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王朝的第一位大將軍——陳騫。大將軍這個職位,首先是由漢武帝創立的,在兩漢時代,擔任這個職務的人是軍隊的最高領袖。第一個任大將軍,是西漢名將衛青,之後直到東漢末年的何進,大部分擔任大將軍的人都是實際上的掌權者,也就是曹操、司馬昭這種類型的人,這些人掌權的時間,也占了兩漢時代曆任大將軍任期總和的一大半兒。

由於大將軍不是常設職位,因此它的級別也不斷的發生變化,有時候比其它官職都高,有時候又低於司馬、司徒、司空。當然大部分時間裏,大將軍都是僅次於皇帝的極尊貴的職務,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曹魏帝國時代,司馬師就擔任過大將軍,但是到了西晉初期,這個大將軍已經不是最高軍事領袖了,他雖然還參與軍事,但更像是一個最尊貴的軍事將領,隻有到了西晉後期天下大亂的時候,各種權臣才會再次恢複大將軍當年的尊貴地位。當然,陳騫這個大將軍,這個時候還遠遠不能達到他的某些前任的囂張和輝煌。

陳騫,字休淵,臨淮東陽人(江蘇金湖西)。他的父親,就是做過曹魏帝國司徒的陳矯。根據《魏氏春秋》記載,陳矯的父親姓劉,但是因為很早喪父,是由舅舅養大的,舅舅姓陳,所以本來應該叫劉矯的這個孩子就叫了陳矯。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陳騫的家族最早不是什麽大族,隻是因為他的父親陳矯在曹操時代逐漸出人頭地,他才能有這個機會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

陳騫出生於公元211年,這個時候,赤壁之戰剛剛結束沒幾年,三國鼎立的局麵正在形成,而他的父親陳矯,正跟著曹操在西北和馬超打仗。像他父親一樣,陳騫很早就表現出了他智慧的一麵,當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他有一次被當時的皇室親族兼後來的名士首領夏侯玄侮辱過,可是陳騫表現得非常有涵養,一點兒也沒有生氣的意思,夏侯玄經過這件事兒,為自己的失態感到後悔,從此以後特別尊敬陳騫。

在曹睿時代,陳矯的官職是尚書令(國務院總理),因為在那個時候尚書令實際上負責的是全部國家的行政事務,所以曹睿的寵臣、同樣是在曹操時代就逐漸嶄露頭角的大臣劉曄,就向曹睿說陳矯的壞話,說他專權蠻橫。自古做大臣的,最怕人說專權,因為專權的最後目的,就是篡權,陳矯通過消息聽到劉曄這麽說自己,嚇得六神無主,在擔驚受怕的時候就跟兒子陳騫說起這件事兒。陳騫一聽,倒顯得非常鎮定,他說:“皇上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父親您是高級大臣,即使皇上真的相信別人的誣陷,大不了也隻是奪了你的官職而已。”後來,因為陳矯從曹操時代就一直兢兢業業,曹睿在短暫的懷疑之後,很快就恢複了對陳矯的信任。

陳矯後來做了司徒,所以按照當時的官員選拔製度——九品中正製,陳騫的仕途是非常順利的。像很多高官子弟一樣,他一開始的官職,就是尚書郎(國務院司局長),之後就接連擔任中山郡(河北定縣)和安平郡(河北冀縣)的太守。也像很多西晉初期的高官一樣,陳騫在司馬懿掌權以後的動向,被刻意的簡化了,以至於《晉書》裏隻用了短短的幾句話,就把他人生的前半段兒概括完了。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陳騫在這麽長的時間裏到底幹了些什麽,但他已經成為司馬家族的親信,是毫無疑問的了。

在當時,像陳騫這樣的人,隻要投靠了司馬家族,接下來的自然就是高官厚祿。不久,他就高升為禦史中丞(大監察長)、尚書(部長),得到了三級侯爵的爵位——安國亭侯。公元256年夏季,陳騫又以尚書的身份持節(持有皇帝二級符節),協助鄧艾去抵抗薑維,戰勝後回到洛陽不到一年,就爆發了諸葛誕的叛亂。司馬昭討伐諸葛誕的時候,就讓已經當了尚書的陳騫兼任安東將軍,和他一起去打仗,諸葛誕死後,陳騫正式接替了他留下的空缺,以安東將軍的身份,持節都督淮北諸軍事(淮河北岸軍區司令),爵位也晉升為廣陵侯爵。後來,又先後在豫州、江南、荊州都督軍事,擔任軍區司令。

根據《晉書》記載,陳騫還先後擔任過司馬昭的司馬(軍事總監)和長史(首席副官),可是,這項記載,卻被放在諸葛誕起兵之前。由於司馬昭是在公元260年4月才當上相國的,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晉書》的記載在時間順序上有些錯亂,而且當時官場升遷的慣例,陳騫在已經擔任軍區司令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倒回去擔任連正式官員都不算的屬官。但是由於特殊曆史情況下的刻意簡化,我們很可能永遠也弄不清楚陳騫的人生之路到底是怎麽走過來的了。

西晉建立,陳騫一開始被封為車騎將軍、高平郡公,但是很快就被升為大將軍兼侍中(皇帝高級顧問),不久就去都督揚州軍事(淮河流域軍區司令),其他官職照舊。這個時候,他已經年近六十了。

在司馬家族很多親信當

中,陳騫曆來評價很高,《晉書》裏說他是智謀超群,就連賈充、裴秀、石苞這些同樣足智多謀的人,也都不敢拿自己和陳騫相比,陳騫在那個年代,就被說得神乎其神。

於是,我們的問題就出來了:陳騫真的像傳說中的那麽神奇嗎?

縱觀陳騫的大半生,多數是以出鎮一方的都督(軍區司令)身份出現的,但如果我們細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麽一位擔任軍事要職多年的指揮官,居然連一個可圈可點的經典戰例都沒有創造過,在每一次戰鬥中,他雖然級別很高,但擔當的都是配角兒:在跟鄧艾打薑維的時候,衝殺在第一線的是鄧艾;在攻打諸葛誕的時候,由於戰況激烈、戰鬥時間很長,其他將領紛紛建立戰功,但我們卻見不到陳騫在這場戰爭中有過什麽明顯的貢獻;在幹掉諸葛誕鎮守揚州的時候,他也是個副手,因為他的正職王基是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軍事(淮河流域軍區司令),人家才是真正全權負責對東吳戰事的一把手。可以這麽說,陳騫是個中規中矩的高幹子弟,但是他根本不會打仗,司馬昭也明白他其實是個草包,所以即使讓他帶兵,也從來不敢讓他獨當一麵。

史書上明確記載的陳騫唯一一次單獨作戰,就是在任大將軍以後的揚州任上,他率領軍隊攻下了東吳帝國在長江北岸的一個據點枳裏城,把東吳設在塗水(安徽滁州)一帶的部隊給打敗了。在這場戰鬥中,雙方都沒有多大傷亡,東吳方麵也沒有派遣重兵救援。可以看出來,這隻是中原政權自曹操以來和東吳數以百計的戰鬥中,最普通的一次罷了,然而就是這麽一個小小的戰功,司馬炎還特別晉升陳騫哥哥的兒子陳悝做了關中侯。

公元274年9月4日,陳騫轉任太尉,兩年之後,他又擔任了大司馬。公元277年,已經66歲的陳騫因為年紀老邁,請求退休,司馬炎特別頒布了一個詔書,高度讚揚了他多年忠心耿耿守衛邊疆的奉獻精神,最後賞給他好多東西,保持他原有的所有待遇,以高平郡公的身份回家養老,因為他年齡大,還特許他坐著轎子上朝。

除了少得可憐的戰功和對司馬家族的忠誠,陳騫幾乎沒有什麽過人的長處,而且連他父親難得的耿直,他也絲毫沒有繼承,但他還要故意裝出耿直的樣子。他知道司馬炎是個好脾氣,所以在這位皇帝麵前,說話總是特別衝,但是一見到和自己孫子差不多大的太子司馬衷,這個國家的未來皇帝,他卻表現的特別恭敬,就好像自己是孫子似的。當時的人們聽說到這個事情,都譏笑他是個老滑頭,裝爺裝孫子兩不誤。

陳騫最讓人褒貶的一件事,是他偏愛自己的兒子卻和自己的弟弟翻臉。陳騫的弟弟叫陳稚,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陳騫的兒子陳輿和這位叔叔非常鬧不來,以至於到了當街叫罵的地步。按照當時的禮儀準則來說,叔叔是爸爸的親弟弟,所以侄子應該像尊敬爸爸一樣去尊敬叔叔,事實上西晉當時有很多幼年喪父的大臣,都是把伯伯或者叔叔當做親生父親來孝敬的,陳輿這種行為,在當時那麽強調倫理的一個社會當中,絕對是大逆不道,甚至會有被免職或者判刑的危險,但是,作為父親的陳騫不僅沒有教導兒子,反而主動給司馬炎寫信,彈劾他弟弟的子女有各種違法犯罪的行為,請求他把弟弟陳稚降職,人們見識到陳騫的作為,基本都對他由尊敬改為唾棄。

即使失去了大多數人的愛戴,陳騫依然保持著身為大臣的最高待遇清閑度日,一直到公元292年,也就是在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都當上皇帝以後,這位橫跨東漢末年、三國、直至整個司馬炎時代的老壽星,才終於壽終正寢,享年81歲。

陳騫死後,當時的皇帝司馬衷親自送了他最後一程,為他舉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他的兒子陳輿繼承了他高平郡公的爵位。陳輿曆任散騎侍郎(皇帝騎馬侍從)、洛陽令(洛陽城最高行政長官)、黃門侍郎(皇帝秘書侍從)、大司農(農林部長)、侍中(皇帝高級顧問)。因為和叔叔陳稚一直不和,最後陳輿離開洛陽,到河內(河南沁陽)去當太守。陳輿雖然因為不尊敬叔叔一直被當時的人們鄙視,但實事求是的講,他辦實事兒的能力還是超過他老爹的。

縱觀陳騫的大半生,多數是以出鎮一方的都督(軍區司令)身份出現的,但如果我們細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麽一位擔任軍事要職多年的指揮官,居然連一個可圈可點的經典戰例都沒有創造過,在每一次戰鬥中,他雖然級別很高,但擔當的都是配角兒:在跟鄧艾打薑維的時候,衝殺在第一線的是鄧艾;在攻打諸葛誕的時候,由於戰況激烈、戰鬥時間很長,其他將領紛紛建立戰功,但我們卻見不到陳騫在這場戰爭中有過什麽明顯的貢獻;在幹掉諸葛誕鎮守揚州的時候,他也是個副手,因為他的正職王基是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軍事(淮河流域軍區司令),人家才是真正全權負責對東吳戰事的一把手。

可以這麽說,陳騫是個中規中矩的高幹子弟,但是他根本不會打仗,司馬昭也明白他其實是個草包,所以即使讓他帶兵,也從來不敢讓他獨當一麵。

史書上明確記載的陳騫唯一一次單獨作戰,就是在任大將軍以後的揚州任上,他率領軍隊攻下了東吳帝國在長江北岸的一個據點枳裏城,把東吳設在塗水(安徽滁州)一帶的部隊給打敗了。在這場戰鬥中,雙方都沒有多大傷亡,東吳方麵也沒有派遣重兵救援。可以看出來,這隻是中原政權自曹操以來和東吳數以百計的戰鬥中,最普通的一次罷了,然而就是這麽一個小小的戰功,司馬炎還特別晉升陳騫哥哥的兒子陳悝做了關中侯。

公元274年9月4日,陳騫轉任太尉,兩年之後,他又擔任了大司馬。公元277年,已經66歲的陳騫因為年紀老邁,請求退休,司馬炎特別頒布了一個詔書,高度讚揚了他多年忠心耿耿守衛邊疆的奉獻精神,最後賞給他好多東西,保持他原有的所有待遇,以高平郡公的身份回家養老,因為他年齡大,還特許他坐著轎子上朝。

除了少得可憐的戰功和對司馬家族的忠誠,陳騫幾乎沒有什麽過人的長處,而且連他父親難得的耿直,他也絲毫沒有繼承,但他還要故意裝出耿直的樣子。他知道司馬炎是個好脾氣,所以在這位皇帝麵前,說話總是特別衝,但是一見到和自己孫子差不多大的太子司馬衷,這個國家的未來皇帝,他卻表現的特別恭敬,就好像自己是孫子似的。當時的人們聽說到這個事情,都譏笑他是個老滑頭,裝爺裝孫子兩不誤。

陳騫最讓人褒貶的一件事,是他偏愛自己的兒子卻和自己的弟弟翻臉。陳騫的弟弟叫陳稚,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陳騫的兒子陳輿和這位叔叔非常鬧不來,以至於到了當街叫罵的地步。按照當時的禮儀準則來說,叔叔是爸爸的親弟弟,所以侄子應該像尊敬爸爸一樣去尊敬叔叔,事實上西晉當時有很多幼年喪父的大臣,都是把伯伯或者叔叔當做親生父親來孝敬的,陳輿這種行為,在當時那麽強調倫理的一個社會當中,絕對是大逆不道,甚至會有被免職或者判刑的危險,但是,作為父親的陳騫不僅沒有教導兒子,反而主動給司馬炎寫信,彈劾他弟弟的子女有各種違法犯罪的行為,請求他把弟弟陳稚降職,人們見識到陳騫的作為,基本都對他由尊敬改為唾棄。

即使失去了大多數人的愛戴,陳騫依然保持著身為大臣的最高待遇清閑度日,一直到公元292年,也就是在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都當上皇帝以後,這位橫跨東漢末年、三國、直至整個司馬炎時代的老壽星,才終於壽終正寢,享年81歲。

陳騫死後,當時的皇帝司馬衷親自送了他最後一程,為他舉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葬禮。他的兒子陳輿繼承了他高平郡公的爵位。陳輿曆任散騎侍郎(皇帝騎馬侍從)、洛陽令(洛陽城最高行政長官)、黃門侍郎(皇帝秘書侍從)、大司農(農林部長)、侍中(皇帝高級顧問)。因為和叔叔陳稚一直不和,最後陳輿離開洛陽,到河內(河南沁陽)去當太守。陳輿雖然因為不尊敬叔叔一直被當時的人們鄙視,但實事求是的講,他辦實事兒的能力還是超過他老爹的。

在離開洛陽不久,陳輿就去世了,他的兒子陳植、孫子陳粹先後繼承了他的爵位。陳粹後來在西晉末年的全國動亂之中被亂軍殺害,東晉建立以後,當時的皇帝司馬曜又找到了陳騫的玄孫(孫子的孫子)繼承了爵位,這個玄孫死了以後,他弟弟的兒子陳浩之延續高平公爵,直到東晉滅亡,陳騫的後人才像很多晉朝高官的後代一樣,被剝奪了爵位和封地,徹底成為了平頭百姓,從此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當寫完陳騫傳記的時候,我感到一種極度的枯燥和悲哀。在西晉這麽多的開國功臣當中,除了司馬孚、司馬望父子以外,這些號稱開國有功的一品大臣,幾乎沒有真的可以拿出手的本事,都是一夥純粹的官場混混、政治流氓。當然,我鄙視他們的原因,不是特別因為在司馬懿政變以後他們改頭換麵有多麽快,因為個人的力量在曆史潮流麵前畢竟是渺小的,我們不能強求他們必須要以生命為代價,去死守對曹魏帝國的忠誠。但是,縱觀他們的一生,幾乎沒有對國家、對社會有過任何重大貢獻,他們隻是以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利益,為唯一的奮鬥目標。如果以一個普通百姓的標準來說,這也無可厚非,但他們都是國家的一品大臣,拿著國家那麽豐厚的俸祿,這就不僅僅是不稱職,而是有罪了。西晉王朝的棟梁就是這麽些東西,這個王朝將會帶給我們什麽,就可想而知了。

於是我們就會有一個疑問,西晉是個新興的王朝,為什麽在剛剛建立的時候,整個官場就顯得這麽糜爛和消沉呢?這種現象是偶然的嗎?如果不是,到底是因為什麽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