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篇第12章第2節生存規劃(2)

第四,依靠科技。充分依靠能源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突破能源發展的技術瓶頸,提高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製造水平,開創能源開發利用新途徑,增強發展後勁。

第五,保護環境。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積極促進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堅持在發展中實現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六,互利合作。能源發展在立足國內的基礎上,堅持以平等互惠和互利雙贏的原則,以坦誠務實的態度,與國際能源組織和世界各國加強能源合作,積極完善合作機製,深化合作領域,維護國際能源安全與穩定。

3.法國

法國能源戰略的核心是:在大力發展核能的同時,積極扶持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以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在法國的初級能源供應中,核能占40.4%,居世界之首;可再生能源占6.8%。法國計劃在2010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在電力生產中的比例從1997年的15%提高到22.1%,其中除水力以外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所占的比例由2.2%提高到8.2%。法國石油所占的比例已從1973年的71%降至2002年的37%。

4.德國

德國對石油進口的依存度高達98%,其能源戰略的目標是確保能源安全供應,合理生產與使用能源,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可持續發展。其能源政策的具體內容是:確保能源來源的多樣性;建立多元化的能源進口渠道;建立並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和相應的應急機製;注重開源,更重節流,采取多種手段促進節能。

5.日本

日本將在節能技術、降低石油依存度、實施能源消費多樣化等方麵施行新能源戰略,並爭取在2030年之前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通過收購海外石油公司和參與海外石油開發等方式,培育本國的核心石油開發企業,從而避免國家之間政治外交關係的變化對石油進口的影響,減小石油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大力推進國際合作,努力在亞洲推行日本型的節能模式,協助亞洲國家增加石油儲備。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研發節能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的製度,支持企業開發利用新技術。

6.印度

印度特別強調進口渠道多元化和擴大可替代能源的開發利用。如:確保國內外能源供應的長期穩定;在整個南亞地區逐步建立廣泛的能源網;鼓勵印度石油公司擴大購買外國油田的股份;努力實現原油進口渠道的多樣化,確保能源安全;建立戰略石油儲備,以加強印度的能源安全;通過利用太陽能、水電、核能和其他類型的能源,保障印度在2030年前實現能源獨立。

可以看出,為了應對能源挑戰,各國都在努力尋找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盡管在具體措施上各有側重,但大方向基本一致,都強調建立多元化的能源進口渠道,促進發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好本國的優勢能源,鼓勵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減排,建立石油儲備製度,調節石油市場,統一區域性的能源政策,加強協作。

氣候問題,你我有關

進入21世紀,資源占有和環境容量成為國際競爭的重點。各國出於對能源的強烈需求而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應對措施,但持續增長的碳氫能源消費對環境的負麵效應,尤其是對全球氣候的不利影響,卻沒有得到各國相應的重視。到2008年,《京都議定書》簽訂已經11年。《京都議定書》是戰後以來為數不多的非美國主導的政府多邊協定。作為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並未納入減排行列。作為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和印度,也沒有進入第一期減排義務框架。

經過近10年來的醞釀,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隨著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的陸續發表而在2007年引起國際社會的空前關注,而且氣候變化與國家和國際安全掛鉤趨勢明顯。圍繞氣候變化問題展開的環境外交日益成為能源外交之後的新焦點。2007年12月3~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大會最終通過“巴厘島路線圖”,為2012年《京都議定書》到期後的國際溫室氣體減排談判製定了框架和時間表。中國對大會自始至終積極參與,為路線圖的產生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巴厘島路線圖”規定,新一輪談判應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並為關鍵議題確立明確議程。中國提出的多項建議,包括切實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中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的規定落到實處等,最終被采納到“巴厘島路線圖”之中。“巴厘島路線圖”為後京都時代溫室氣體減排談判奠定了基礎,並獲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認可,具有突破性曆史意義。

經過2007年的德國八國峰會、巴厘島氣候變化大會,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空前關注。聯合國將氣候變化納入政治議程,氣候變化更是2008年日本八國集團首腦的主要議題。2007年6月,德國八國峰會高調要求中國和印度為減排作出實質努力;2007年12月,“巴厘島路線圖”明確指出所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締約方都要有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種種跡象表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環境容量的限製正逐漸向“硬法”約束發展。而如何將中、美、印盡早納入框架,也成為歐盟、日本瞄準的戰略目標。

目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進程當中。麵對日趨複雜和嚴峻的氣候變化政治態勢,中國既要避免和西方在環境、能源和資源問題上發生正麵衝突,又要維護未來發展權益;既要減緩發達國家對新興經濟大國所帶來資源環境代價的警惕,又要占領全球創新體係和經濟分工的高地;既要做大做強自己,也要推進世界各國在能源和經濟轉型方麵的共同進步。

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展現出積極、務實、負責任的大國姿態,在各種重要的國際場合充分闡釋與實踐自身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新主張。2007年9月,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向全世界係統地闡述了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並提出了具體、務實的合作建議。事實上,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為保護全球的氣候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是一支重要的積極力量。2007年6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從1990年到2005年,中國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了47%,等於節約了8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億噸。同期,中國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護等又淨吸收了50億噸的二氧化碳。他說,自20世紀以來,中國實行計劃生育,少生了3億人。

現在按2004年的標準,世界每一個人平均每年釋放二氧化碳4噸,3億人就等於中國每年少排放了12億噸二氧化碳。馬凱表示:“如果我們不實行計劃生育,去年我們的人口不是13億人,而是16億人,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要多出12億噸,這是中國對控製世界人口非正常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的積極貢獻。”他還援引中國過去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等數據,駁斥了所謂的中國環境威脅論。馬凱說,中國將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此,中國政府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一條投入小、消耗少、能循環、可持續的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他說:“盡管我們在環保、節能方麵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如果沒有中國政府堅定的態度、明確的思路和付出的巨大努力的話,可能氣候變化問題、環境問題要比現在嚴重得多。盡管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比大力地節能減排困難得多,但是,我們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而且一定能夠取得明顯的成效。”

2008年7月9日,在日本洞爺湖召開了經濟大國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領導人會議,會議主要討論溫室氣體減排問題。與會領導人來自八國集團成員國以及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韓國、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八國集團領導人發表聲明說,八國尋求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其他締約國共同實現到2050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少一半的長期目標,並希望在公約相關談判中與這些國家討論並通過這一目標。而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五個發展中國家在8日發表的政治聲明中說,發達國家應根據《京都議定書》和相應量化減排目標在2012年後率先進行有雄心的絕對減排。到2020年,發達國家應使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25%至40%,到2050年應減排80%至95%。

聲明說,八國領導人認為,隻有世界各國,特別是所有主要經濟體都作出貢獻,才能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挑戰。但聲明同時也承認,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以及各國的能力,主要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國家所要做的工作不同。關於發達國家,八國承認自己負有領導責任,認為每個成員國都應執行與自己經濟規模相當的中期目標,以達到絕對減排效果和在可能範圍內盡早停止排放量的增加。關於發展中國家,八國領導人再次確認要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發揮領導作用的承諾,稱將對主要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資金及能力建設方麵的援助以支持它們的減排計劃。八國領導人同時指出,為確保構築有效的2013年後減排框架,在2009年底前應達成的國際共識中,所有主要經濟體必須以有約束力的形式承諾采取減緩氣候變化的行動。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這次八國峰會上曾經說,他對八國集團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高興”,這是對全世界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八國集團峰會開幕前,盡管西方各國明爭暗鬥,但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的共識卻似乎在聚合。美國總統小布什很不情願被歐盟領導,卻也推出了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戰略”,破天荒地宣稱:“近年來科學深化了我們對於氣候的了解,打開了麵對它的新可能性。”這是迄今為止美國首腦對於科學在氣候上的發現首次做出“政治認可”。到達會議所在地海利根達姆後,小布什的顧問向媒體透露,要力爭與德國在氣候變暖問題上找到共同點,這似乎又進了半步。

美國的態度加上歐盟和日本在氣候變暖問題上的“先知先覺”,使得主導國際事務的幾大力量基本形成共識,隻是各自在減少“碳排放”上的具體策略不同。

這次八大工業國峰會很難達成一致的行動綱領,但不會否認氣候變暖是人類共同麵臨的問題,對此予以規避、狡辯或者視而不見,是不道德、不科學、不負責任的。也就是說,人們可以期待一種新的全球道德觀的形成:嗬護氣候,人人有責。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從20世紀70年代綠色和平組織、保護人類家園等民間組織的呼籲,到80年代以來科學的論證,再到目前世界主要工業國的價值認同,意味著氣候變暖不再是是否存在的問題,而是如何應對的問題。盡管《京都議定書》可能被撕碎重寫,但其基本原則卻不會改變,嗬護氣候不平坦的旅程由此起步。

過去人們把大氣、能源和資源等均視為“奴隸”,任意攫取,無度揮霍,在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同時破壞著自己的家園。現在終究遭到報複,冰川融化、河流汙染、颶風四起、陰霾遮天、海嘯吞命……但科學地認識到其根源是一種進步,而把嗬護氣候、保衛家園在道德層麵予以認同,則是了不起的進步。因此,展望未來,我們應該有理由謹慎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