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中:憶東北抗日遊擊戰爭

周保中,時任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東北抗聯教導旅旅長。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人民英勇地堅持了東北地區的抗日遊擊戰爭。東北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這個鬥爭,在民族解放戰爭史上寫下了光榮的一頁。但是,直到現在,這段曆史還沒有能夠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加以係統地總結,這裏僅是個人一些粗略的回憶。

……

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前,中國共產黨就不斷地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事變之後,又首先主張武裝抵抗。並指出日寇侵略東北的目的,是要侵略整個中國;東北人民的災難,是南京反動統治者蔣介石賣國政策的結果;東北人民和一切愛國軍隊,不能抱任何幻想,自己組織起來救國自救是唯一的出路。黨的這些主張,反映了三千萬東北同胞的意誌和願望。隨著東北三省的失陷,一個自發的抗日**,便在各地轟轟烈烈地掀起來了。義勇軍、救國軍、自衛軍、遊擊隊、大刀會、紅槍會、山林隊,各式各樣的抗日旗幟都打出來了。一部分舊東北軍,在民眾抗日怒潮推動下,也被迫違背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意誌起來抵抗日本。

……為了同一目的,黨還以極大的努力,在各地給那些抗日武裝以支援。

那些以舊軍隊為基礎的抗日軍,雖然裝備優良,兵額充足,有些部隊還有過實戰的鍛煉;但是,軍隊的絕大多數領導者是國民黨人,反共積極,抗戰消極,甚至有的暗中與日本特務勾結。……對共產黨的正確主張更談不上接受,甚至多次收繳我黨組織的遊擊隊的槍支。日寇充分利用了這些上層人物反動、腐敗的弱點,施加政治分化,特務滲透,誘降等活動。就這樣三十多萬舊抗日軍,不到一年的光景,垮的垮,降的降,跑的跑。各地方一些自發的抗日武裝,有的也因被地主階級把持,或沒有正確的方向,被日寇擊破。轟轟烈烈的抗日救國浪潮趨於低落。

在這種局麵下,隻有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的一些小遊擊隊,衝破重重困難,堅持鬥爭……

東北遊擊戰爭重新活躍起來,是在一九三三年中共中央“堅持抗日統一戰線,堅持武裝遊擊”的一次指示信到達之後。這時,各地的遊擊隊都已發展了,壯大了。……

到一九三三年底,新的鬥爭局麵已經形成。黨所領導的人民遊擊隊,先後發展成為人民革命軍、抗日同盟軍,成為東北抗日遊擊運動的核心力量;南滿和北滿以統一戰線的形式組織起來的各種抗日救國軍已基本上接受了我黨的領導;各地遊擊區進一步鞏固,幾乎普遍組織了抗日救國會。

東北人民抗日鬥爭,經過初期的挫折之後

,又活躍起來了。

……

一九三五年底,中共滿洲省委根據這一人民武裝抗日運動新發展的局勢,著手把東北人民革命軍、抗日同盟軍、反日聯合軍等隊伍,先後改編成十一個軍,並於一九三六年二月發表了《東北抗日聯軍統一建製宣言》。其中第一軍到第七軍,從創建開始,就是我黨直接領導的部隊。……人民喜慶聯軍壯大,到處流傳著這樣的頌歌:

“十大聯軍”十萬人,救國抗日一條心,

步炮聯合除倭寇,鐵騎縱橫掃妖氣,

但願民族獲解放,白山黑水慶升平。

日益成長壯大的聯軍,不斷地向各鐵路沿線進攻,長白山下,鬆花江畔,遍地烽火起。……一些孤立的偽軍據點經常被襲擊。特務、暗探潛入我遊擊區,被遊擊連、農民自衛隊、婦女會等組織破獲。就是在日寇占領的一些大城市和交通沿線,也有秘密的救國會展開各式各樣的鬥爭。……從一九三六年六月起,抗日聯軍十一個軍逐步改編為三個路軍。……

“七七”事變前後,東北人民抗日遊擊戰爭發展到了最高峰。許多老遊擊區召開了人民代表會議,準備組織人民政府。尤其是鬆江下遊兩岸、牡丹江流域及偽“三江省”,大部分農村為聯軍控製。偽軍紛紛動搖,曾經成連、成營、成團的投誠起義。日寇驚呼著:“三江已成共黨樂土”。

東北三省,是日寇執行“大陸政策”侵略全中國的後方基地,又是“反蘇策戰”的前進陣地。抗日聯軍的發展壯大,便成了它的“心腹之患”。……

隨著鬥爭的日益尖銳,東北抗日遊擊戰爭進入了一個極端艱難的時期。在日寇的瘋狂進攻下,我遊擊區不斷遭到破壞,部隊不斷受到挫折。我軍不得不轉入深山密林裏露營。

在露營的日子裏,部隊除武器外,帳幕、小火爐、小鍋、碗筷、鍬、鎬、斧、鋸、針線、藥品等一切都要攜帶。生活正像當時流行的一支歌中所說的那樣:“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火是生命,森林是家鄉,野菜野獸是食糧。”冬天,地上冰雪三尺,有的部隊還穿著單衣。篝火,成了野營生活中絕不可少的東西。……

在嚴重的鬥爭關頭,吉東、北滿、東南滿三個省委的負責同誌,集會討論,提出了逐漸收縮保存實力的方針,並重新製定了新的遊擊活動計劃,將三個路軍的各軍整編為十一個支隊,繼續堅持同日寇強虜進行殊死的鬥爭。

一九四一年初,吉東、北滿、東南滿三個省委的同誌,再度集會。這次會議,比較正確的估計了全國的局勢,提出了長期鬥爭的問題;批評了黨內一部分同誌的“取消主義”,提出“不論環境多麽困難,要團結在黨的領導下,保持抗聯的旗幟,堅

持到最後勝利”。從此各支隊便統一在東北黨委領導之下,徹底改變了過去的遊擊方式,主力隱蔽整訓,另外組織了十五支小部隊展開活動。……這十五支小部隊,在東北黨委會的負責同誌直接指揮下,分遣在北滿、吉東、延邊、遼吉邊區等地,展開了機動、靈巧的活動。……

從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這一期間,東北抗日遊擊戰爭雖然處於低潮,但並不像日軍自欺欺人所宣傳的“大東亞聖戰基地鞏固了”、“滿洲共產黨覆滅了”。抗日的火種仍在東北的土地上燃燒。一些孤立的據點常被襲擊。一九四三年初,我軍一支小部隊在東寧二十八道河子一次伏擊戰,就殲滅了日軍一百多人。我轉入以整訓為主的部隊,更加緊進行軍事、政治、文化學習,積極準備迎接新的局勢。幹部都學習了一些有關黨史的文件,並從重慶出版的《新華日報》上讀到了《加強黨性鍛煉》《整頓三風》等重要文獻。長期以來,東北抗日聯軍處於和黨中央隔絕的狀態,當讀到這些文獻時,同誌們無不感到鼓舞。對照東北多年鬥爭的實踐,幹部進行了思想整頓,政治水平、指揮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經過整訓的部隊,雖然人數遠不能和一九三七年發展最高峰時相比,但是質量提高了,麵貌煥然一新。特別是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前夜,我們從無線電中收到毛主席《論聯合政府》的報告,更是歡欣鼓舞。東北黨委會和抗聯指揮部負責同誌,估計到新的局勢,立即擬訂了新的行動計劃。八月九日,當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時,東北抗日聯軍又和蘇聯紅軍、八路軍一起,參加了解放東北的戰鬥。

東北抗日聯軍十四年的鬥爭是從艱難、曲折的道路上走過來的,其中有著許多經驗教訓,有待參加這一鬥爭的同誌進一步探討。盡管這一鬥爭還有許多弱點,並且曾經遭受過嚴重挫折,但是這一遊擊戰爭是有巨大意義的。……正像毛主席所說:“那裏的遊擊隊多打死一個敵兵,多消耗一個敵彈,多箝製一個敵兵使之不能入關南下,就算對抗戰增加了一分力量。”

……毛主席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更精確地描繪了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麵貌,指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領沈陽,幾個月內,就把東三省占領了。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東三省的人民,東三省的一部分愛國軍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或協助之下,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誌,組織了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英勇的遊擊戰爭。這個英勇的遊擊戰爭,曾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中間經過許多困難挫折,始終沒有被敵人消滅。”

——摘自《星火燎原·第四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