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來源

《愚公移山》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言課文,很多語文教師都把它作為公開課的首選教材。在諸多成功的主講教師中,上海市的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對這一課的教學最為出彩。2007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錢先生所著的《錢夢龍與導讀藝術》一書,書中登載了他執教的經典案例《〈愚公移山〉教學實錄》。可以說這一案例是中學語文“六要素”教學模式的鼻祖,它比較具體地闡釋了課堂教學應該如何落實“知識、能力、情意、主動、能動、互動”等六個要素。

二、教學設計簡介

(一)教學思維方式設計

1.知識目標(1)掌握“陽”“懲”“曲”“殘”等重要文言實詞的意義;(2)掌握“且”“之”“本”“以”等常用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兼詞“焉”“諸”的用法;(3)知道定語後置句、謂語前置句的特點。

2.能力目標 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以掃除閱讀障礙,能根據課下注釋理解文意。

3.情意目標 培養有毅力、有恒心,敢於挑戰困難、戰勝困難的精神。

(二)教學行為方式設計

1.主動 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探究重點字詞的意義,結合課下注釋自行翻譯課文。

2.互動 對“曲”“本”“殘”“以”等文言實詞、虛詞的理解,讓學生相互之間共同研討,從而得到有效落實;文章寫了哪些人,記敘了一件什麽事,人們對移山有什麽不同的態度等,讓學生細讀文本後相互交流,相互提示,達到正確理解的目的。

3.能動 對兼詞“焉”“諸”的用法及定語後置句、謂語後置句的翻譯等,讓學生共同討論,教師總結各自的特點,讓學生理解掌握。

三、教學實施簡介

《愚公移山》課堂教學實錄

師 上一課同學們自讀了《愚公移山》,我檢查了一下,同學們學習得很好,老師非常滿意!現在我們先一起來把文章朗讀一遍,好嗎?

(學生齊聲朗讀全文。讀畢,有學生提出“亡”字錯讀成了“wáng”,教師讓同學共同訂正。)

師 下麵請同學們提提看,在自讀中有什麽問題。

生 “河曲智叟”的“曲”是什麽意思?

師 誰會解釋這個“曲”字?都不會?那就請大家查字典。

生(讀字典)曲,就是“彎曲的地方”。

師 嗯,這個解釋選對了。後麵還舉了什麽詞做例子?

生 河曲。

師 對。河曲就是黃河彎曲的地方。你們看,有些問題一請教字典就解決了。還有別的問題嗎?

生 第一段裏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為什麽這裏用個“本”字?

師 嗯,這個問題提得好。誰能幫助這位同學解決這個問題?

生 因為太行、王屋二山後來搬走了,不在這個地方。

師 說得真好!這個“本”字是跟後文相呼應的。這個問題提得好,解決得更好,說明同學們能夠思前顧後地讀文章了。

生 “殘年餘力”是什麽意思?

師 噢,殘年餘力,誰能解釋這四個字?

生 “殘年餘力”是說老人力氣不多了。

師 好,意思講對了!這個“殘”字,我們來明確一下它的含義,好嗎?請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殘,就是“剩餘的”。

師 “殘”跟“餘”在這裏意思是一樣嗎?

生(齊聲)一樣!

師 一樣,對了!愚公快九十歲了,餘下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力氣也有限。再請大家說說看,“以殘年餘力”這個“以”怎麽講?

生 用,因。

師 這樣解釋,在這裏適用嗎?你說!

生 這裏解釋“憑”好。

師 對,解釋“憑”好。“以”作“憑”講,文章裏還有別的例子嗎?

生 愚公妻子講的“以君之力”,這個“以”字用法一樣。

師 對!還有沒有問題了?

生 “出入之迂也”,這個“之”字怎麽講。

師 噢,這個“之”的用法可能沒有學到過,大概都不知道吧?

生 “之”是結構助詞。

師 講得很好!我以為沒有人知道了。是結構助詞,不過這個結構助詞用法有點特別,你們看,如果要翻譯這個句子,這個“之”字要不要翻譯出來?

生(齊聲)不要!

師 那怎麽譯法?

生 出出進進都要繞遠路。

師 講得對!你們看前麵還有沒有同樣用法的“之”字?

生 “山北之塞”的“之”,用法一樣。

師 找對了!同學們還有別的問題嗎?(稍頓)沒有問題了?很好,說明大家都懂了。你們看,許多問題大家一起來思考,不是都很好地解決了嗎?這說明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是能讀懂這樣的文章的。現在,老師來問你們一些問題,看大家真的讀懂了沒有。這篇寓言共寫了幾個人?我們先來把他們列出來,大家—起說,我來寫,好不好?

(學生們紛紛提出,黑板上最後出現了一個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孫、遺男、智叟。)

師 我們先來熟悉一下這個人物表。大家說說看,這個老愚公有多大年紀了?

(學生紛紛答,有人說“九十歲”,有人說“九十不到”。)

師 到底是九十,還是九十不到?

生(齊聲)不到。

師 不到?從哪裏知道?

生 “年且九十”,有個“且”字。

師 且,對!有的同學看書仔細,有的同學就有些粗心。那麽,那個智叟是年輕人嗎?

生(齊聲)老頭。

師 怎麽知道?

生(齊聲)“叟”字呀!

師 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頭子。那麽,那個遺男有幾歲了?

生 七八歲。

師 你又是怎麽知道的!

生 從“齔”字知道。

師 噢,齔。這個字很難寫.你上黑板寫寫看。

(生板書)寫得很好。“齔”是什麽意思?

生 換牙。

師 對,換牙。你看這是什麽偏旁?(生答:“齒”旁。)孩子七八歲時開始換牙。同學們不但看得很仔細,而且都記住了。那麽,這個年紀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讓他去嗎?

(生一時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沒有爸爸!”)

師 你們怎麽知道?

生 他是寡婦的兒子。孀妻就是寡婦。

師 對!遺男是什麽意思?

生(齊聲)孤兒。

師 對了!這個孩子死了爸爸,隻有媽媽。你們看書的確很仔細!再請你們計算一下:這次參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 五個人。

師 你們怎麽知道五人?

生 一個愚公,一個遺男,還有他的三個子孫。

師 三個什麽樣的子孫?

生 三個會挑擔的,“荷擔者三夫”。

師 你們怎麽知道愚公自己也參加了呢?

生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是愚公率領了子孫去的。

師 啊,講得真好!那請你再說說看,“遂率”前麵省略了一個什麽句子成分?

生 主語。

師 主語應該是什麽?

生 愚公。

師 好!愚公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主語補出來,人數很清楚,一共五個。人物我們搞清楚了,下麵再看看,這個寓言寫了一件什麽事?

生(齊聲)移山。

師 這件事做起來難嗎?從文章裏找出句子來說明。

生 很難。文章裏有“高萬仞”“方七百裏”兩句。“高萬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裏”就是方圓麵積七百裏。山又高又大,很難移。

師 說得很好。移山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能顯示出人們不同的精神麵貌。接下來讓我們根據這張人物表上出現的人物,來看看他們對待移山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文章裏有兩個人講的話差不多,你們看是誰啊?

生 愚公妻和智叟,他們兩人的態度差不多。

師 差不多吧。好,我們就先把他們兩個的話一起讀一遍,比較比較,看看兩人的態度究竟是不是一樣。

(學生朗讀)

師 想一想,他們的態度一樣嗎?

生 智叟講愚公很笨,太不聰明了。愚公妻沒有講。

師 你再說說看,智叟講的這個句子是怎樣組織的?

生 倒裝的。

師 那麽不倒裝該怎麽說呢?

生 汝之不惠甚矣。

師 你知道為什麽要倒裝嗎?

生 強調愚公不聰明。

師 對,把“甚矣”提前,強調愚公不聰明到了極點,這句話愚公的妻子是不講的。這裏有一點不同。我們再來看一看稱謂,愚公妻稱愚公什麽?

生(齊聲)君。

師 那麽智叟稱愚公——

生(齊聲)汝。

師 這兩個詞有區別嗎?

生 “君”表示尊敬,“汝”很不客氣。

師 嗯,好!我再把這個“汝”講—講。長輩對小輩,地位高的對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輩之間用“汝”,就有看不起的意思。智叟叫愚公為什麽用“汝”啊?

生 智叟看不起愚公,因為他覺得愚公笨。

師 對,這是又一點不同。還有什麽不同嗎?

生 還有兩句講得不一樣。愚公妻說:“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說:“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師 不一樣在什麽地方?

生 愚公妻說愚公不能把小山怎麽樣;智叟說連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動,有點諷刺的意思。

師 啊,講得好。這裏的“毛”字,是什麽意思?

生 小草。

師 請你把這個解釋用到句子裏去講講看。

生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就是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棵小草。

師 對,一棵小草也毀不了,這是一種什麽口氣?

生 輕蔑。

師 對,輕蔑的,這跟愚公的妻子一樣嗎?

生 不一樣。

師 看,這裏又有不同。還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樣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話裏多了個“其”字,這裏有什麽不同?

生 智叟的話語氣比較強,用個“其”字,有點強調愚公沒有用。

師 講得好。最後還有一句不一樣,是哪一句啊?

生 且焉置土石?

師 這句話怎麽解釋?

生 把土石放到哪裏去?

師 “焉置”的“焉”字怎樣解釋?

生 疑問代詞,哪裏。

師 對,不過這句裏的“哪裏”放到“置”的前麵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裏。愚公妻有這個問題沒解決,後來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生 解決了。

師 怎麽解決的?

生 大家說“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師 他妻子提出這個問題來說明她對移山是什麽態度?

生 關心。

生 擔心。

師 關心又擔心,兩人都講得對。她關心這個技術問題怎麽解決;還對老頭子有點擔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麽大的山,能不叫人擔心嗎?智叟呢?“嘿,你這個笨老頭,一根小草也毀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兩人一樣嗎?不一樣。現在請你們再從文章裏找出兩個字來,把兩人的態度分別用一個字說明一下。你說!

生 獻……

師 獻什麽?

生;疑。

師 對,獻疑。她對能不能移山隻是有疑問。那麽智叟呢?

生 笑。

師 對!笑,笑而止之。一個笑字帶有什麽樣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 諷刺。

師 請在這個“笑”字前麵加一個字,把這種感情表示出來。

生 譏笑。

生 嘲笑。

師 對了,一個是“疑”,一個是“笑”。你們看,本來大家認為他們的態度差不多,但仔細比較、分析一下,就發現差別了。所以你們讀書要常把看起來差不多的詞句拿來比較比較。這個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樣的,就不看了。要動動腦筋,多想想。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幾個人。那個遺男對移山的態度怎樣?

生 高興。

師 怎麽知道?

生 跳,跳往。

師 對了,蹦蹦跳跳地去移山,很高興。他雖然年紀小,但是人小……

生 誌氣大!

師 對,他跟愚公一老一小。都有誌氣。那麽愚公子孫的態度怎麽樣?

生 讚許。

師 讚許,你是從那個“許”字上看出來的吧?再想想,當時大家表示讚許的場麵是怎樣的?

生 熱鬧的。

師 怎麽知道?

生 雜然。

師 這兩個字什麽意思?

生 紛紛地、七嘴八舌的樣子。

師 還有當愚公妻提出疑問的時候,子孫們怎樣?

生 雜曰。

師 什麽叫“雜曰”?

生 議論紛紛地說。

師 看,這個“雜”字很準確地寫出了子孫們紛紛讚同的場麵。上麵幾個人,對移山有堅決擁護的,有疑問的,有反對的。現在時間到了,請大家下課以後想一想:“愚公”就是“笨老頭”,他究竟笨不笨?

——以上是第一課時

師 同學們大概想過了,愚公究竟笨不笨?

生 不笨。

生 笨是有點笨,不過有點精神。

師 嗯,大家自由發表意見,這很好。其他同學的意見呢?還有,我們說愚公笨,或者不笨,都要從文章裏找根據,不能憑空想。

生 不笨。

師 你說說理由。

生 愚公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從這些話裏看出愚公不笨。

師 噢,他有意見。

生 有點笨。

師 理由呢?

生 愚公有不怕困難的精神,但不能運用科學道理。

師 其他同學也發表發表意見。

生 不能說他不能運用科學道理,因為那時還沒有大吊車。

師 你們看,現在我們分成兩派了,一個是“笨派”,一個是“不笨派”。(問幾個同學)你們是屬於哪一派的?

生 不笨派。

師(問另一學生)你呢?

生 笨派(笑聲)。

師 剛才我說過,無論說愚公笨還是不笨,都得根據文章。現在讓我們把前前後後有關愚公的一些句子分析分析,再下結論,怎麽樣?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動機是什麽?

生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師 請你解釋一下。

生 苦於山北交通阻塞,進出要繞遠道。

師 說得對。就是說,愚公所以要移山,是因為也“痛感迂、塞之苦”(板書)。那麽山移掉了有什麽好處呢?愚公想過沒有?

生 移了山,那就可以“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師 你也解釋一下。

生 指通,就是一直通到。直通豫州之南,達到漢水南岸。

師 對!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愚公清楚地知道移山的好處,用一句來概括,叫作“確知移山之利”(板書)。這說明他做事目標很明確。還有,剛才有同學提出的他那段回答智叟的話,你們覺得這段話講得好不好?

生 好!

師 好?好在哪裏呢?你說。

生 這段話有力地駁回了智叟的“笑而止之”。

師 嗯,的確駁得很有力,念起來很有勁的。我們來念一念,體會體會好嗎?

(學生念“北山愚公長息曰……何苦而不平”幾句。)

師 好,就念到這兒。你們感到這段句子寫得怎麽樣?

生 有力!

師 你們找找原因看,為什麽會造成有力的感覺?句子組織有什麽特點?

生 朗朗上口。

師 嗯,講得有理。為什麽朗朗上口呢?

生 前麵一句最後一個字和後麵一句第一個字相同。

師 哎。他找到了特點。你們看: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後麵一個固字頂著前麵一個固字。你們知道這樣寫有什麽作用嗎?

生 一句頂一句,顯得語氣加強。

犧 對,下麵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生 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師 對。這段話寫得特別有趣,一句頂一句來寫,顯得子子孫孫,綿延不絕。最後總結一句,那一句是——

生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師 什麽叫“無窮匱”?

生 沒有窮盡。

師 是啊,愚公的誌氣,愚公移山的決心,愚公移山的行為,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代代相傳,無窮無盡,就這樣一點點地啃這兩座大山。下麵還有一句話,一轉顯得特別有力,哪一句?

生 而山不加增。

師 這個“而”字怎麽講?

生 然而。

師 對,這裏的“加”字我講一講,“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裝。這一句話一轉特別有力,最後自然引出了一個結論,哪一句?

生 “何苦而不平?”

師 對,這句話是水到渠成,很有說服力,很有道理,智叟能回答嗎?

生 亡以應。

師 如果用一個成話來回答,叫作——

生 啞口無言。

生 無言以對。

師 都對。“無言以對”更符合“亡以應”的意思。為什麽智叟“亡以應”?因為愚公講出了一個很普通的道理,做了一道簡單的算術加減法;很普通,但很在理。從這裏可以看出,愚公不僅痛感迂、塞之苦,確知移山之利,而且還“深明可移之理”(板書)。可見愚公移山不是一次盲目的行動,他是考慮得很周到的。現在我們可以來解決愚公笨不笨的問題了。你們想,一個笨的人能這樣考慮問題嗎?恐怕不可能。那為什麽智叟說他笨呢?我想先給你們講個事。我們上海有一位公共汽車售票員,對待乘客非常熱心,是個學雷鋒的標兵,《文匯報》上登過他的照片。很多人都寫信表揚他,說他服務好。但也有一些小青年說這個服務員“憨頭憨腦”,這是我們上海方言,就是傻裏傻氣。這是什麽道理?還有雷鋒,有些人不是也叫他——

生(齊聲)傻子!

師 你們看,這是什麽道理啊?你說。

生 有的人是從為自己的角度來看的,就說他是傻子;有人是從他為集體做好事來看,感到他是好的。

師 哦,講得真好!就是說要從什麽角度看問題了,用什麽樣的思想感情來看待這樣一件事。這位同學的觀點你們同意不同意?

生 同意。

師 好。那讓我們回到本題上來,再來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來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經多大年紀了?

生 就要到九十歲了。

師 這麽大年紀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嗎?

生 看不到。

師 這一點愚公自己也知道,你們看,他是怎麽說的?

生 “雖我之死”。

師 你解釋一下好嗎?

生 即使我死了。

師 這裏的“雖”為什麽不解釋“雖然”?

生 “雖然”,說明他已經死了。

師 對,這裏要用個假設的意思。可見愚公移山時早就想到在自己手裏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到移山之利嗎?

生(齊聲)享受不到!

師 這看起來似乎有點傻了,對不對?但我們用另外一種觀點來看,用什麽觀點呢?(一學生插話:為子孫……)啊,很好,請你講下去,為子孫什麽?

生 為子孫後代造福。

師 哎,講得真好。同學們都講得這樣好,真叫老師高興!我們如果用“為子孫後代造福”的觀點去看愚公,他不僅不笨,而且還不是一種小聰明,而是……

生(接話)大聰明!

師 對了!有句成語就叫“大智大勇”,還有一條成語也許你們還不知道,叫作“大智若愚”。(板書)。你們看看,這個成語誰能解釋?

生 大聰明的人看起來很像愚蠢的。

師 為什麽?知道嗎?

生 因為他有遠見,深謀遠慮。

師 對了。他看得比別人遠,想得比別人多,別人說他笨,是因為——

生 不了解他。

師 是啊。有些看得比較近的人,不了解他,就說他笨。其實愚公笨不笨?不笨。下麵我們再來看看智叟這個“聰明老頭”聰明嗎?

生 不聰明。

師 那為什麽他叫“智叟”?你說。

生 他自作聰明。

師 嗯,自作聰明。這種聰明是大聰明嗎?

生 是小聰明。

師 對。小聰明。這種愛耍小聰明的人,喜歡占點小便宜,沒有遠見,這種人我們上海叫他“小乖人”,智叟就是“乖老頭”。接下來我們把文章最後一段讀一遍,來繼續思考一些問題,好嗎?

(學生齊聲朗讀最後一段文章。)

師 裏頭有個“厝”字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字同哪個字相通?

生 措,措施的措。

師 什麽意思?

生 放置。

師 對。讀了這一段,我有個問題:有人說這個故事到最後還是靠神仙的力量把兩座山搬走的,這樣看起來,愚公到底是無能的。你們同意這個觀點嗎?

生 不同意!神仙搬山是因為愚公感動了天帝。

師 噢,有道理。

生 還有,操蛇之神他已經怕愚公了。

師 為什麽怕?

生 怕他不停地挖,把山挖平了。

師 對。你們看,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動,文章這樣寫,恰恰是寫出了愚公挖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同學們很會動腦筋,知道有些人的話是錯的。我很高興。同學們對文章的內容理解得很好。現在我們再把文章從頭至尾讀一遍,要求大家仔細體會語氣,尤其是智叟和愚公對答的話,要把兩個人說話的不同語氣讀出來。

(學生朗讀課文。)

師 讀得很好。這篇文章經過大家的認真思考,共同探討,同學們學得很好。現在我們當堂來完成一些作業,希望同學們應用學到的知識,很好地完成作業。下麵我們先拿一段文章請同學們口頭來講講看,看能不能把文章的意思準確地講出來。選最精彩的一段來講好嗎?大家看選哪一段?

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那一段。

師 對。這一段好。誰自告奮勇地來講一講?這裏也要有一點大智大勇。我們看誰第一個勇敢地舉起手來。啊,這位同學要起來講了。大家聽好。

(學生一人起來邊讀邊解釋。略有幾處小錯誤。全班同學共同來訂正。)

師 好,講得真好,老師很滿意。下麵我們再來做一個作業,請同學們解釋一個虛詞。“有子存焉”,這個“焉”字會解釋嗎?好,你說。

生 在這裏。

師 真好,這位同學講對了,在這裏,“於此”,或者叫“於是”“於之”都行。這個“於”是什麽詞?

生(齊聲)介詞。

師 “此”呢?

生(齊聲)代詞。

師 “有子存焉”,就是“有兒子活在這裏”。你們找找看,這篇文章裏還有這樣用法的“焉”字嗎?

生 “無隴斷焉”。

師 請你解釋一下好嗎?

生 沒有山崗高地阻絕在這裏。

師 對了,講得好,你們看,這個詞既是介詞,又是代詞,兼有兩種身份(板書“兼”字)。為了便於記憶,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它什麽呢?

生 兼詞。

師 為什麽叫兼詞?

生 兼有兩種的意思。

師 兼詞,這個名字起對了。記住,“焉”字除了作代詞、語氣詞外,還有兼詞的用法。兼詞在這篇文章裏,除了“焉”字外,還有一個,看誰讀得細心,能把它找出來。

生 “諸”。

師 嗯,找對了。怎麽解釋?

生 之於。

師 這個字很有趣。它是“之乎”兩個字的合音,大家讀得快:之乎——諸。你看,快讀就成了“諸”,慢讀就成了“之乎”。這個“乎”字也能當介詞用,跟“於”是通的。我們來解釋一下,“投諸渤海之尾”怎麽講?

生 就是“投之於渤海之尾。”

師 “投之”的“之”指的是什麽?

生(齊聲)土石。

師 同學們理解得很好。我們在這篇文章裏學到了兩個新的虛詞,就是兩個兼詞。我們都要記住。最後,我們再來做一個作業。這裏有一段文言文,我把油印的資料發下之後,請大家加上標點。(發資料)我請兩位同學把這段話抄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在下麵加標點,待會兒請同學到黑板上加,畫出的一些詞句要能解釋。

甲、乙二生共讀《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長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蓋為子孫造福,非自謀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觀之,必謂愚公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觀之,則愚公實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應。生乙複曰:“今欲變吾貧窮之中國為富強之中國,其事之難甚於移山。若我十三億中國人,人人皆為愚公,則山何苦而不平?國何苦而不富?”生甲動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說明 這段文字在發給學生時沒有標點。)

師 請同學們先在紙上做,等會兒要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加標點。看誰先做好,爭取第一個到黑板上加標點。

(學生做練習。後來有兩個學生上黑板加標點。基本上做對了,少數幾個加錯了,全班討論訂正。在討論標點的同時,由學生解釋畫出的句子,講得都很正確。)

師 同學們點得很對,講得也很好,說明大家能夠應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了。現在我們想一想。這一段話裏麵,你覺得哪一句最重要?

生 “若我十三億中國人,人人皆為愚公,則山何苦而不平,國何苦而不富?”

師 你為什麽覺得這句話重要?

生 現在我們建設祖國,就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

師 對了,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這就是我們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應該受到的教育。我們要不要做乖老頭?

生(齊聲)不要。

師 對,乖老頭自以為聰明,無所作為。我們要學愚公的精神;或者呢,就學學那個京城氏的孩子,跳往助之,高高興興地去為祖國建設出力。同學們,我們上了兩堂課,大家學得這樣好,老師教得很愉快。你們呢?

生 很愉快。

四、評析

這是一堂比較全麵地體現了“六要素”教學模式的公開課。上課之前,錢老師舍得花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課下注釋自讀課文,讓學生自行解決一些容易的問題,較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接著開始了師生、生生互動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提出自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後發動學生思考回答。這個環節,綜合體現了“知識、能力、主動、互動、能動”五個要素。課堂教學注重生問生答,生生互動,師問生答,師生互動,並把這一教學形式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始終。與此同時,隨機指點讀文方法。榜樣取自學生,比空談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在引導學生探究“以”“之”的用法時,側重培養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要求學生從課文中再找別的例子,讓學生“主動”落實重要的文言“知識”,促使學生舉一反三,把知識學活。為使學生理解“孀妻”一詞,錢老師巧妙設問:“年紀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讓他去嗎”,經典的一問,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七嘴八舌暢所欲言。此問的本意在於了解學生是否掌握“孀妻”“遺男”二詞,問在此而意在彼,謂之“曲問”。此前問“愚公多大年紀?”“智叟是年輕人嗎?”都是曲問的例子。問題“拐個彎”,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很容易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

在讓學生列出人物表的教學環節,較好體現了六要素之一的“能動”,讓學生“自主”學習,計算人數,既是了解文章內容的需要(人少而移山,更見任務之艱巨),也是為了落實古漢語“主語省略”的重要“知識”。

錢老師在這堂課中,花了較多的時間引導學生分析人們對移山這件事的不同態度。這一環節,從“情意”出發,引導學生認識人們不同的精神麵貌,是“軸心”所在,也是整個教學設計的“主心骨”。“疑似之跡,不可不察”,教學中此類比較,讓學生“主動”探究,最易收思維訓練的實效。

在理解愚公、智叟形象的環節中,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情意”,先討論其他人物對“移山”的態度,故意留下愚公。主角登台,必須安排專場演出。“愚公笨不笨”,有極強的思辨性,教學對象又是初中學生,能否討論出結果來,全在教師如何引導。劃分兩“派”,為了樹起“對立麵”,激發思辨的興趣。關於“愚公笨不笨”的討論,最後結穴於“大智若愚”的認識。學生尋求答案的過程,正是對課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一係列文言詞句逐一落實的過程。錢老師的一貫追求是:使思想教育寓於語文訓練。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認識愚公的堅毅和敢於挑戰困難、戰勝困難的精神。

總之,錢老師的這堂課,自始至終,把“知識、能力、情意”和“主動、互動、能動”進行了有機結合,使六要素在課堂上相得益彰,各盡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