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梅州三傑

張宏明說的這位不尋常的曾祖父名叫張士超,他是張安國的長子,跟隨父親走南闖北,接受了很多先進思想,之後秘密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組織的革命黨,他同梅州的吳澤凱、肖文斌在革命軍中合稱為“梅州三傑”。

因為張士超跟隨父親多次前往北京,所以革命黨安排“梅州三傑”來到大清的國都—北京潛伏下來。他們的任務是擇機刺殺滿清重臣,打擊搖搖欲墜的封建堡壘。

在去北京之前,“梅州三傑”離開廣州城回了一趟自己的家。張士超回到崇德樓,見到了自己的父親,並告訴他自己要去北京。

張安國知道外麵時局的動**,他把兒子單獨叫到自己的臥房問道:“此番進京必是‘公幹’,所為何事啊?”

“為民國崛起而奮鬥!”張士超看著父親激動地說,他不想隱瞞自己的身份,他要告訴父親,讓他老人家知道他的兒子在從事一項了不起的事業。再有,他覺得這一去很可能就再也見不到家裏人了,如果自己犧牲了,他想讓子孫們知道他們的一位先輩是為了自由、民主和國家的昌盛獻出了生命,張士超相信“民國”一定會成功。

聽了兒子的話,張安國的身子一震,他知道所謂的“民國”那就是造反,但他以沉默表示了默許,因為他在返回廣東的路上,看到了被八國聯軍毀壞的北京城,看到了受害的同胞。這些年他也看到了這個“老大帝國”的貧弱,看到了“大清”的腐敗。他雖然不太懂得革命,但張安國知道朝代的更替,腐敗落後的王朝必將遭到推翻,被新生的王朝取而代之。

張安國雖然沒有反對兒子的選擇,但他也非常清楚,造反是要株連九族,他凝視了兒子很久,眼眶濕潤了:“此去隱瞞姓名,在北京如遇危險可到平穀山裏‘白衣秀士’處躲藏。進了北京城還是去北新橋的王德順家,他那裏有信鴿,鴿子會飛到武漢你姨娘那裏,她會取下字條,換另外一隻送到我這裏。”

張士超跪了下來,他感謝父親的支持,張安國扶起兒子:“如果遇到不幸,千萬不要說出咱們家,整個家族的性命都在你一身啊。”

張士超站起來:“ 您放心吧,我們在外麵都是用化名的。”

張安國拿出了一個小瓷罐交給了兒子:“在見白衣秀士之前,一定要把瓷罐裏的香膏塗抹在腦門上,而且要晚上進去,晚上出來。”

臨行前張安國讓妻子為張士超做了他平時最愛吃的客家飯“甜板”、“糯米燉雞”、“紅棗燉羊肉”,又打開了自己釀造的米酒,以酒壯行。

張士超、吳澤凱、肖文斌三人來到北京暫時住在東直門內小街,等候指令,張士超去了北新橋找到了王德順,放出了報平安的信鴿。

在京住了一個多月,一直沒有得到行動的指令,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士超從王德順那裏得到了一條消息,這條消息改變了張家子孫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