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九章(1/3)

“我肯定那是弟弟李冶,你們一定搞錯了。”

又敲開一扇鄰居的門,開門的是個對中年夫妻。夫妻兩人昨晚沒有遇見過雙胞胎兄弟,但對於雙胞胎打招呼的方式卻與上一位鄰居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

男的十分有自信:“相信我,我在這樓上住了二十多年了,看著他倆出生到現在,還能看花眼?原先弟弟就比哥哥熱情,弟弟好幾年沒回來過,回來後見到誰都主動攀談有意地用本地話打招呼套近乎。比如「劉叔,你忙」「劉嬸,接孩子去呢」。”

“對,對,沒錯,這樣打招呼的一定是弟弟。”夫妻中的另一位也附和道,“這個哥哥李治由於前年的案子一直鬱鬱不振,變得頹廢了,原先見誰都躲著走,你喊他他也是點點頭。直到弟弟回來後,哥哥才開朗起來,但也不如起初,見到誰隻是簡單問候下「好,你好」。”

葛小眉兩人敲開了近十家的鄰居,得到的答案眾說紛紜,僅打招呼方式而言三戶人家認同第一種說法,六戶人家同意第二中說法。關於兄弟倆的穿著打扮也有很多種說法。但因為涉及到刑事案件,少數服從多數沒有任何意義,案情又陷入了僵局。

葛小眉恍惚想起了小張的那句話——“他們自己不承認的話,根本無人可以辨認出誰是誰。有的時候就算他們承認了身份,有可能也是故意合起夥來的一場惡作劇。”

“黴黴,我有些餓了,你口袋還有沒有巧克力?”又白忙了一場,麗麗似乎隻關心巧克力,抱住了葛小眉的胳膊。

葛小眉拍拍口袋,“沒有了,上午出來的時候,你就問過了。”

沒等她說完,麗麗直接指向了路口的水果攤子:“那我們去那邊吃塊菠蘿吧。”

“直接說吃菠蘿,不就完了。”

“如果黴黴帶了巧克力就不一樣了。”

——好吧,又是因為我。

“兩位警察同誌,能透漏下那對雙胞胎犯了什麽事嗎?”水果攤位於街角,攤子不大,水果種類倒不少。看攤子的是個糟老頭,躬著背,有幾分賊眉鼠眼,收錢的時候忽問起了關於案子的事情。

何麗麗咬著菠蘿,搖搖手指:

“不好意思,大爺,這是機密。”

出於工作,葛小眉又重複了遍詢問了一下午的問題:“大爺,假如這對雙胞胎兄弟站在麵前,你能區分開嗎?”

糟老頭眼睛一轉,嗬嗬笑了幾聲:“站我麵前還不夠,他們如果買了我的東西,我自然就能。”

“啊?”

“這個簡單啊,哥哥喜歡吃菠蘿,弟弟從不吃菠蘿,我都摸清了。哥哥十分遷就弟弟,一起來的時候從不買菠蘿,一個人的時候才會買這種三元一牙的,昨天哥哥也買過。”

“昨天!什麽時候?”

“昨天晚上吧,天黑的那會兒。”

“大爺你好好回憶一下,時間能再具體一點嗎?”

“這個……我記得當時哥哥在外麵喊我的時候,新聞聯播剛開始了沒多久,大約七點吧。”

“七點?你確定是哥哥嗎?確定是昨天晚上嗎”

“對啊,他來要了一牙菠蘿,還想買盒硬中華。我沒有那種貨,我問他二十四一盒的玉溪要不。他說抽不慣,咬著菠蘿就走了。”

“他穿著什麽衣服。”

“衣服,我想想,記不清了,好像是白色的還是黃色的來。”

“往哪邊走了?”

“那邊。”

葛小眉轉過頭,糟老頭指的方向正是奇跡網吧所在的街道。

……

晚飯時分,警局食堂裏的主餐變成了菠蘿咕嚕肉。菠蘿咕嚕肉同樣被送進了關押雙胞胎的兩間審訊室裏。

“別說話,開始了。”

田通的拍了拍電腦顯示屏,圍著一圈警員頓時也安靜下來。

電腦屏幕一分為二,左邊窗口裏的李治和右邊窗口裏的李冶同時拿起了筷子。

僅有水果攤老板的證詞是不夠的,當麵詢問雙胞胎兄弟,二人一定會有所覺察,甚至之後翻供。如果有一份清晰的印象資料可以反映二人的飲食習慣再加上證詞就不同了。

“啊啊啊啊……”

一陣驚訝過後,監控室裏再次躁動了起來。

被發現了!

——果然還是太明顯了。

葛小眉失望地捶了捶頭頂。

屏幕上的二人同時拿起筷子,同時夾向了菠蘿,同時吃的津津有味。

“這個弟弟果真是高智商,一眼就識破了我們的意圖。真是可惜那些

菠蘿了。隊長,別忘了報銷買菠蘿的錢。”

“這個……這個困難點了,麗麗,就當請大家吃水果了。”

“不可以,隊長,我工資才那麽一點。”

“好好,算我請客。但下次你們買之前可要先寫份申請,要不然……”

“隊長,我覺著是麗麗自己愛吃,故意買的,和案情無關。”

“小張,把你剛剛吃的菠蘿給我吐出來!”

葛小眉沒有理會眾人,一個人走出了監控室。

——不一定是弟弟識破了警方的意圖,也有可能是哥哥識破了。就像目擊者分不清現場出現的雙胞胎兄弟到底是誰一樣,水果攤上的糟老頭估計在一開始就搞錯了,如同居民樓的鄰居一樣。

“為何這麽沮喪啊,黴黴?”站在走廊窗口旁吹風的李繼科轉過了頭。

“李老師……哎,雙胞胎兄弟之情商量好了每一個細節,讓我們找到的線索都變得模棱兩可。”

“我看過兩人的口供,的確存在配合的嫌疑,基本的問題回答一致,很細致的問題都故意回避或者模糊回答。”

“對啊,肯定二人昨晚花了很長時間複盤了各自經曆的細節。並對於額外出現的事情一致約定好采用無法記清的說辭。其他證據又失去了作用,這樣下去,就真的成了完美犯罪了。”

“受害人清醒了嗎?”

“沒有,連目擊者和鄰居都無法分辨二人。在受害人眼中,恐怕出現的都是曾經發生過衝突的哥哥,就算清醒也沒有幫助。”

“有沒有詢問雙胞胎身邊的人,獲取他們生活上的一些習慣或者不同?”

“這個也做了,但二人在故意收斂自己的行為和喜好。”

“故意收斂……聽起來,做得真細致啊,但總有無法避免或者強製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吧。”

“恩?李老師,你指什麽?”

“大概就是一些類似強迫症或者需要日益積累經驗才可以完成的事情,這種事情從技術角度上將是短時間內無法學習或者模仿的。”

“有嗎?可案子裏沒有出現過啊?”

“不要灰心啊,黴黴,你不是不相信完美犯罪嗎?”

“是啊,李老師。我相信任何人犯了罪,終究會受到懲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