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1章第2節不宣而戰的能源局部戰爭(1)

中東戰爭:永恒的主題

中東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等國家。中東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1991年探明的世界儲量為10015億桶,其中海灣地區儲量為6493億桶,占世界總儲量的65%,油產量占歐佩克的68%,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總出口量的60%左右。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三國石油蘊藏量占世界總蘊藏量的45%,其產量占世界的16%。

按目前的產油量,該地區石油可以開采100多年。有人形容沙特是個躺在油海上的國家。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美國國內石油需求量以近2%的年增長率增加,其石油消費約占世界石油產量的30%,石油產量與石油消費量存在較大缺口。2001年美國全部石油消費量的28.6%來自海灣。因此,美國經濟日益嚴重地依賴石油進口,石油與美國經濟休戚相關。海灣地區的政治形勢和持久穩定的石油供應與美國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連,能否控製海灣石油資源,直接影響到西方世界的經濟生命線。

中東是世界石油工業的中心,半個多世紀以來,該地區為了石油一共發生了七次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的起因表麵上看是阿拉伯民族同猶太民族間的矛盾——阿以衝突,但衝突一開始就同石油和石油公司的利益連在一起。

猶太民族本來就生活在現今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在這裏創立過民族國家和民族的宗教——猶太教。自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占領這一地區後,猶太人就失去了這塊世代生息之地,在世界各地流浪,遭受歧視和迫害。尤其是二次大戰中,希特勒法西斯殘暴迫害猶太民族,殺害了數百萬猶太人,大批猶太人逃亡到美國等地區。猶太民族一直要求有自己的國家,這本是正當的願望,但是英、美兩國一直利用這個問題來維護和鞏固自己對中東的控製。

巴勒斯坦曾經是英國的委任統治地。二戰發生前,英國首相張伯倫為了討好德國,限製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和購買土地,引起猶太人的不滿。

二戰中,美國進一步看清了中東對於美國的重要性,一手拉阿拉伯,一手拉猶太人,目的是加強美國對中東的控製,削弱英國的影響。

二戰結束後,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應於1948年8月1日前結束,並撤出軍隊,兩個月後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國家——阿拉伯國和猶太國。1948年5月14日,本古裏安在特拉維夫舉行的猶太民族會議上宣布以色列國成立,並出任臨時政府總理兼國防部長。但是阿拉伯人一直反對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認為巴勒斯坦是阿拉伯的土地。自此,中東不得安寧。

第二次中東戰爭

第二次中東戰爭是英、法聯合以色列為了反對埃及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而於1956年10月向埃及發動的。

蘇伊士運河建成於1869年。運河的開通,大大縮短了歐洲到印度洋、太平洋各國的航距。同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相比,歐洲大西洋沿岸國家(如英、法、德、西、葡、荷、比等)到印度洋的航距縮短了8000~10000千米,對於黑海沿岸國家(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則縮短12000千米。

1882年大英帝國占領埃及,並在運河區駐軍,掌握了對運河的絕對控製權。1953年6月18日,加麥爾?阿卜杜勒?納賽爾成立了埃及共和國後,於1954年10月19日迫使英國同意在1956年6月18日撤走軍隊。1956年6月12日英國國旗從蘇伊士上空降落,英國對埃及長達74年的軍事占領結束。但是,蘇伊士運河公司仍在英法資本的控製之下。

納賽爾急於發展本國民族經濟,他夢寐以求的是在尼羅河上建設阿斯旺大壩,但是埃及沒有錢。經過努力,1955年12月,美國政府答應提供5600萬美元貸款;1956年2月,世界銀行同意提供2億美元貸款。但是由於埃及沒有聽從美國的安排,加入美國組織的反對蘇聯和中國的“巴格達條約組織”,半年以後,也就是1956年7月19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宣布取消了承諾;原先表示願意提供貸款的英國也放棄了承諾;世行也撕毀了協議。

美英的出爾反爾激怒了埃及人。1956年7月26日,納賽爾總統宣布把蘇伊士運河國有化。英法兩國斥責納賽爾此舉是“徹頭徹尾的強盜行徑”,決心進行軍事幹涉。美國因為蘇伊士運河是美國大石油公司開采的中東石油的主要運輸通道,不能被民族主義所控製,因此主張進行國際幹預。美國提出一個蘇伊士運河國際化管理方案,由有關國家組成董事會,實行共管。美國建議英法從中東運往西歐的石油繞道好望角,美國可以為此補貼5億美元,以便封鎖蘇伊士運河。英國看穿了其中的陰謀,斷然拒絕。問題提交到聯合國安理會,安理會提出六條原則:運河應不加封鎖地向一切船隻開放;尊重埃及對運河的主權;運河的管理要與任何國家的政治脫離;通行費由埃及和運河使用者之間協商確定;通行費的適當部分用於運河的改進;今後的分歧將通過仲裁解決。埃及接受了,但英法卻打響了第二次中東戰爭的第一槍。

1956年10月25日,英國首相艾登、法國總理摩勒、以色列總理本古裏安秘密會談,采取“步兵作戰”軍事行動。1956年10月29日下午4時,以色列發動閃電戰,占領埃及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的大部分,逼近運河。10月31日,英法飛機轟炸了塞得港和埃及多處軍事中心。11月6日,英法軍隊攻占塞得港,控製蘇伊士運河北端。埃及軍民奮起反抗,沉船40條堵塞了蘇伊士運河,從此運河中斷。與此同時,一些阿拉伯國家用經濟手段支援埃及。11月2日,伊拉克炸毀了基爾庫克油田經敘利亞輸到地中海濱的輸油管道,這條日輸50萬桶的油管封閉。隨後,沙特阿拉伯臨時關閉跨越阿拉伯輸油管線(日輸32萬桶),對英法實行石油禁運。這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用石油作武器來抗擊侵略。

由於英法的軍事行動是背著美國幹的,激怒了美國,美國推動聯合國安理會於11月20日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外隊撤出埃及。12月22日英法軍隊撤出埃及。以色列於1957年3月撤出西奈半島和加沙。美國借此機會把英法勢力逐出了中東,成了這場中東戰爭的最大受益者。

第三次中東戰爭

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11年後的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國大規模的援助下向埃及、敘利亞和約旦同時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至此爆發了第三次中東戰爭。

戰爭的起因是亞喀巴灣危機。1957年以色列軍隊從西奈半島和加沙撤軍時,以色列在美國的推動下獲得了亞喀巴灣通行權,聯合國也派出了一支緊急部隊進駐埃及港口沙姆沙伊赫,來扼守亞喀巴灣進入紅海入口處的蒂朗海峽。埃及人對此十分不滿。經過長期交涉,1965年5月18日,埃及軍隊換下了聯合國部隊,接管了沙姆沙伊赫。1967年5月23日,埃及封鎖了亞喀巴灣。由於埃及的舉動不符合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美國便和以色列策劃了第三次中東戰爭,即美國故意在戰爭爆發的前兩天邀請埃及副總統訪美,而且美國副總統還要回訪埃及,以此來迷惑埃及。以色列隨之發動了對埃及的突然襲擊,僅用6天時間就占領了約旦河西岸、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埃及的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帶,還有耶路撒冷的約旦控製區,共占領阿拉伯土地65000平方公裏,埃及軍隊受到重創,近50萬阿拉伯人失去了家園。

戰爭爆發的第二天,埃及關閉了蘇伊士運河,卡住了中東原油西去美國和歐洲的重要通道。同一天晚上,各阿拉伯產油國的石油部長們在巴格達舉行緊急會議,決定動用石油武器來迫使美國和西歐改變支持以色列的政策。6月7日,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亞馬尼通知阿美石油公司的四家美國母公司,立即停止向美國和英國運送石油。6月8日,阿拉伯各國的石油總產量減少60%。沙特阿拉伯和利比亞一度停止了石油生產。由於當時美國正在進行越南戰爭,所需石油的大約2/3來自中東,阿拉伯國家的行動使美國不得不宣布石油供應處於緊急狀態。更令美國政府感到不安的是,多年來美國精心培養和扶持的沙特阿拉伯政權這一次居然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麵。

與此同時,作為西歐重要石油供應國的尼日利亞也爆發了內戰。盛產石油的東部比夫拉地區鬧獨立,迫使政府對其進行封鎖,並停止了石油出口,世界市場每天又減少了50萬桶石油供應。美國乘機要求由西歐和北美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處於緊急狀態,並實行西方國家總體的石油分配。美國還成立了由24家石油公司組成的石油供應委員會。在一係列的努力下,美國的石油產量每天增加近100萬桶,非阿拉伯產油國也加緊了增產。一個月後,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發現,禁運不僅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目的,反而使他們損失了大量的石油收入,不得已,阿拉伯產油國於9月初取消了石油禁運。

第三次中東戰爭隻打了五天,便以阿拉伯國家失敗而告結束。盡管如此,它仍向世界顯示了阿拉伯人的團結和覺醒,這是阿拉伯產油國第二次運用石油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第四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失敗以後,埃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臥薪嚐膽,決心要收複失地,洗刷恥辱。1973年10月6日(這是猶太人最神聖的“贖罪日”)下午2時,埃及和敘利亞軍隊聯手行動,向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侵占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發起進攻。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這是四次阿以戰爭中破壞性最大、戰鬥最激烈、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戰爭。

戰爭爆發的頭幾天,阿拉伯方麵占據主動,但是後來的形勢急轉直下。以色列軍隊在美國大規模現代化軍事裝備的支持下,於10月15日發動反攻,再次攻到蘇伊士運河邊,包圍了埃及軍隊。25日,埃及和敘利亞被迫就地停火,收複失地的計劃失敗。

阿拉伯國家的這一次失利主要緣於美國對以色列的大力支持,但阿拉伯國家以石油為武器,也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早在戰爭爆發前幾個月,阿拉伯國家就開始為此次行動做準備。5月23日,費薩爾國王在日內瓦會見了阿美石油公司四家母公司的代表,要他們轉告美國政府采取支持阿拉伯的態度,否則“你們將失去一切”。公司的代表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奔走於美國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之間,呼籲官方引起重視,以免他們在中東的利益受到損害。但是美國官方不以為然。實際上自1969年冬天以來,美國已經出現石油緊缺。1970年美國每天進口的原油是320萬桶,1972年上升到450萬桶,1973年夏天猛增至620萬桶。石油商搶購石油,油價上漲。4月間,美國國務院首席石油專家阿金斯已經發出了警告:美國麵臨能源危機。但是政府和大公司並沒有對此引起注意。

10月8日,即戰爭爆發的第三天,沙特阿拉伯政府命令阿美石油公司把通往黎巴嫩的橫貫阿拉伯輸油管線的輸量減少一半,使阿美石油公司在地中海濱的出口量每天減少了16萬桶。10月6日和12日,沙特阿拉伯的費薩爾國王兩次致函美國總統尼克鬆,要求美國讓以色列撤出占領的阿拉伯領土,警告美國不要同阿拉伯對立。美國不加理會,並且開始大規模向以色列運送武器。10月15日,沙特外交大臣在美國受到冷遇和嘲諷。美國的舉動激怒了沙特的費薩爾國王。10月16日,OPEC海灣六國(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布紮比、卡塔爾)的石油部長們在科威特協商,決定把每桶石油價格從3.11美元提高到5.119美元,同時減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