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理論、強素質、重實踐

培養領導幹部的辯證思維能力,第一位的任務是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首先,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馬克思主義蘊含豐富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基石,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一生兩大發現之一。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有助於領導幹部樹立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助於領導者正確認識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問題,樹立全麵的社會發展理念。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有助於領導幹部正確把握階級、政黨、群眾與領袖的關係,從本質上認識黨執政的根基和曆史責任,增強領導幹部的使命感。其次,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學習。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我們黨結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際,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相繼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係列創新理論。領導幹部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努力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理論上的成熟和自覺促使領導能力的提高。

培養領導幹部的辯證思維能力,要使領導幹部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

、智能結構和素質結構。首先,決策者應當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知識是思維培養和運用的基礎,決策者辯證思維方式的運用,離不開決策者合理的知識結構。其次,決策者應當具備優良的智能結構。智能是思維培養和運用的基本推動力。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需要決策者具有較強的綜合反應能力。最後,決策者應當具備完整的素質結構。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智能結構和完整的素質結構,使決策者在辯證思維的培養和運用方麵具備了良好的個人條件,但要形成科學的決策,決策者還應在決策實踐中正確處理好五種關係。一是認真處理好積極與審慎的關係。處理好積極與審慎的關係,可避免站在某一側麵把握決策的環節和要素所產生的片麵性。主動思考,謹慎從事,反對消極,防止急躁,是決策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二是正確處理好依靠與依賴的關係。依靠不是依賴,專家群眾的意見不能代替領導幹部決策的職責,在決策中應注重領導和專家、群眾的意見相結合。三是正確處理好分析與綜合的關係。分析有助於決策主體在決策實踐中達到對於決策對象的更加具體和深刻的認識,但是僅僅依靠分析還不能做出完善的決策,必須由分析進入綜合,並使分析與綜合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科學的決策。四是理順擺正深

入與超脫的關係。深入是為了實現超脫,超脫需要深入,不能事事深入,也不能絕對超脫。五是辯證地看待動態與靜態的關係。決策作為一個思考決定的過程,從程序上看它是一個相對靜止的過程。但從決策的操作實施來看,決策又是一個開放的動態過程。決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因此,決策要隨之由靜態思維轉向動態思維,以使決策者能夠適應各種變化,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辯證思維的培養和運用同樣離不開實踐。理論聯係實際正是辯證思維的科學運用。如何實現領導幹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呢?首先,要轉變作風。近年來,各級領導幹部深入群眾,考察民情已經成為常態。真正轉變作風要防止“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狀況發生,幹部要放下架子,走入平常百姓中了解情況,以獲取對問題的真知。其次,要擺正位置。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領導幹部的老師,要通過實踐加強與群眾的關係,拉近幹部與群眾的距離,增強與群眾的血肉聯係。再次,要解決問題。領導者身在其位,要謀其政,行其職,做其事。古人雲:“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眾的問題解決了,自然為領導幹部帶來好的口碑、好的政績。如果對群眾的問題敷衍了事,虛偽作秀,結果隻能換來更大的損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