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作為一個曆史上不平凡的女人,史學界一直都是對其褒貶不一。她結發於劉邦,跟隨劉邦同甘共苦數十載。她足智多謀,有著政治家的風度,她幫助劉邦翦除了許多異姓王。劉邦死後呂雉執掌政治,在她所統治的時期,不論是在政治方麵、法製的建設方麵,還是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方麵,都為以後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很堅實的基礎。然而呂後性格殘忍,或許也來源於劉邦對其的薄情寡義,使這個心中早已滿滿充斥著嫉妒和憎惡的躁亂女人近乎瘋狂。權力欲望的極端膨脹,加之生性多疑的性格,使得她更加心地褊狹,嫉妒尖刻,心狠手辣。她的狠毒真可謂是喪失了人性,陰險狠毒得令人發指。
呂雉是中國古代史上存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同時也是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製的女人,她掌握了漢朝政權長達16年。早年的呂雉與劉邦可謂是貧賤夫妻,她追隨著劉邦進過牢獄,做過人質,為劉邦吃盡了苦頭。當她回到劉邦身邊時,卻發現劉邦身邊早有新寵,不禁一陣寒心,情感上的失意使她越來越在意政治上的權力。待到劉邦歸天,呂雉開始獨攬大權,她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仇恨。這個貴為皇太後的女人,毫不顧忌身份,明目張膽地肆意報複那些曾經忤逆她意願的人。此時的她早已完全喪失了人性,變得猙獰可怕,她殺死戚夫人之子如意,又殘忍地將戚夫人做成“人彘”。
劉邦尚未成事之時的呂雉也是個賢惠的妻子,後來劉邦率眾起義,呂雉受到連累被關進大牢,受盡了折磨,性格也變得果敢堅毅。出獄後的呂雉跟隨劉邦轉戰軍中,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也經曆了戰爭風雲,更增長了其文韜武略。楚漢之爭,劉邦敗北,呂雉被俘。項羽曾經把呂雉押到陣前,以烹殺威脅劉邦,劉邦卻不以為然地表現出你愛殺就殺,悉聽尊便的態度。被自己所愛的人這樣對待,呂雉當時真的是心如寒冰,一片冰冷,甚至絕望。項羽將呂雉扣押了兩年,在這兩年之間她受盡了磨難與淩辱,有很多次她都是險些丟掉了自己的性命,掙紮在生死的邊緣,但是為了劉邦的大業,她還是忍了下去,活了下來。當然這兩年期間的屈辱曆程,讓她的精神以及心靈方麵都受到了極大的創傷,並且她以後那種多疑、愛猜忌、沒有安全感的性格也就是來源於這次囚禁。至此她變成心地狹隘、緊張恐怖、陰狠毒辣的可怕女人,更養成了凡事先下手為強的性情。在劉邦死後,呂雉的這種性格的缺陷便暴露無遺,她變得越來越凶殘。其中最殘忍的是將劉邦的寵妃戚夫人砍掉四肢,將其的雙眼活活地挖出,並且逼迫她吃下毒藥,讓她失去說話的能力,並且連耳朵也設法灌聾了。見到這樣的情景,很多人都是觸目驚心,而呂雉卻不以為然,戲稱此時的戚夫人為“人彘”。其凶狠在此就可見一斑了。
呂雉的一生也可謂是坎坷而不易的,身為一個開國君主的女人,她經曆了磨難與糾結。當她忍辱負重地作為人質回到劉邦身邊時,劉邦早已經有了新寵。她的內心是淒涼的、無助的,內心必然會像打碎了五味瓶一樣躁亂不安的。當劉邦要廢了太子時,她的內心更加恐懼,最終走向冰冷。最終她的兒子也是因為她的凶狠而無心於朝政,鬱鬱而終。直到呂雉死前,想必她的內心都是孤獨的。就算她在政治上是有所作為的,但是她的凶殘實在難以令人接受。也許所有的獨裁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心懷疑忌,妨功害能,剛愎自用,獨行其是。雖說呂雉算不得皇帝,但是她專政長達16年之久,這種特性更是在她身上顯露無疑,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她處心積慮地羅織罪名,排除異己。對於不滿她意之人,必置之死地而後快。也許這些就是發泄她心中躁亂憤懣的一種方式吧。
呂雉所實施的利民政策,雖然給了人民一個修養生息的機會,但是顯然殘忍狠毒的呂雉卻走不出自己內心的陰霾,平靜不了她內心的仇恨和躁亂。她身上有著暴虐獨裁者所共有的心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呂雉雖並非天子,不是“金口玉牙”,但她卻有天子作為靠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她的倒行逆施,不僅僅殃及了一代骨鯁狷介之臣,殃及了天下的黎民百姓,也殃及了自身和她的子女。因為她,呂氏家族變得格外顯赫,又是因她而轉為衰敗,受到誅殺,繼而遺臭萬年。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雖然之前風光無限,但是呂雉最終也走向了自我毀滅。當然她在當時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為自己以後遺臭萬年的人生埋下的禍根,她用自己的卑鄙以及殘忍的手段編織出了一段讓人慘不忍睹的曆史,也用醜陋的靈魂給自己的人生編製了一個在曆史上都無法出逃的囚籠。
為了一己私欲,而去踐踏他人生命,剝奪他人生存的權利,生性多疑,善於猜忌,從而加害於人,報複心強,小人心理毫無情麵地置他人於死地,像這樣的人不僅在古代,不僅在幽怨的深宮,在現代社會這同樣是一些人的縮影。一旦別人無法按照他們心中所思所想去為人為事,便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憎惡的種子,然後就伺機報複,以解他們心頭之恨。在他們心裏,總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為半徑行事,棄他人於不顧。他們內心的躁亂是需要被平息的,因為隻有端正一個人的心態才能做成大事,拘小節的人永遠難以成大器;隻有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利人利己才能成就他人難以成就之事,並為後世所讚揚。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亂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製。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漢·司馬遷《史記·呂太後本經》
呂後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後力。
——漢·司馬遷《史記·呂太後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