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1章第2節不宣而戰的能源局部戰爭(3)

2001年10月7日深夜,美軍動用了15架B-1B、B-2和B-52H轟炸機,25架包括F-15、F-16和F-117A在內的戰鬥機,對阿富汗境內塔利班“基地”組織實施空中打擊,21世紀的首場戰爭——阿富汗戰爭拉開了序幕。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美國人竟隻用了61天的時間和兩萬多地麵部隊,就在阿富汗高山峻嶺中打贏了這場200年來西方人想打贏而打不贏的戰爭。

阿富汗戰爭雖然結束了,但美國為其軍事力量長駐中亞而開始的另一場“戰爭”卻遠不會結束。

人們不由得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美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麽?是為阿富汗,還是為本?拉登?

阿富汗本土已經探明的油氣資源數量非常有限,石油探明儲量隻有7300萬噸,天然氣1400多億立方米。20世紀70年代,天然氣年產量達到3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70%~90%通過烏茲別克斯坦向蘇聯供應。蘇聯1989年撤出阿富汗後,天然氣生產基本停止。1997年10月,阿富汗、土庫曼斯坦和巴基斯坦三方代表簽署了建設“中亞石油管道”備忘錄,計劃興建年輸能力為100萬桶的經過阿富汗、巴基斯坦領土到印度洋的石油輸出管道。由於阿富汗國內戰亂不斷,該管線計劃沒有什麽進展,卻為裏海及中亞地區的油氣外輸提出了一條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思路和管線方案。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為裏海石油輸出線路大傷腦筋。1999年11月,在美國總統克林頓的推動下,阿塞拜疆、土耳其和格魯吉亞簽訂一項協議,要在巴庫和土耳其港口傑伊漢之間修一條輸油管道,計劃2004年建成。美國還計劃推動建設一條將土庫曼的天然氣經裏海底部,再經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利用巴庫—傑伊漢管道輸向土耳其,目的是利用這條管道將中亞石油國家與西方聯係在一起,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同時也可避開伊朗這個所謂“高風險地區”。為此,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英美石油公司不得不放棄準備動工的被認為最經濟的經伊朗的管道線路。2001年3月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共建的從裏海沿岸田吉茲油田到俄黑海港口新羅西斯克的管道宣告修通,震驚和打擊了美國。更令美國擔心的是,中國於2000年宣布要修建一條從中國西部到東部沿海,全長4000多公裏的“西氣東輸”管道計劃。這條管道一旦修通,中國不僅會在經濟上受益,而且在政治上還會將中亞國家,乃至東北亞油氣資源稀缺國家的利益與中國連在一起。這顯然不符合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

其實,美國一直試圖推動一條從中亞經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終進入阿拉伯海的油氣管道線路。1997年,在喀布爾,美國加利福尼亞聯合石油公司副總裁馬蒂?米勒曾經同塔利班就這條輸油管道問題舉行過談判。但是,由於阿富汗內戰不止和塔利班的反西方態度,美國一直無法達到目的。美國之所以覬覦中亞油氣,主要是基於美國對來自阿拉伯半島石油供應的擔心,即一旦中東局勢出現動亂,西方就會因石油價格上漲而出現國內政治經濟危機。美國及其盟友不相信伊拉克或者伊朗能夠保證石油穩定的供應,也不敢將賭注全部壓在沙特等少數親美的中東國家身上。可見,美國對阿富汗開戰與其說是為了本?拉登,不如說是為了在阿富汗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利益。

另外,美國出兵阿富汗還有更深遠的政治考慮。20世紀90年代,美國大體完成了北約東擴和日美同盟關係的鞏固和擴大。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利用科索沃戰爭將軍事力量插入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巴爾幹,同年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約。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後,西方在波羅的海到巴爾幹再次拉起一道隔離俄國的新“鐵幕”。而在太平洋地區,美國已從日本經中國台灣、菲律賓到澳大利亞拉起了遏製中國的新鏈條。美國人還沒填補的政治真空地隻剩下中亞地區。近年來,美國開始重視印度,其意也在為進入中亞建立跳板。

“9·11”事件後,美國幹脆一步到位,將軍事力量直接插入阿富汗。如果美事行動順利,並在阿富汗紮下了根,在波羅的海三國及日本與西方盟友關係日深的情況下,美國為首的西方就在西、東、南三個方向堵死了俄羅斯南下的戰略通道,並從西東兩個方向扼住了中國經濟必須依賴的中亞和東亞能源進口源頭;在中國、俄羅斯、伊朗三大國之間插入阻止其可能出現的政治合作的楔子;與沙特阿拉伯半島的美事力量一起,對波斯灣石油輸出口形成鉗製態勢。如此一來,中亞和中東的石油資源就可以在美國的掌控下暢通無阻地流向西方,俄羅斯和中國連接中亞的油氣輸送線路將麵臨貶值壓力,美國獨霸世界的戰略體係也就大體定型。

車臣戰爭:與油有關

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是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格魯吉亞隔山為鄰,麵積約1.5萬平方公裏,人口約108萬的一個自治共和國。1991年9月,杜達耶夫當選車臣總統後,他宣布車臣為“主權國家”,建立自己的武裝。俄羅斯聯邦拒絕承認,並在車臣實行緊急狀態。1994年12月,俄羅斯聯邦出動軍隊,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然而經過一年多的戰爭,俄軍除占領已經成為廢墟的車臣首都格羅茲尼外,並沒有消滅杜達耶夫武裝。1996年4月,杜達耶夫被炸身亡後,俄聯邦政府才以將車臣獨立問題擱置5年後解決和俄軍限期從車臣全境撤出的較大讓步為代價達成停戰協議,俄羅斯屈辱地停戰撤軍並宣布戰爭失敗。

1997年1月,馬斯哈多夫當選“總統”,繼續堅持鬧獨立。1999年8月、9月,車臣人製造了一係列爆炸事件,並且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999年普京出任政府總理,他認為“如果不盡快平息車臣叛亂,俄羅斯作為一個目前完整的國家將不再存在”。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1999年10月,俄政府第二次出兵車臣。十多年來,戰爭造成無數平民死傷,車臣經濟陷於崩潰。如今大規模的軍事叛亂雖然已經被俄軍打敗,但車臣叛亂分子化整為零,繼續采用遊擊戰術襲擊俄軍,並不斷製造恐怖事件,給俄羅斯政府帶來新的困擾。

車臣戰爭久拖不決不僅給俄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還引起尖銳的政壇紛爭,而且俄羅斯也不時受到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責難。美國的戰略意圖是阻止俄羅斯向南方發展,以鞏固西方世界在北高加索的地位。美國采用政治、經濟高壓手段,迫使俄羅斯停止對車臣的軍事行動,並要求俄羅斯同恐怖分子進行談判。對此,普京曾反唇相譏,為什麽美國不邀請阿富汗的塔利班恐怖分子到白宮進行談判?

那麽,俄羅斯政府為什麽不放棄車臣?車臣問題為什麽會引起世界的如此關注?其主要原因也在於車臣與石油關係密切,車臣對於俄羅斯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經濟意義。首先,車臣地區是俄羅斯最早的石油產區。車臣共和國在地理上位於大高加索的中部,屬南歐和西亞分界線上的分水嶺,是該地區和大國之間地緣政治、民族宗教等各種勢力的交匯處。從經濟上講,高加索地區物產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煤礦等能源儲藏十分可觀。從19世紀末以來,在車臣—印古什先後發現和開發了20多個油田,其中大部分位於車臣境內,因此車臣是俄羅斯重要的石油基地。二次大戰前的1940年,車臣的石油年產量占全蘇聯的22%,達到了686.5萬噸。20世紀70年代以後,在老油田下麵陸續有新的發現。

1964年車臣—印古什產油706萬噸,1970年達到最高峰——年產2030萬噸,此後逐漸下降,1976年的產量為800萬噸。該地區也是俄羅斯重要的煉油基地。1940年以前,車臣—印古什和巴庫兩地的煉油能力占全蘇聯的80%還多。格羅茲尼煉油廠的加工能力為1200萬噸/年。尤為重要的是,車臣還是俄羅斯通往外高加索的鐵路、公路及輸油管道必經之地,是通往裏海與黑海的要衝,亦是裏海地區的石油向外運輸的樞紐,素有“連接外高加索的生命線”之稱,被莫斯科視為控製高加索地區的要地。巴庫油田的石油外運通道必須經過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蘇聯解體後,阿塞拜疆共和國獨立,俄羅斯喪失了對巴庫等裏海油田的控製,但隻要控製了內高加索的車臣共和國,也就等於控製了整個外高加索地區,其中也就包括對裏海石油的支配性影響。

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等西方國家非常重視裏海地區,認為這個地區有十分豐富的油氣資源,各大石油公司紛紛參與勘探和開發。雪佛龍公司首先獲得了哈薩克斯坦的田吉茲大油田的開發權。西方指望通過控製裏海石油,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石油供應,還可以削弱歐佩克,威懾俄羅斯。但是,大量石油開采出來怎麽辦?俄羅斯提出的方案,就是從哈薩克斯坦向西,沿裏海海岸,到阿斯特拉罕,然後到格羅茲尼,向西到黑海邊的新羅西斯克。這是最快捷的出海通道。這條管線已經建成,日輸油量為100萬桶(年5000萬噸)。而西方國家則一直在策劃從裏海向南,避開俄羅斯的其他路線。車臣及其首府格羅茲尼的戰略地位由此可見一斑。因此,俄羅斯絕不會放棄車臣。

馬島之戰:油在作祟

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英國稱之為福克蘭群島),位於南大西洋,距南大西洋與南太平洋之間的要衝航道麥哲倫海峽250海裏,距阿根廷本土276海裏(500多公裏),距英國本土7000海裏(1.29萬公裏),素有“南大西洋門戶”之稱。200年前,一位英國海軍大臣曾說過:它是英國全部海外領土和港口的鑰匙。該群島由346個島礁組成,總麵積15800平方公裏,其中長年有人居住的有15個島嶼,人口近3000人。馬爾維納斯群島屬寒帶氣候,島上多沼澤,生物資源貧乏,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它扼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航道要衝,是巴拿馬運河關閉時兩洋相連的咽喉要地;它與南極大陸遙遙相對,是日後開發這片神秘大陸的重要前進基地;它漫長曲折的海岸線組成的眾多港灣,構成英國在南大西洋最重要的基地。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海軍都利用這一基地控製南大西洋的製海權。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

1690年,英國人約翰?斯朗特的航船因受到暴風雨襲擊,偏離航道來到該島,從此大英帝國的版圖上,便添上了以當時的海軍大臣“福克蘭”名字命名的土地。爭奪也由此開始,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阿根廷人,紛紛在這片島嶼中豎起自己的旗幟。1770年,英國人被西班牙人的艦隊趕走,36年後,英軍占領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駐馬島的西班牙行政長官聞風喪膽,打點行裝溜之大吉。1826年,阿根廷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下宣布獨立,同時也宣稱繼承對馬島的主權。氣傲的英國人隻是一聲冷笑,聲明馬島從來就屬於英國,並於1832年派兵進駐該島。1908年英國人再次宣稱:包括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在內的整個馬島水域,統統在英國主權範圍之內。看著家門口獵獵飄動的米字旗,阿根廷人覺得:他們已在噩夢般的煎熬中度過了150年,難道要收回主權,還要這樣無休無止地等待下去嗎?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兩國的爭吵便帶進了聯合國大廈。聯合國大廈於1965年和1973年兩次通過決議,要求兩國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可長期以來,除了爭吵還是爭吵,馬拉鬆式的會談開了一輪又一輪,到1982年2月各自撤回談判代表時,竟然連一個字的協議也未達成。

隨著馬島成為開發南極的前進基地,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在它周圍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該島的地位日顯重要。據說此地的石油產量可達60億桶,簡直又是一個“科威特”。在能源日趨緊張的今日,這筆巨大的財富怎能不讓人垂涎欲滴?一位英國議員說:“我們寧可失去5個北愛爾蘭,也不願失去一個福克蘭。”麵對家門口的財富,阿根廷人的血也開始沸騰了。萊納爾多?加爾鐵裏出任總統後,對馬島態度日趨強硬。他上任伊始便振臂高呼:“主權問題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不久他又宣稱:“如有必要,將以武力收回馬島。”

就這樣,英阿兩國為了爭奪馬島,未經正式宣戰便於1982年4月2日打響了外交家稱為“武裝衝突”,軍事家稱為“馬島戰爭”的戰爭,直到6月14日戰爭結束,曆時74天。馬島之戰與其說是為了主權,不如說是為了它的戰略地位和地下的寶貴資源——石油,是石油加劇了英阿對馬島主權的爭奪。這是20世紀第一場算得上現代化的戰爭。馬島之戰最後以英軍大獲全勝而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