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分裂逐漸走向同意,蜀國被魏國所滅,魏國又被晉國所代替。西晉王朝統治階層士族能夠產生和存在的基礎,就是九品中正製。士族是由名門望族轉化而來的,那麽士族的官員選拔標準,也是根據名門望族的選拔標準一步一步演化來的。東漢時期實行的是官員選拔製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查舉製度,基本程序是這樣的:各地已經形成的名門望族以老百姓的名義,以儒家道德水平為最主要標準,來對本地的官員候選人進行評價,然後反饋給政府,一個人優秀不優秀,到底有多優秀,全看那些名門望族的評價,他們的意見就是所謂的“民意”,政府就是依據這種“民意”來決定候選人是否有資格當官、該當多大的官。

在東漢末年,這種其實由地方名門望族操縱的民間評價,基本上已經能夠決定官員選拔,甚至,很多人為了得到名聲,專門花錢托人情去找名門望族裏麵出名的所謂“名士”給自己來個好評價,以用來讓政府知道進而升官發財。這種人裏麵有一個代表,就是奠定曹魏帝國基礎的曹操,他就曾經找到當時的名士許劭,用盡了各種辦法讓許劭給自己一個好的評價,然後就用這個評價當成了自己的形象廣告,最後被推舉為孝廉,進入官場。

董卓時代以後,天下大亂,人到處亂竄,來自什麽地方的都有、什麽出身的都有,這個時候即使想再按東漢那種和平時期的家鄉評價製度去評價人才,已經完全不可能了,但是完全新創造一套用人機製,又沒有那麽多時間和精力。根據《宋書》記載,曹操在逐漸統一北方的過程中,開始設立一種新的九品製度,來對手下的人才進行分級。但是,曹操時候的這個九品,隻是個臨時性、應急性的製度,它是為了分級而分級,並不特別代表誰家的利益。

曹操是宦官家族出身的,論起祖上來,和名門望族甚至是利益衝突的雙方。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利益上,曹操都和名門望族非常合不來,他將任用官員的權力統統收歸自己的中央政府,嚴厲的反對那種地方名門望族以所謂的“民意”影響官員選舉的做法。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內,那些所謂的名士,一部分被曹操一刀結果,一部分就被嚇的尿了褲子老老實實。

但是,從另一方麵來說,曹操盡管討厭名門望族,但不可能把這個社會中堅階層的人全部殺光,隻要不影響曹操任用官員的權力、擁護曹操,在地方上十分有影響力的名門望族,仍然是曹操最歡迎的人。因為,名門望族畢竟是地頭蛇麽,戰亂造成了老百姓跟隨大大小小名門望族或者流動逃荒、或者占地自保,曹操除非是超人,不然根本不可能把地頭蛇挨個兒幹掉,也隻能采取合作態度來吸引更多的名門望族、進而帶動更多的老百姓來加入自己。

其實在曹操最開始單幹的時候,他就已經指定少數忠於自己的名門望族人士,來全權選拔他們的老鄉們當官。比如,在官渡之戰前,他的人才,基本都是靠荀彧介紹的河南老鄉;在官渡之戰後,他又選了河北名士崔琰(眼)做他的人事部長,來選擇當地的人才;在降服荊州之後,曹操又命令原來荊州名士韓嵩,全權負責對荊州人才進行評價,然後根據韓嵩的評價,給這些人才大大小小的官職。這樣,名門望族選拔官員的權力,反而進一步借助曹操政府選拔官員的名義而更加強大。

曹**後,他的繼承人曹丕終於正式承認了名門望族在事實上壟斷官員選拔的權力,這就是九品中正製,名門望族,也從此正式成為士族。

九品中正製是對東漢末年評價人物舊傳統的繼承,但它是把民間評價變成了官府評定,把民間評價國家化、正規化、係統化。它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設立了中正這個兼職,專門負責給各級官員和候選人品定級別,然後由中央政府根據這些人的品級,決定他們是否能做官,能做多大的官,是升官還是降職。

九品中正製裏麵的九品,不是指官員的待遇,比如我們常說的一品大員、九品芝麻官,這裏的九品類似於我們當今給人才綜合素質的所評定的等級,簡稱品級。西晉時代的人們說的品,往往不是指官品,而是特指九品中正製裏的品級。這種評定方法,把各類現任和候補官員分成九個等級,最優秀的是一品上上等,最不行的是九品下下等,上品的就當大官兒、中品的就當中層、下品的就當小官兒甚至無官可做。

一品隻是象征性的高度,根本沒有人得到過這種等級,而七、八、九品由於是下等,人們寧肯不要品級,也不願意接受下等的名聲,朝廷也不好意思給人們一個下等的名聲,所以實際上人們能得到的品級,隻有二品到六品,二品最高,六品最低。在曹魏帝國乃至西晉初期,二品和三品算作上品,等到西晉中期的時候,隻有二品算上品,其它品級通通都算做下品。隻有上品的人,才能算作被當時人們所承認的士族,也隻有上品的人,才能擔任相當於我們如今處級幹部這類比較高級的官員。

下麵再來說說負責品級工作的中正。剛開始的時候,隻有各郡才有負責品級的中正,由本市的官員一起選舉出來;到了司馬懿成為輔政大臣以後,他才又主持在各州設置大中正,來負責對市中正來進行監督;西晉之後,中正由所屬大中正一個人直接推舉,而不再是由當地官員選舉。

無論是曹魏帝國還是西晉,中正品級之後都先報司徒府提出擬定品級,然後報國務院吏部(人事部)進行批準。不管中正還是大中正,他們本身的品級都是二品,各地的中正都由本籍貫的現任中央官員兼任,說白了大多數都是司徒府或者是人事部的人,甚至就是司徒或者吏部尚書本人。各位就能看出來了,九品中正製設立以後,國家越來越牢固的控製著官員選拔,而避免民間力量的幹擾。

因為九品中正製規定了所有中正的品級都必須是二品級,他們同時還負責評定出新的二品級,而隻有這些新的二品級最後才有資格成為中正。實際情況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士族合法的通過品級評定的方法,牢牢的把持了官員甚至中正的人選,不僅很多士族世世代代做高官,甚至連負責評定官員品級的中正,都被很多士族世世代代把持。所謂的人才品級,其實根本就是擺設而已。

再說說九品中正製的考評標準。九品中正製每三年在全國重新評定一次,有三個標準:家世、道德、才能。根據家世、道德、才能的綜合考核,來確定一個人的水平等級。

這種選拔製度,說得很好聽,看起來很全麵,可缺德就缺德在這三個標準之中,道德和才能實在是無法辨別高低,你說他高就高,你說他低就低,全在中正的

一句話。實際情況是,中正們對候選人道德才能的評價十分簡略,在被評選人的檔案裏,關於道德和才能的評語往往簡要到隻有一兩句、十來個字。您可以想象一下,這麽簡單的評價,對於一個大活人,能有什麽實際意義呢?

可是家世,就好分出高下了。西晉時代所謂的家世,僅僅是指爺爺和爸爸兩代,太遠的也不論。因此,有很多祖先並不是士族的人,也可能因為機緣巧合成為士族,很多原本很鼎盛的士族,也可能衰落甚至消失。如果把所有士族看成一個整體的話,這個階層統治士族時代是無可置疑的,但如果詳細的看各個家族的話,一直保持鼎盛的家族,是非常非常少的,但是西晉時代幾乎所有的高官,都是曹魏帝國甚至東漢時代高官的後代。

各位就看出來了,西晉時代的家世,說白了就是你爺爺、你爸爸是幹什麽的,當了多大官。如果咱爺爺當過丞相,咱爸爸最次也能混個部長,因為咱爸爸的門第高啊,咱爸爸門第高,你個人最少也要混個太守啊,這在三國時期乃至整個西晉,可都是合法的,絕不會和任人唯親扯在一起。這樣的官員選拔製度,看起來客觀全麵、而實際上隻能依靠門第,而且這種所謂的門第標準還非常勢利,你就是百年名門,如果現在不厲害,也沒人待見。

九品中正製評定的品級和官員的級別、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古代官員品級、簡稱官品,既有區別,也有著無法分割的聯係。從曹魏帝國到西晉王朝,對於官員候選人來說,如果品級是上品,一個沒有任何職位的人,旱地拔蔥直接成為高官也毫不新鮮;對於在任官員們來說,品級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他們到底能做多大的官和以後的升遷速度。各地縣處級以上的官員,除了極特殊的情況,品級至少都是三品,至於那些品級比三品還要低的官員,就隻能任一些縣吏、鄉長之類的職務了,很少有機會升到縣長以上的職位。

但是,品級和官品也不是完全對應的,官品小的官員,品級不一定就比官品大的低,很多職位,比如說國子祭酒(中央大學校長)、博士(教授)、助教(助理教授)的品級,都必須是二品,和官品一品的大臣們一樣高。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品級被降了的話,他的官職品級就有可能同時被降,以適合他的品級,降品有時候就意味著降職甚至免職。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學者考證,在實際上,曹魏和西晉的官和吏,並不是人人都能有個品級的。別管是高的還是低的,這個時期能撈上個品級的人,也就兩三萬人,剩下的絕大多數官和吏,根本沒有品級,也就是我們今天總說的“不入流、不入段”。而且,這兩三萬人裏,有將近一半兒都集中在首都洛陽,剩下的一半兒,才散布在全國各地,從這裏我們就能看出來,家世越一般、住得越偏遠,越不容易撈上一個好的品級,甚至根本撈不上。

這就是決定西晉官員政治前途的九品中正製。說是看能力、看道德,實際上全是靠門第,士族子弟通過這種官員選拔製度,幾乎壟斷了做官的權力,大大小小的官員,他們的後代又成為了大大小小的官員,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是士家大族的政府,官職是士家大族的官職,區別隻是在於哪個時期,哪個士家大族占據優勢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