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法戰爭前法國國內的狀況

由於拿破侖三世的軍事獨裁和反動的內外政策,反對拿破侖三世的力量空前加強。特別是法國無產階級顯得十分活躍,隨著1864年第一國際的成立,巴黎及其他城市先後成立了國際支部,領導工人群眾頻繁舉行政治罷工。拿破侖三世麵對國內動**緊張的局勢,為了轉移人民的注意力,擺脫國內的政治危機和滿足資產階級掠奪貪欲,促使其急於發動一場對外戰爭。

奧地利的維也納在俾斯麥的堅持下躲過了一劫,但法國的巴黎就沒有這麽幸運了。要實現德意誌的真正統一,對控製南德四邦的法國開戰勢在必行。於是德意誌統一路上的最後一場大戰就此開始。

(一)外交孤立

北德意誌聯邦成立後,德意誌的統一就隻剩下美因河南岸巴登、巴伐利亞、黑森—達姆施塔特和符騰堡四邦了,但拿破侖三世絕不希望出現統一而強大的德意誌,他宣稱:德意誌應劃分為三塊,永遠不得統一。如有必要的話,我們的大炮就會自動發射”同時,法國對毗連的德國萊茵河地區豐富的天然資源早已垂涎三尺,隻是苦於沒有機會下手。普奧戰爭結束後,普法之間的關係很快進入空前緊張時期。普法兩國都在有意識地為贏得這場預期中的大規模廝殺而積極創造條件。與當時工業和海外殖民都位居世界前列的法國相比,在俾斯麥領導下脫穎而出的普魯士顯然並未占據明顯優勢,所以俾斯麥強調“要選擇正確的時機”不可操之過急。俾斯麥深知在對法戰爭中,任何一個舉動都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一步錯,滿盤皆輸”因此他再次發揮自己的外交優勢,為對法戰爭備戰。此時法國正處於內外交困的局麵,拿破侖三世急切希望通過對普魯士的戰爭,以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繼續維護自己的統治。俾斯麥看清了拿破侖三世想要惡化普法關係的意圖,於是當法國提出吞並比利時和盧森堡時,俾斯麥要求其出具書麵材料,以暫時穩住拿破侖三世。接下來,俾斯麥首先要處理的就是與南德的關係。普奧戰爭結束後,有人提議武力統一南德。但俾斯麥不這麽認為,他認為南德各邦強烈反普,如果武力兼並將後患無窮。要使南德各邦同情普魯士的統一計劃,最好通過民族防衛戰爭來聯絡人民的感情,在共禦外侮中實現統一。俾斯麥小心翼翼地處理南北關係。首先,他不勉強南德加入北德意誌聯邦,而是順其自然,等待時機;其次,當南德葡萄酒業因法國競爭不景氣時,俾斯麥公開號召保衛德意誌的葡萄酒貿易,並最終打動了南德“真正的德意誌之心”最後,他把拿破侖三世對萊茵河左岸的吞並野心原原本本告知南德各邦政府,讓他們看清法國的叵測之心,同時以此激發南德人民的民族情緒。俾斯麥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經濟上密切了南德和北德的關稅同盟;軍事上訂立了秘密的攻守同盟,雙方商定,南德四邦在發生戰爭時有義務將自己的軍隊並入北德聯邦的軍隊。與此同時,俾斯麥將法國擴張的野心告知了英國和俄國。基於大陸均勢政策的指導,任何削弱法國的舉動,包括德意誌的統一,都不會遭到英國的反對,而且還有可能得到英國的支持,對於英國,俾斯麥是最放心的。相應地,俄國的態度變得至關重要。對於普魯士的迅速崛起和德意誌統一進程的發展,俄國極為憂慮,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曾公開表示反對普魯士“侵犯”南德意誌地區,實際上就是對德意誌統一持反對態度。為了不使俄國與法國站在同一陣線,俾斯麥以“俄國自己家門的鑰匙”——黑海(BlackSea)海峽的控製權為誘餌,成功地將俄國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東方問題”上。俄國與法國的結盟已無可能,相反地,德意誌統一地圖·俄普之間通過秘密協定,結成了同盟,俄國甚至答應戰爭爆發之後出兵援助普魯士。外交上最大的障礙俄國解決掉之後,俾斯麥斷定:剛剛從戰爭中逃出來的奧地利必定不會參戰,一直以來不滿法國的意大利也不會出兵相助。至此,法國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普魯士與法國作戰的條件已基本成熟,隻需一個火星便可點燃戰火。二)普法開戰1868年,西班牙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IsabelII)出逃法國。1870年,在俾斯麥的慫恿下,西班牙政府打算推舉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堂兄利奧波德為國王。消息傳開後,引起法國的強烈不滿。法國外長格拉蒙特(Grammont)發表演說稱:這種行為同法蘭西的利益和榮譽是無法統一的。並以不惜與普魯士交戰作為威脅。麵對法國的挑釁,威廉一世退讓了,他勸堂兄放棄西班牙王位,並對法國駐柏林大使貝內德希表示:不讚成霍亨索倫家族的人繼承西班牙王位。一直希望普法關係惡化的拿破侖三世並不想平息事端,相反還對普魯士提出了更為過分的要求,他派貝內德希麵見正在埃姆斯休假的威廉一世,要求普魯士保證永久不讓霍亨索倫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身為一國之君,威廉一世自然無法忍受這種屈辱,但為了避免戰爭,他還是在“堅決而有禮貌地予以拒絕”的前提下,對貝爾德希表示他的堂兄“不會再懷有恢複這一資格的意圖”當天,威廉一世將與法國大使會談的內容,通過電報告訴了在柏林的俾斯麥。俾斯麥接到電報後,饒有意味地仔細閱讀著電文,突然他抬頭問身旁的參謀總長毛奇和陸軍總長房龍道:如果與法國開戰,我們能否取勝?兩人立即說:一定取勝。俾斯麥喜形於色,靈機一動,對電報作了一下刪改,交給柏林報紙發表,並致電各駐外使館,使之公諸於眾:霍亨索倫世襲王爵已放棄西班牙王位,西班牙政府正式轉告法蘭西政府,法蘭西大使獲悉後,在埃姆斯要求君主,讓君主發電至巴黎。說君主擔保永不答應霍亨索倫做西班牙王。君主決定不再召見法蘭西大使,傳諭值日官說君主無話可通知大使了。俾斯麥將最後一句“再沒話對大使說了”改成了“無話可通”知大使了”原本緩和的語意頓時變成了“挑戰的號角”,電文一發,被激怒的法國舉國上下一片“打到柏林去”普魯士忘了耶拿”的叫囂聲。

法國國慶日的第二天,即7月15日,法國議會批準了戰爭撥款,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正式爆發,歐洲各國則宣布中立。俾斯麥等待四年的機會終於來了。三)色當大捷拿破侖三世對戰爭充滿了信心,他把號稱40萬的大軍調到前線,準備采用先發製人的策略一舉攻入德意誌境內,打敗普魯士。

他甚至吹噓說,這隻是一次“到柏林的軍事散步”他自封司令,在7月28日到前線視察。可是,當他到達前線後卻發現,前線隻有20萬軍隊,軍事要塞麥茨的兵力不足10萬,且裝備不齊,物資不足,編製混亂。作戰命令已經下達了,不少官兵還未找到自己所屬的部隊。

與法軍相比,普軍顯然更有計劃與秩序。戰爭爆發後,普軍迅速在西部邊境集結,而且很快就挫敗了拿破侖三世原定的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擊敗普魯士的計劃,並向法國作出反攻。

節節敗退的法軍,於8月31日被尾隨而至的普軍圍困在法國東北部的色當(Sedan)要塞。色當是歐洲最大的古堡之一,為一座堅固的要塞,但法國元帥麥克馬洪(MacMahon)卻隻是將此地作為色當戰役後,拿破侖三世(左)向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右)投降一個臨時休整的地方,準備一舉擊潰前來應戰的六七萬普軍。然而,此時毛奇正命普軍兩個集團軍火速趕來。到午夜,色當的法軍已經是四麵楚歌了,就像毛奇說的:現在我們已把他們關在一個老鼠籠子裏了。9月1日淩晨,濃霧籠罩著色當,在俾斯麥和威廉一世的注視中,普軍700門大炮開始向法軍發動猛烈轟擊。密集的炮彈像雨點般從各個方向落入法軍陣地,色當全城一片火海,一位德國將軍回憶道:敵軍的慘叫聲一直傳到我們站立的地方,我們對敵軍的優勢如此具有壓倒性,以至於幾乎沒有損失可言。炮兵在射擊時好像在演習一樣。僅半天工夫,法軍死傷無數,法軍元帥麥克馬洪因中彈負傷,被臨時換下。而臨時委任的總司令溫普芬(Wimpffen)指揮錯誤,將法軍徹底推入失敗的深淵。到中午時分,已經陷入絕境的法軍指揮官命令一支騎兵隊衝向敵營,希望能殺出一條血路。然而,法軍最後的努力在槍彈齊發的普軍麵前,猶如以卵擊石。整場會戰最悲壯的一幕結束了,法國漫長的騎兵時代也在炮火聲中被徹底埋葬。

眼見抵抗無望的拿破侖三世決定向普軍投降,下午3時,一麵白旗升起在色當古堡。傍晚時分,拿破侖三世派人呈降書給威廉一世:我的兄弟:我既然沒有死在我的戰士手中,那麽我隻有將我的寶劍交付到你的手中。我希望繼續做陛下的好兄弟。拿破侖。色當戰役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裏,就以普魯士的完勝而結束。

9月2日,拿破侖三世會見德國首相俾斯麥,正式簽署了投降書。拿破侖三世、法軍元帥及38名將軍,10萬士兵全部做了普軍的俘虜,650門大炮也被普軍繳獲。

9月3日,拿破侖三世向巴黎發電:軍隊已被擊敗,全體官兵和我本人都已成為俘虜。

俾斯麥”號戰列艦,以“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名字命名,是德國海軍自1918年以後建造的第一艘真正的戰列艦,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海軍作戰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1935年動工,1940年建成服役,無論從性能或是戰鬥能力上都超越了當時英國同類軍艦,被英國人稱作“魔鬼俾斯麥”1941年5月27日8時47分,俾斯麥”號戰列艦被英國的“羅德尼”和“英皇喬治五世”為首的艦隊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