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宮座北朝南,色呈烏青,形似蘑菇。它的冠部蔥蔥蘢蘢,很像是用荊條和翠竹交織而成的鳥巢。啟聽夏姑講,顓頊名義上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東夷人種,屬於鳥圖騰部落。眼前這個玄宮,證實了夏姑的說法,讓啟更覺有趣。

皋陶出來說,大宗師答應下來,正在請句芒神啟程,讓大禹一行在玄宮廣場上焚香祈禱,等候佳音。這時,隻聽風聲呼呼作響,鳥巢裏飛出無數隻玄鳥,就是燕子,唧唧喳喳,遮天蓋地。不一時,玄鳥分為兩列,由低到高排成一條螺旋形的通道,遠上雲端。這樣的陣勢,分明是給句芒送行的儀仗。隨著鼓樂聲起,一神鳥身人麵,腳踩兩龍,飛出鳥巢,正是句芒。句芒向玄鳥們頻頻揮手,沿著他們排列的通道盤旋升空。啟熱血沸騰,就地騰空而起,腳踩兩龍,緊隨句芒身後,飛向無垠的天際。(1)

句芒口中發出聲聲鳴叫,左旋三十六周,緊接著右旋三十六周,交替飛行,衝破九層迷霧,繞過十八個星團,終於來到一個天外仙境。啟忽聽得一派仙樂傳來,竟比《九辯》還要美妙,不覺精神大振;放眼望去,隻見瓊樓連片,祥雲朵朵,天庭到了!句芒高舉一枚玉琮,毫無阻攔地飄然消失在樓宇之中。啟也摸出自己那塊玉琮,舉過頭頂,驅駕緊追。不料眼前忽然冒出兩位金甲天神,執戟當住去路。兩龍受驚,差點把啟甩下背來。

“噢,原來是夏後啟駕到,讓您受驚了。”一位天神穩住兩龍客氣地說。被別人稱作夏侯啟,這還是第一次,啟朦朧意識到了它的意義。

“很遺憾,”另一位天神說,“您的玉琮密碼還沒有開通,暫時不能作為通行證進入天庭,回去聽候天帝召喚吧!”

啟正想請求通融通融,不料突然降下一團黑雲,將他團團裹住。他驅龍左衝右突,上竄下跳,總也

無法擺脫黑幕的籠罩。兩個時辰過後,眼前忽然開朗,啟驚愕地發現,他已經穩穩地站在玄宮廣場上了。這裏交代幾句:十年後,夏後啟登天成功,終於將樂曲《九辮》盜回了人間。(2)

大宗師青衣皓首,氣度威嚴。他把一枚黑色的玉圭交給大禹說:“這是上天的瑞令,你可以征伐天下抗命的諸侯了。謹記,莫要濫殺無辜。”又拿出一個織布梭狀的柳條編織籠,親手係在大禹腰間,囑咐說,“隨身帶好,到時自有妙用,祝你成功!”

大禹讓皋陶和伯益一同回東夷,說:“你二人隻要能穩住東夷,並提防防風氏過江襲擊夏邑,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此事重大,拜托二位了!”皋陶父子領命而去。孟塗起草了一份討伐三苗的檄文,大禹過目後,修改兩處,其文曰:三苗愚頑,逆天而行。劫持天子,矯詔不亨。本王有責,受命玄宮;秉承天意,征討不亨。天兵所到,拔寨破城;降者免罪,拒者嚴懲。海內諸侯,聽我申明:助賊必究,援我有功。蒼天佑護,將士用命,剿滅禍首,天下太平。

孟塗拿著文本質疑說:“‘不亨’二字就是不貢不賦的意思。我看你把兩處文字都改成了‘不亨’,這會不會使諸侯們產生錯覺,認為但凡不貢不賦者都要受到武力懲罰呢?”

“不是讓他們產生錯覺,而是讓他們收到一個明確的信號:誰敢不貢不賦,就要受到撻伐。”大禹好像早有思想準備,接下去說,“這不是從我開始的,黃帝習用幹戈,就是為了懲辦不亨。作為一位號稱天子的王者,你的國土在哪裏?你的臣民在哪裏?如果諸侯都不朝不貢,擁兵割據,那麽要朝廷還有什麽用?堯舜以來,中原王朝通過抗洪救災、平整水土,好不容易才把各自為政的上萬方國收攏在一起,豈能任其稱王稱霸、再走回頭路?王者之誌,天下一統,豈有他哉!”

“除三苗之外,不朝不貢者大有人在,若個個問罪征伐,怕是有難度的。”孟塗不無憂慮地說。

“富國強兵,揚威海內,隻此一途,哪有捷徑可走?”大禹說,“能夠和我們抗衡的,隻有東夷和三苗;眼下有皋陶、伯益坐鎮東夷,識大體、顧大局,我們暫無後顧之憂,可集中全力剿滅三苗,以後再有不亨者,就好對付了。”

這時啟大受鼓舞,說:“老爸高見。現在的方國都變成了財產私有、政權世襲,諸侯們一個比一個貪婪,光靠道德說教怎肯納貢?就得用兵打得他們怕怕的才行。”

“不要因為我強調了懲罰就否定德政。對大多數人來說,德政是一劑治理的良藥;但對付那些凶頑之徒,必須動之以武,繩之以法。”大禹忽然想起一件事,對啟說,“現在司彘國的國君是季連的兒子,他和昆吾國君樊侯是同宗。你到昆吾去找你嶽父,請他出麵說服司彘國不要發兵助三苗。如果再把盤瓠拉過來就更好了,我們可以答應他們免交田賦。…好了,盡快備足軍械糧草,厲兵秣馬,準備出征三苗。”

注(1)《墨子-非攻下》雲:“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於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祗。有神人麵鳥身,若瑾以待,鐿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這是說射中了苗師首領,苗師大敗,從此三苗一蹶不振。(徐旭生解:日夜出,雷電大振,句芒人麵鳥身,奉圭以待,箭射有苗大將)

(2)《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夏侯開即夏後啟。——作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