤魂野鬼接出了炮樓。可是在他們回忻縣的路上,又遭到我們的地雷殺傷,伏兵截擊,結果,死傷的比接回去的還多。

擠敵人的生動事例是說不盡的。隨著鬥爭的深入,群眾的創造更是豐富多彩,層出不窮。勝利一個緊接一個,捷報頻傳,真是大快人心。到一九四三年,擠掉了敵人據點五十多個,摧毀了八百多個偽村政權,建立了五百多個抗日村政權,爭取了一百多個偽村政權為革命的兩麵派,改變了一千多個村莊的形勢。……

晉綏抗日根據地擠敵人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摘自《周士第回憶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