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傳奇,也是一個神話,當然她更是一個難得一見的美女。所謂的“環肥燕瘦”講的便是楊玉環和趙飛燕。可以和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相提並論,可見趙飛燕的貌美絕非一般。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趙飛燕善於歌舞。“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從這句詩詞中我們就可以窺見飛燕舞技的精湛,同時也寫出了她因為自己的美貌而成了一個魅惑君王的人物。後來欲望和貪婪使她喪失了平靜的心緒,使得這個本來有才有貌的女子變得工於心計,甚至心狠手辣、不擇手段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怕失寵甚至殘忍地殺害皇帝子嗣。當時有這樣一句民謠:“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琅,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

史上記載的趙飛燕有著冷豔妖冶的迷人麵孔,有著妖嬈充滿**力的魔鬼身姿,更有著讓人拍案叫絕的精妙的舞技。她是漢成帝的第二任皇後,據說她受成帝專寵近10年,進而貴傾後宮。得寵後的趙飛燕並沒有安於現狀,她向往著得到皇帝更多的寵愛和在後宮中更高的地位。因為貪念使然,在那個男權社會中她隻能靠著自己的姿色和心計來博得皇帝的恩寵。她的內心是恐懼和不安的,唯恐有一天集萬寵於一身的自己會失去一切美好。這種心境攪亂了她正常的思維,她變得更加狠毒,用盡心思想把皇帝牢牢地捆在自己的身邊。她依仗著皇帝的寵愛把後宮之中妨礙她、對她有威脅的宮人一一解決,甚至自己無法懷上龍種就把其他的皇子也殘忍地殺害,趙飛燕引得成帝棄江山社稷於不顧實屬一大罪過。

趙飛燕出生於窮困潦倒的漢代宮府家奴的家庭中,由於家境貧寒,很小就被賣到陽阿公主家做了歌舞伎。但幸運的是,趙飛燕從小就凸顯出了自己聰明過人的天資,所以在天賦異稟與辛勤的苦練之下,她不僅練就了一身高超的舞技,還擁有了一副迷人的歌喉。話說有一次成帝出遊,來到了陽阿公主家,於是公主就招來舞姬來為成帝獻舞,趙飛燕就是這些舞姬中的一個。漢成帝被趙飛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麗動人的歌喉和那婀娜曼妙的舞姿所傾倒,便被漢成帝帶回宮中。趙飛燕善用心機,利用她舞蹈的天賦令成帝癡迷,後又唯恐失寵竟喚來妹妹共侍一夫。由此趙氏姐妹專寵,不久皇後被廢,趙飛燕如願戴上了鳳冠坐上了皇後的寶座,在後宮呼風喚雨,殘害宮人。當時的成帝也是被迷得七葷八素找不到方向,放縱著趙氏姐妹作威作福。當趙氏姐妹發現自己無法懷上成帝的子嗣時,她們內心又開始慌張了。古代的宮中都是母以子貴,她們唯恐那些有皇子的宮人將來對她們不利,居然纏著成帝去賜死自己的皇子。迷失心智的成帝未曾考慮到自己年已不惑,膝下猶虛,隻是一味討好趙氏姐妹,居然兩次殺子,置江山社稷於不顧,成為令人唾棄的“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昏君。成帝縱欲過度而亡,趙飛燕在後宮的猖獗更是引起了朝野大臣的不滿,成帝死後,趙飛燕被迫自盡身亡,從未幹政的趙飛燕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趙飛燕悲慘的結局是在情理之中的,隨著她的生活越來越有色彩,地位越來越尊貴,她的渴求也隨之水漲船高,從前的知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欲望。她為了一己私欲,殘害了多少無辜的被寵幸的宮人。她為了穩固自己在後宮的地位,迷惑聖上殺害皇子,置江山社稷於不顧。為了撫平自己心中的躁亂,達到一生盡享榮華的目的,她又剝奪了多少人生的權利。她像魔鬼般地不斷索取她欲望中所要達到的,欲望吞噬了她純潔的靈魂,使一個才貌並舉的女人慢慢走向深淵,最終難逃一死。

能與四大美女並舉的趙飛燕必定生得花容月貌,她那輕盈的身材和出眾的舞技,更是能夠使得她在後宮嬪妃中鶴立雞群。有人說:“趙飛燕的絕妙舞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由此看來,趙飛燕得到成帝的寵愛是輕而易舉的,更加上趙飛燕的聰明機智,她能夠在後宮站穩腳跟是綽綽有餘的。假如飛燕不被欲望蒙蔽了雙眼,按捺住自己躁動的心境,收起她張開的貪婪的臂膀,而僅憑著自己的才情,雖然或許得不到成帝的專寵,得不到皇後高高在上的位置,起碼也可以保全自己後半生的性命,更不必在曆史上留下一個**惑皇帝的罵名。趙飛燕是聰明的,更是愚鈍的,她的心機都用在了如何取悅皇帝和維護自己的地位上。她也的確做到了,皇帝的專寵和皇後的鳳冠使她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是她也失去了一個人最原始的良知,失去了世人對她的尊重,她的才貌也必然被她身後的罵名所掩埋。她可以狐媚成帝為其殺子,卻依舊無法左右自己的生死。成帝死後,趙飛燕便開始失去了保護的屏障,最終也難逃罪責,自盡身亡。

欲望是一個無底深淵,被欲望套牢的人是很難重新走出去的。趙飛燕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的象征,他們或者有著令人羨慕的姣好容貌,或者有著異於常人的才情,也有可能有著常人無法攀附的地位,但是當人的內在被欲望所控製時,這些優勢便轉化成了他們走上絕境的催化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警示,當我們擁有的足以使自己平淡安定地生活時,還是應該知足常樂。摒棄了那些躁亂與欲望,無欲則剛,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將有益於人生道路的美好與長遠。

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唐·徐凝《漢宮曲》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嫋風。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繡戶中,相經過。飛燕皇後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唐·李白《陽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