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餘的溝通

溝通的語言應該是接受方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在這個前提下,與他們日常生活結合得越緊越好,越容易產生共鳴。

不說話的領導絕不會是一個真正的領導。有人認為深藏在幕後,諱莫如深是一種有效的領導方式,實踐證明它並不是一個好的企業領導方式。任正非不見記者,但是在公司內部的各種會議上講得比誰都透徹,在同諸多高中層的談話一點都不少。他積極接見用戶了解市場的變化,積極見官員以獲得發展的支持。可以在強勢和善解人意之間靈活變化,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確是一個溝通的高手。在這裏我們很有必要研究一下領導溝通的問題,到底什麽是有效的領導溝通?

要影響內外組織和個人,語言是核心工具。話多話少,口若懸河或惜字如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符合環境,達到目的。溝通是為了施加影響,故而能達到這個目的的溝通都是有效的溝通。

溝通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一般而言一個組織有自己習慣的方式,如政府機關和國營企業會多用正式文件的方式讓領導批示,而後組織實施貫徹,當然事前的溝通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試想如果在這種環境下領導對情況不了解,他會貿然簽字同意嗎?或許領導出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否決掉。要麽放進文件堆裏,這樣一來事情被討論的可能性就極低了。無過比有功更加重要,所以多事的倒黴。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不應該發生的事發生了,那是因為使用的推斷標準出了錯誤,不合理存在的合理性就在於既有環境的種種約束。

如果認為國企的紅頭文件是最好的溝通方式,那就大錯特錯了。企業講求的是效率,追求的是利潤,需要積極主動和團結合作,所以企業領導的溝通方式應該不拘一格。如口頭討論、正式會議、電話與電子郵件、宣傳畫、口號等等,清晰明了說明問題就應該采用,而且應該在組織的範圍內建立多樣的常態化的溝通渠道,鼓勵少用正式文件的方式,因為我們麵對的是多變的市場與激烈的競爭。例如,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就經常給員工寫郵件,或來到員工麵前遞一張小紙條,在走廊、餐廳和遇到的員工進行直接溝通。

溝通的障礙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麵,主動方的語言選擇,係統的噪音,以及接受方的感知選擇。主動方需要選擇最能為接受方接受的方式、環境和語言,這一點在這裏不想再強調。係統的噪音是那些讓溝通內容失真的雜音,比如小團體內部流傳的謠言,惡意的推測等等。而接受方由於已有的觀念和人格特質的影響,會有意識地過濾、選擇、誇大縮小、甚至直接加工所獲得的信息,以使它符合自己的需要。懦弱的人總是希望別人也同他一樣懦弱,吝嗇者卻希望別人都大方,所以他們會從你傳達的信息的蛛絲馬跡中尋找出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而溝通方式的多樣和重複,溝通心態上的開放、平等、同情心、積極向上和支持鼓勵是解決溝通障礙的好辦法。

領導溝通的語氣應該不同於一般的溝通。它應該更加有力,強調責任與目標。我們見到的諸多著名的演講都避免使用含糊、華麗、空洞的詞語,其中生動的比喻、有力的動詞、誠懇與精確的表述在聽者的心裏都激起強烈的反應,使聽眾產生共鳴,進而使得言語中的立場在團體的聚合反應中普遍接受認同,變成大家共同的方向。

溝通的語言應該是接受方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在這個前提下,與他們日常生活結合得越緊越好,越容易產生共鳴。“打土豪分田地”,“為人民服務”等等口號背後的思維,是公司領導要好好體會的。溝通的頻率要高,許多信息都需要多次重複,才能真正為員工所接受。做過父母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不是孩子不同意你的要求,而是你重複得還不夠,遇事後他記不起來你所說的要求。領導的溝通就是要把接受方當作孩子和傻子,以簡單明了的語言,一次一次地重複,直至達到要求。冗餘的溝通應該是常態。

有科學統計表明,在我們的日常語言交流中,文字的影響僅為7%,聲音38%,這也不奇怪,因為語言的語調、語速、聲調、咬詞等等更能表達文字背後的情感。影響最大的是非語言的信息,如姿態、臉部表情、時間地點等等,而這種影響常常是通過潛意識渠道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定。一方麵我們要仔細觀察,總結經驗,同時我們也要小心自己的非語言信息,不能泄露或是誤傳信息。

溝通可以分為單向和雙向兩種。單向溝通又有推送灌輸式和吸引選擇式的。前者如作報告,發公告等等,接受方完全被動,主動方完全控製溝通的所有過程。後者如新興的公司網站,公司領導人博客等,這種方式沒有強製性,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在你方便的時間去訪問。接受方的主動性提高了參與度,也提高了信息的接受程度和針對性。比如DELL公司電腦的新價格在公司網上公布後,所有有興趣的購買者可以迅速方便地獲知。

單向溝通由於隻能是發送和接受,而且一般而言所述及的內容都經過仔細的斟酌,對不願意多說的東西會有所處理,加上沒有交互討論探討的機會,其效果也就肯定不如交互雙向來得好。雙向互動的程度對溝通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一對一的麵談,還是一對多的問答,效果差異也很明顯。優秀的領導人不僅僅是一個好的演說者,也必定是一個好的聆聽者。溝通的時間限製對溝通也有關鍵的影響,新聞發言人提問的時間限製會使所有打算提出複雜問題的記者止步,也會使熱烈的討論中止,不可能有深入細致的充分溝通。最理想的溝通形式是從容不迫地麵對麵會談,對於重要的事情這恐怕是唯一的好辦法,不過其缺點就是效率太低。

溝通的內容應該包含邏輯、情感和利益的訴求。邏輯使得我們認真思考,**使得我們打開心智的大門,利益使得我們積極行動。毛主席曾說:我們的軍隊不同於反動派軍隊的一個重要點就是知道為什麽打仗。不充分溝通怎麽可以讓戰士知道犧牲的目的?沒有切身的利益知道了又有什麽所用?如果人是軍隊戰鬥力決定因素,那麽有效溝通就是建立每一個戰士的主動性,把他們團結成為一支鐵軍的魔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