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動態比較優勢理論指導對外貿易本身意味著對外貿易具有可持續性,貿易開展的基礎是各國的比較優勢,中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從動態角度強化和優化自身的比較優勢可以有效地推動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

8.1.1 堅持對外貿易中的勞動力優勢

無論是運用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還是現代的動態比較優勢理論,當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比較優勢就是勞動力優勢。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豐富,根據國家統計局2012年的數據,2011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有3.59億,而農村勞動人口有4.05億,兩者合計中國目前擁有的勞動人口遠遠超過7億,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勞動力來源,也是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從國際分工的角度來看,勞動力優勢是中國對外貿易比較優勢的重要基礎。中國目前勞動力數量龐大,但一方麵,受資本—技術裝備條件的限製,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隻能通過對外勞務輸出和承接加工貿易才能進入實際勞動狀態;另一方麵,目前世界經濟格局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心—外圍”的依附關係依然存在,發達國家掌握著各個經濟領域的核心技術,控製著產品的關鍵環節,將其不具有優勢的低端環節外包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隻能成為發達國家的產品裝配車間,處於產業鏈的底端。因此中國短期不能放棄勞動力的優勢,否則會導致大量過剩勞動力,不利於外貿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堅持對外貿易中的勞動力優勢,逐步提高勞動投入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產業升級提供基礎。

8.1.2 培育和形成對外貿易中的資本和技術優勢

盡管勞動力優勢依然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比較優勢,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逐漸提高,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外資企業逐步將加工製造環節轉移到勞動力更加廉價的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比如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未來中國的勞動力優勢將麵臨著極大考驗。根據弗農、巴拉薩等人的動態比較優勢理論,比較優勢會動態發展,一國既要充分發揮其對外貿易中現有的比較優勢,還要注重發現和培育對外貿易的潛在優勢,從而在國際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益,保證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中國應抓住機遇,積極培育和形成對外貿易中的資本和技術優勢。

《2005—2006全球發展競爭力報告》對全球117個國家的技術指數、創新分指數、技術轉移分指數、信息與通信技術(ICT)分指數等進行了比較,其中技術指數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美國、芬蘭、中國台灣地區、瑞典、丹麥、瑞士、韓國、日本、新加坡和荷蘭,其中,美國、韓國、日本得分分別為6.19、5.26、5.24,而中國得分僅為3.18,排名第64位。除技術指數外,中國在創新分指數中得分2.15,排名第75位;ICT分指數得分2.48,排名第60位;技術轉移分指數得分4.47,排名第43位。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現有的科技人力資源水平不高,中國在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麵亟待提升。我國《人口發展“十一五”和2020年規劃》指出,目前中國15歲以下的文盲有8507萬人,全國公眾中具備科學素養的比例僅為1.98%,農村勞動力的94%以上仍屬於體力型和傳統經驗型農民。在技能勞動者中擁有技師和高級技師的僅占4%,且一般年齡在45歲以上。2005年中國每萬人中科學家和工程師隻有17人,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不利於中國經濟轉型以及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商品結構的優化。因此,為了促進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中國必須培育資本和技術優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隻有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才能逐漸將中國對外貿易的比較優勢從勞動力優勢轉變為資本和技術優勢。

第一,要改變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的局麵,加快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中國的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後,服務業的增加值比重偏低、就業比重偏低和人均增加值偏低。從服務業增加值來看,2011年發達國家該值為65%~75%,如美國為74.6%、日本為65.8%;發展中國家為45%~55%,如菲律賓為52%、印度為46%;而中國僅為43.8%。從服務業就業比重來看,2011年,中國服務業就業比重為35.7%,遠遠低於發達國家該比重,如2011年歐盟服務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比重接近70%,甚至低於一些同等發展水平的發展中國家。從各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度來看,2011年中國服務業僅為4.07%,仍低於第二產業的4.8%。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可以增加對資本和技術的需求,可以逐步增強資本和技術的優勢。

第二,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要實現優勢的升級,改變長期依靠低成本製造優勢的情形,必須由加工組裝型向精密製造型升級,提高產品技術水平。積極開展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的技術創新,尤其是運用高新技術對化工、造紙、冶金、電力等重汙染的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首先,應通過內生技術進步逐步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品和核心技術的品牌,形成技術優勢,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非價格競爭優勢,獲取更多的比較利益。其次,充分調動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要使企業充分認識到自主創新的作用,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活動,提升自身技術水平。最後,政府應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政策支持。一是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加大對新產品、R&D資金投入,對創新產品提供稅收優惠,支持企業技術創新,鼓勵風險投資,解決技術創新巨額資金的來源問題;二是完善法製建設,加大監督力度,打擊盜版侵權行為,為所有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2.推動對外貿易標準化,規避技術壁壘

當前,全球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都製定了極為苛刻的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例如,歐盟目前有10萬多個技術標準;德國目前用的工業標準約有1.5萬種,除工業標準外,德國法律還規定,某些進口產品須符合特別安全規定或其他強製性技術要求;日本有8000多個工業標準和400多個農產品標準,涉及農業、食品業、紡織品、汽車製造業、化學工業、電子工業等各個行業。國外的技術標準、綠色壁壘等也是近十年來我國出口貿易遭遇貿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在對外貿易過程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實施標準化戰略,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衝破技術貿易壁壘和綠色壁壘的製約,促進我國商品的出口;同時有利於加快我國企業、商品服務同國際市場接軌,加快生產技術的更新速度和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改進商品和服務質量等。因此,加強對外貿易中的標準化工作,實施標準化戰略,是符合世界潮流、提高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方麵,要轉變對貿易標準的觀點,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主管部門到各企業都必須認識到標準化工作在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各類外貿企業要強化標準化的意識,認真貫徹執行以《產品質量法》和《標準化法》為主體的有關法規文件,嚴格依法經營,對不符合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項目堅決不上,達不到要求的限定停產。另一方麵,由於國際標準反映了世界各國普遍達到的先進技術水平和生產水平,已成為國際級別上的協調標準和處理貿易糾紛的重要基礎,因此,采用國際標準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主要條件。同時,應認真研究和積極推廣使用國際標準及國外先進標準,及時了解國際先進技術,提供技術改造的方向和目標,進而推動相關技術的進步。

3.加強員工教育培訓,加大人力資本投資

進行全方位的在職培訓,培訓對象不僅包括正規學校畢業的城鎮勞動力,還應當擴大到農村勞動力。因為通過正規的學校教育、在職培訓等方式,勞動力素質可以得到較大提高,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生產成本的降低,並抵消因勞動力價格上漲導致的成本上升,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另外,還能將高素質勞動力逐步轉移到第三產業中,從事服務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提升產業和產品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