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白衣秀士
張家的前輩是清朝末年來到梅縣蕉嶺的,“崇德摟”就是他們的祖先來到蕉嶺後修建的,張家聚族而居。據家史記載,其中有一位前輩名叫張順臣在京、粵之間經商,此公喜好花鳥魚蟲,但凡聽到哪有奇花異草或奇異的飛禽走獸他都設法尋訪,張家的信鴿就是由他開始訓練的,他娶了一房小妾,安置在湖北的武漢,那裏就成了中轉站,他的信鴿也是一批從蕉嶺先飛到武漢,另一批再從武漢放飛去北京。
他去過北京西南部的房山區,房山,曆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大約四、五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北京猿人”就在周口店龍骨山一帶漁獵為生,與大自然抗爭,寫下了人類文明史中光輝燦爛的篇章。
張順臣在房山的一個山洞中結識一位“白衣秀士”,之後攜其來到蕉嶺,“白衣秀士”並不住在張家,而是獨自住在山裏的洞中,張順臣每天都去看望。
從此他每次去京城的時候都和“白衣秀士”一起往返,但隨行的其他人卻從沒見過這神秘的“人物”,隻是知道他就在這群人中,然而這些人彼此都認識,並沒有多出一個人,而且隻要有“白衣秀士”在,張順臣的身上就總會有柚子花的香氣襲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至今還是個迷。
張順臣的長子張安國接替了父親的營生,他每次去京城照樣也是與“白衣秀士”同行。
在張安國最後一次離開梅縣前往北京是在庚子年,他在北京辦完事情後,準備去天津,在半路上他聽說八國聯軍開始與清軍和義和團交戰,清軍戰敗,洋人正在向北京方向逼近,張順臣不願意損失貨物,但他又怕被洋人趕上,經過思考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張安國帶領他的人進入了平穀的山區,在躲避戰火的日子裏,他在山區四處遊曆,等到出山的時候他告訴別人說“白衣秀士”找到了能夠“成仙”的道場,不會跟他這個凡人在一起了。
庚子年後,回到蕉嶺的張安國再也沒有離開廣東。
聽到這裏,格格問道:“叔叔,這個所謂的‘白衣秀士’是不是就是一個傳說啊?哪有可能跟隨大家卻看不到他呢?”
“肯定是有這個人,因為這是家史上記載的。”張宏明肯定地說,“咱們家史是由整個家族中排行第二的男子據實記載,所記錄的都是事實,不得有演繹。我們這輩就是我負責記錄,比如你丟失的事情我就已經記錄在家史中了,本來這些都應該是秘密,不讓別人知道的,可為了尋找你父親的下落,我不得不說出這些。”
張宏明又看了一眼東飛:“東飛,我沒拿你當外人,從祖上到現在你是唯一的一位知道全部家史記載的外人,千萬不要再對外人說了。”
東飛點點頭:“您放心吧。”
張宏明繼續他的講述。
張安國回到梅縣再也不出去了,而再往下張家出了一位非常“不尋常”的“曾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