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世代”(??)是由時間、群體、社會結構等綜合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般來說,根據使用者和語境的不同它可以有多重內涵。代際問題研究專家口中的“世代”大致有以下四種含義:第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同步成長的同一時期出生的群體;第二,用於表示家族繼承關係時的群體單位,如“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第三,指處於人生周期中某一階段的一群人,如“青少年一代”或“大學生一代”;第四,有著特定曆史經驗的一群人的總稱,如“戰後一代”和“4·19一代”等。
本書使用的“世代”概念屬於第一種,即同一時期出生的群體。同齡人都出生於同一時期,在成長過程中經曆了相似的人生曆程。比如,在實施中學義務教育的韓國,大部分人8歲升入小學,14歲升入初中,之後還將進入包括大學在內的高等教育機構,經曆升學、就業、結婚、生育、退休等人生階段。但是,僅靠這種“人生過程的製度化”11還不足以賦予一代人“共同的身份認同感”。
成為相同世代所必需的條件之一就是“相同的經曆”,而這種經曆是通過以國家為單位的製度變化或大型事件獲得的。例如,1987年通過民主抗爭的直選製改憲等政治變化,以及1997年發生的外匯危機等經濟變化就屬於這類情況。這類大型事件在改變社會的同時,也對特定世代的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同齡人群因這些大型事件和社會變化而出現特定的思維、情感、行動時,他們就具備了成為擁有同樣意識的一代人的條件。12然後還會出現“區別於前後輩群體”的同世代集體效應或同齡群體效應(Cohort Effect)。同齡群體在社會、文化、曆史等方麵有著相似的經曆,因此在價值觀、人生觀、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等方麵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重要的是,年輕時期的經曆一旦銘刻在腦海中,即使經曆了時間變化,也很難磨滅。所以,同一時期出生的人在某些曆史事件的同一階段,以相似的方式經曆的可能性很高。一代人共同的曆史、文化經驗是形成有別於他人的及這一代人特有的思考方式或行為類型的基礎。
本書基於上述的世代劃分方式,講述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的一代人的故事,但它與世代論(generation theory)無關。以“386世代(1)”“88萬韓元世代(2)”為代表的世代論,字麵意義是強調不同代群的不同社會性格,以求反映社會曆史變化或尋找社會發展原動力的理論,其前提是為實現民主化和近代化等未來理想而付出的努力或貢獻。13但是,現在的90後並不認為自己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也沒有感覺到實現特定理想的必要性,他們隻是為了生存而努力適應著當今時代。我們需要了解的是90後共同擁有怎樣的經曆,並借此來了解他們選擇了怎樣的生存戰略。尤其是和經曆了1997年外匯危機的70後,以及2008年經曆了全球金融危機的80後進行對比之後,答案會非常明顯。
“82年生的金智英”是X世代嗎
2012年,我被選為集團的指導前輩對新職員進行入職培訓。休息時間聊天時,一位新職員問我:“林洪澤先生,您是X世代嗎?”聽到這個問題,周圍的人都咯咯笑了起來,因為大家都覺得對於X世代來說,我的年齡未免有些大。不過,真正讓我有些發蒙的是其他原因。在那之前,我一直認為X世代意味著對新潮流最敏感的新生代。“1982年出生的我屬於X世代嗎?那麽,和我同歲的‘82年生的金智英’呢?”想到這裏,我有些混亂。
“X世代”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指稱當時20多歲一代的最常用的名詞。當時最能代表他們的是BP機、隨身聽、《灌籃高手》等,電視劇《請回答1994》中七封(劉延錫飾)的一幫朋友、2012年上映的電影《建築學概論》中的主人公和大明白(曹政奭飾)等熒屏形象最能代表他們。“X世代”一度代表著當時的新新人類,但現在已經成了懷舊的代名詞。
但是,對於“究竟哪個年齡段屬於X世代”的問題,恐怕很難找到正確的答案。假如大家身邊有可以被稱為X世代的朋友,不妨問一下他們。如果問一下和我一樣出生在1980年前後的朋友:“你屬於X世代嗎?”大部分人無法立即做出回答,而是會陷入思考。他們無法立即對此做出回答的第一個原因是,沒有想過X世代的明確界限;第二個原因則是,“X世代”一詞是韓國國內企業為了營銷從國外引進的名稱。
X世代的說法是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庫普蘭德(Douglas Coupland)創作於1991年的小說《X一代》(Generation X)發表後流行起來的。小說《X一代》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3名年輕人的故事。他們喪失了生活希望、找不到前進方向,為了擺脫故鄉鬱悶單調的生活,來到加利福尼亞的沙漠,剪斷所有羈絆,日夜討論挫折和煩惱等人生問題。
這部小說在當時出版後並未受到太多關注,後來對它產生興趣的是一家美國企業。當時美國的市場營銷負責人和廣告製作者們發現嬰兒潮(baby boom)以後,現有的銷售戰略已經行不通,便開始研究新對策。而當務之急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名詞來稱呼這一不易形容又難以捉摸的群體。正當他們絞盡腦汁渴望找到這樣一個稱呼的時候,小說《X一代》進入了他們的視野。很快,媒體便開始借用這一表述來稱呼新生代。X世代成了用以指稱非常難以被定義的這一代的最佳名稱,而字母X正可以傳遞出有別於老一輩的、難以被輕易定義的含義。這和當年X光的命名方式一致——1895年,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了一種新放射線,並將其命名為X光(X-ray)。其中的“X”也代表著無法了解的意思。
美國對X世代的出生時期範圍也有多種定義,但通常是指根據人口統計學的劃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之後,1965年至1976年出生的一代人。14 X世代不拘泥於舊觀念框架,表現出自由思考、隨心所欲的特性,因此常常被比喻為不知會跳到哪裏去的橄欖球。另外,X世代也指以自我為中心,對消費敏感,能夠使用電腦和網絡的年紀偏大的那部分人。
在美國,“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是在上班族丈夫和全職主婦的家庭模式中成長起來的,而X世代大多由雙職工夫婦撫養長大。因此,X世代也被稱為“鑰匙一代”(Key Generation),意思是指父母在公司工作期間,自己從學校走回家裏,並用鑰匙開門後走進無人的家裏的孩子們。在相對穩定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嬰兒潮一代重視家庭和家人,而X世代中有近50%的孩子是在離婚或分居的父母身邊長大的,他們對家庭具有憧憬和反抗的雙重心理。另外,嬰兒潮一代經曆了越南戰爭等曆史大事件,大多數人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和人生信念,而X世代則整體缺乏這類共識,比起社會性問題,他們更關注個體生活的意義。與嬰兒潮一代夢想可以成真的所謂“美國夢”不同,X世代開始出現較高的失業率和較低的經濟自立性,因此X世代在職業觀上也與老一代有著很大的差異。
最重要的是,與老一代相比,X世代對職場的歸屬感和忠誠度較低,一般不會長期待在一個工作單位。這是因為,當時美國經濟持續低迷,在過去20多年裏,企業為節省成本而大規模裁員,而他們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由於就業市場的不穩定,他們不再期待對工作的忠誠會給自己帶來回報,也不會輕易承諾在一個公司長期工作。可以說,X世代對職場的信任缺乏來自對現實的合理應對,這表明他們逐漸適應了企業單方麵違約的職場風氣。15這種現象與韓國90後的處境非常相似。
另外,X世代對企業產品廣告的不信任感較強,是一群充滿戒備的消費者。他們不相信“有了它,就能過上夢一般的生活”之類的糖衣炮彈,而是更傾向於“消費者需要認真判斷”這樣的觀點。因此,之前以象征性的廣告形象壓倒市場的萬寶路香煙因陷入銷售危機,一度隻能將價格降至一半出售。這種滯銷現象同時也出現在可口可樂等日常消費品市場,這是代群變化引起消費市場出現巨大變化的例證。
X世代:韓國70後的象征
1993年11月,太平洋化學(現愛茉莉太平洋公司)推出的男性化妝品“Amore Twin X”的廣告首次在韓國使用了“X世代”一詞。雖說最近在時尚和美容方麵不吝嗇於對自己投資的整飾族(3)男性漸漸成為主流,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還沒有針對年輕男性的化妝品。Twin X的產品名稱巧妙地運用了美國的X世代叫法,達到了宣傳這是為年輕男性準備的產品的目的。同時,公司邀請演員李秉憲和歌手金元俊為化妝品做代言人,並打造了“我是誰”“我是X世代”等廣告語。
據說當時由於該廣告過於前衛,在廣告試映會上,公司所有高層都保持了沉默。後來,公司又召集了數十名二十五六歲到30歲出頭的年輕職員觀看廣告,結果他們的反應也一樣。但是,剛剛20歲出頭的年輕職員表現出的反應卻與其他人不太一樣。簡單概括的話,就是“雖然不清楚是什麽,但感覺好像還不錯”。太平洋化學相信了這句話,大膽地進行了一次冒險,結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6
由於X世代的叫法是以這種方式在韓國傳播開的,所以很多人懷疑這一稱呼是否真的有必要存在。反對方認為,X世代隻是產品銷售中使用的廣告用語而已,除此之外,什麽都不是。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樣的廣告“不是原因而是結果”,X世代並非虛構或人為創造出來的,而是自發產生或自然形成的一個代群。現在來看,當時的韓國是否真正存在X世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人們已將X世代視為20世紀90年代懷舊的象征,並將其視為韓國代群名稱中頗具代表性的名稱之一。
總之,韓國的X世代是20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的新生代,他們成長於相對優越的經濟環境中,對政治不感興趣,重視個體的個性。從年齡上來看,他們在代表60後的“386”一代之後出現,年齡範圍大致和70後一致。與其用“後386”之類的模糊定義來界定這個70後代群,不如說他們是90年代風靡一時的新生代。
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千禧一代的開始
在世界範圍內,稱呼20世紀8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的最廣為人知的詞當屬“千禧一代”(Millennial Generation)。“千禧一代”一詞最早出現於1991年,巧合的是,它與小說《X一代》的發表年份相同。1991年,人口統計學家尼爾·豪(Neil Howe)和威廉·斯特勞斯(William Strauss)在《世代》(Generations)一書中首次使用了“千禧”(Millennial)一詞;2000年,隨著《千禧一代的崛起》(Millennials Rising)的出版發行,“千禧一代”一詞逐漸流行起來。
書中還指出,千禧一代不似上一代那樣具有反抗精神,但想法更為實際,比起個人價值更重視集體價值,比起權利更重視義務,比起感情更重視名譽,比起口頭更重視行動。因此,比起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他們更喜歡滑板比賽;比起甲殼蟲樂隊,他們更喜歡辣妹合唱團;比起可口可樂,他們更喜歡激浪飲料;比起參與政治,他們更願把誌願服務視為美德。17
千禧一代在美國之所以格外受到關注,原因在於他們父母那一代就是嬰兒潮一代。由於是嬰兒潮一代的子女,他們也被稱作“回聲潮(Echo)世代”。“嬰兒潮一代”掀起的出生率回聲意味著這一代的人數也很多。此時,為什麽這個數字很重要?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是具有強大消費力量的人群。2016年,美國千禧一代共有9300萬人,比嬰兒潮一代的7400萬人還要多。18根據白宮的分析,2013年千禧一代已經占據了美國人口的1/3,預計到2025年將占美國人口的75%。
對1980年以後出生的新生代人群的叫法中,還有一個是“Y世代”。“Y世代”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雜誌《廣告時代》1993年8月的社論中。但是,由於該詞的出現最初僅僅是為了和X世代進行區分,再加上後來又出現了“千禧一代”的說法,因而最終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據美國媒體布魯斯·霍洛維茨(Bruce Horovitz)透露,最早使用“Y世代”一詞的雜誌也在2012年承認,“千禧一代”的稱呼優於“Y世代”,因此他們放棄了“Y世代”一詞。如前麵所說,“X世代”中的“X”代表著未知數,但將下一代命名為“Y”是沒有道理的。同樣的原因,用來指稱1995年以後出生人群的“Z世代”的叫法也受到了人們的排斥。
同為千禧一代,80後和90後一樣嗎
在美國,“千禧一代”通常是指1980年到2000年出生的人。和X世代一樣,千禧一代出生年份的定義也不明確,而且不同團體給出的定義都存在差異,這導致美國相關統計和營銷領域一直處於混亂狀態,無法達成統一。首次提出“千禧一代”說法的尼爾·豪和威廉·斯特勞斯把千禧一代定義為1982年至2004年出生的群體,而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X世代之後代群的美國保險公司大都會(MetLife)則將其定義為出生於1977年至1995年的群體。19 2018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將千禧一代定義為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群體。之所以將1996年作為千禧一代的下限,研究中心給出的理由是,這些人在2001年為6~20歲,對“9·11”恐怖襲擊有記憶,並且熟悉網絡、移動設備、社交媒體迅速發展的新環境。20
如上所述,關於千禧一代的出生時間範圍有很多定義,但需要強調的一點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兩個群體很難合二為一、一視同仁。這是因為,兩個代群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快速發展的IT技術。出生於1983年的美國作家朱麗葉·拉菲多斯(Juliet Lapidos)在2015年發表於《紐約時報》上的文章中說,“和那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不一樣,我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數碼一代”,“我在19歲之前沒有手機”。在這篇文章中,朱麗葉還講述了自己與熟悉智能手機等數碼設備的90後年輕人之間的不同之處。21
《i世代報告》(iGen)的作者、世代研究專家珍·特溫格(Jean Twenge)也一樣。雖然將千禧一代定義為1980年至1994年出生的,但她認為:“雖然他們屬於同一代人,但嚴格來說,出生年份相差10年左右的人所經曆的文化是不同的。”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即使被歸於同一世代中,彼此也存在很大不同。她把20世紀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稱為“老千禧一代”,把90年代出生的人稱為“新千禧一代”。
到目前為止,韓國國內一般將80代群和90代群合在一起論事。當然,韓國的80後和90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與其他年齡段的群體相比,兩者的出生率均出現大幅下降。這一點和美國千禧一代截然不同。因為美國的千禧一代是在原有數字基礎之上成長為強有力的消費階層的,韓國卻並非如此。一般來說,維持人口正常更替需要考慮的指標就是總和生育率。發達國家維持世代交替所必需的人口替代率大致為2.1。2010年以前,美國一直保持在2.05左右,而韓國在1983年達到了2.06,之後便一次都沒有超過2.0。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限製生育政策。韓國在“6·25”戰爭(4)結束後的1955年總和生育率曾達到6.33;1970年的總和生育率為4.53,這意味著一個家庭平均生育了4名以上的子女。之後政府采取了強有力的抑製生育政策,生育政策口號從“隻生兩個,好好養大”,變為“不管男女,隻生一個”,最後又變成了“每家隻生一個,三千裏江山仍然太擁擠”。1981年韓國通過了抑製人口增加綜合政策,1985年根據子女數分等級征收居民稅和醫療保險費。不知是不是政府政策導向的結果。目前,韓國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生育率最低。為此,政府目前又開始積極推進獎勵生育政策。1970年以後,韓國的出生率持續下降,1984年總和生育率首次下降到2以下(1.74)。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們通常還擁有兩個以上的兄弟姐妹,但到90年代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這就無法滿足構成強有力消費群體的千禧一代的基本條件。
因此,沒有必要生搬硬套美國的代際劃分標準。更何況,80後和90後除了出生率低這一點相同,沒有其他的共同點。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出現的就業率變化,使80後和90後的境遇差異更加明顯。本書以10年為單位劃分世代的原因也在於此。
中國以10年為單位劃分世代
在中國,“世代”意味著同一時期出生的群體,中國圍繞代際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中國人通常采用“×零後”的說法,以10年為單位劃分年齡段。2000年以後,韓國國內媒體報道中經常提到的“????”(80後)和“????”(90後)指的就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這種區分既是人口統計學的劃分方式,考慮到各個時期的不同意義,它也是文化和社會的。
一般認為,“×零後”的叫法最早是從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50後開始的,70後的時候這種叫法已經基本固定下來。70後是受壓抑的人性本能複活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繼承了父母一代重視教育的熱情和渴望發財致富的基因。隨著高校招生增加,高學曆者日益增多,留學潮也開始了,去日韓、歐美留學的人數迅速增加。22
×零後的名稱中,韓國人最熟悉的應該是80後。80後指的是中國政府於1979年推行獨生子女生育計劃後,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這代人通常被稱為“小皇帝”,由於國家施行改革開放和計劃生育政策,他們成為家中的獨生子、獨生女,在豐裕的物質環境和父母的溺愛下長大。他們成長於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雖然物質條件優越,但由於目睹了父輩們的艱辛,所以思維方式既保守又開放。他們熱衷品牌,對網絡的依賴度很高,容易衝動消費。這代人20多歲的時候正逢2008年舉辦北京奧運會和世博會,因此民族自豪感非常強。他們當中出國留學者急速增加,對工作的熱情遠超上一代。
80後之所以受到空前關注,首先是因為這是一個人口規模龐大的群體。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的80後約2.28億人。有人甚至這樣說過,如果不了解這群潛在的消費者並抓牢他們,就打消在中國做生意的念頭吧。波士頓谘詢集團發表的報告曾預測,以80後為基礎的中國新興富有階層到2020年將達到2.8億人,購買力也將達到3.1萬億美元,占全世界消費總額的5%。波士頓谘詢合夥人呂晃也預測:“到2020年,他們的購買力將大致等於日本消費總額,是韓國的三倍。”23
中國的80後和韓國的80後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一是兩國都是出生率首次降至1以下。當然,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和韓國的生育率抑製運動不同,但結果都是生育率降至了1以下。實際上,1980年以後韓國的獨生子女家庭也很普遍,因為這樣可以把資源集中到一個孩子身上。二是兩者都表現出較強的個人主義和高消費傾向。兩個國家的80後受教育的水平都遠比父母一代高,願意積極接受外來文化,不同於老一代,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三是消費習慣相似。如果說70後奉行的是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的消費觀,那麽大部分是家中獨生子女的80後更喜歡張揚個性,喜歡什麽就一定要買回來,這種心理有時會導致過度消費。把月薪全部花在購買名牌上,沒錢了就隻能靠父母接濟零用錢生活的所謂“月光族”便是典型代表。韓國雖然沒有與這個意思完全相同的新造詞,卻有“積少成少”的自嘲式新造成語,還出現了“我揮霍,我快樂”之類的流行語。2010年前後日益成為消費主力的80後已經表現出比老一代更加強烈的消費傾向。
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也是兩個國家的80後麵臨的共同問題。在他們開始上大學的21世紀初期,大學學費上漲,加上住房價格等物價上漲,結婚和生育問題變得越來越不容易。在韓國有放棄戀愛、結婚、生育的“三拋族”和“N拋族”。中國則流行起了意為“什麽都沒有”的“裸”,比如,大學生因各種原因沒拿到畢業證和學業證而直接進入社會時,就叫“裸畢”。
80後的時代過去了,90後的時代來臨了
2013年,我去了同事的派駐地北京休暑假,當時我已經聽說過80後一代,於是我問,80後作為消費主體的實際情況如何?同事的回答讓我吃了一驚。他說:“你想,80後現在在幹什麽?和我們一樣啊。許多人已經結婚生子了,現在中國企業最關注的是90後啦!”
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國國內的90後人口約有1.74億,是80後人口數量(約2.28億)的76%,也是中國國內第二大規模的人口群。根據2014年美國知名互聯網統計公司ComScore發布的中國90後網絡行為調查報告,在中國有勞動能力的人口(15~60歲)中,90後所占的比重為29.5%,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約2.8%。這意味著90後也是一個具有巨大消費潛力的消費群體。根據2015年11月中國投資論壇的分析,預計到2020年之前,1985年至1995年出生的一代的消費總額將占中國整體消費額的35%左右。24
中國的90後與韓國的90後一樣,熟悉數碼設備的使用,善於利用網絡獲取信息。因此在中國,他們經常被稱為“鼠標一代”。另外,兩國的90後都追求時髦,喜歡新鮮事物,具有追求個性、渴望與眾不同的求異心理。他們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有時甚至會因此引發爭議。“郭美美事件”就是90後炫耀欲的代表性事例。當時,20歲的郭美美在“中國版推特”——新浪微博上傳了自己擁有的別墅、名牌包以及豪車等,引發了巨大的網絡爭議。25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與成為“PC一代”的80後不同,被稱為“移動一代”的90後已在移動通信市場上嶄露頭角。中國門戶網站360發布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6.4%的90後使用過電子結算係統支付寶。其中25%的人至少使用過一次手機付款,34.4%的人每月使用1~3次手機付款。26同時,隨著移動設備網上購物的流行,已經出現了針對90後的新型商業模式,營銷方式也從以前的以電視廣告為中心的傳統廣告方式變為利用移動媒體進行網絡營銷。現在,80後已經步入不惑之年,90後也進入而立之年,成為網上購物的主要消費者。這也是韓國的80後和90後之間的主要差異。鑒於此,中國以10年為單位的世代劃分方式在韓國也非常值得借鑒推廣。
他們也想當公務員嗎
那麽,中國的90後是否也和韓國的90後一樣,把擁有鐵飯碗的公務員視為最夢寐以求的職業呢?簡而言之,公務員考試本身熱度不減,但中國的90後對公務員並不狂熱。
國家公務員考試在中國被稱為“國考”,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日舉行。這是選拔中央政府和政府直屬機關新公務員的國家級考試。首先,各機關部門向主管國家考試的人力資源部上報需要招聘的職位和人數,人力資源部綜合各方情況後,會在網上發布招考公告。然後考生針對自己的目標職位進行考試申請,通過資格審核後便可參加考試。省、直轄市等地方政府的公務員考試和國考時間不同,一般每年4月通過地方考試選拔公務員。
2018年國考報名截止後,共有156萬多人報名,其中138.3萬人通過資格審核,比2017年的報名通過者多出4.5萬多名,創下了曆史最高紀錄,平均競爭率為49∶1。國考曆年的報名人數為——2010年144萬名,2013年150萬名,2014年152萬名,2015年140.9萬名,2016年139.4萬名,整體呈下降趨勢,但2017年再增至148.6萬人。
中國的國考熱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每年大學畢業生多達750萬人的現實情況。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找一份好工作並不容易,因此年輕人開始偏愛穩定的工作。自2015年起,公務員的人氣似乎有所下降,但從2017年開始,報考人數再次增多。27
但是在中國,即使公務員是備受青睞的工作崗位,也很少有人像韓國那樣留在考試大軍裏埋頭準備二考,甚至三考。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三方麵:第一,國考從難度上來看並沒有難到需要二考或三考的程度;第二,即使通過了國考,接下來還要參加各部門要求的考試;第三,工資比公務員高的工作比比皆是。
最重要的是,中國國考由客觀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主觀題“申論”組成。因為考察的是履行公職人員的基本素養和必備知識,所以隻要自己準備一年左右,或在培訓班多做考前衝刺,是可以通過的。問題是,即使通過國考還要參加相應部門組織的二次考試,才能最終成為公務員。比如,報考外交部的應試者需要再參加英語和未來工作地區的語言考試,還要經過論述和職業麵試等程序。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公安部等熱門部門的競爭率已超過500∶1,這些部門也是在國考結束後再組織其他考試選拔新人。這跟韓國的高級公務員資格考試時,各部門都要組織相應的行政考試(5)、技術考試(6)、外務考試(7)等是一樣的。
一位在中國外交部工作了10年的公務員告訴我:“比起經過多次考試才考上來的公務員,部門裏更喜歡大學剛畢業的新人。所以,很多人一旦落榜就會直接轉移目標。有能力的學生還是更喜歡私企的。”28在中國的大學學習韓語後來到韓國一家大企業工作的趙某(1990年生)也表示,在中國,由於公務員工作比較穩定,所以是“很多女生夢寐以求的工作”。不過,由於中國各地區的情況差異較大,所以不像韓國那樣所有人都想當公務員。
她還補充說,在中國,即使不當公務員,也能找到其他好的工作。如她所說,中國和韓國在公務員偏好度方麵的差異主要取決於當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在一份對中國的90後和韓國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價值觀進行比較分析的報告書中,可以看到兩者之間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對於未來的期待和充滿挑戰的生活,中國的90後心態明顯更積極。對“未來是光明的”給出肯定回答者,中國的年輕人占85%,韓國的年輕人占81%。對“比起平凡的生活,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人生更有意義”做出肯定回答者,中國的年輕人占60%,韓國的年輕人占51%。29
美國的情況又不一樣。美國的年輕人對公務員並不狂熱。首先,政府在選拔公務員時重視專業性和工作經驗,更看重個人資曆,故較少招聘新人。這就把一大部分人擋在了門外。其次,公務員的工作不夠穩定。在美國,公務員一度也被稱為“鐵飯碗”,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隨著財政緊縮,公務員也可能被解雇或削減工資。雖然沒有硬性退休年齡,但仍存在著中途被解雇的風險。
2014年,美國聯邦公務員人數為271.1萬名,比起2011年的340萬名已經大幅減少,創下了自1966年7月以來的最低值。《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金融危機以後,就業率唯一出現下降的是公職人員。”30這是由當時的大環境決定的——民間企業迅速帶頭克服了金融危機,在此過程中美國經濟逐漸呈現出繁榮的氣象。
如何看待新生代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即將成為社會主力的新生代呢?自古以來,老一代對新一代的看法一般分為兩種。年輕人往往象征著新生能量和生活的喜悅、自然、新的開始、革新和希望。尤其是近代以來出現的對年輕的讚美正是這種願望的集中表現。但是,青年既是希望,同時也是社會憂慮的對象。31有些人雖然肯定年輕人,卻害怕年青一代會徹底動搖社會的基本價值。他們擔心的是年輕人不肯乖乖接受社會對他們的各項限製和要求。
韓國的情況是,進入20世紀以後,在步入近代和喪失國家主權的過程中,青年慢慢成為“對未來的希望的象征”。具體來說,青年被賦予了“文明的先導者和社會的革新者”的角色。當然,這一角色超出了現實,是一種理想,且隻針對少數青年精英。在韓國淪為日本殖民地的過程中,這種認識也發生過變化,但至少是20世紀20年代中期以前的主流。不過,1930年之後青年就成了人們擔憂的對象。尤其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有評價稱:“青年還沒來得及實現自己的文化和價值,就被埋沒在現有價值觀中,尤其是國家權力倡導的價值觀。”32
這種雙重評價同樣適用於我們所說的90後。社會對待他們的視線,一種是“什麽都做不好的孩子”的消極看法,對於希望當九級公務員的年輕人來說,老一代表現出的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這是“缺乏熱情,沒有挑戰精神,隻想原地踏步做輕鬆工作的懦弱一代”;另一種看法則比較積極,說這是“開拓老一代無法趕超的領域的一代”。
但是,問題在於,這兩種看法都並非建立在老一代“理解”新生代的基礎上,而是來自一種“旁觀”的姿態,確切地說,是“袖手旁觀”。而且,從20世紀末開始,青年的形象慢慢與其他國家變得相似,這從賦予青年或年青一代的名稱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相似的這一點上就可以知道。20世紀末開始流行起來的“年青一代”的名稱無一例外都是被動和否定的。
無論社會對年青一代的評價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年輕人都應該在與老一輩的和諧共存中成長。出於這種意義,為真正了解新生代,老一代需要付出努力。古今中外,所謂世代間的代溝一直存在。隨著世界的變化和人的變化,很多觀點也會發生變化,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像韓國社會這樣在短時間內經曆了急劇的變化,世代之間的矛盾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因為各代人缺乏足夠的時間來認清彼此的差異。老一輩想把自己取得的功績和理論強加給年青一代,而年青一代則認為老一輩的這種要求是陳腐過時的。
所以,老一輩應該努力去理解年輕人,而不是急於責怪年輕人的想法和行動。必須認識到,從年青一代的抵抗和挑戰當中,是可以折射出老一輩的失策和不足的。另外,老一輩還應該看到,當前社會的文化已與過去不同,而新文化的領導者並非他們,而是新生代。
隻有老一輩以包容的態度積極接受年青一代創造的價值,並真誠與之對話,對年青一代的偏見和爭議才有可能消失。與此同時,還應認識到,年青一代的問題不僅僅是他們自身的問題,還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現實。所謂的“世代論”應該主要被用於打造代際間具有包容力的共識上,而非製造差異上。
從乳臭未幹的臭小子身上能學到什麽
也許,隻要人類沒有滅亡,就一直會有人說這樣一句話——“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像話”。包括4000年前的巴比倫文字泥板在內,古今中外都能看到這種文字記錄。荷馬的《伊利亞特》中也多次出現“古代將領一個人便可輕鬆地舉起石塊向敵人投擲,可現在的年輕人竟然虛弱到兩個人都抬不起來”“真是擔心城邦的未來”等類似詞句。蘇格拉底也說過:“年輕人到處嚼食,沒有規矩。”東方也是一樣,《韓非子·五蠹》中有這樣的話:“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說的便是當時的年輕人不聽從長輩規勸,是對年輕人做出的負麵評價。
前麵也提到,“世代”一詞的英語語源中,包含著“新出現”的意思。這意味著變化是一種前提。而這種變化勢必與老一輩製定的框架發生碰撞,變化的結果就是之前的框架最終被打破。一旦框架被打破,老一輩在意識層麵必然產生不安。這時他們會說——“怎麽不聽大人的話呢?”
半個世紀前,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展望了青年引領未來的社會,並預言:老一代向青年學習的時代即將到來。她舉了當時美國的例子——移居到美國的人們在不同年齡段表現出了不同的適應能力。成長於其他文化圈並移居過來的老一代(第一代移民)在適應新環境方麵存在很大困難,但是在美國成長的子女(第二代移民)比父母適應得更快。著眼於這些事實,米德預測說,比起執著於過去經驗的年長一代,不受此束縛的青年的適應能力更強,是時候向年青一代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了。在從未生活過的未來世界裏,所有人都是“時間中的移民”。現在青年人可以做我們的老師了。33
孝岩學院理事長蔡賢國(音)在接受《韓民族》采訪時說過一句犀利名言,一度成為網絡熱議話題——“大家要看清楚,老人都一副德行!”他說:“在農耕社會,年齡越大代表越有智慧;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年老極有可能會倚老賣老。”“現在來看,所謂經驗意味著固定思維,先知道的一般都是有問題的東西,不管是信息還是知識,先出來的往往是錯誤的。”34也許正如他所說的,在今天,過去的經驗已經無法成為我們判斷的基礎或教誨的根據了。
(1) 在韓國,60後有一個家喻戶曉的代號叫“386世代”。其中“3”是指這一代人在當時30多歲,“8”是指在20世紀80年代上大學,“6”是指在20世紀60年代出生。
(2) 1997年外匯危機過後,韓國社會就業機會不斷減少,結果是大部分年輕人加入了臨時工大軍,每個月隻有88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200元)的工資收入,僅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經濟學家把這一代人稱為“88萬韓元世代”。
(3) 指十分重視時裝、美容、皮膚護理,並對自己的外貌積極進行投資管理的男士們。
(4) 我國一般稱為朝鮮戰爭。
(5) 即行政高等考試,五級公務員錄用考試之一,用於聘用公安職、行政職公務員。
(6) 指行政高等考試中的技術職位考試。
(7) 指的是五級公務員錄用考試中的外交資格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