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

樞國。

南方局勢因孟家全麵撤離孜州,暫時陷入僵局。

孟家攜帶亂軍亂民仍以武國自稱,退回嵩州大本營抓緊秋收、積存糧食,以備後續大戰。

鄭家順利將孟家驅逐出孜州,卻也因連番大戰,糧草消耗巨大,而陷入過冬的危機。

越國與薑國戰火初歇之時,便傳來樞國與樸國聯姻的切實消息。

樸國四王爺楚惜銘在樞國重病,多得樞國二公主羅琬衣不解帶地精心照顧才得以康複。二人年初便有婚約在身,此時更是彼此傾心,因此樞國國主也不想繼續耽誤二人韶華,便與樸國使臣定下了婚期。

隻是由於樞國南方局勢仍不穩定,因此樞國不送親,而采用樸國迎親的方式,將迎親儀式定在樞國泊州版築城。

九月二十三到二十九日,樸國九條大船組成的豪華的迎親船隊列隊在刈水北岸,披紅掛彩,仿佛之前水麵上的慘烈廝殺隻是一場噩夢,現實是風平浪靜、平安喜樂。

三十日一早,早已到達泊州版築城的樞國國主梅兮顏親手挽著二妹羅琬登上樸國迎親船,又按常例見了妹夫楚惜銘,囑咐一番後,迎親船隊便返航,樞國船隊送出去百餘裏水路,才依依不舍地返航。

薑國、呂國與越國均看到了樞國與樸國的這番做作,薑國原本還想繼續糾纏越國的心思就此徹底打消,薑修大發了一頓火氣之後,又恢複了他一貫的冷靜,接受越國議和。

呂國呂青原雖然心中氣憤,表麵卻未作任何評斷。他與樸國基本斷了姻親之情,又曾與薑修聯手陷害過樞國,如果樞國與樸國結了親家,對夾在中間的呂國自然不是什麽好事。

好在不出意料,呂國還有幾個閑人可以約束羅敷女,是以呂青原隻是生氣罷了。

對於越國來說,尹扶思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她知道梅兮顏此舉也有嚇唬薑國的意味。

梅兮顏派鬼騎幫助越國,自然免不了想拖延越、薑兩國戰事,以確保薑國不會趁樞國內亂趁虛而入。但自己這麵也確實需要信得過的高手,鬼騎對於自己來說,正是最佳助力。

傅生在與呂國談判結束後,便趕去樸國,以越國使者身份見過楚惜賢後,楚惜賢便撤去了對羅國的施壓,進而等於停止了對越國的侵略。

樞國與樸國結親,雖然未來對越國的態度不明朗,但至少眼下對越國的幫助極大。在薑國仍誤認為樞國與越國已有聯盟的情況下,此舉可迫使薑國放棄一切算計,接受越國的議和。

從去年十月到今年九月,五大國似乎終於迎來了安穩的日子,隻有樞國南方內亂,不知殘局會如何。

孟定循在呂國買糧被騙,一直賴在醴城不肯走,但得知鄭家反水,孟家子嗣相繼戰殞,哪裏還能繼續在醴城幹耗,立時便趕回武國,坐鎮伊雲城。

在孟家看來,羅敷女在此時聯姻,顯然是因為糧草不敷使用,才拉上樸國,給泰嶽和舒裏安施加壓力,以期能將北樞的糧食運來南方。同時也是威懾他們武國,不要他們輕舉妄動。

隻是可憐了他們武國成立後便派去樸國的說客,至今沒有消息,不知是遊說失敗不敢回國,還是已經被牆頭草一樣的樸國當做禮物,綁著獻給了羅敷女。

沒有料到鄭家會這麽快反水,是孟家大意。但他們三月份掘了刈水堤壩,卻是最能製約鄭家手腳的一招。

雖然大水退後,永靖城太守趙爭希組織百姓補種了糧食蔬菜,但之後永靖城一場大戰,沒成熟的糧食已被李續宗全數毀去。

孜州今年是絕產之年。

沒有糧食,如何打仗!

聽哨探的消息,鄭家軍因糧食問題已經與北樞發生過一些齟齬,但北樞仍沒有送糧食過來,倒是北樞和鄭家軍各自派出二萬人組成了一支大軍,就在桂花村附近的幾個山溝裏布陷阱、狩獵。

初時孟家如臨大敵,認為北樞是想進攻嵩州,因此以打獵做幌子,掩飾調兵的舉動。但這四萬軍在嵩州與孜州邊界一個叫窩頭山的地方駐紮後,便再沒有動過,更沒有人員調動。每日裏都可以聽到他們在山中狩獵的呼號之聲與野獸受傷的嚎叫之聲。

而且,四萬軍,實在夠不上一場大戰。

然而,就在樸國迎親船隊離開的第二天,嵩州伊雲城和瑤城關突然遭到樞國二十萬大軍的襲擊,伊雲城將士六萬人,死傷四萬餘,守將孟定循戰敗退走喬城,而瑤城關守將廖廣金誓死守住瑤城關,力盡戰死。

孟定循退到喬城後,收到哨探消息,窩頭山的北樞大軍已經無影無蹤,從他們駐紮的山窩裏,哨探發現了一條隱蔽的小路,那條路直通桂花村。而從桂花村翻過那個根本無法稱之為山的土坡,急行軍一夜,便可以突擊到伊雲城。

之所以沒有防備桂花村,是因為那個土坡已經被白瑤山山神當做領地,一切人與獸,無人敢從那裏經過!

這一切,顯然是有意為之。孟定循此時才後悔沒有將孟錫的話放在心上。若是自己能再警覺一些,必然不會上當。

至於瑤城關的失守,則是勢不如人。早在鄭家反水之後,曹通濟便派了四萬軍守在白瑤山下,與瑤城關壁壘分明。

梅兮顏嫁妹妹,弄得如此大陣仗,樸國迎親船在刈水北岸停了七天七夜,誰會想到這喜慶的時候北樞的士兵還會挎著磨得鋒利的刀兵偷偷趕去白瑤山下呢。

說到底,一個公主再嫁,一個王爺再娶,弄得這麽大排場,讓各國看著心裏都犯嘀咕,正是梅兮顏的聲東擊西之計,武國上當了,且損失慘重。

至於樂於與梅兮顏配合的樸國到底從樞國得到了什麽好處,眾人卻是完全不知道。

伊雲城和瑤城關相繼被樞國收複,卻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率軍攻打伊雲城的樞國將領舒慶在攻城時被敵方士兵圍攻,不幸戰死,而率軍攻打瑤城關的樞國將領泰耀廷追擊潰軍進入白瑤山後,下落不明。

樞國大軍收複瑤城關後進入白瑤山尋找泰耀廷,卻始終未找到,半月後,隻在山中一個深溝之中尋到了破損不堪、正是他失蹤時身穿的鎧甲,和一副被野獸啃剩的骨架。不消說,必然是葬身了野獸之腹。

戰事並未因此停滯,樞國大軍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直逼武國都城壽城,終於在十一月十九日,將武國殘兵敗將逼到了壽城境內一片叫做碧水原的平原之上。

這一次,武國集結了二十萬大軍,由將軍孟錫統領,與樞國士兵拚死鏖戰。

原永靖城太守趙爭希、都尉賀生穀、及津南城太守——鄭統長子——鄭玉卓悉數出戰,雙方僵持在碧水原上,均再無尺寸之進展。

武國百姓人心惶惶,不時有叛逃者。任誰都看得出這是最後一戰,無論從哪方麵來看,孟家敗局已定,隻是時間問題。

然而,孟錫卻仍舊堅持著。他堅信,鄭家反水必有內幕,北樞內部絕不是磐石一塊。就像是南方偶爾結冰的水麵,看上去光滑如鏡,但隻要稍微踩上一腳,薄薄的冰麵就會出現裂紋,甚至徹底崩潰。

尤其,兩個丞相的兒子雙雙戰死,在孟錫看來絕不是巧合。他曾問過孟定循,當時亂戰,孟定循確實看到一隊士兵圍住了舒慶,但並非出於自己的指示。他曾想要賞那一隊士兵,隻是撤退匆忙,那隊人一直斷後,並未撤出,想來已經戰死。

這更堅定了孟錫的判斷,舒慶與泰耀廷出事,必是梅兮顏派人假扮武國士兵故意將他們除去。

北樞兩個丞相乃是權相,勢力龐大,王廷之中藤蔓牽連,怎會老老實實吃這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啞巴虧?

因此,越是到了戰事尾聲,北樞的問題也越會凸顯出來。

他要等,等這塊看似完整的冰麵——破裂!

同樣的,剛烈彪悍的——原樞國百姓——武國百姓多數認為他們已經成為叛民,即便再向北樞表明心意,怕是也會被北樞和孜州那些自詡功臣的人區別對待,今後的日子將十分難過。既然如此,倒不如跟著孟家一起,等著北樞和鄭家——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