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與基本分配製度

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中,所有製結構及與其相適應的分配製度,是決定一個社會經濟製度性質的根本。應當說,公有製同市場經濟全麵結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造。這一創造中有兩個核心問題,即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和基本分配製度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和發展,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核心內容。

(一)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

改革開放前,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製形式曾片麵追求“一大二公”,使所有製形式越來越大,越來越公。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尊重農民首創精神,率先在農村發起改革,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這實際上是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農村土地製度改革,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改善了農民的生活。可以說,我國的社會主義所有製改革最早是從農村起步的。

堅持社會主義經濟製度,強調公有製是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經濟基礎,並不意味著隻能搞單一的、“純而又純”的公有製。馬克思指出,“社會史上的各個時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個時代一樣,是不能劃出抽象的嚴格的界限的。”不言而喻,各個時代的現實所有製,是不可能像書本上抽象的概念那樣純而又純的。馬克思還指出,“相同的經濟基礎——按主要條件來說相同——可以由於無數不同的經驗的情況,自然條件,種族關係,各種從外部發生的曆史影響等等,而在現象上顯示出無窮無盡的變異和色彩差異,這些變異和差異隻有通過對這些經驗上已存在的情況進行分析才可以理解。”因此,決不能用非此即彼的思維方法,照搬書本對某種所有製本身的定義來裁剪現實。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堅定不移地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確立和鞏固了公有製經濟的基礎,為我國國力越來越強和民族自立於世界之林奠定了重要的根基。不過,單純地從公有製的概念出發,將公有製“越大越公越好”作為唯一的標準,脫離和排斥商品流通關係,並不能發展好公有製經濟,有時還帶來很大弊端。在傳統體製下,城市中的公有製企業“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成為上級行政機構的附屬機製,極度缺乏自主經營權;在農村中將農民的自留菜地看作是“資本主義尾巴”,不允許其發展,帶來了極度消極的後果。進行經濟管理體製改革,不在所有製問題上突破傳統思維,是沒有出路的。

我國對社會主義所有製理論的突破,主要體現在黨的十五大的報告中。此前,在黨的文獻中直到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於所有製問題都是提“必須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黨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製度。十五大新提法在所有製問題上的重大進展,一是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而不是公有製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多種所有製與多種經濟成分是有重大差別的;二是這已不隻是“方針”,而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製度”,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我國對所有製理論的突破不僅體現在所有製成分方麵,還體現在所有製結構和實現形式等諸多方麵。黨的十五大提出,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所有製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並且明確指出,公有製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製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公有資產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主要在控製力上;把國有企業改革同改組、改造、加強管理結合起來;公有製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股份製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方式,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股份合作製經濟是改革中的新事物;非公有製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所有製的性質、作用、功能定位和實現形式等方麵的明確,是我國在所有製改革上取得的重大理論突破,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黨的十七大重申“堅持和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兩個毫不動搖的提出,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提供了行動指南,明確了改革方向。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可以說,我們社會主義所有製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貢獻。

(二)堅持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相當長的曆史階段,占主體地位的公有製經濟將同非公有製經濟長期並存,它們需要在市場經濟中各得其所,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黨的十七大重申了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

發展”。在我國的經濟改革實踐中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是要服務於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需要。後一個“毫不動搖”是以前一個“毫不動搖”為前提;如果公有製的主體地位動搖了,後一個“毫不動搖”就失去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賦予的規定性。當然,前一個“毫不動搖”也不可能孤軍獨進,必須借助於後一個“毫不動搖”。

首先,公有製經濟的鞏固和發展需要同時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其一,這是充分調動社會潛在經濟資源的要求。公有製經濟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和收緊拳頭提高國際競爭力,在結構調整中勢必留下空當;這就需要利用非公有製經濟的形式調動社會的閑置資金和勞動力資源,這樣才能搞活流通、繁榮市場,促進國民經濟經濟全麵增長。其二,這也是公有製經濟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發展自身的需要。私營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在許多方麵可以為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提供有利條件。從生產領域來看,投資量較小的非公有製經濟可以成為生產一般零部件,或者進行局部組裝的中小企業,而有助於國有大中型企業充分利用社會分工,抓住核心技術,實行專業化生產。公有製經濟可以借助於私營經濟擴大自身,可以通過控股、兼並等方式,及時吸納私人資本或外國資本,擴大生產規模;當公有製企業積存一定的尚不足以獨立投資或控股投資的閑置資金時,可以把它們作為參股資本,投入經營較好、又急需擴大經營規模的私營經濟,這就能使閑置資金成為增值的資本,使公有製經濟獲得利益。從流通領域來看,公有製經濟可以充分利用非公有製經濟布局靈活、大小零售點延伸廣泛等特點,將公有製的大型批發業和私營小型批發、零售業結合起來,形成適應市場需求的銷售鏈,加快公有資本的循環與周轉,在經濟運行中增強自身增值能力。

其次,非公有製經濟的健康生存和發展,不能否定反而需要依賴於占主體地位的公有製經濟的發展。其一,麵對外國資本的競爭,非公有製經濟必須借助於國有經濟的強大,才能作為民族經濟的組成部分得以生存發展。其二,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需要國有經濟提供支撐。經過6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國有經濟已經控製著社會再生產所需要的礦產品、能源、糧食、棉花等主要原料和戰略性物資,以及交通、信息和金融等市場經濟的基礎設施,非公有製經濟隻有依靠公有製經濟,才能在發展中獲得更加雄厚的物質支撐。其三,非公有製經濟隻有從公有製經濟吸取營養,才能克服自身弊病。私有製決定了私營經濟內部管理的專製性,其家族製的經營方式更會對科學管理造成人為製約。對比之下,公有製經濟具有遵紀守法的組織約束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內部管理的民主性、自覺調節和完善管理體製的主動性等優點。私營經濟需要從公有製經濟中吸取這些營養,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其四,非公有製經濟需要公有製經濟發揮主體、主導作用,自身才有穩定發展的外部環境。公有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避免發生經濟危機的基礎;非公有製經濟依靠公有製經濟,才有良好的經濟環境。改革開放以來的事實表明,中國私營經濟的發展正是依賴於公有製經濟的支持、鼓勵和引導才發展起來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支持、鼓勵和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絲毫也不意味著要削弱公有製經濟尤其是國有經濟,相反,私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在中國是離不開公有製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的。

當然,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能忽視兩者之間的潛在對立關係。不可否認,在現實中公私兩種經濟之間在發展過程中客觀存在著矛盾,兩者在經濟資源和爭奪市場占有率上存在著競爭,尤其是專業技術人才的競爭。私營企業主的高收入對公有製經濟管理層人員會形成**,對公有製經濟穩定管理隊伍帶來不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有、集體經濟同私營經濟的並存,無形中會為一些人假公濟私提供便利;在股份製合資企業,可能出現私人資本排斥公有資本等。此外,個體、私營經濟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經營假冒偽劣、偷稅漏稅、行賄欺詐等情況,也不可忽視。總而言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看不到公有製經濟同非公有製經濟兩者統一的方麵,或者回避兩者對立的方麵,都會給公有製經濟帶來不利或損失,都會阻礙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限度內的私營經濟,具有國家資本主義性質,它從屬於公有製經濟,是有利於人民的;但是,如果盲目地搞私有化,那就勢必動搖公有製經濟的主體地位,勢必使私營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組成部分的性質發生蛻變,從而使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發生蛻變。隻有正視和正確處理公有製和私有製經濟之間的矛盾,才能促進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確立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與所有製改革相適應,我國對社會主義條件下分配製度的改革也經曆了一個曲折的過程。馬克思早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就指出,社會主義必須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不過,在改革開放前的實踐中,我國由於受小生產觀念點和“左”的思想影響,把按勞分配也誤認為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在分配上搞大鍋飯、平均主義分配,極大地挫傷了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也影響了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發揮。改革開放後,我們黨撥亂反正,重新明確了按勞分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78年3月,鄧小平明確提出

:“按勞分配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的,不是資本主義的。”此後,我國開始逐步推進分配製度的改革,不斷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製度。而按勞分配同市場經濟的結合則是一個理論上的重大突破。中國把按勞分配製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首先是在實踐中解決的,然後逐漸上升為理論。

在改革開放前夕和起始階段,鄧小平在研究放開市場、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強調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及其形式的多樣化。早在1975年,他就明確提出:“堅持按勞分配原則,這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始終是一個很大的問題。”1987年,他指出:“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不會產生資產階級,因為我們的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不過,在理論上要澄清按勞分配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結合,首先是把握按勞分配的實質。按照馬克思的觀點,按勞分配的實質就是“勞動尺度”:“生產者的權利是同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的;平等就在於以同一尺度——勞動——來計量。”“他給予社會的,就是他個人的勞動量”,在各項公共扣除之後“領得一份消耗同等消費的勞動資料”。也就是說,按勞分配的本質是勞動獲得權的平等和等量勞動交換,而不去無償占有別人的勞動。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更指出:“顯然,這裏(指按勞分配——引者)通行的就是調節商品交換(就它是等價的交換而言)的同一原則。內容和形式都改變了,因為在改變了的情況下,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另一方麵,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的財產。至於消費資料在各個生產者中間的分配,那麽這裏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等量勞動相交換和等價商品相交換,都是以尊重勞動者的勞動利益為基礎,可見,按勞分配和商品交換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為因果,互相製約的。

實際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存在著多種所有製形式,公有製也有相當部分采取了控股的股份製形式,就不可能全社會全部采取按勞分配方式。有這種所有製結構,就存在按勞分配(為主體)、按資分配、非勞動收入、個體勞動收入等多種分配形式。需要說明的是,按生產要素分配是個廣義的概念,包括勞動要素。用馬克思的話說:“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而生產條件的分配,則表現生產方式本身的性質。例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是:生產的物質條件以資本和地產的形式掌握在非勞動者手中,而人民大眾所有的隻是生產的人身條件,即勞動力。”我國所講的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也包括勞動在內。然而,由於我國生產資料所有製以公有製為主體,則在分配上突出按勞動貢獻分配,而與其他生產要素相區別。

從改革開放的實踐看,隨著多種所有製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國的收入分配方式日益呈現多元化,並開始呈現出新的特點。為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的這一需要,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單一的。我們必須堅持的原則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中,將分配問題的提法作了進一步的完善,指出:“個人收入分配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製度。”這就第一次在理論上和政策上以“多種分配方式”取代了“其他分配方式”,擴大了分配方式的內涵。而且,多種分配方式也不再被僅僅定位於“補充”的角色,而是取得了在分配方式上的“並存”地位。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所闡發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綱領中,規定所有製結構、分配製度、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四位一體,就是明確地確定按勞分配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統一性。黨的十六大和2004年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進一步明確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製度。”黨的十七大重申:“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並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黨的十八大指出:“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這是對社會主義分配理論的發展,既堅持了社會主義分配製度需要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原則,又兼顧了利用多種分配方式調動各方麵積極性的需要,在實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實現按勞分配關係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需要有利於指導這種實踐的基本方針。按勞分配關係同市場經濟實現有機的結合,需要承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的地區差別、城鄉差別、產業差別、企業差別等。盡管在市場經濟一般關係中是包含著按要素分配的,因為現實的所有製是公有製為主和多種成分共同發展,也就不可能有純粹的按勞分配。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提出要“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則從總體上來說屬於社會主義分配製度,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要求,有利於調動廣大勞動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積極性,實現“各盡所能”。可以說,這一理論觀點是前人所沒有解決的,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理論的一大貢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