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篇第12章第1節能源新時代的到來(3)

西歐:主要是北海盆地,還有許多其他的沉積盆地。北海盆地主要涉及英國和挪威兩個國家。目前可采石油儲量十幾億噸,年產油1億多噸。

墨西哥:陸地沉積岩麵積約70萬平方公裏,海上大陸架46萬平方公裏,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之一,也是西半球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產油國。該國東瀕墨西哥灣大型含油氣盆地,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西部下加利福尼亞盆地,勘探程度低,近年來發現了天然氣。截至2004年底,墨西哥的石油剩餘可采儲量達20億噸,在西半球僅次於委內瑞拉,天然氣出量為0.42萬億立方米。

南美洲:有49個沉積盆地,大部分在陸地上,是世界主要產油氣地區之一,石油產量僅次於中東和歐洲,高於北美(美國、加拿大)、亞太和非洲。南美洲有很大一部分地區尚未經過充分的勘探,許多沉積盆地擁有獲得重大油氣發現的潛力,包括海上和深部地層。如委內瑞拉有近50多萬平方公裏的沉積盆地,目前隻有10多萬平方公裏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勘探。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勘探較成熟地區相繼發現了大油氣田。東委內瑞拉盆地盡管已是重要產油氣區,海上還有6萬多平方公裏勘探活動尚未進行,白堊係及前白堊係的油氣發現也少。巴西總的勘探程度低,20世紀90年代來自海上深水陸架的油氣發現分別占油氣發現總量的70%和60%。亞馬孫地區麵積112萬平方公裏,而且為多旋回盆地,目前僅發現石炭係產層,鑽井較少,油氣產量不大,泥盆係砂岩中也發現了少量油氣。智利的麥哲倫盆地雖然麵積很大,勘探潛力也大,但一直進展緩慢。

南美洲的天然氣資源前景看好,從統計數字的分析可以看出,南美洲地區目前10個產氣國中,除智利、秘魯、厄瓜多爾三國天然氣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維持低水平產量外,其餘七國產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一般增長20%~58%,玻利維亞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增長了1~2.4倍。玻利維亞產氣量從30億立方米增加到6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從20世紀90年代的1200億立方米增至2002年的6800億立方米,由於該國古生界地層相對比較發育,近年來相繼在泥盆係中發現了5個高產氣田。

在南美洲產油國中,目前天然氣產量較高的是阿根廷、委內瑞拉,2002年產量分別為382億立方米和245億立方米。預計拉丁美洲地區天然氣資源勘探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來南美洲地區石油產儲量明顯增長,表明該區石油勘探擁有雄厚的資源基礎和潛力。在14個產油國中,除秘魯、智利產油量大幅下降或保持低產量外,其餘10個產油國產量均明顯增長。如巴西從20世紀80年代的1000多萬噸增至8800萬噸,厄瓜多爾從1000萬噸增至目前的2590萬噸,委內瑞拉也保持在年產1.1億噸以上。南美地區年產油量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2億多噸增至90年代和目前的2.78億噸,剩餘可采儲量從80億噸增加到2002年171億噸,翻了一番。

非洲:有許多沉積盆地,主要是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與尼日利亞三個國家。石油可采儲量54億噸,年采油量1.5億噸。

相信隨著世界石油勘探理論在沉積盆地論的基礎上不斷完善,開發方法不斷改進,世界石油勘探與開發一定會日益發展,成果也將會不斷擴大。

天然氣的可代替性

由於儲量的持續增長,特別是由於天然氣利用和長距離運輸上的重大進展,天然氣的發展將快於石油,並將在2020年前後超過石油的消費量。對於天然氣來說是明顯的供大於求,是買方市場。天然氣對石油的部分可代替性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經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這也是上麵提到的預測石油將在22世紀初仍保持供需基本平衡、供略大於求的依據之一。由於科技的進步,天然氣開發和運輸(包括管輸、液化和固化運輸)的成本會大幅度降低,使天然氣在價格上有相當大的競爭力,這也會促進天然氣供需總量的增加。

前麵已提到非常規石油是常規石油的數量龐大的後備資源,隨著油價的上漲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將越來越多地被利用。這一點也適合於常規氣和非常規氣的關係。而且由於氣的賦存範圍比油廣,非常規氣的類型更多(包括自然界賦存的天然氣水合物和無機成因氣),因而非常規氣的潛力更大,在21世紀中、後期被利用的程度也比非常規石油更高。

油氣供需與價格變化

從兩次石油危機後國際石油貿易格局的變化中,人們可以了解當時油價大幅度上升而帶來的變化,這裏再從一般性規律角度加以分析和補充。

1.價格大幅度或持續上升使需求量降低

對市場上某一物品價格猛升的直接反應就是其需求量的降低。油價大幅度上升導致影響麵相當大的物價上升和經濟萎縮,嚴重時會發生經濟危機,經濟發展速度降低,甚至出現負增長,導致需求的全麵萎縮。據經合組織測算,如果油價上漲10美元/桶並維持1年,發達國家次年的通脹率將上升1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率下降1/4個百分點,而對發展中國家影響就更大。1999年的油價上升使發達國家的通脹指數從平均1.1%上升到3%,全球經濟增長減少0.5~1個百分點。顯然,即使是石油消費彈性係數不變,總需求量也會降低。

價格的上漲還導致了節能和石油代用品增長。每一輪價格上漲都導致節能研究的強化,使之在方法、技術特別是推廣程度上邁出一大步。1999~2000年的高油價,促使各國、各大公司再次注意節能。以日本為例,其2001-02財政年度能源預算增加4.74%,其中非礦物燃料部門增加19.2%,達1757億日元。按歐洲委員會新製訂的計劃,2010年歐盟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望達到12%。節約及代用品的發展導致石油消費量的下降或石油消費彈性係數下降,從而可導致石油在一次能源構成中比例下降。全球和經合組織石油消費量經過20餘年的持續增長後,1973年達到峰值,但經曆第一次危機後立即下降,1975年呈現穀值;此後又緩慢上升,在1979年又達到峰值,但在1980~1981年第二次石油危機衝擊下,再度下降,於1985年達到穀值,而後再度緩慢上升。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對此反應卻不夠明顯,這一方麵是其原來對石油的依賴相對較少,另一方麵是其節能和發展新能源的能力低。而對一些因漲價而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輸出國,石油消費量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2.價格上漲刺激生產的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上漲將直接地刺激該項產品產量的增長。一方麵許多石油輸出國(包括非歐佩克國家)抓住這一時機盡可能挖掘生產潛力、擴大生產,或明或暗地突破了其產量配額;另一方麵石油消費國更是下大力氣在國內和非歐佩克國家加強投資,找出更多油田。所以高油價促使油氣勘探開發市場的繁榮,促使一大批新油田的發現和邊際性油氣田的開發。

油價的提高促使科研力量加強,生產管理更加有效(往往與企業並購相輔相成),導致成本降低,油田的經濟邊際值降低。當然,價格上漲本身也意味著油田經濟邊際值的降低。這兩方麵結合起來,使許多過去不能被經濟開采的油田投入開發。石油資源猶如一個四麵體,其尖端是優質低價的石油,其下是“次經濟”的石油(在油價提高時會有經濟價值),再下是難采和非常規石油。油田經濟邊際下降一個長度單位,增加的儲量可能達若幹倍(如三次方)。但油氣產量的大幅度提高往往有一個明顯的時間滯後,這主要取決於油氣勘探開發所固有的程序及其周期性。從加大投資到發現油氣田、探明儲量、建設產能、實施開采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對比1980~1986年與1986~1990年世界石油儲、產量的變化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一點(盡管其變化的原因還很多)。相比之下,產量增長比儲量增長滯後的時間更長,有時幅度也更低些。

供應量的增長和消費量的降低是一對“刹車”,不僅可製止油價的過分上漲,而且還可能使其出現反方向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一時期的油價越是反常的高(或低),其後必將出現相應幅度的反彈。在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條件下,這是個一般性的規律,盡管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可以出現或長或短的時間滯後或價格曲線的“畸變”。

此外,還可從近中期和長遠兩個角度對油氣供需形勢進行估計。所謂近中期大致是21世紀的前半期,所謂長遠指21世紀後半期,二者之間沒有很嚴格的時間界定,隻是說明相對的時間遠近而已。

1.從長遠看石油的地位將被非化石能源所代替

工業革命至今的能源發展曆程已經表明了能源結構變化的總趨勢是向低碳化和無碳化方向發展。對於薪柴和煤,人類利用的隻是其中的碳,以其氧化產生熱和二氧化碳的形式取得熱能並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石油和天然氣是碳氫化合物,其中的碳和氫都在化學反應中發生變化並產生熱量,因而碳的比例和作用就降低了。20世紀末期,多種形式的新能源得到不同形式的發展,新能源屬非化石能源,其中多數是可再生能源和無碳能源,這兩種因素共同使能源趨向低碳化。

從長遠看,人們預計在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作用的衰減並不主要是因為其資源的枯竭,而主要是因為需求被抑製,且將有更高效、更方便、更清潔的新能源來代替它。這之中,提高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保護環境的要求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和新能源的代替推測:在21世紀的中晚期或遲至22世紀,石油將不再居能源的首要地位,而更多地作為化工原料使用。石油的消費量和需求量將有所減少,並在供需關係上仍維持基本平衡。這一時期將是可再生能源居重要地位的時期。

在能源發展史上已經提供了類似的例子。薪柴退出能源霸主地位並不是因為資源枯竭,而是因為被更有效、更適用的煤炭代替了。而後,在多數國家能源中,煤的地位被石油取代也不是因為煤的枯竭,而是因為石油比煤更有效,甚至更廉價。

2.從中期看應是能源多元化時期

隨著油價的上升,特別是環保要求的提高,石油在世界能源中的領先地位將被天然氣取代。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可能在2020~2030年期間趕上或超過石油。但無論從天然氣本身的儲、產量潛力還是從其利用的廣泛程度看,天然氣都難以在若幹種一次能源中處於絕對優勢,隻能以一個相對短的時期在多種能源中占據相對優勢。因而,能源多元化將是21世紀中期,或21世紀主要時間階段的特征。

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可以認為21世紀初期(至少到2020年左右)從世界總體上看,石油的供需基本平衡,供略大於需。因生產不足而明顯影響市場供應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局麵出現的可能性相當小,無論對於石油的消費國還是輸出國,21世紀前20~30年基本上屬於石油供應的“安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