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需求和利益很多人經常弄混,有時候,連發生衝突的當事人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麽,這時候當不太確定對方的真實需求的時候,一定要大方地去問、去猜,這樣才能引導對方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如果不主動猜,衝突還會繼續。
比如有一次,一位同事跟我發飆,因為他抱怨我遲到了。但我之前就說過,我有件事要做,今天不一定來,這次能來就已經不錯了,可他還是發飆了。我問他:“那你希望我準時到?”(問他的需求)。他說:“遲到是不好的。”“我昨天說了我可能不來啊,但今天來了。到了也不好?”他說:“那大家都沒遲到啊!”我說:“所以昨天每個人都告訴你今天可能不來了?”他笑了笑,說:“也是。”我想他找到了自己的需求,他的需求就是希望大家作為一個團隊可以統一,希望自己組織的會議能被尊重。而我的到來就是尊重,所以,衝突化解了。
比如一個女生不讓男生抽煙,男生偏要抽煙。女生的需求是希望男生健康,男生的需求是希望爽。但他們並不知道彼此的需求,吵得亂七八糟,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是去問。
不僅要問對方的需求,還要確認自己接收到了對方的觀點。
我在某本書裏看到一個例子,一個人說:“我不希望這些小孩到我的地盤上來。”你可能這麽問他:“你不喜歡孩子?他們沒有破壞任何東西,這隻是塊草地。”這是沒有確認過的問題,有確認的回應是這樣子的:“好吧,你不喜歡孩子來這裏(確認)。是他們經過時做了什麽,還是你隻是單純地不想讓他們在你的地盤上?”
請注意,第二個說法就代表著你已經知道了他的立場是討厭孩子,對方會覺得你是聽懂了他的話,不是和他站在對立麵,雖然了解了他的立場不代表讚同,但至少可以讓談話進行下去,不至於上來就是衝突。
你可以想象,如果一個人講點什麽都有人立刻不同意他的觀點,久而久之,他肯定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