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①。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②。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③,複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④。樸散則為器⑤,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⑥。

注釋

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雌性趨於靜下,雄性趨於動上,老子思想,靜能製動,下能製上,雌能製雄。按老子逆轉法則,以雄為雄,則會轉化到自己的反麵——雌,所以要守雌。溪,水出於山、入於川則曰溪,溪位卑下,為山水所歸,老子用溪比喻聖人守雌處下,為天下所歸。

②嬰兒:老子眼中的嬰兒無知無欲,以柔弱為用,不與人爭雄。老子常以嬰兒喻得道者的情狀。無知的知指的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它具備兩個特征,第一,使人們能分出高低,比如我考第一,你考第二,這就有了爭的意味;第二,使人們可以評價自己的行為,比如我救了一個人,這種行為是善的,善有善報,我就應該得到獎賞,這和老子提倡的“生而不有”思想嚴重衝突。

③忒:差的意思。

④樸:尚未雕琢成器的原木,這裏指道。老子的樸完全符合自然無為的道:本質自然生長,沒有人力痕跡;生長過程中不用力(任何自然生長的事物都不會用力)。而孔子喜歡的則是雕琢後的原木,所以才說過“朽木不可雕”的話。老子喜歡野生,孔子喜歡家養。老子喜歡渾然天成,孔子喜歡人工雕飾,一無為,一人為,這是二派的最本質區別。

⑤樸散則為器:散,壞掉;器,與道對稱,道無形,器有形,指事物,工具。原木被切割成幾段,每一段都成為器,於是有了名。

⑥大製不割:製,指治國之道。割,傷害。最完整的製度不分割,仍是一種主張原木狀態的無為治國理念。

譯文

認識到自己能雄健,所以安心處於雌弱的地位,做天下的小溪。做天下的小溪,謙虛的德行就不會離散,則會回複到嬰兒(道)的位置。認識到自己能潔白,所以安心處於汙黑的地位,做天下的法式。做天下的法式,原有的德行就不會缺損,會回複到人類的原初。認識到自己能有榮光,所以安心處於卑辱的地位,做天下的空穀。做天下的空穀,原有的德行,就能保持充足,又回複到上古的淳樸。上古的淳樸一旦分散,就變成各種器物,聖人遵循器物中的樸(道)來進行管理。所以,最高明的統治是因順自然(遵循樸散後器物具備的樸)不必分割。

度陰山曰

有一種謀略叫韜光養晦,它最厲害的地方是,你不是不想破解它,而是不忍心。

大唐帝國第十七位皇帝李忱(唐宣宗)是“知雄守雌”的典型曆史人物,成語“韜光養晦”即從他出。李忱是唐帝國第十二位皇帝李純(唐憲宗)的第十三子,李純死後,皇位傳了四人,最後到了李忱的侄子李炎(唐武宗)手中。李炎對這個叔叔很不放心,因為不知什麽時候開始,李忱就傻乎乎的,整日不講話,常常呆坐。平時皇室聚會時,大家都在李炎的帶領下拿他開玩笑。李忱對哪怕是惡意滿滿的玩笑也始終保持著微笑,這更讓皇帝李炎對他戒備森嚴。

李忱就在侄子的特別關照下,經常出現各種異常。比如吃飯時突然吃出石子,喝茶時突然喝出鳥屎,每次走路都感覺有人跟蹤他,甚至在一個雪夜,李忱竟然挨了記悶棍,差點死在雪中。

不過,無論受到多大的委屈,遇到多麽危險的事情,李忱都隻字不提,但李炎卻一清二楚。看到叔叔真像個傻子,李炎放下心來。846年,李炎一命嗚呼。由於他沒有後代,宮中掌控禁軍的太監馬上跑到皇子皇孫的大本營挑選一個新皇帝。在斟酌後,太監們一致認定傻乎乎的李忱是最佳人選,因為傻子最容易控製。

李忱登基後,太監們發現自己才是傻子,李忱像變了個人,性情果敢,雷厲風行,明察秋毫,儼然是百年不遇的雄主。在李忱的治理下,大唐帝國出現了自安史之亂後從未有過的光芒,後人稱李忱為“小太宗”(精靈版李世民)。

李忱能上位,全靠他的裝瘋賣傻、韜光養晦。它來自老子的“知X守Y”, X是光明的,高處的;Y是黑暗的,低處的。知是指思想上的認識,守是指在實踐中執行,而老子的意思不是知道什麽就去做什麽的知行合一,恰好相反,他是絕對的知行不一:知道雄卻去做雌、知道白卻去做黑,知道榮卻去做辱。這種非直線、極不正常的思路讓人如遭悶棍,眼前漆黑。

其實,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沒那麽複雜,它的前提是,你此時還沒有雄、白、榮的資本。若要達到雄、白、榮的地步,必須從雌、黑、辱開始。

老子絕對不是受虐狂,所以他不可能讓你永遠都堅守著卑劣的雌、黑、辱,他還是希望你能從這種卑劣的地位轉化到雄、白、榮的境界。如何轉化呢?

第一,你必須自信一定能稱雄,而通過韜光養晦能達到這一目的,然後再去韜光養晦,這就是知雄守雌。

第二,你必須真的明白,而不是揣著糊塗裝明白,然後再去裝糊塗,這樣的外糊塗內明白才是真的明白。你裝得糊塗才叫“知白守黑”。否則,你就是個貨真價實的糊塗蛋。

第三,你必須對榮光有著高度的渴求,而且也堅信自己一定能得到榮光,為了得到榮光,你此時甘於屈辱才是有意義的,才是真正的“知榮守辱”。

知雄、知白、知榮是明理,是自信;守雌、守黑、守辱是務實。二者是思想和行動、意識和實踐的關係,缺一不可。

第四,你當然可以知雄守雄,知白守白,知榮守榮。但如此一來,你就會因為過於有為而引起別人的注意,你的高調可能會葬送了你。隻有在意識上高調,行動上低調,思想上盲目自信,實踐上埋頭苦幹,才能從低轉化為高。這就是老子三知三守的威力,後人總結為韜光養晦。韜光養晦是世界上無法破解的計謀之一,對方明知道你要崛起,卻因為你守雌、守黑、守辱而不忍心對你下手,他隻能眼睜睜看著你崛起,這是所有對手最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