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更是黨凝聚民心民力、成就事業的一種偉大力量。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裏、“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麵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明確規定,共產黨員“必須自覺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因此,廣大黨員要把勤儉節約作為一種美德來傳承,作為一種作風來錘煉,作為一種責任來推進落實。

一、尚儉戒奢是黨的優良傳統

我們黨曆來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自黨成立之日起,作風建設始終是黨的建設的一個根本內容。

毛澤東1932年專門對中央蘇區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提出了嚴格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作風要求,並強調要“養成蘇區中更加刻苦更加節省的蘇維埃工作作風”,強調這種作風的“萬分必要”性。延安時期,他進一步將這種作風提到對黨的建設帶有根本性意義的高度,將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作風要求擴大到“每一個共產黨員,每一個革命家”兩個更加寬廣的層麵。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1956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再次高度強調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重要性:“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不僅如此,他在提倡厲行節約的同時,對貪汙和浪費曆來高度警惕,從不姑息和寬容。早在中央蘇區時期,毛澤東就明確指出:“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汙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到了延安時期,麵對一些幹部中出現的貪汙、浪費、賭博等現象,毛澤東提出:“如再有這類現象發生,必須嚴申紀律,輕者批評,重者處罰,決不可對他們縱容,反而美其名曰‘寬大政策’。”他要求全黨在整頓“三風”中,“必須毫不猶豫地執行”這種不寬容政策;對那些在思想和作風上“起了黴”的幹部,“要在太陽底下曬一曬才能恢複健康”。

20世紀50年代,鄧小平積極貫徹毛澤東的“勤儉建國”方針。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成為我們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也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1979年1月,他在黨、政、軍機關副部長以上幹部會議上指出:“我們必須恢複和發揚黨的艱苦樸素、密切聯係群眾的優良傳統。”“我們的許多高級幹部是很艱苦樸素的,但確實有些人特殊化比較厲害。”“我們脫離群眾,幹部特殊化是一個重要原因。幹部特殊化必然脫離群眾。”在這裏,鄧小平再一次強調了黨員幹部要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反對特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不良現象也產生了,特別是在一段時間裏,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放鬆了,黨內的消極腐敗現象開始蔓延起來。1989年6月,鄧小平進一步指出:“建國以來,我們一直在講艱苦創業,後來日子稍微好一點,就提倡高消費,於是,各方麵的浪費現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製不健全,什麽違法亂紀和腐敗現象等等,都出來了。”這段話指出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反對高消費”“反對各方麵的浪費”“反對腐敗”。

如何鞏固和擴大改革開放的成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在經曆了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之後,1989年11月,江澤民指出:“要帶頭過幾年緊日子,帶頭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業的精神。”1995年1月,他在中紀委第五次全會上告誡全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不提倡艱苦奮鬥,勤儉建國,人們隻想在前人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貪圖享樂,不圖進取,沒有不走向衰落的。”並要求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決不可以沉浸到‘酒綠燈紅’的地方去”,“不要去參與那些豪華性娛樂,更不能去追求奢靡腐朽的生活方式”。1997年1月,江澤民在中紀委第八次會議上進一步指出:“由於多種原因,黨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好傳統、好作風,在相當一部分黨員和幹部中淡忘了,有的基礎已經丟得差不多了。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在不少地方、部門和單位盛行起來。一些人沉溺於物質享受,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令人觸目驚心。”“奢侈浪費既是消極頹廢的表現,也是腐敗問題得以產生和蔓延的溫床。”

進入21世紀,針對我們黨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所麵臨的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這四大考驗,以及麵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這四種危險,胡錦濤提出,要牢記毛澤東提出的“兩個務必”,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大興艱苦奮鬥之風,隻有這樣才能凝聚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精神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麵對新的曆史條件、社會環境和我們黨肩負的曆史重任,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問題,提倡全黨全社會形成崇尚節約和反對浪費的良好風氣,采取了一係列重要舉措,並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之一,充分反映了黨中央對提倡節約和反對浪費問題的高度重視。麵對社會上依然存在的浪費現象和奢靡之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對於那些“鋪張浪費、豪華奢侈的東西”, “我們不能安之若素、司空見慣、見怪不怪”,“要來真格的”“浪費之風務必狠刹”。“要采取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的舉措,加強監督檢查,鼓勵節約,整治浪費”,要“堅決防止走過場、一陣風,切實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終”。他強調,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製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二、勤儉節約精神不能丟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我們黨肩負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曆史責任,承載著凝聚全中國人民的力量、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曆史重任。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共產黨員以什麽樣的精神狀態和作風狀態走上新的曆史征程,需要引領一個什麽樣的社會風尚,這些都至關重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關乎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關乎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實現,也關乎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這種精神不能丟。

第一,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改進黨的作風的需要。改進黨的作風,是我們黨的一項緊迫任務。始終保持好的生活作風和工作作風,事關黨的凝聚力、戰鬥力,事關黨同人民群眾的聯係,事關我們事業的成功。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靠著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艱苦奮鬥,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但是不可否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奢靡之風開始慢慢抬頭,有的黨員和領導幹部迷失了方向,講排場、比闊氣,沉溺於物質享受。一些黨員幹部花起公款大手大腳,超標準建設樓堂會所,超豪華裝修辦公室,超編製、超等級購買、配置公務用車,超規格迎來送往和宴請等現象常有發生。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全社會具有引領和導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如果我們對這種種不良現象掉以輕心,其後果將不堪設想。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要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製腐朽沒落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抵製歪風邪氣,弘揚新風正氣。任何時候,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都不能丟。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保持生機勃勃的進取精神,形成健康文明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是關係到在新的世紀能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大問題,能不能自覺戒奢尚儉,絕不是小節,而是大節,是堅持不堅持黨的政治本色的大問題。

第二,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的需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僅是條件艱苦情況下的要求,更是社會主義初期階段長期奮鬥的永恒主題。初級階段的100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100年,也是艱苦奮鬥的100年。現代化建設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艱苦創業的過程,特別是在我國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條件下進行現代化建設,更是這樣。即使到全國實現了小康目標,在世界也還是較低生活水平,也隻是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第二步,要實現第三步目標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還需進行很長時期的奮鬥。鄧小平說:“我們搞社會主義才幾十年,還處在初級階段。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曆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目前,雖然我國

經濟總量擴大了,物質條件比過去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提高,但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前進的道路上仍麵臨許多困難和風險。即使將來國家富裕了、人民富裕了,仍然要講勤儉節約。勤可持家,奢可敗國,勤儉節約對於我們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影響,從“全麵建設”到“全麵建成”的一字之差,標誌著小康社會建設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更加艱巨的任務告訴我們,站在新的征程上,對於每個共產黨員來說,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至關重要。每一個共產黨員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節約一點,就是對國家建設貢獻一點,浪費一點,就是對國家經濟損失一點,任何一項小的浪費,如果不加糾正,推算到全國,就是一項巨大的浪費。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今後一個時期,人口還要增長,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將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淡水和耕地緊缺是我們的心腹之患,沒有勤儉就沒有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將來,加強節約,積累國力資源,是我們建成小康社會的物質保障。所以我們要堅決防止任何形式的鋪張浪費。

第三,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保持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曆史上,執政者是節儉還是奢侈,往往直接影響政權的興亡。在今天,執政黨能不能發揚艱苦奮鬥、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情,是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提倡節儉、反對奢侈,是社會興盛和安定的前提。我們黨處於執政地位,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在農村流行著這樣的話,組看組,戶看戶,群眾看幹部。這就是說,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幹部的表現,廣大群眾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人民群眾往往把幹部作風看成黨風、政風的體現,總是通過對各級幹部的一言一行來看待黨、認識黨,總是將各級幹部的人格形象同黨的形象相聯係,進而由相信各級幹部到相信黨、依靠黨。共產黨員的精神狀態是一種自然的影響力。它通過榜樣的身教、品德的熏陶、情操的感染等潛移默化的作用,使群眾自覺地產生敬佩與信賴,從而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進而形成巨大的發展動力。群眾路線曆來是中國共產黨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根本路線和根本方法。堅持群眾路線,也就內在地要求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同甘苦、共命運,一同艱苦奮鬥。黨員隊伍中存在的奢侈浪費、貪汙腐敗現象,廣大群眾看在眼裏、氣在心裏,頗有微詞。每年的全國“兩會”,遏製“三公”消費、製止奢侈浪費幾乎成了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們老生常談的話題。如果共產黨員不能夠戒奢從儉,就難以凝聚人心,國家和社會就難以長久繁榮穩定。隻有保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才能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同甘共苦,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係。隻有勤儉節約才能有效地從源頭上預防腐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三、狠刹奢靡之風,加強製度保障

源頭上狠刹浪費奢靡之風,不僅需要道德自律、動員號召,更需要剛性的製度約束、嚴厲的懲戒機製。由於製度具有根本性、穩定性、長期性和全局性特征,在養成節儉意識的過程中,在強化教育和自律意識的同時,必須不斷健全規章製度,強化對領導幹部權力行使的約束機製,減少領導幹部發生奢靡浪費的機會。通過製度建設的方式製約領導幹部的奢侈浪費行為,領導幹部就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為方式,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要將領導幹部節儉意識的形成和幹部人事製度掛鉤,在提拔使用領導之前注重對勤政廉政的考察,對存在奢侈浪費行為實施“一票否決”,不予提拔使用。在對地方黨政領導、部門領導進行績效考核、政績考核過程中,注重考核“一把手”以及班子成員的節儉意識,將領導幹部是否養成節儉意識作為考核的“硬指標”。加強黨內監督、審計監督、法律監督、人大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及時發現領導幹部中有違節儉要求的行為並進行查處。結合時代特點和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製定相應的製度對有違節儉要求的行為進行規範。

2012年12月,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八項規定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獲審議通過。八項規定包括了“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同時,六項禁令指出“嚴禁濫發錢物,講排場、比闊氣,搞鋪張浪費。各地各部門不準借用各種名義組織和參與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不準用公款組織遊山玩水、安排私人度假旅遊、出國(境)旅遊等活動”。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提出反對“四風”,會議要求,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為重點,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作為切入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他指出,在奢靡之風方麵主要是鋪張浪費、揮霍無度,大興土木、節慶泛濫,生活奢華、驕奢**逸,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這就再一次對黨員幹部提出了要真正回歸艱苦奮鬥的傳統,杜絕奢靡之風、勤儉節約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台的這一係列鐵腕舉措,從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八項規定”,到“四風”建設,再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奢侈浪費之風得到了有效遏製,但一些地方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現象仍時有發生,群眾對此也仍然反映強烈。

2013年10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並同意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對黨政機關經費管理、國內差旅、因公臨時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活動、辦公用房、資源節約做出全麵規範,從源頭上狠刹奢侈浪費之風。“尚儉戒奢”上升到製度層麵,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將這項工作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以剛性的製度約束、嚴格的製度執行、有力的監督檢查,從源頭上狠刹奢侈浪費之風。《條例》在強調以宣傳教育工作增強節約意識的同時,更提高了刹奢倡儉的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加大了懲戒問責力度,加強了督促檢查力度。不僅有黨內的嚴格監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對奢侈浪費分子及時、從嚴查處,也體現了接受來自黨外的、公眾的廣泛監督的誠意。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頒布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在黨員廉潔自律規範部分,圍繞黨員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儉與奢”的關係,明確提出“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製度化,將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內容納入條例,其中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擲地有聲的話語,傳遞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堅定決心和明確方向。從源頭上狠刹奢侈浪費之風,紮好製度的籬笆,將嚴格的公務接待製度、政務信息公開製度、財務、審計以及嚴懲的責任追究還有社會監督等相關製度相結合,多管齊下,讓黨員幹部能夠在製度下自我約束,嚴格按照各項規章行事,在全社會起到率先示範的作用,才能夠形成一個對奢靡之風說不的大環境。

既有定法,執法必嚴。隻有堅決維護製度的剛性約束力,才能確保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落到實處。加強製度規範防範,建立健全有利於厲行節約、不能鋪張浪費、不敢肆意揮霍的製度體係,是戒奢尚儉的關鍵。製度一經製定,必須嚴格執行,以維護製度的權威性。通過各種方式強化對奢靡之風的監督檢查力度,並將監督檢查情況以適當的方式及時披露和通報。敢於暴露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對問題遮遮掩掩,“猶抱琵琶半遮麵”,不利於問題解決。違反製度規定的行為,是對製度權威的公然蔑視和挑戰,一旦發生絕不能輕易放過。否則,就會破壞製度的嚴肅性,削弱製度的執行力。

四、知行合一,共產黨員要率先垂範

領導幹部的生活作風不是小事,它是領導幹部人格形象的重要體現,是衡量領導幹部威信高低的重要標準,也是影響幹群關係的重要因素。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激勵人心的無聲向導,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極大地激發人民群眾投身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奢侈腐化、鋪張浪費則是瓦解意誌、渙散人心的腐蝕劑,就像傳染病那樣侵蝕社會的健康肌體,毒化社會風氣,損害黨的形象,破壞黨的威信。落馬的貪官,無不是從貪圖享樂開始。古往今來,奢欲貪念與以權謀私、貪贓枉法往往是分不開的。作為社會的先行者,黨員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起到示範作用,對周圍人群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約束力。“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領導幹部要從我做起,自己首先不搞排場、不破標準、不要超標配置,事事簡樸、處處節約,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跟著一級學,就會聚合崇儉抑奢的正能量。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應爭當戒奢

尚儉的領頭雁、排頭兵,敢於叫響“向我看齊”的口號,時時處處把節儉當成工作和生活的準則。

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首先要求黨員幹部轉變觀念。社會越是進步,越應該堅持勤儉節約,越是繁榮富強,越是要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質,黨員幹部應該進一步增強勤儉節約意識,因為隻有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才能做一個不貪圖享受、腳踏實地的人,才能做一個處處為人民著想、說真話做實事的人,才能做一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人,才能真正樹立“勤政、廉潔、高效”的服務性政府形象。

一是強化國情教育。黨員幹部節儉意識的養成極其複雜,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部分黨員幹部對國情了解不透徹、不深入是造成其奢侈浪費的重要因素。有些黨員幹部認為我國目前的財政收入已經大大增加,國家綜合國力得到較大提高,沒有必要再倡導勤儉節約的意識,認為國家的富強已經為其揮霍國家財產提供了基礎和便利,甚至有人認為如果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繼續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作風就“無法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工作、生活中助長了奢靡之風,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造成了極壞影響。實際上,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排名仍然靠後,我國仍然必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發展中國家的地位仍然未改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付出更多。在發展中還存在諸多不和諧的因素需要解決,比如經濟發展造成生態環境資源的破壞,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極少數領導幹部官僚主義、奢侈浪費、消極腐敗等,這些都需要我們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緩解。要養成領導幹部的節儉意識,就必須強化針對領導幹部的國情教育,讓領導幹部對當前我國的國情有深刻、準確、清醒的認識,以居安思危、毫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對待工作和生活,避免助長奢靡之風。當然,強化針對領導幹部的國情教育也隻能為領導幹部養成節儉意識提供條件,問題的本質還在於領導幹部的品性好壞和監督製約機製效用的發揮。

二是強化自律意識。為官者的道德品性對其是否能夠養成節儉意識具有決定性影響。為此,黨的領導機構和組織部門應該強化領導幹部的自律意識,創造性采取相應教育舉措提升領導幹部的道德品質、自律意識。領導幹部的自律意識是其道德品質的最高境界,如果領導幹部失去了自律意識,就會在錯綜繁雜的規則麵前尋找製度的“空子”,從事謀取私利的行為,使各項製約領導幹部的規章製度失去應有作用。為此,領導幹部在節儉意識的養成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其自律意識。強化自律意識,要從堅定信念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方麵下功夫,通過增強自律強化對自身世界觀、權力觀、人生觀的教育改造,保證始終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防微杜漸,避免在工作、生活中奢侈浪費和腐化墮落。

三是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這是領導幹部增強節儉意識的內在動力。政績觀直接反映領導幹部從政的價值取向,反映對待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的態度。習近平指出:“什麽叫政績?顧名思義,就是為政之績,即為政的成績、功績、實績。我們做事情、幹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於國家、下有利於人民;既符合國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國家和人民長遠利益的要求;既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又能促進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黨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績。”決策失誤是最大的浪費。有了正確的政績觀,就能指導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領導幹部要堅持求真務實、講求實效,把心思用在幹事業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實中,創造實實在在的成績。要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把有限的財力、物力用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上,用在切切實實改進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上,使各項政績真正經得起實踐、群眾、曆史的檢驗。

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重在落實到行動上,做到思想和行動相統一。要說做一致,既要立言,更要立行,台上講的令人信服,台下做的更要令人敬佩。帶頭勤儉節約,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首先就要切實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能幹的事情,自己首先不幹。在具體行動上要做到:

一是不要大手大腳。“成由儉,敗由奢”是古訓。做任何事情都要講成本,要把有限的經費放在辦好事、辦大事、辦實事上,謀求效益最大化。決不能把大手大腳花錢當作一種樂趣,不是自己的錢不心疼,不是自己的物品不當數。要精打細算,算了再花,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切莫大手大腳、超預算開支,更不能瞞天過海,隻顧花錢,不管有沒有錢,反正花了再說,給後人留下一屁股債,留下一片罵名。既要算好經濟賬,更要算好政治賬,不要因此壞了風氣,毀了自己的前程。

二是不要貪圖享受。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精神境界。當前,有些人思想空虛、精神萎靡、貪圖享受的思想在滋長,熱衷於吃吃喝喝,迎來送往,殊不知其危害無窮。它瓦解人的精神,渙散人的意誌,消蝕人的品格,侵害人的靈魂,損害發展的大好形勢。因此,共產黨員一定要警惕,要有更高的標準、更嚴格的要求,不貪不奢,不講排場,不擺闊氣,不畏艱難,頑強拚搏,勤儉持家。

三是不要搞特殊化。每個黨員都要自覺地置身於黨組織的監督之下,把活動限定在黨紀國法允許的範圍之內。在黨內生活中,要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思想武器,嚴於剖析自己、勤於反省自己、正確評價自己,始終向黨敞開心扉,主動向組織匯報思想,自覺接受黨組織監督。言行舉止要自覺地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自覺接受群眾的評議,群眾滿意的就去做,群眾不滿意的就去改,通過接受群眾監督來換取群眾擁護。

典型案例

邢燕子:發奮圖強 紮根農村

邢燕子,女,漢族,天津市人,中共黨員。1941年出生,1958年參加工作,天津市北辰區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一、特殊年代,“小燕子”聞名全國

邢燕子的故事,是從1958年開始的。邢燕子初中畢業後,沒有回到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區,而是回到當時的寶坻縣司家莊村,每天與鄉親們一起去插秧苗、種高粱。邢燕子曾說:“我那時並沒有多高的思想境界,就是想回鄉下跟爺爺做個伴兒。”當時,村幹部看這個從城裏來的女娃壓根兒不會幹農活,就把她安排到食堂工作。

司家莊村是窮村,村子裏的壯勞力去外地支援建設,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婦孺。邢燕子從食堂走進田野,她說,自己幹農活並不伶俐,隻有苦幹加實幹,幹不完就不休息。那時提倡解放婦女勞動力,邢燕子跟幾個夥伴組織幼兒園,一下子讓20 多個青壯年婦女騰出手來下農田。隨後,她幹脆組織女團員,組成了“燕子突擊隊”。

冬季,她帶著突擊隊員砸開三尺厚的冰結網打魚,晚上打葦簾子, 3個月就給村裏掙了3600多元錢,種下430畝高產麥,向荒窪要糧。她經曆了艱苦生活的考驗,帶領“燕子突擊隊”數年如一日的忘我勞動、奉獻,成為時代的楷模和標兵。

1959年至1960年,全國各大報紙、電台紛紛報道邢燕子的事跡。邢燕子說:“其實燕子隻是我的小名,我是在北京出生的,爸爸在燕京、燕生、燕子三個名字中選了這一個。有個報社記者在寫報道時說燕子更形象,以後大家就都叫我邢燕子,我的本名邢秀英反而很少人知道了。”邢燕子最幸福的,是她先後5次受到毛主席接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還專門為她寫下《邢燕子歌》:

邢燕子,好榜樣!學習王國藩,學習鐵姑娘。全家都在城,自己願留鄉。園中育幼幼成行,冰上治魚魚滿網,天寒地凍,搶種墾荒,要使石頭長出糧……

從1960年到1978年,全國大約2000萬知識青年就是唱著這首“燕子歌”奔赴到祖國的天涯海角。

二、當了市委副書記,也得自己揀柴火

1973年至1983年,邢燕子擔任了天津市市委副書記一職,當時對領導的要求非常嚴格,組織上決不允許領導家屬“沾光”,所以邢燕子當了市委副書記,她的家庭卻不允許進城。

邢燕子這個副書記,是“以農代幹”的,根本沒有工資,還是得靠掙工分吃飯。不過,邢燕子公務繁忙,哪有時間天天下地?為了幫助丈夫過日子,邢燕子不得不經常到大窪裏為家裏拾柴火。“現在說起來大家可能都不相信,說我當那麽大個官兒就沒有錢?其實真的沒有,從那時候過來的人,肯定都清楚。”

邢燕子的廉潔作風延續到現在。陪同她一起來上海的二兒媳快言快語:“老太太有要求,我們在外麵,從來不敢提自己是邢燕子的家人。我跟我愛人一開始談戀愛的時候,一直以為他隻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直到我上門之前,他才說自己的母親是邢燕子,嚇了我們家一跳!”

邢燕子後來雖然不在其位,但仍是眾所周知的名人,不少企業、飯店紛紛通過關係請她題詞,而且出價不菲。這都被邢燕子一一拒絕,用她的話來說:“邢燕子不單單是我一個人的名字了,還關聯到黨員的名譽,我從來不敢濫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