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淵源追溯

第1章石油與戰爭的不解之緣

石油與現代戰爭結下不解之緣應該從1911年英國人首先把石油用於軍艦燃料算起。近百年來,石油促進了世界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同時也讓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特別是自20世紀50年代世界進入“石油時代”以後,世界各國為了爭奪石油資源而引發的衝突和戰爭層出不窮。在近現代戰爭史上,無數次戰爭由石油引起,可見其是近現代兵家必爭之物。

回顧100多年來的世界戰爭史,為石油而開戰隨處可見。從兩次世界大戰到一係列的局部戰爭,無不帶有強烈的石油色彩。當然,石油的第一屬性仍然是其作為碳氫化合物的自然屬性。它在成為第一“政治商品”之前,需要戰勝其他具有類似自然屬性的對手,其中,最主要的對手就是煤炭。19世紀後半葉的法德之戰,主要就是圍繞煤炭控製權展開的。兩個對手冤家,一個有鐵缺煤,一個有煤無鐵,因此,每隔三四十年就要大打一番。不過,在1885年德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實用燃油引擎、1913年美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之後,石油逐漸取代煤炭成為主要的戰略能源。目前,全球90%以上的交通能源來自石油。

石油是不可再生、且在一些領域無法替代的重要能源,對保障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防安全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隨著經濟增長成為各國競相追逐的目標,發展無限與資源有限(主要指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並逐漸成為製約許多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問題。石油作為現代工業的“血液”,不僅是一種商品,更是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雖然石油不會很快枯竭,但是由於石油的超經濟屬性,導致各國對其趨之若鶩,美國甚至不惜發動戰爭來確保其能源安全。因此,石油一直是影響大國政治取向的重要因素,曆史上的多次戰爭也都是為石油而戰。

因此,《石油戰爭》一書的作者威廉?恩道爾的一句名言——“石油是政治屬性最強的商品”,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讚同。

兩次世界大戰:為油而謀,因油而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是石油資源的主要掠奪者,它控製了世界大片產油基地,成為世界石油霸主。1914年“一戰”爆發後,意圖速戰速決的德國人坐著燒煤的火車,推進到了距巴黎僅40英裏的馬恩河。措手不及的法國部隊卻由於鐵路癱瘓,還待在後方。於是,法軍征用了3000多輛燒油的出租車,滿載士兵衝向前線,擋住了德國的攻勢。德軍統帥當時就給德皇發電報說:“我們已經輸掉了戰爭”。讓德國人失去最後希望的,是兩年後的日德蘭海戰。盡管德國艦隊的艦艇更大更結實,卻輸給了英國艦隊,因為後者在戰前按照海軍大臣丘吉爾的建議,英軍艦艇全都轉用石油做燃料,因而以更快更靈活的優勢戰勝了德軍。

如果說,石油決定了“一戰”的勝負,那麽,“二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石油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始終將奪取石油資源作為其重要的戰略目標。1939年,德軍以閃電戰占領波蘭。1940年春天,德軍掃平挪威、法國等國家,其首要任務就是掠奪這些國家的石油資源,增加其石油儲備。1942年6月22日淩晨3時,德軍全線出擊,進攻蘇聯,其重要的戰略任務是要奪取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並由此打通通往中東地區的通道,占領伊朗和伊拉克,控製海灣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滿足其戰爭機器的需要。更偉大的勝利發生在斯大林格勒。如果能夠打下斯大林格勒,德國人就能切斷蘇聯的外高加索石油供應。但是德國人敗了,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因為沒有足夠的燃油給養而功虧一簣,失去石油供應成為德國在二戰中不得不投降的重要原因。

石油不僅是德國人發動戰爭的目的,更是日本人發動戰爭的原因。在東亞,日本為了解決其日益加劇的石油危機,悍然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侵占了東南亞產油基地。戰爭期間,日本從東南亞掠奪了大量的石油。由於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迫使隻剩下最後3個月石油儲備的日本不得不孤注一擲地偷襲珍珠港。之所以說孤注一擲,是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往返珍珠港所耗費的汽油相當於日本海軍平時一年的用油量。結果是日本贏了珍珠港,卻輸掉了整個戰爭。因為日軍在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同時,忘了摧毀瓦胡島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450萬桶燃油。最後,還是美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激烈爭奪蘇聯的高加索(尤其是巴庫油田),爭奪羅馬尼亞和印度尼西亞油田,猛烈破壞對方的石油運輸線,一方麵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可靠、充分的石油,確保機械化部隊發揮威力;另一方麵是為了摧毀敵方的石油補給,讓對方的坦克、飛機陷入癱瘓。二次大戰以後的幾場局部戰爭,同樣散發著濃烈的石油味道。如1982年4月~6月英阿在南大西洋馬爾維納斯群島開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爭奪馬島附近海域豐富的石油資源。而打了50多年的中東阿以戰爭之所以至今看不到盡頭,更是一方麵有豐富的石油給阿拉伯國家做後盾;另一方麵美國為了爭奪和控製海灣石油而堅決支持以色列,因為中東地區的打打停停最有利於美國在中東的存在,也最符合美國在海灣地區的石油戰略利益。

第1節兩次世界大戰:為油而謀,因油而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是石油資源的主要掠奪者,它控製了世界大片產油基地,成為世界石油霸主。1914年“一戰”爆發後,意圖速戰速決的德國人坐著燒煤的火車,推進到了距巴黎僅40英裏的馬恩河。措手不及的法國部隊卻由於鐵路癱瘓,還待在後方。於是,法軍征用了3000多輛燒油的出租車,滿載士兵衝向前線,擋住了德國的攻勢。德軍統帥當時就給德皇發電報說:“我們已經輸掉了戰爭”。讓德國人失去最後希望的,是兩年後的日德蘭海戰。盡管德國艦隊的艦艇更大更結實,卻輸給了英國艦隊,因為後者在戰前按照海軍大臣丘吉爾的建議,英軍艦艇全都轉用石油做燃料,因而以更快更靈活的優勢戰勝了德軍。

如果說,石油決定了“一戰”的勝負,那麽,“二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石油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始終將奪取石油資源作為其重要的戰略目標。1939年,德軍以閃電戰占領波蘭。1940年春天,德軍掃平挪威、法國等國家,其首要任務就是掠奪這些國家的石油資源,增加其石油儲備。1942年6月22日淩晨3時,德軍全線出擊,進攻蘇聯,其重要的戰略任務是要奪取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並由此打通通往中東地區的通道,占領伊朗和伊拉克,控製海灣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滿足其戰爭機器的需要。更偉大的勝利發生在斯大林格勒。如果能夠打下斯大林格勒,德國人就能切斷蘇聯的外高加索石油供應。但是德國人敗了,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因為沒有足夠的燃油給養而功虧一簣,失去石油供應成為德國在二戰中不得不投降的重要原因。

石油不僅是德國人發動戰爭的目的,更是日本人發動戰爭的原因。在東亞,日本為了解決其日益加劇的石油危機,悍然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侵占了東南亞產油基地。戰爭期間,日本從東南亞掠奪了大量的石油。由於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迫使隻剩下最後3個月石油儲備的日本不得不孤注一擲地偷襲珍珠港。之所以說孤注一擲,是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往返珍珠港所耗費的汽油相當於日本海軍平時一年的用油量。結果是日本贏了珍珠港,卻輸掉了整個戰爭。因為日軍在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同時,忘了摧毀瓦胡島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450萬桶燃油。最後,還是美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激烈爭奪蘇聯的高加索(尤其是巴庫油田),爭奪羅馬尼亞和印度尼西亞油田,猛烈破壞對方的石油運輸線,一方麵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可靠、充分的石油,確保機械化部隊發揮威力;另一方麵是為了摧毀敵方的石油補給,讓對方的坦克、飛機陷入癱瘓。二次大戰以後的幾場局部戰爭,同樣散發著濃烈的石油味道。如1982年4月~6月英阿在南大西洋馬爾維納斯群島開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爭奪馬島附近海域豐富的石油資源。而打了50多年的中東阿以戰爭之所以至今看不到盡頭,更是一方麵有豐富的石油給阿拉伯國家做後盾;另一方麵美國為了爭奪和控製海灣石油而堅決支持以色列,因為中東地區的打打停停最有利於美國在中東的存在,也最符合美國在海灣地區的石油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