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全球思維必須轉變舊有觀念

當前,經濟全球化將世界日益融為一體,各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無不受到強大的衝擊和影響,國家和政黨的生存狀態經曆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人們觀察問題的眼光也在發生重大變化。領導幹部必須轉變思維方式和觀念,從傳統的發展思維方式的羈絆中解放出來,樹立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全球思維方式。

全球思維要求領導幹部必須擯棄以手段代替目的的僵化思維,牢固確立手段為目的服務並為之變化的觀念。我國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近三十年時間中,曾把一切問題政治化,特別是把經濟當作政治的工具。如果說這樣的思維在政權建立之初尚有其合理性的話,那麽來把這種思維固化、僵化則是完全顛倒了目的與手段的關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經濟建設作為全黨、全國的工作重心,可以說是我們黨在思想上的一次巨大的解放。沒有這樣的思維方式的轉變,我們不可能引進外資,不可能擴大對外交往,更不敢說“大膽借鑒、吸收人類社會包括資本主義社會創造出來的全部文明成果”。經濟全球化成為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國業已加入了WTO,這使得我國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必然要從傳統的民族國家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中跳出來,確立全球思維方式。比如,按照民族國家的傳統思維模式,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意味著建立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係,但是站在經濟全球化高度來看,如果一個國家要獲得比傳統做法更高的效率並且付出更低的成本,在做出決策和決斷時,就不能一味追求自我體係的完整,甚至不宜完整地占領一個產業,而是應該根據自身的綜合實力和自身優勢區位,盡力搶占一個產業的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生產環節,進而把勞動密集和低附加值的生產環節留給其他國家。這樣我們才能利用自己的優勢,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

,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因此,領導幹部確立全球思維方式勢在必行。與此同時,領導幹部培養全球思維,並不是一味地認為“隻要是外國的,都是好的、先進的”,領導幹部的全球思維一定要有堅定的政治鑒別力做基礎。

全球思維要求領導幹部從片麵的科技觀轉向科學全麵的科技觀。對於現代科學技術的作用,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科技萬能論”,認為依靠科學技術可以解決目前人類麵臨的所有問題,而忽視科學技術的負麵效應;另一種是反科學主義的態度,即把目前世界發展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歸咎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誇大其負麵效應。我們應確立一種既充分肯定現代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巨大能動作用又能夠正視現代科學技術帶來的負麵社會效應的全麵科學的科技觀。為此,一是要更好地發揮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充分運用現有的科學技術或是通過開發新的科技領域和科學技術,為解決人類麵臨的全球性問題服務。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效應評價體係,更好地發揮其正麵社會效應,克服其負麵社會效應。三是強化科學技術的社會調控體係,建立社會製約機製,加強國際和國家科學立法,規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四是大力提倡符合人類基本價值的科學道德觀,譴責那些隻為追求少數人或少數國家的利益不惜從事危害人類共同利益的科學活動。

全球思維要求領導幹部從人與自然對立的思維方式轉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維方式。長期以來,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一直存在種種認識誤區。一是將二者的關係截然對立起來,認為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就是征服與被征服、改造與被改造的關係。實際上,人和自然界作為社會自然係統的兩個要素,既有相互對立的一麵,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麵,處於對立的統一之中。人類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要改造自然界,但同時應積極地適應自然界,把改造

和適應自然界有機地統一起來,使自然環境可以承受人類的改造活動,從而將改造活動限製在對生態環境危害最小的合理範圍內。二是將人對自然界的利用與保護、索取與補償對立起來,認為自然界能夠提供給人類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實際上人類可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在人類社會同自然界的交換中,自然界因把物質和能量貢獻給人類社會而逐漸貧乏和枯竭,為了保持人與自然界的和諧,人類必須設法補償自然界的消耗,為此要確立資源的有限和無限對立統一的科學資源觀。三是將人的價值與自然界和環境的價值對立起來,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和主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以對人的功利關係而決定取舍,形成了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傳統發展觀,將社會發展僅僅理解為經濟增長,並把國民生產總值作為衡量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唯一指標。

全球思維要求領導幹部要從國家間相互對立、矛盾、衝突的思維方式轉向彼此間相互合作、求同存異的思維方式。長期以來,特別是在兩極分化格局時期,不同的國家集團之間,不同的社會製度之間,國與國之間矛盾的鬥爭性占主導地位,它以國家間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政治上的激烈對抗、經濟上的相互封鎖為表現形態,將人類有限的物質資源投入到瘋狂的軍備競賽之中。這不僅加劇了國家間的矛盾和衝突,將人類拖入了戰爭的邊緣,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威脅到整個人類的安全。今天,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世界一體化的進程呈現逐步加速的趨勢。為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和要求,應確立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既承認階級和民族矛盾,承認各國的國家利益,又必須注意到國家間的相互依賴性和矛盾的同一性,承認人類有著共同的利益。特別是在解決人類麵臨的全球性問題上,各國政府隻有求同存異、加強合作,才能為人類營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