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1章第2節不宣而戰的能源局部戰爭(2)

17日,全體阿拉伯產油國的代表還做出了向公開支持以色列的美國、荷蘭、葡萄牙、南非等國家禁運供應原油和成品油的決定。為實施對這些國家的禁運,還禁止向美國轉口石油的國家和地區(包括特立尼達多巴哥、巴哈馬、荷屬安德列斯群島、加拿大、波多黎各、巴林、關島和新加坡)出口石油。此外,對向美國市場供應成品油的煉油廠(包括設在意大利、希臘和法國南部的)削減原油供應,對中立或半禁運國家(日本和比利時)減少石油供應量。而伊拉克不僅對美國和荷蘭實行全麵石油禁運,而且在10月7日把巴土拉石油公司中美國兩大石油公司(埃克森和莫比爾)的股權收歸國有;把伊拉克石油公司中的英荷殼牌公司的股份國有化。阿拉伯產油國采取了一整套措施,保證減產和石油禁運的實施。

10月25日前線停火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要求沙特阿拉伯取消禁運,遭到拒絕。到1973年10月26日,阿拉伯產油國的石油日產量比上個月減少400萬桶,相當於世界石油貿易量減少12%。1973年11月4~5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開會,各成員國在沙特阿拉伯的倡議下,決定把日產量減少率從5%增加到25%。

石油禁運一直到1974年3月8日,持續了整整5個月之久。這次行動,阿拉伯人的矛頭直接指向美國和荷蘭(荷蘭公然為以色列招募誌願兵),但是,受打擊最為嚴重的卻是西歐和日本。因為當年石油在西歐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高達64%,平均每天消費石油1500萬桶(7.5億噸/年),其中約2/3來自中東阿拉伯國家。日本石油幾乎完全從中東進口,因此,禁運也使日本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西歐國家中荷蘭受石油禁運的打擊最重,也間接地影響到西歐其他國家。荷蘭的鹿特丹是世界第一大港和歐洲最大的石油轉運站,也是歐洲最大的煉油區和貿易中心。鹿特丹的石油大約2/3來自阿拉伯產油國。雖然美國對阿拉伯石油的依賴度並不高,但這次禁運和提價的影響遠比第三次中東戰爭要大。1973年美國日消費石油1730萬桶,其中180萬桶來自中東阿拉伯國家,相當於消費量的10%。石油禁運造成美國工廠倒閉,失業增加,燃料緊缺,加油站前汽車排起長龍。1973年11月7日,尼克鬆總統發表講話,承認“我們正在走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能源短缺時期。我們必須減少能源用量——減少熱量,減少電力,減少汽油”。

禁運的嚴重後果除了減少石油供應,還體現在油價高漲。1973年10月16日,即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的第10天,OPEC把原油價格提高了70%,從平均2.95美元/桶增加到5.11美元/桶。1974年1月1日,正當西方國家陷入石油荒的混亂中時,OPEC再次把油價提高128%,達到每桶11.65美元。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說:“阿拉伯產油國家削減產量的事態逐漸表明:由於產油國卡特爾(OPEC)控製著石油產量,因而它可以專橫地決定油價,戰後的曆史開始了新的一頁。”基辛格的此番表白在告訴世人,“石油七姊妹”左右世界石油市場的廉價石油時代已經結束。石油漲價,使開始陷入經濟危機的美、歐、日經濟雪上加霜,社會經濟活動陷入一片混亂。這場戰爭導致了20世紀70年代的第一場能源危機。

第五次中東戰爭

第五次中東戰爭發生在OPEC成員國的伊拉克和伊朗之間,打了8年之久。

伊拉克和伊朗是唇齒相依的鄰邦,但一係列的糾紛使它們成了仇人。兩伊之間有1280公裏的共同邊界,全長204公裏的阿拉伯河下遊105公裏是兩國的界河,雙方為河的劃界問題發生過多次衝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調停下,雙方簽訂了阿爾及利亞協定,規定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為國界。作為補償,伊朗把一塊400平方公裏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同時,伊朗不再支持伊拉克的庫爾德人遊擊隊。但伊朗一直沒有兌現劃歸土地的諾言,因為這一塊土地可能蘊藏著石油天然氣。而伊拉克把阿拉伯河作為唯一出海通道,一直希望控製阿拉伯河。特別是伊朗的主要產油區,幾個大油田就位於阿拉伯河的兩側。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對伊朗發動突然襲擊,用飛機空襲伊朗的油田和石油城鎮,尤其是轟炸伊朗主要煉油基地阿巴丹煉油廠和出口油港,意在使伊朗的經濟癱瘓。伊朗在抵抗中也反擊伊拉克的石油設施,封閉了伊拉克的石油出海通道,還策動敘利亞關閉了伊拉克輸往地中海的輸油管線。戰爭頭兩年,伊拉克占據主動。但是從第三年起,戰局發生逆轉,伊朗收複了被占領土,戰火燒到了伊拉克領土上。在關鍵時刻,伊拉克得到了美國和中東阿拉伯國家的支持。美國直接、間接地向伊拉克供應武器,提供軍事情報,甚至提供伊拉克製造化學武器的原料。阿拉伯國家則提供經濟援助,借給伊拉克大量資金,幫助建成了通過沙特阿拉伯的輸油管道。

1985年以後,戰爭呈膠著狀態。雙方繼續轟炸、炮擊對方的石油設施。伊拉克重點打擊伊朗的出口基地哈格港,打擊前去裝載伊朗原油的外國油輪。伊朗則封鎖伊拉克的出海口。1986年,伊朗開始打擊伊拉克的盟友科威特,不僅襲擊來往科威特的船隻,而且直接向科威特發射導彈。美艦開始在波斯灣為有關船隻護航。1988年春,伊拉克靠化學武器扭轉了頹勢。戰爭持續了8年之久,雙方兩敗俱傷,於1988年8月20日停火,結束了這場石油戰爭。兩國死傷數萬人,邊境城鎮化為焦土。

戰爭使伊朗的石油產量從1978年的2.65億噸銳減至1980~1982年間的6500~9800萬噸,煉油能力損失一半。伊朗官方宣布,戰爭造成的直接損失高達4400億美元,間接損失4900億美元,其中石油工業的直接損失1050億美元,間接損失1900億美元。

伊拉克也未能幸免於難。伊拉克遭受的損失估計為1200~4500億美元之間。戰前伊拉克有外匯儲備370億美元,戰後接近枯竭,還欠下了700多億美元的沉重債務。

第六次中東戰爭(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而起,爆發於1990年8月2日。據有關資料顯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主要是看上了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妄圖據為己有,而且兩國一直有領土爭端。

科威特是中東阿拉伯的一個小國,但是科威特擁有極為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探明儲量達108億噸,年產量為9100萬噸,可開采118年。而伊拉克的石油探明儲量為60億噸,年產量1.42億噸,照此速度僅可開采42年。科威特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處於油田盆地中心,經多年開采而產量不減。而伊拉克北部油田處於盆地邊沿,為此伊拉克對科威特在靠伊邊境地區采油橫加指責,要求科威特賠償“損失”,遭到拒絕。另外,科屬布比延島和沃爾拜島,油氣資源十分豐富,伊對該兩島提出主權要求,也遭到科的拒絕。再者,伊拉克要求勾銷其在兩伊戰爭中欠科威特的200億美元債務,科未同意。種種原因使伊拉克產生了要吞並科威特,進而控製其石油資源、打開波斯灣石油出口通道、控製整個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左右世界石油市場的野心。

為了給開戰尋找借口,伊拉克首先大造輿論,一方麵稱科威特不顧OPEC的限額,超量生產和出口石油,造成世界市場油價下降,使伊拉克損失640億美元;另一方麵指責科威特偷采伊拉克南部(局部延伸到科威特)的魯邁拉大油田的石油,使伊拉克蒙受了24億美元的損失。1990年8月1日,雙方代表在沙特阿拉伯舉行會談,結果談判破裂。第二天海灣戰爭爆發了。

8月2日淩晨2時,10萬伊拉克軍隊大舉進攻,當天占領科威特全境。8日,伊拉克宣布,科威特並入伊拉克,成為伊拉克的一個省。17日,伊拉克宣布沒收科威特埃米爾薩醫巴赫家族的財產。9月24日,伊拉克宣布取消科威特貨幣基納爾。8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要求伊軍撤出科威特。9日,安理會宣布伊、科合並無效。18日,安理會通過664號決議,25日通過665號決議,10月29日通過674號決議,伊拉克均置之不理。而此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則已經開始準備軍事幹涉。由於美國、西歐和日本石油進口的23%、39%和63%來自海灣,因此,能否控製海灣石油資源,直接影響到西方世界的經濟發展。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伊拉克吞並科威特、覬覦沙特阿拉伯等國的石油資源,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美國前總統老布什於1990年11月闡述美出兵海灣原因時指出,“伊拉克使美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不能允許伊拉克“搞經濟訛詐”。因此,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惜耗巨資,采取軍事行動來“解放”科威特。

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下達最後通牒,限令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撤出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由聯合國授權,以美軍為主體的62萬多國部隊(其中美軍40萬人),3500輛坦克,1400架飛機,245艘艦艇,發動了“沙漠風暴”戰役。多國部隊輪番出動飛機轟炸和從海上發射巡航導彈,摧毀伊拉克的通訊和防禦體係。1月26日,伊拉克宣布一天內從科威特撤退,科威特不再是伊拉克的第19個省。1月27日,伊拉克宣布無條件接受安理會各項決議。4月11日,海灣戰爭結束。

海灣戰爭的結束,一方麵使伊拉克受到聯合國對其實施的包括石油禁運在內的經濟製裁,另一方麵使美國成了這場戰爭的最大贏家。美國借此在海灣地區駐紮了軍隊,控製了波斯灣的石油,既保證了美國石油進口的來源,也以此為手段控製了依賴中東石油的西歐和日本。

第七次中東戰爭(伊拉克戰爭)

第七次中東戰爭就是眾所周知的發生在21世紀初的美伊戰爭。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國以伊拉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主義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麵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伊拉克戰爭就此拉開序幕。戰爭中,美英聯軍出動了30萬大軍,6個航母戰鬥群,數千架戰機,兩萬多輛坦克。戰爭中,伊軍不堪一擊,戰爭在很短的時間裏便宣布結束,薩達姆政權被推翻,薩達姆本人也成了小布什的階下囚。

薩達姆政權倒台後,美國控製了世界石油資源排名前四位的國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根據權威機構的統計,2000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分別占世界原油儲量的24.9%、10.7%、9.3%和9.2%,其總量占到了世界總儲量的54.1%。至此,美國至少對54.1%的世界石油資源擁有了影響力。

布什政府為了長期控製海灣石油資源不惜發動戰爭的做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至今,伊拉克戰爭雖已結束幾年,但美國仍深陷伊戰泥潭而不得自拔。布什主義日益式微,美國的處境今非昔比。那些曾經在對伊拉克戰前很早就精心謀劃的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以及前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等強硬人物均已轉任或去職,布什為了石油而不惜開戰的戰略失誤,導致美國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麵均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美國民眾對布什的支持率直線下降,中東局勢的發展已經不會以美國的意誌為轉移……

事實似乎在提醒人們,在人類社會已進入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為油開戰不合時宜,借戰霸油終難實現。

阿富汗戰爭:名為反恐,意在能源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近於亞洲大陸的中心,東部和東南部與中國、巴基斯坦為鄰,西部同伊朗接壤,北部和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及塔吉克斯3個中亞伊斯蘭國家相連。

阿富汗有著連接歐洲和南亞的獨特的地理位置,控製了阿富汗就可以居高臨下地控製波斯灣和裏海兩大世界產油區,並可以包圍俄羅斯,威脅中國,控製日本。阿富汗在未來開發裏海及中亞地區石油資源及世界戰略格局形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曆史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20世紀70年代,蘇聯正是看中了阿富汗這一特殊的戰略地位而出兵,並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以此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脅中東產油區和迂回包圍歐洲。美國對此當然不能坐視不管,把武器和金錢大把大把地撒向阿富汗,扶持反蘇親美勢力。塔利班和本?拉登都是美國在那時培養的根苗,並在以後逐漸地羽翼豐滿。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襲擊美國世界貿易中心,造成數千人失去生命。“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指責與塔利班關係密切的本·拉登策劃了此次事件,並發誓不抓住本·拉登決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