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任窮:創造“人山”,開展平原遊擊戰

宋任窮,時任冀南抗日遊擊軍區總司令。

1938年秋,為進一步加強冀南武裝建設,成立了冀南抗日遊擊軍區,我任司令員,王宏坤任副司令員。軍區成立之前,就組建了幾個軍分區。為什麽組建軍分區這麽急?我下行赴冀南前,劉師長專門跟我講:你去了以後,要把軍分區快搞起來,光有正規軍沒有地方武裝不行,要大力發展地方武裝。所以,我到冀南後,根據當時的發展情況和部隊活動區域,於4月底,初步劃分了五個軍分區,並向劉師長作了報告。

隨著形勢的發展和部隊擴大,7月,重新劃定五個軍分區。這時分區的部隊和領導幹部都是由東縱的各支隊兼任的。這次劃定的軍分區的活動區域,後來雖有些變化,但變化不大。

日軍攻占武漢後,中國的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日本侵略者雖然占領了中國的大片土地和許多交通要道、重要城市,但遇到中國軍隊和廣大人民的英勇抵抗。特別是我黨領導的遊擊戰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敵後戰場,日軍隻能控製主要城鎮和交通線。日本侵略者提出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速戰速決的戰略宣告破產,不得不停止了對正麵戰場的戰略進攻。因此,武漢失守後,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者開始對國民黨政府采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策略,集中其兵力對付敵後抗日軍民。

1938年10月下旬,種種跡象表明,敵人要對冀南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為迎擊和粉碎敵人可能發起的“掃**”,冀南部隊召開了營以上幹部會議,布置反“掃**”準備工作。徐副師長作了重要講話,分析了敵人近期“掃**”的可能性,我軍反“掃**”作戰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我和再道同誌也講了話,作了動員。會議研究了反“掃**”作戰的措施。

徐帥到冀南後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堅持開展平原地區遊擊戰爭,並使廣大指戰員在思想上堅定勝利信心。過去紅軍時代的遊擊戰是在山地,靠山起家,隻要有山就有辦法。可是,能否在平原地區開展遊擊戰爭,能否在平原建立根據地?最初還拿不準,不能肯定。黨中央讓各地先試一試。在河北、山東經過幾個月的實踐,黨中央定下決心,向一二九師發出了發展河北平原遊擊戰爭的指示,肯定了“在目前全國堅持抗戰與正麵深入群眾兩個條件之下,在河北、山東平原地區的遊擊戰,也是可能的。”因此,迅速分兵,向冀南、豫北平原實施戰略展開。我們開赴冀南平原前,一二九師首長們就考慮到在平原開展遊擊戰爭,平原沒有山怎麽辦?大家認為辦法就是:在山區利用自然山,在平原建立人造山。劉師長說:平原沒有山,要造人山。這山就是群眾,有群眾就有山。

創造“人山”是師首長集體的主張。但是,在平原地區怎樣創造“人山”,采取什麽辦法造“人山”?徐帥最先下山,具體執行這一任務就落在他肩上了。

徐帥在冀南的時間不長,隻有一年多。但是那一年多時間很關鍵,關係到決策能不能堅持平原遊擊戰爭這一大問題。徐帥到冀南後,掌握統一戰線,軍事、政治全盤籌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冀南的廣大的人民推動到抗日戰線上來,造成了我軍賴以依托的堅不可摧的“人山”。不僅使我軍在平原地區站住了腳,而且開創了新的局麵,並為進一步建設鞏固和堅持冀南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11月中旬,日本侵略者根據先控製平原,再進攻山區的方針,向冀南地區發動了“掃**”。敵人分別從石家莊、邢台、邯鄲、德州四路出動,**,合擊冀南腹心地區南宮一帶。我軍先後放棄了包括南宮在內的一些縣城,冀南黨政軍機關撤出縣城,在南宮、威縣、廣

宗交界的一帶沙地多林地區活動。東縱和青縱部分分散到廣大農村,結合地方武裝,分散遊擊。

冀南行署為了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戰,頒發了《戰爭動員緊急命令》,要求各地群眾挖溝破路,空舍清野,積極配合部隊開展反“掃**”鬥爭,打擊“掃**”之敵。

我軍避實擊虛與敵周旋,采取伏擊、截擊、襲擾、圍困等戰術戰法,不斷打擊、消耗敵人。敵人疲於奔命,捉襟見肘。在我軍民打擊下,於11月下旬,敵人被迫退出所占之南宮、隆平、故城、臨清等縣城。

日軍“掃**”冀南地區的同時,在魯西北地區大舉進攻聊城。範築先率部守城抗敵,浴血奮戰,壯烈殉國。噩耗傳出,舉國震哀。我們黨中央高度評價了範築先將軍的抗戰業績和高風亮節。

通過敵人這次“掃**”和我們反“掃**”鬥爭的實踐,深感敵人的汽車、坦克、騎兵等快速部隊在平原上橫衝直撞,對我極為不利。另外,冀南地區除各縣城都築有城牆外,不少較大的村鎮都有圍寨。如被敵占領,我軍在無重火器情況下,很難攻克,對我也很不利。為了長期堅持平原遊擊戰爭,根據這次反“掃**”血的教訓,我們進一步展開了挖道溝、拆城牆、圍寨,改造平原地形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本來這一工作1938年初就開始了,這次冀南行署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凡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村民都參加。所有通行的大車路,一律挖成溝。對溝的深度、寬度等都作了具體規定。以通過大車為標準,每隔一段,挖一錯車寬溝。由於廣大群眾親身體會到改造平原地形的重要性,挖溝的積極性非常高,男女老少齊上陣,日以繼夜。道溝,使敵軍的汽車、坦克、騎兵等快速部隊難以行進,而根據地軍民的轉移卻有了很好的掩護。冀南全區先後共挖道溝總長5萬餘裏,顯示了人民的偉大力量。

——摘自《宋任窮回憶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