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國際貿易動態理論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
(1)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關係的理論
世界每天在變:技術在不斷進步,資本在不斷積累,勞動力在不斷增加,生產可能性曲線在不斷向外移動。技術的發展、生產要素存量的變動、收入的增加及偏好的轉移都可能對原來的貿易模式產生影響。此外,由於交通的發展,各國經濟聯係的增強,各國之間的要素流動也不斷擴大和易化。經濟增長和國際間生產要素的流動必然會對各國的貿易模式和數量規模產生重要影響。例如,經濟增長既能夠通過影響生產對貿易產生影響,也能夠通過提高個體收入從而引起需求變動,從而間接影響對外貿易。
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是技術發展、資本積累和勞動力增加。一般來說,各部門生產技術的發展不會是同步的:有的行業技術發展快,生產率提高得快;有些行業則比較緩慢,很長時間內技術沒有什麽新突破。一國的各種生產要素的增長也不會同步:資本的增長有時可以達到很快的速度;勞動力的增長在一些國家很快,但在另一些國家可能很慢,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國的生育政策;可利用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雖然也可能增長但受到很大的自然約束。總之,生產技術革新和要素增長的不平衡,必然導致一國生產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如果一國的某種生產要素增長速度太快,超過其他要素的增長,則該國密集使用這種要素部門的生產能力就會比其他部門提高得快,這種增長我們稱為“不平衡增長”。“進口替代型增長”和“出口擴張型增長”都屬於不平衡增長:“進口替代型增長”指的是進口行業的生產能力增長得比較快,從而使得國內生產增加,一部分原來進口的商品被國內的產品替代了;“出口擴張型增長”則指的是出口行業生產能力的增長超過其他行業,使得生產和出口都得到了進一步擴張。
初級產品理論或大宗產品出口理論(Staple Theory)是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關係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剩餘出路”假說緊密相關,主要用來解釋自然資源豐富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發展。一般認為,初級產品發展理論主要是由加拿大的經濟史學家提出來的,是加拿大經濟學界對發展經濟學的一個獨特貢獻。在這個理論的形成過程中,不少經濟史學家把這種主要用於解釋加拿大經濟成長的模式,擴展到解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等歐洲移民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經濟發展。著名經濟史學家諾斯(Douglass C.North)也利用初級產品理論來解釋南北戰爭以前美國南部和西部的經濟發展模式。文禮朋、郭熙保(2008)在對初級產品出口導向發展理論的述評文章中提出,在我國學術界提到初級產品發展戰略的時候,人們往往認為它是反工業化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在初級產品理論指導下,那些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可以在開放式的體製下,通過初級產品出口所帶來的聯動效應和需求效應,逐步實現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實現經濟結構的多樣化發展,這與工業化的過程是基本吻合的。
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關係的相關理論是構建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的重要基礎,因為國家發展對外貿易最初的目標和動力就是來源於促進經濟增長的願望,這種最初的動力使得我們在構建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的時候,應該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效益作為最為重要的效應加以評估,並賦予最高的權重,這樣才能夠較準確地反映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2)貧困化增長理論
當一個大國因長期出口資源密集型產品而惡化了貿易條件,從而導致本國福利水平淨下降的時候,就出現了巴格瓦蒂(J.Bhagwati)所說的“貧困化增長”(Immiserizing Growth)問題。
根據貧困化增長的定義可知,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生產、出口初級產品的發展中國家,其出口量已占據世界該種初級產品出口量的相當比重,且世界其他國家對於該國這種初級產品的需求彈性很低,不會由於產品價格下降而大量增加進口,因而該國繼續大量生產並擴大出口,就會導致世界市場大大供過於求,價格大幅度下跌,貿易條件惡化及國民福利下降。典型的例子是20世紀30年代,巴西作為當時的咖啡生產大國,咖啡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場上占有很大比重,因而巴西咖啡生產的擴大使得當時的國際市場咖啡價格大幅度下跌,造成巴西實際收入反而比生產擴大前減少,嚴重損害了巴西的國民福利。當然,並不是說所有出口初級產品的發展中國家都必然存在貧困化增長的問題,理論上說貧困化增長的發生須同時滿足一係列條件。
第一,增加的生產要素必須是用於生產偏向出口產品的。一國的經濟增長隻有傾向於可出口的部分,才會導致出口供給的擴大,從而使該種商品的世界總供給有可能大於世界總需求,使該種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下降,導致貿易條件對該國不利。
第二,外國對該種商品的進口需求缺乏彈性。隻有當外國對該種商品的進口需求缺乏彈性時,該國該種商品出口供給的擴大才會使貿易條件惡化,國民福利降低,出現貧困化現象。
第三,該國在該產品上是貿易大國,即其供應量的增長足以影響國際商品價格水平。
我們關注的問題是,中國的對外貿易是否存在“貧困化增長”。從貿易價格指數來看,據學者計算,1995—2004年間中國的進口價格指數時有起伏,無明顯變化趨勢,而同期出口價格指數一直下降,累計降幅達到10%左右。總的來看,價格貿易條件指數呈現惡化趨勢,總體下降了20%左右。2004年以後關於價格貿易條件指數的研究雖然較為少見,但是從數據來看基本上沒有改變出口價格指數下降的趨勢,因而我們認為中國貿易條件有所惡化是現實存在的情況。
雖然中國的價格貿易條件有所惡化,但是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收入貿易條件在大幅改善,單要素貿易條件也有明顯改進。因此綜合判定認為,中國目前還沒有表現出貧困化增長的特征,即出口數量的上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彌補了價格的下降,因而社會得自貿易的福利水平是上升的,中國從對外貿易中是獲利的。但是另一些學者認為,這樣計算的貿易條件和社會福利僅僅是從價格方麵考慮,並沒有考察各個部門的福利分配以及給予環境的壓力等情況。所以貿易條件隻能作為考察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指標之一,還必須分解到更細致的層麵,並且借助其他測量指標的配合。
可以看出,無論對於中國的貿易條件是否已經陷入貧困化增長學術界還存在怎樣的爭論,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維持,必須建立在盡快改變依靠出口低技術、低附加值產品賺取主要貿易順差的貿易格局的基礎上,而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構建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的時候,應該把大量出口低技術、低附加值的貿易情況作為降低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的因素考慮進去。
(3)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在許多西方學者看來,用技術差距來解釋生產要素於國際貿易的重要性,並沒有清楚地說明仿效技術差距的具體演變過程,也未指明技術進展所創造的新產品會對國際貿易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了解答這些問題,1966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農(Vernon Raymand)在其《國際投資和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國際貿易》一文中,建立了國際貿易的產品生命周期分析框架,闡述了產品技術的變化對貿易格局的影響,並提出了“產品生命周期理論”(Product Cycle Theory),用於解釋美國製成品出口的周期性變化,進而模擬貿易模式的動態變化情況。以後許多經濟學家如威爾斯(L.T.Wells)、赫希哲(Hirsch)等對該理論進行了驗證,並進一步充實和發展了這一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第一次將貿易模式和技術進步的動態變化過程結合起來,是現代貿易理論中第一個動態分析框架,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按照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一個新產品的生命周期要經曆三個階段:新產品階段、成熟階段、標準化階段。在第一階段,產品仍屬新穎,技術上是新發明,發明國壟斷著某種新產品。由於生產一種新的高級產品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開發,而發明國擁有雄厚的科學技術力量,重視研究與發展的投資,人力資本也十分豐富,所以它在新產品開發上占有優勢。而國外對這一項新技術知之不多,且國外生產者起而仿效生產新產品會有個時滯過程。因此,發明國壟斷著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並成為唯一能夠滿足國內外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供給者。在第二階段,技術已經成熟,生產過程已經比較標準化,成熟的生產技術也隨著產品的出口而轉移,外國生產者開始仿製新產品。發明國新產品在國外打開銷路後,吸引了發達國家的大量消費者,隨著新產品日趨成熟,生產過程逐漸穩定和完善,生產成本會有所下降。而技術發明國這時候生產產品的成本要高於仿製國家,於是在外國仿製新產品後,發明國產品因為處於價格競爭劣勢,隻能逐步退出這些發達國家市場,它的出口市場開始縮小。在第三階段,技術已不再是什麽新穎的和秘密的了,生產過程已經完全標準化,此時勞動力成本成為決定產品是否具有成本優勢的主要因素。此時,原來的發明國既更新換代了技術上的比較優勢,又缺乏生產要素配置上的比較優勢,不得不開始進口,而發展中國家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呈現出不可比擬的比較優勢,於是該產品的生命周期在發明國結束。
但是這種產品的周期在其他發達國家仍繼續著。當它們大量出口該種產品時,有一些後起的國家也會開始仿製它們的產品,進而同它們展開各種市場的競爭,即按照產品生命周期不斷地演進,直到它們的市場也被後起國家的同類產品所占據為止。總之,新產品的傳播和其進出口的消長將會不斷地在國家與國家間傳遞推進。
必須看到,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一種動態的理論,產品在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情況下會有各自的特點。從產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來看,產品要素的結構會隨產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演進而有規則地變化:在第一階段即新產品時期,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都須改進和完善,需要科學家、工程師和高技術熟練工人的大量勞動,此時的產品屬於技能或技術密集型;在產品即將或已經進入增長時期(主要是第二階段),產品創新國已經采用大規模生產的方式來製造該產品,即已轉入正常的生產階段,相應地,要素投入已變為主要使用半熟練勞動,產品的生產也變為資本密集型;到產品成熟時期即第三階段,產品表現為在技術不變的條件下長期生產,勞動技能相對變得更不重要,產品的勞動密集度有所提高。
從產品的需求狀況來看,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也發生著有規則的變化:在新產品時期,生產者數目很少,產品缺乏相近的替代品,又主要滿足高消費水平的需要,所以產品的價格昂貴,其需求麵狹窄;到了產品增長時期,市場不斷擴大,參與競爭的生產者大量增加,生產成本也趨於下降,此時隻有降低價格才能擴大產品銷路,因而比較便宜的價格又刺激了該產品的需求;進入產品成熟時期後,該產品已經標準化,各國的技術差距逐漸縮小,大規模生產已普遍化,於是生產者之間展開激烈的價格競爭。
從不同類型國家的相對優勢來看,它們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也有不同特點。第一種類型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最發達國家。它們工業先進、技術力量雄厚、資本和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國內市場廣闊。因此它們研製新產品有明顯優勢,生產增長產品也獲益甚多。第二類是較小的發達國家如韓國、新加坡等。它們同樣有豐富的人力資本和科技力量,國土雖小但技術發達,它們主要適合於成熟階段的產品生產。第三類是經濟後起的國家如中國、印度等。它們擁有相對豐富的熟練勞動,資本比起技能和科研力量還相對豐裕些,因此生產標準化產品占有優勢,況且標準化產品的國際市場比較健全,出口也相對容易。可見,不同國家應該隻生產那些在生命周期中處於本國具有相對優勢階段的產品。
總之,產品生命周期學說從產品的生命運動過程出發,在借鑒H-O學說基本思想的基礎上,闡述了比較優勢的動態發展過程。它指出,隨著產品生命周期的變化,產品不同階段的優勢將從一種類型國家轉移到另一種類型國家,因而不存在一國能永遠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顯然它比傳統的貿易理論前進了一大步,且可以用來解釋工業品的國際貿易格局。這對於國家確定進出口貿易的方向和重點,同樣頗具啟發意義。
在該學說的基礎上,20世紀70年代又出現了一種解釋原料貿易格局的原料生命周期理論。它指出原料生命周期恰好同產品周期相反:在原料生產的“生命”初期,發展中國家占據很重要地位,是原料的淨出口國;在原料“生命”的後期,原料生產的優勢逐漸轉移到發達國家,原因在於發達工業國家用高級技術不斷生產出原料的合成替代品。具體地說,原料周期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派生需求上漲。因為某種產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有關的原料需求也隨之猛漲,從而導致原料價格大幅度上升。第二階段進入需求和供給來源出現替代的時代。由於天然原料的供給出現了越來越多可供選擇的來源,生產者會用較便宜的替代品來替換天然原料,於是原料價格的上漲速度減緩,甚至出現實際的下降。在第三階段,研究與開發起著重大作用,最終導致人工合成替代品的廣泛使用和節約使用原料重要方法的發現,從而使天然原料的重要性進一步下降。該理論實際上還告訴我們,一國的技術進步可以代替天然原料的國際貿易,因此全球天然原料供給的完全耗竭並不意味著它的供給全部斷絕,現時天然原料的世界市場價格必然隨著人工合成原料或其他替代品的廣泛出現而不斷下降。不難看出,這些論述同樣富於借鑒參考作用。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給予我們構建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諸多啟示: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主要圍繞技術的轉移、技術的產生和擴散來討論其對貿易流向的影響。技術和新產品誕生於發達國家,之後逐漸擴散到其他發達國家,成熟後又被發展中國家所掌握,產品由發展中國家出口到發達國家,這種模式可以運用到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中。例如,清潔技術一般是高資本、高技術的產物,而且發達國家居民對自然和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清潔技術和相關產業主要誕生於發達國家。隨著技術的成熟、成本降低以及迫於國際貿易中的綠色標準,這些清潔生產技術慢慢被發展中國家所掌握和運用,這種良性循環可以降低發展中國家的研發成本,使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符合綠色環保標準,減少貿易爭端,擴大南北貿易。在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中,南北合作將是成功的關鍵,我們在構建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的同時,應該加強對貿易合作問題的關注。
(4)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20世紀9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在《國家競爭優勢》(1990)一書中對國家競爭優勢進行了全麵闡述,提出了著名的“鑽石模型”(Diamond Model),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由此形成。所謂國家競爭優勢,就是一國在參與國際競爭的過程中,必須從全局的高度,根據一國範圍內可以調度的資源,並以最終在國際市場上確立本國產品市場占有率作為目的的競爭能力。一國的國際競爭力就是企業、行業的競爭力,它的高低取決於其產業發展和創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內容包括:國家競爭優勢來源於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這四個基本因素以及機遇和政府這兩個輔助因素,這些因素正像是鑽石的基本麵,構造出競爭優勢所需要的理論框架,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圖2-1表示。
圖2-1 鑽石模型
①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包括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知識資源和資本資源四個方麵。當然,就生產要素的技術含量來說,又分為初級要素和高級要素兩類。初級要素是指一個國家先天擁有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級要素則是指社會和個人通過投資和發展而創造的要素。顯然,一國如果想要取得競爭優勢,擁有高級要素遠比擁有初級要素重要。波特認為,如果將高級生產要素投入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會極大地提高企業的價值,從而提高該產業的競爭能力,有利於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②需求條件
國內需求條件是特定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波特注意到,企業需要關注的主要對象應該是有需求的消費者的數量,而不是市場的大小,因而本國市場的需求狀況對一國競爭優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國內需求對競爭優勢的影響主要通過三個方麵實現:第一,本國市場上有相關產業的產品需求若大於海外市場,則擁有規模經濟,有利於該國建立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第二,若本國市場消費者需求層次高,則對相關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優勢有利,因為老練、挑剔的消費者會對本國公司產生一種促進其改進產品質量、性能和服務等方麵的壓力;第三,若本國需求具有超前性,那麽為它服務的本國廠商也就相應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廠商的前麵。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在本國市場上發展起來的一套生產工藝、營銷策略就成為企業今後開拓國際市場的一大競爭優勢。
③相關與支持產業
與企業有關聯的產業和供應商的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礎之一。一個企業的經營要通過合作、適時生產和信息交流與眾多的相關企業和行業保持聯係,並從中獲得和保持競爭力,當這種接觸是各方的主觀意願時,產生的交互作用將非常成功而且重要。一個國家要想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在國內獲得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和相關產業的支持。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機械工具業的優勢離不開數控機床、電動機和其他零件供應商,瑞典在鋼裝配製品(如滾珠軸承和切削工具)行業中的競爭力源於其特殊的鋼鐵行業等。除了供貨商的競爭力,其他相關行業的競爭力也很重要,它們往往帶來新的資源、新的技術和新的競爭方法,從而能促進產業的創新和升級。總之,各支柱性和相關產業之間具有經常的緊密的協調與合作關係,就會構成一國的國際競爭優勢。目前國際分工領域出現了產品內分工,跨國公司更加注重產業鏈的整合,上下遊環節的有機配合對競爭力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④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是指一國國內支配企業創建組織和管理的條件。各類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有其不同的規模、組織形式、產權結構、競爭目標、管理模式等特征,這些特征的形成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所麵臨的各種外部環境。就目前的理論研究和實際經驗來看,世界上還無一種在各國皆能通行並適用的管理方式。由於各國企業的目標不同,因而企業的戰略和結構也不盡相同,如美國企業注重短期目標,日本和德國企業則較注重長期目標等。不同國家有著特色各異的管理“意識形態”,因而各自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學,這種管理的意識對於形成一國競爭優勢往往會起到或促進或阻礙的作用。此外,國內市場的競爭程度對該國的產業形成國際競爭優勢有重大影響:國內市場的高度競爭會迫使企業改進技術和進行創新,從而有利於該國國際競爭優勢地位的確立。波特在這一部分中強調了掌握國家的環境特征,使企業管理模式和組織形態符合本國的民族特征是一個產業獲取競爭力的關鍵。
以上所說的四個因素形成了一個國家在國際競爭方麵所特有的“鑽石”結構,但僅僅依靠這四個因素還不足以完全描述一個國家的競爭環境,因為機遇和政府對以上四個因素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機遇在這裏指的是那些超出公司控製範圍內的隨機事件,如技術方麵的重大突破、石油危機、戰爭爆發等。機遇可以打破現有的競爭環境結構,創造出“競爭斷層”。這種斷層的出現雖然可能使原有國家的競爭地位喪失殆盡,但它同時也可能提供新的機會,使原來競爭力弱的國家可能後來居上。政府則完全通過其對前麵所討論的四類因素的影響而起作用。政府在產業政策、生產標準、市場監管等方麵的政策直接影響到競爭環境的各個因素,反之這些因素當然亦對政府製定相關改革政策具有相當的影響。
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要保證貿易增長的同時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人的全麵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競爭力的提高。這種競爭力從微觀層麵上說是個人和企業競爭力,從中觀層麵上說是行業競爭力,從宏觀層麵上說則是國家的綜合競爭力。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是競爭力的一種,即為了達到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具備的能力,可以用波特的鑽石模型來考察。
首先是生產要素。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智力、技術和資金支持,科學決策和規劃,實施過程中還需要人力支持。高校和企業將是中堅力量,它們研製更加高效節能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並運用到實際生產中,使產品符合國際環境保護標準,起到擴大貿易的作用。還需要提高國民素質,宣傳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觀念,減少浪費,促使全社會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其次是需求條件。貿易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國內外的生產和消費需求,當消費者更加重視生活質量和環境保護的時候,其消費理念則會直接反映到消費的產品上,表現為對綠色產品和有質量保證的產品需求上升,這會刺激生產者改進工藝,使用清潔生產方式。再次是相關與支持產業。必須認識到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其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需要各個部門的協作才能實現:從上遊的原料供應到中間的生產再到下遊的銷售,各個環節構成了對外貿易的全過程。貿易的擴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資源環境的保護就體現在每個環節中。最後是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實現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努力引入市場機製,使企業成為市場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並保證其自由自主地選擇最優行為。企業戰略的製定將不再隻考慮利潤,還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社會責任,如采用清潔生產工藝、生產綠色環保產品、產品符合質量標準等,這些對於提升企業形象、提高企業效益和擴大銷售量都有幫助。
當今世界國際貿易形勢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現在我們麵臨的不僅僅是經濟危機,還包括能源危機、生態危機、南北差距拉大、局部地區政治動**等各種問題。就對外貿易來說,中國是出口大國,很多產品的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從而造成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行為對我國極為不利。此外,由於2010年以來全球經濟複蘇不均衡,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麵臨不同的經濟問題,在此背景下,各國為保護本國產業利益紛紛出台更為嚴厲的貿易限製和保護措施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這對於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影響巨大。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1年中國出口產品共遭受6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金額約59億美元。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進口限製等各類非關稅壁壘措施對我國對外貿易產生的不利影響依然嚴重,知識產權海外糾紛進一步增多,如2010年美國對我國出口產品共發起了19起337調查,2011年也有17起,涉案總金額約7億美元,對我國對外貿易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我國的貿易形勢十分嚴峻,因而構建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迫切。政府應在其中起到指導示範作用,科學規劃、出台相應的政策法規、規範政府行為、保護公民權益,為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基礎。
4.國際貿易新理論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
(1)產業內貿易理論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的發展產生了新的特點,即絕大多數國際貿易量在要素稟賦相似的國家之間進行,且大部分貿易具有在同一產業內進行的性質,甚至還出現相同產品的互相買賣。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貿易雖有巨大發展,但對資源重新配置和收入分配的變化卻沒有很大影響,這些都是傳統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的。針對這樣的情形,不少學者先後對此作了探討分析,如格魯貝爾、勞艾德、克魯格曼等人。他們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係統的產業內國際貿易理論,並指出產業內貿易發生的主要依據是產品的異質性、規模經濟、需求偏好,引起國際貿易理論界的廣泛興趣。
所謂“產業內貿易”,是指一國同時存在著進口和出口同類產品的貿易活動,或者貿易雙方彼此買賣同一產業所生產的產品。所謂“同類產品”,是指那些消費上能夠互相替代而生產上又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它有同質和異質的區分。同質產品是指性質完全一致因而能夠完全相互替代的產品。國際貿易中之所以出現同質產品的買賣,往往來自如下原因:第一,許多原材料(如黃沙、水泥等)單位價值低而運輸成本相對較高,消費者應該盡可能靠近原料供應地來獲得它們,所以一國可能同時進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第二,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大量開展轉口貿易和再出口貿易,其許多進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變;第三,由於一些產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節性特點,一個國家會有時進口而有時出口這類商品,以保證時令產品的正常供給;第四,某些商品的價格被人為扭曲,如國家幹預導致某些國家一些商品的國內價格明顯低於世界市場價格,為了利潤極大化,私人企業便同時進出口一些同樣的商品;第五,出於經濟合作或特殊技術條件的需要,有些國家也進行某些同質產品的交易。這些同質產品貿易隻要加入運輸成本等相關因素的分析,就仍然可以使用H-O學說加以說明。因此,異質同類產品的貿易分析是產業內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
按照產業內貿易理論,異質產品是指那些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產品。在人們日益追求生活質量的時代裏,在科技進步的作用下,出口產品要真正能躋身於世界市場,已不再是單純依賴其生產要素稟賦的優勢,更在於憑借它的某些特色來滿足消費者的欲望,因此同一類商品也會有異質性。例如,同樣是轎車,它們的牌號、款式、性能以及銷售服務都可能有所不同,它們都是具有異質性的同類產品。應該看到,正是這種異質性構成了產業內貿易的基礎。如果一國消費者對外國產品的某種特色產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進口同類產品。比方說,美國轎車豪華舒適,日本轎車輕便省油,兩國都有一部分人需求對方轎車的特色,於是兩國就同時進口和出口轎車。可見,生產要素稟賦相同或相似的國家之間同樣可以進行貿易活動。這樣,產業內貿易理論就解釋了H-O學說所無法說明的戰後國際貿易的重要特點。
然而,既然產業內貿易並不來自要素稟賦的差異,那麽這種貿易利益又來自何處呢?該學說認為,規模經濟是獲取產業內貿易利益的來源:一個國家享有規模經濟的優勢,它的成本就是隨著產量增加而減少,從而得到了生產的優勢,這樣產品在貿易活動中的競爭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從而占據貿易優勢,取得貿易利益。規模經濟的優勢可以分為兩種:從靜態的角度看,它是由於延長生產期、減少機器設備的閑置期、縮短原材料和製成品的庫存期、提高勞動者的技術熟練程度等導致單位產品成本大為下降;從動態的角度看,它是隨著生產者的生產經驗不斷積累而帶來越來越多的經濟優勢。顯然,隻要兩個國家在兩種具有異質性的同類產品生產上各有規模優勢,它們就可能發生產業內貿易並且各自獲得利益。
規模經濟通常可以分為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因此與之相關的國際貿易模式也可以分為兩種情形。
①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要理解規模經濟必須先搞清楚一個概念,這就是規模報酬。規模報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即生產規模擴大時,總產量的變化情況。根據產量的變化程度,規模報酬可以分為三種情形:規模報酬不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導致產出水平同比例的增加;規模報酬遞減(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導致產出水平較小比例的增加;規模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導致產出水平更大比例的增加,即通常所說的“規模經濟”。如若存在規模經濟,則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總產量增加的速度超過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最終帶來平均成本下降,生產效率提高。
根據產品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規模經濟可分為內部和外部兩類。內部規模經濟(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指的是單位產品成本取決於單個廠商的規模而非行業規模;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則指的是單位產品成本取決於行業規模而非單個廠商的規模。內部和外部規模經濟對市場結構具有不同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內部規模經濟的實現與一個產業或行業內的廠商數量呈反比,即廠商數量越少,專業化程度就越高,規模收益也就越高。內部規模經濟依賴於廠商自身規模的擴大和產出的增加,在這種情形下,大廠商比小廠商更具有成本優勢,能夠迫使小廠商退出市場,從而獲得市場實力,也形成了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
②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一個隻存在外部規模經濟的行業,一般由許多生產規模相對較小的廠商構成,且處於完全競爭的狀態,即大廠商比小廠商並沒有更多的成本優勢。
外部規模經濟或外部經濟是,由於各種原因,某個產業集中在一個或幾個特定的區域內集中生產,這種地理上的產業集聚降低了該產業的成本。導致外部規模經濟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廠商的地理集中能夠促進專業化的供應商形成;二是廠商的地理集中有利於勞動力市場共享;三是廠商的地理集中有助於產生知識外溢。這些都使整個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所有廠商的成本下降,且產業規模越大,生產成本越低。
這種外部經濟的存在決定了貿易模式。具體地說,由外部經濟所帶來的成本優勢,能使該國成為商品出口國。雖然有時出口產業的建立是偶然的,但一國一旦建立起大於別國的生產規模,該國就會獲得更多的成本優勢,這樣即使其他國家更具有比較優勢,如果該國已先行將產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那麽其他國家就不可能成為該產品的出口國。在外部規模經濟存在的情形下,貿易模式並不能根據比較優勢加以確定,顯著的外部經濟會鞏固現有的貿易模式,可能導致一國被“鎖定”在已無比較優勢的專業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導致該國因國際貿易而遭受損失。
最主要的外部規模經濟一般來自於知識的積累。當某個廠商通過經驗積累而提高其產品質量或生產技術時,其他廠商可以通過對該技術的模仿獲益。隨著該產業整體知識的不斷累積,這種知識外溢有助於產業內各廠商生產成本的下降。
如若考慮產業知識隨時間推移而積累導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而非單純成本下降,則外部規模經濟就是動態的。一般情況下,知識累積最初由個別廠商突破,而後通過各種形式的“外溢”與模仿傳播至整個產業,最終帶來整個產業整體知識積累的增加,由此使產業平均成本不斷下降。這個過程與單個企業的“幹中學”(Learning by Doing)極其相似,實際上是單個企業“幹中學”模式的放大。
一國對外貿易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和產業形成規模效應是必由之路。我們從理論上評價和估計一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也應該充分考慮到國家實現企業和產業規模經濟的可能性,從而保證更加準確地評估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潛力。
(2)需求偏好相似理論
瑞典經濟學家戴芬·伯倫斯坦·林德(Staffan Burenstam Linder)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論(The 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從需求方麵探討了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兩國之間貿易關係的密切程度是由兩國的需求結構與收入水平決定的。
偏好相似理論具有下列基本假設:首先,一種產品的國內需求是其能夠出口的前提。林德認為,一種產品是否生產取決於國內市場的有效需求,而若要出口,還須有來自國外市場的有效需求。當廠商決定生產什麽產品時,完全要看他所能獲得利潤的多少。要使生產有利可圖,則先決條件是這種產品先在國內有市場。總之,廠商根據消費者的收入水平與需求結構來決定其生產方向與內容,而生產的必要條件是存在對其產品的有效需求。
其次,林德假設一國的需求由其“代表性消費者”的需求傾向決定。影響一個國家需求結構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因而不同收入階層的消費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費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費者越偏好必需品。一國的“代表性消費者”的需求傾向會隨著該國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漸轉向奢侈品並造成社會需求的轉移。當人們收入提高,對工業消費品特別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時,本國的工業品和奢侈品生產也會增加。
最後,他還假設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費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則其偏好也相同,即需求的重疊部分越大。這樣,一國生產很容易與另一國的需求相適應,兩國之間開展貿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貿易量也越大。
根據上麵的基本假設,可推斷兩國的消費結構與收入水平之間的關係是一致的:如果兩國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則兩國的需求結構也必定相似;反之,如果兩國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則它們的需求結構也必然存在顯著的差異。例如,歐美的一些高收入國家收入水平比較接近,打高爾夫球是一項比較普及的運動,因而對高爾夫球的需求可能較大。但在非洲的一些低收入國家裏,雖有少數富人有能力從事這種運動,但打高爾夫球不是代表性需求,這些國家的人民大量需要的可能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
兩國之間的需求結構越接近,則兩國之間進行貿易的基礎就越雄厚。若兩國的需求結構相同,則對任意一個國家的廠商來說,會發現對其產品的需求除了國內之外,還有廣闊的國外市場。廠商通過不斷擴大生產、改進技術,通過貿易(出口)來擴大其產品的有效需求,最終獲取更多的利潤就成為一種自然的選擇。結果是產量增加的速度超過需求增長的速度,從而使該國有能力向別國出口。
重疊需求是兩國開展貿易的基礎,兩國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疊需求的範圍就越大,兩國重複需要的商品就更有可能成為貿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國家,相互間的貿易關係也就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懸殊,則兩國之間重複需要的商品可能很少甚至不存在,貿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林德實際上是從需求的角度來分析說明當代工業國家之間貿易和同一工業行業的雙向貿易。根據林德的理論,需求是引起工業變動和產業貿易的基礎,收入變動又是引起需求變動的主要因素。收入增加的結果是工業製成品的貿易在人均收入較高的國家之間得到更大發展。
關於偏好相似理論的適用性,林德曾指出,其理論主要是針對工業產品或製成品。他認為,初級產品的貿易是由自然資源的稟賦不同引起的,所以初級產品的需求與收入水平無關。而且,就算生產國缺少對初級產品的國內需求,它也可能成為出口品。也就是說,初級產品的貿易可以在收入水平相差很大的國家之間進行,所以初級產品的貿易可以用要素稟賦理論來說明。工業產品的品質差異較明顯,其消費結構與一國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關係,從需求方麵看,發生在工業品之間的貿易與兩國的發展水平或收入水平有密切關係。所以,偏好相似理論更適用於解釋工業品貿易。另外,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較高,它們之間對工業品的重複需要範圍較大,因此工業品的貿易應主要發生在收入水平比較接近的發達國家之間。
偏好相似理論與要素稟賦理論各有其不同的適用範圍。概括而言,要素稟賦理論主要解釋發生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產業間貿易,即工業品與初級產品或資本密集型產品與勞動密集型產品之間的貿易;而偏好相似理論則適合於解釋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即製造業內部的一種水平式貿易。
綜上所述,產業內貿易理論對發達國家之間大力發展工業製成品貿易的現象做出了比較符合實際的分析,指明了它的產生原因和重要特點,彌補了H-O學說的不足,應該說是貿易理論的一大突破。偏好相似理論深入研究需求結構對國際貿易形成和發展的影響,也為進一步研究產品內貿易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把規模經濟視作貿易利益的來源,對分析國際貿易格局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然,由於產業內貿易理論仍然承認比較優勢的存在,因而產業內貿易理論隻是補充而非取代比較優勢學說。
構建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我們需要反思現在的貿易模式。我們的貿易發展目標,應該是從粗放型增長轉向集約型增長,在調整優化貿易結構的基礎上保證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需求偏好相似理論證明兩國之間的需求結構越接近,則兩國之間進行貿易的基礎就越雄厚,其中需求的決定因素是收入。該理論主要是針對工業產品或製成品,而工業製成品的貿易恰好正是當今國家貿易的主要內容。據統計,工業製成品貿易額已經占據了當今國際貿易總額的90%以上,即使在我國,工業製成品之間的貿易也已經占到總貿易量的70%以上,可見需求偏好相似理論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美國、歐盟、東盟和日本,中國的工業製成品在發達國家也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但我們不能就這樣認為中國的貿易結構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我國的製成品出口中很大比例是加工貿易,技術含量和經濟增加值很低,處在“微笑曲線”的底部,而上遊的研發、供應和下遊的分銷、售後等附加值高的環節大多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中。此外,我國大多數廠商沒有自己的品牌,主要進行的是貼牌生產,利潤微薄。所以單純從貿易量來衡量難以評價一國的貿易可持續發展能力。鑒於這樣的考慮,我們在構建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除貿易量以外的其他相關貿易指標,尤其是能夠描述貿易質量和貿易效率的指標,我們也應該盡可能將其納入評價體係。
(3)異質性企業理論
21世紀初興起的新—新貿易理論以Bernard等(2003)、Melitz(2003)和Antras(2003)提出的企業異質性理論作為開端和基礎,打破了傳統貿易理論關於企業同質的假定,開始考察微觀企業異質性對宏觀貿易的整體影響。新—新貿易理論的創新之處在於把貿易理論的研究由產業層麵引入到微觀企業層麵,從而能夠從微觀個體特性的本質出發推演宏觀國際貿易的發展機製,從而更加遵循宏微一體化的經濟學發展脈絡,更加準確地描述企業個體優化對貿易的影響機製與路徑。
異質性企業理論發展的曆史尚短,相關的研究也才剛剛起步,遠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但是其對國際貿易許多領域理論研究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且越來越顯著。構建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指數自然也應該充分考慮到作為新—新貿易理論核心思想的異質性企業理論。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在規模、質量、效率、產業、行業、地理位置、政策背景等諸多方麵存在不同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再將對外貿易的參與主體看成同質顯然已經不合理了。在構建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參與國際貿易主體的異質性,從而盡可能引入描述企業貿易效率的評價指標,保證對異質性企業的準確描述。
對外貿易在人類曆史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現在人類需要反思貿易模式,探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本章所回顧的理論不僅對當時的貿易發展有幫助,經過曆史的沉澱,它們對我們現在的貿易活動仍有借鑒意義,對構建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評價體係有很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