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發展最快的國家是美國和德國,美國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就成為世界經濟的領跑者。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現在第四次浪潮還是。蒸汽時代是英國領跑,電氣時代、核能時代、信息時代,都是美國領跑了。

另外,日本是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的國家,發展速度快,因為它直接采用最新的技術,按照我們現在時髦的詞就是避免了重複建設,你做得好的,我照搬過來。我上小學那會兒,學校都是土操場,用機器夯實了,我們一踩,浮土就揚起來了。北京一年刮兩場風,一場刮半年,胡同裏麵整天黃土彌漫,全是我們學校操場惹的禍。那會兒一年四季就一身衣裳,不過年換什麽衣裳啊,回家拿撣子撣撣土,明天還得穿它,洗了你就別出門了。時間一長,胡同裏的鄰居受不了了,說你們的操場修一修吧。好,鋪上瀝青,倒是不起土了,小孩盡折胳膊折腿的,整天架著個拐來了。小孩多淘啊!今天都鋪塑膠了。但是鋪塑膠的時候,瀝青要鏟掉,你要不鏟,太陽一照,底下化了,塑膠就不平了,能不崴腳嗎?這叫重複建設,你如果直接鋪塑膠就省了鋪瀝青和鏟瀝青的錢,那該多好!日本就是直接在黃土地上鋪塑膠的幹法。

二次工業革命好處多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是相同的,但表現不一樣。

首先,都推動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到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到電氣時代。

第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都進行了調整。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到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壟斷階段。

第三,既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調整,又促進了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表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馬克思主義誕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列寧主義誕生了。列寧主義叫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第四,推動城市化進程。今天像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農業基本上不發展了,在國民生產總值當中的比例,可能連百分之零點幾都到不了。英國的農業都是貴族農業,自家辦一個農場,我喝的奶,是農場裏的牛擠出來的;我吃的雞蛋也是家裏養雞場的雞下的。我不吃外麵的,外麵的有害。我自給自足,為自己服務。20世紀90年代初的英國農業,產值不如英語多,英語一年給英國掙7億英鎊,農業可能掙不了這麽多錢。幾年後,聽說英國鋼鐵業的產值不如搖滾樂多了,這個國家完全過渡到以第三產業——服務產業為主了。

第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到了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最終完全確立。

壟斷,轟轟烈烈搞壟斷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到壟斷階段,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就產生了壟斷。為什麽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不會出現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棉紡織部門,投資量小,技術含量低。咱們每個人拿一萬塊錢租一間小平房,買3台縫紉機,雇3個裁縫妞,從縫襪子、鞋墊開始幹,都能成為紡織資本家。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你還想這樣,就不行了。你說想辦一個煉油廠,拿出十萬塊錢連買個鑽頭都不夠。所以就必須合資,搞股份。咱們大家都是股東,我被選舉成為董事長兼CEO,然後你們就甭管了,到年底我給大家分紅。一合資,規模就大了。有了錢,就可以把隔壁吞掉,把隔壁的隔壁吞掉,規模越來越大,所以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的原因在於生產的發展,這是大機器工業本身對生產一體化的要求。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你有一家織布廠,你不用管紡紗,可以從紗廠進棉紗。織完了布你也不用管染,可以交給印染廠,印染廠再把布賣給服裝廠,服裝廠做衣服。我是什麽環節,就管自己這個環節,買來棉紗織成白布,別的事我就不管了,有個上家,有個下家。所以這種工業,基本上抓住一個環節就可以了。到了大機器工業時代,我做一輛汽車,用豐田的輪、本田的殼、寶馬的方向盤、奔馳的發動機,完全不配套,這車開起來很懸,得走一路撿一路零件,所以就要求生產必須一體化,這種一體化必然會導致壟斷的出現。像1873年的經濟危機,凡是能活下來的全是大企業,帶壟斷性的企業。資本家們從中認識到壟斷的必要性,規模才能出效益。

壟斷組織形成後發揮了這樣的作用:第一,調整了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是生產的社會化跟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就是我們說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而壟斷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比如咱們原來都是紡織資本家的時候,大家無序地競爭,現在咱們變成一個公司了,最起碼在咱們公司內部有了一個統一的規劃。服裝有多少個牌子你數得過來嗎?你數這個真是沒事找事幹,可能統計局都沒統計,所以服裝行業的競爭肯定是無序的。汽車有多少個牌子就能數得過來,世界名牌轎車有幾個牌子,倆巴掌肯定數過來了。飛機的牌子,更不能像服裝那麽多了。這就涉及一個企業內部的調整問題,實際上就標誌著資本主義企業的現代化。

中國的鄉鎮企業是典型的家族式企業,所以說富不過三代,現在中國的鄉鎮企業一般富不過當代,自己這輩就垮掉了。我是總經理,我媳婦副總,我小舅子出納,我小姨子會計,我媽是董事長,我爸名譽董事長,這種家族式企業,用的全是自己家裏的人,開除誰我都不舍得,所以誰在我這兒都不好好幹,最後這企業肯定完蛋。現代企業是股份製企業,發行股票,所有的持股人都是企業的老板。你在微軟幹不是給比爾?蓋茨幹,是給你自己幹。每一個微軟員工都持有股票嘛,大家都是這個企業的主人,也就是每一個持股人都是老板。這樣一來,這個企業就不是完全的私有製企業了,所以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跟生產資料占有之間產生的矛盾,通過壟斷就能解決。今天咱們國企改革也基本是股份製。所以壟斷組織對於調整生產關係,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作用相當大。

第二,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比如說今天世界500強企業基本是壟斷企業、大財團,有餛飩鋪嗎?輕工業企業也很少,都是這種壟斷性的大財團。

幾人歡喜幾人愁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進入到壟斷階段,表現出了不同的特征。

美國號稱托拉斯帝國主義。1865年內戰結束到1913年“一戰”爆發前,平均每天從自由女神像下進入美國的外國移民是3000人,因為那時移民歸化署設在長島,而移民主要來自歐洲,都是從大西洋那邊過來的,像愛爾蘭全國幾乎有一半人移民到美國去了。移民數量一天3000人,一個月90000人,一年100萬,40多年4000多萬人。美國在獨立的時候人口300萬,南北戰爭爆發的時候3000萬,一戰前人口就接近1億了,這1億裏麵相當多的都是外國移民,為美國提供了勞動力、技術和經驗。

這一時期,得益於西進運動和《宅地法》,美國的西部得到大開發。歐洲大量的資本投到美國,記得2003年,中國吸收外資600多億美元,世界第二,世界第一的美國吸收了1萬多億美元,第二跟第一差得非常多。大家投資都想往美國投,那兒最保險。中國現在3萬億外匯儲備裏,光美國國債就11000多億,咱現在不是還買著美國國債嗎,你買薩達姆的國債不是找倒黴嗎,薩達姆掛了你跟誰要錢?美國人是世界上最會過日子的人,他們的錢是借來的。現代社會欠錢的是大爺,我問你借的錢不還你,你能把我怎麽著?由於美國的資源環境、西部開發、移民和歐洲剩餘資本湧入,美國成為這一時期經濟發展的魁首,而且壟斷程度高,過渡到了以重工業為主的階段。

德國這一時期靠著統一的國內市場、法國的割地賠款和新技術、新設備,經濟發展也很迅速。作為後起之秀,德國技術設備很新,也是因為避免重複建設的緣故。德國實際上是壟斷資本在國內占主導地位的,但掌權的主要是容克貴族們。這幫人不是資本家,相當於英國的新貴族、土地貴族。你看德國的宰相,一般都有爵位的,甚至還有親王,像皇族內閣似的。德國政治上很保守,但資本主義反而高速發展,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超過了英、法等老牌國家。

英國號稱殖民帝國主義,作為一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就慢了下來,隻有金融業還算舉足輕重。今天世界的主要國家,按產值計算,順序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往下排。中國是世界第二,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幣升值了,折合成美元就多了,所以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按經濟結構劃分,咱們是排不上號的,排第一的是美國,提供全世界所需要的科學技術;排第二的是英國,提供全世界所需要的金融服務;排第三的是德國,提供全世界所需要的機器設備。你這10台機器裏有8台是德國的,不是德國的,用的也是德國技術,一提起德國什麽東西最好?機械嘛。照相機、汽車,精美得跟工藝品一樣,製造水平太高了。而英國就是金融業舉足輕重,但整體發展水平落後,落後的原因是什麽呢?

英國作為一個老牌國家,設備陳舊,設備陳舊卻不改進,錢都用在資本輸出上了。對於英國來說是“成也殖民地,敗也殖民地”。殖民地成就了英國,也因為殖民地毀了英國。199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6萬億美元,日本是4萬億美元,中國是5000億美元。當時美國人驚呼這是經濟上的“珍珠港事件”,一個國土麵積相當於美國1/25的國家,國民生產總值接近美國,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將超過美國。中國跟美國一般大,可國民生產總值隻相當於美國的1/12。那會兒中日處在“蜜月期”,因為中國對日本不構成威脅。日本一個勁兒援助我們,給我們錢,那點兒日元貸款咱也沒必要放在心上,到現在為止一共才給了300億美元,我們一年光公款吃喝、旅遊,就不止這個錢了。

到了200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2萬億美元,日本是3萬多億美元,中國1.6萬億美元。美國把日本遠遠地甩在了後邊,反而中國跟日本的差距縮小了。所以中日兩國老有矛盾,因為日本覺得你對它構成威脅了。亞洲從來是一山不容二虎。美國靠什麽把日本甩開?這10年在日本的經濟史上被稱作失去的10年,產業結構出現了問題,跟當年英國的問題一樣。日本玩兒命地發展煉鋼、造船、汽車、家用電器這些所謂的夕陽工業,沒有發展前途的工業。DVD光碟,現在誰不會做?你造它幹嗎?發展這種產業,將來經濟的增長速度肯定會受影響。日本覺得發展這個產業好,可以出口。可是這東西又不是什麽高科技,早晚有一天連企鵝都會了,你怎麽辦?英國也是同樣的,棉紡織在歐洲落後,拿印度去,印度落後拿澳洲,拿了個遍,大家都會了你怎麽辦?相較之下,發展高科技企業就不是一般人能學得會了,所以一下把你甩下去了,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時期法國發展比較落後,原因有幾個:第一,割地賠款。割阿爾薩斯、洛林給德國,還得賠50億法郎。第二,法國以小農經濟和中小企業為主。第三,法國的高利貸資本發達,外號叫高利貸帝國主義。英、法發展緩慢的共同原因是資本輸出、設備陳舊。英國的資本輸出,是投資到殖民地;法國更徹底,直接借出去了。它覺得我借你三千,過一年你得還我七千,這比搶都容易。可是法國忘了,如果我不還錢怎麽辦?你欠銀行30萬的房貸不還,銀行能逼得你上吊,你要是欠它30個億呢?你就逼著它上吊了。我就是不還了,你等著關門吧。法國就不明白這道理,把錢借給俄國了,沒想到十月革命爆發,更沒想到列寧同誌巨手一揮,概不承認沙皇政府所借的一切外債,1000多億金法郎,好嘛,雞飛蛋打一場空。

前幾年,美國一個財團告訴中國政府,找到了清朝新政時發行的股票,不知道從哪兒翻出來的,讓中國政府兌現。你這不開玩笑嗎?朝代都更迭了多少遍了,那會兒中國政府借的錢,你讓現在中國政府還,憑什麽啊?咱們借給薩達姆的12億美元也要不回來了,隻好大方點,當做給新政府的見麵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