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慎起的回信後,劉參和梁希高興不已。有了這個突破口,絕對可以做一個大文章,說不定可以借此機會扳倒竇皇後。

為確保萬無一失,劉參決定親自入朝向漢文帝說明情況。看到劉參的入朝請求時,漢文帝並未多想,當即批準。

時值四月,春意闌珊,劉參也顧不得欣賞一路的美景,和梁希一起快馬抵達京師。先和慎起見麵,溝通好相關細節,再讓慎起通知慎夫人,然後劉參獨自入宮覲見。

承明殿內,漢文帝正和太子劉啟,以及晁錯、鄧通等人商議巡狩、封禪事宜。

劉參通報入內後,漢文帝停止了商議,問道:“故代王妃移葬的事怎麽樣了?按照進度應該完工了吧?”

“稟父皇,移葬之事進展順利,隻是在最後轉移骸骨時,兒臣發現了一件大事,不得不當麵向父皇稟奏。”

“哦,你什麽事?你說吧。”漢文帝有些意外。

“此事事關重大,在沒有確定之前,兒臣隻能跟父皇一人說。”

“連他們都不能聽?”漢文帝臉色一沉。

“是的。”劉參正色答道。

“好吧,你們都下去。”漢文帝對劉啟等人道,劉啟和晁錯一臉狐疑,鄧通則若無其事,終究還是一起退出了承明殿。

“現在可以說了吧。”漢文帝瞪了劉參一眼。

“稟父皇。入殮師在整理故代王妃等人的骸骨時,發現他們的大腿骨都出現了大小不一的孔洞,入殮師斷定,這些孔洞應該是在死亡前出現的。”

“孔洞?死前就有?你是什麽意思?”

“兒臣經過多方打探,懷疑這些孔洞是中了白蟻蠱毒所致。”

“白蟻蠱毒?”漢文帝站了起來。

劉參詳細的向漢文帝介紹了白蟻蠱毒的來曆和毒發症狀。漢文帝一麵聽著劉參的講述,一麵回想起故代王妃患病時的情形,不禁心驚肉跳。故代王妃去世時,劉參剛剛出生,根本不可能知道這些情況,也不會有人告訴他,為何他說的與當時情形如此一致?

“這件事,除了你,還有誰知道?”漢文帝沉默片刻,問道。

“除了兒臣之外,也就內史梁希、入殮師等幾人知道。兒臣已將現場封鎖,不準任何人進入。”

“故代王妃的骸骨你有帶來嗎?朕的四個兒子是否都是如此?”

“死者為大,兒臣不敢輕舉妄動。經過查看,四位皇兄的骸骨和故代王妃一模一樣,大腿骨均有孔洞。”

“好,你做得很好。這件事萬不可到處聲張,朕自會安排。你先退下吧。”

“是,父皇。”劉參躬身答道。

第二天,中尉周舍帶著一隊人馬,以及代王劉參、梁希等人風馳電掣趕往代國。遵照漢文帝的指示,故代王妃和四個兒子的骸骨全被帶回,送到了太醫署。

太醫署內,漢文帝細細查看著故代王妃和四個兒子的骸骨,臉色越來越難看。幾個太醫更是聚精會神的查看,生怕漏掉了一個細節。

“太醫令,你覺得這些孔洞是怎麽造成的?”漢文帝冷冷問道。

“恕老臣眼拙,實在看不出到底是何原因導致的。不過,看這些孔洞的痕跡,絕非腐蝕或蟲咬所致,應該在下葬前就已出現。”

“你聽說過附骨疽嗎?”

“附骨疽?老臣聽說過,但從未見過。按照醫書所言,倒也像附骨疽的症狀。”

“那你聽說過白蟻蠱毒嗎?”

“白蟻蠱毒?陛下說的可是苗人部落的白蟻蠱毒?”太醫令大驚。

“是的,你可曾聽說?”

“這是民間極為陰險歹毒的害人之法,老臣有所耳聞。據說中了白蟻蠱毒之人,骨頭會被白蟻啃噬穿孔,中毒者必死無疑。”

“朕問你,以你的經驗判斷。這幾具骸骨更像附骨疽,還是白蟻蠱毒呢?”

太醫令思索道:“附骨疽和白蟻蠱毒本就難以分辨,如今隻剩骸骨,恐怕扁鵲再世也說不清。但臣以為,附骨疽雖有遺傳之可能,但遺傳概率並不高,故代王妃和四位皇子同時患有附骨疽,實在是匪夷所思。”

“好。太醫令,你隨朕到長信宮吧,把剛才的話原原本本告訴太後。”

長信宮內,聽完漢文帝和太醫令的匯報,薄太後許久沒有說話。最後,她終於問道:“皇上想如何處置此事呢?”

“人命關天,況且涉及到朕的發妻和四個兒子,絕不能讓凶手逍遙法外。”

“時隔二十多年,還能找得到凶手嗎?當年,老身也曾懷疑過,但始終沒有證據。後來,名醫淳於意斷定是附骨疽,此事也就此了結。”

“母後不覺得,母子都患上同一種病很不正常嗎?淳於意雖是名醫,但不一定知道白蟻蠱毒。”

“那你要如何證明故代王妃是被人下了白蟻蠱毒?太醫令說過,二十多年了,即使扁鵲複生,也難以分辨究竟是患病還是中毒。”

漢文帝看了一眼太醫令:“你先下去吧。”太醫令轉身而出。

“朕以為,此事絕非患病那麽簡單,一定是中了白蟻蠱毒。附骨疽雖會遺傳,但從未聽說故代王妃祖上患有此病,為何到了她這裏,竟然母子五人都有此病?母後,你讓朕如何敢信!”

“附骨疽並非全部遺傳,也會自行發病。”

“那就更不合情理了,哪有母子五人同時患一種病的?”

“皇上,你到底懷疑凶手是誰?”薄太後不答反問。

“此事除了皇後,誰還會有動機?誰還能有機會?”

“如果證實是皇後所為,你想怎樣?”薄太後厲聲道。

“那她就不配為皇後!”

“太子呢?是不是也要一起廢掉?”

漢文帝一時語塞:“這,這是兩回事。朕隻想知道真相。”

“真相?有些真相不是你所能承擔的,有些真相隻是你自以為的真相。恒兒,事情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你何苦糾結此事?你有沒有想過,參兒此時重提舊事,意欲何為?他拿得出證據嗎?拿不出!包括你,也隻是猜測。”

“母後,你為何如此袒護皇後?”

“老身知道,當年你並不滿意立竇氏為皇後,但她是太子之母,除了她,你還能立誰?慎夫人,她可曾為你生下一兒半女?如今,她立劉參為嗣子,劉參就以為找到機會了嗎?我們漢家絕不能出現爭儲之事。”

“母後,故代王妃當年曾生下四個兒子,卻一個都沒保住!您不覺得這很反常嗎?”

“那你去查吧!去查吧!我看你能查出什麽真相?查到真相又能如何?”薄太後罕見動怒了,母子倆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