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法律法規保駕深化改革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麵深化改革是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二者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密不可分。一方麵,全麵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涉及到許多法律問題,必須推進法治建設,製定和完善國家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完善法律法規,也是為全麵深化改革提供依據、定力、動力和保障的過程。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時指出,改革所涉及的法律法規立改廢及試點工作所需法律授權問題,要與立法部門主動銜接,相向而行、同步推進。

理論鏈接

科學立法是處理改革和法治關係的重要環節。要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時,要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要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

——習近平:《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0月27日

從實踐來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已經形成,改革的經驗也已經比較充分,如黨的十六大總結的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十條基本經驗;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必須牢牢把握的八個基本要求: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些都為搞好全麵深化改革頂層設計,以法律為依據進行全麵深化改革創造了條件,也標誌著我國全麵深化改革已經進入依靠法律法規保駕護航、依靠法治不斷推進的新階段。

第一,製定、廢除和完善法律法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出台了公司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證券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對外貿易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企業所得稅法、城鄉規劃法、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等一係列法律法規,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律體係,但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憲法實施和監督製度,人權司法保障製度,產權保護製度,以及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製度等尚不完善,特別是全麵深化改革,作為一項創新性的革命,必然會涉及到法律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全麵深化改革的需要,遵循

法律規律,遵循人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通過製定、廢除、完善等方式,如2014年廢止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322件、宣布失效369件,進一步健全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為全麵深化改革提供法律依據,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依法打擊各種犯罪行為。全麵深化改革是對利益的再調整,難免會發生許多矛盾和衝突,甚至會出現破壞改革的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以保護改革者、保護全麵深化改革工作正常順利進行。此外,要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製度,健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製約的體製機製,進一步推進嚴格司法,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以保障司法公正,保障全麵深化改革更為有效。

第三,營造全麵深化改革的法治環境。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保障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條件。領導幹部要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在學法上先學一步,在尊法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守法上時時處處以憲法法律為準繩,在用法上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引領社會法治風尚。要開展全民學法守法活動,注重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識,形成法治的群眾基礎。要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係,從青少年抓起,培育法治意識,形成知法、守法的一代新人。通過這些努力,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築起全麵深化改革的法治屏障,共同嗬護全麵深化改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