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皇後等人走後,漢文帝被薄太後留在了長信宮。
想了一會兒,漢文帝問道:“朕還有一事不明,袁氏既然已被禁閉於暴室,皇後為何還要去看她?故代王妃既然是死於附骨疽,袁氏為何還要自殺呢?最讓人費解的是,她為什麽要留著那個小陶瓶呢?”
一般來說,但凡下毒害人,得手之後最緊要的是銷毀罪證。袁氏連死都要帶著那個小陶瓶,是否正如慎夫人所言,是為了保留竇皇後下毒的證據?
薄太後沒有正麵回答,歎息道:“今天,當慎夫人拿出那個小陶瓶時,老身覺得自己可能錯了。”
漢文帝很驚訝:“母後錯了?什麽意思?”
“當年,竇氏和袁氏互相指責是對方下的毒,我實在無法分辨。後來,淳於意力證那是附骨疽,我也就相信了他的話。如今想來,我忽略了一件事。”
漢文帝若有所思道:“當淳於意斷定那是附骨疽時,如果是凶手,肯定會立馬接受這個鑒定結果。但袁氏仍然堅稱是竇氏所下的白蟻蠱毒,這也證明了她的話可能屬實。母後是說的這個吧。”
“是啊。當時,我不喜歡袁氏,對她的話也就沒放在心上。”
“如今看來,竇漪房更像是凶手。”
“但你不要忘了,袁氏是苗人,竇漪房是中原人,誰更有可能會白蟻蠱毒?”
“下毒也並非要親自動手,她可以找人下毒。”
“皇上,你以為你自己真的是在追求真相嗎?老身知道,你早就不喜歡皇後了,想要立慎夫人。可是,你不要忘了,太子是誰生的?因為這無法證實的罪名,你廢掉皇後,大漢江山可就永無寧日了!”
“母後,難道要朕眼看著一個凶手逍遙法外嗎?甚至還要讓她成為大漢的太後?”
“恒兒,你再仔細想想,慎夫人真的適合做皇後呢?劉參適合做皇帝嗎?他們從一開始,就懷著野心,你沒看出來?”
“母後,這是兩回事,朕隻想知道真相。”
“身為大漢的皇帝,你如今最大的真相是社稷的安危和國家的穩定,而非某個人的冤屈!”
漢文帝一時語塞。薄太後斬釘截鐵道:“從今以後,這件事任何人不準再提,就當沒有發生過。”
鳳凰殿內,劉參依然沉浸在剛才的情緒當中,為母親的身份感到震驚,事情的真相更讓他無法接受。
慎夫人似笑非笑的看著劉參,看得劉參有些莫名其妙,忍不住問道;“母親這樣看著參兒,是何意?”
“你真的以為你生母袁氏是凶手嗎?”
“母親是什麽意思?”
“太後說,名醫淳於意斷定故代王妃是死於附骨疽,所以也就排除了你生母和皇後的嫌疑。你生母袁氏是因為不服氣才被關進暴室,你生母可曾認罪?太後看到那個小陶瓶,直接將其認定為你生母的罪證,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劉參一臉不解。
“如果你是下毒之人,當有人指出受害者不是中毒而死,你還會繼續尋求真相嗎?你生母沒有下毒,所以才不想放過竇漪房。竇漪房不想此事繼續下去,自然會默認故代王妃死於附骨疽。你生母不服,一直指控竇漪房是凶手,太後為了維護後宮聲譽,隻好將她禁閉於暴室。”
“那她為什麽要自殺?”
“你生母既然已被禁錮於暴室,自然無法競爭皇後之位。但竇漪房不放心,一直要你生母交出證據,你生母不肯。我猜測,竇漪房做了皇後之後,一定用你威脅了你生母,你生母為了保護你,隻好選擇自殺。”
“剛才大殿之上,你為何不說?”劉參顫抖道。
“你忘了嗎?當我指出你生母骸骨裏的小陶瓶就是證據時,太後大聲阻止了我。當年,她或許確實不知道凶手是誰。但現在,她知道了真相,卻不敢麵對真相。”
“我現在就去告訴父皇,讓他主持公道。”
“現在已經遲了。”慎夫人詭異的笑道。
劉參懵了,好像聽不明白慎夫人的話。
“如今,竇漪房已坐穩皇後之位,太子也當了十幾年,你父皇敢動嗎?即使你父皇敢動,太後會同意嗎?今天,我是看出來了,太後是會力挺皇後到底的。當年,是她將竇漪房推上皇後之位,如今明知道錯了,也不會認錯,這就是皇家!真相?誰會在乎?可憐的袁氏,你留下證據希望後人幫你沉冤昭雪,卻成了你自己的證據,你還是不了解這皇家的殘酷啊。”
“不,父皇不是那樣的人,他說過,他是天子,他會給天下人一個公道。”
“已經遲了。剛才,我們退出的時候,太後特意留下了你父皇。我估計,你父皇已經被太後說服了。”
劉參無力的垂下頭:“咱們徹底沒希望了嗎?”
慎夫人恨恨道:“不,他們顛倒黑白,罔故他人生死,必遭天譴。竇漪房,你知道你為什麽瞎了嗎?就是因為你太毒,這是你的報應!不,你的報應還不止於此!皇上,你讓臣妾失望了,臣妾會讓你後悔的。”
溫室殿內,漢文帝躺在床榻之上,似乎在發著呆。這時,鄧通悄悄走近他身旁,漢文帝看了他一眼,說道:“朕不是個好皇帝,不能為天下主持正義,朕是不是再也不能登天了?”他似乎是在對鄧通說,又似乎在自言自語。
“其實,天庭並非陛下想象的那麽美好,什麽煩惱都沒有也挺無趣的。人間多好,有那麽多的愛恨情仇,有那麽多的貪嗔癡怨。”鄧通也似乎在對自己說。
漢文帝愣了,這是什麽鬼話?他是犯糊塗了嗎?
竇皇後回到椒房殿後,先坐了會兒,然後站起身,獨自一人走到窗前,聞著外麵陣陣花香,不由得感歎道:“香,真香啊。”
這時,劉啟匆匆趕來,對竇皇後道:“母後,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慎夫人和代王都去了,為什麽連我這個太子都不讓參加?”
“啟兒,有些事,你不知道反而更好。”
“你們到底瞞了我多少事?為什麽太後也這麽說?”
“啟兒,你要記住,不管發生什麽事,你都是未來的天子。”
好不容易將劉啟打發走,竇皇後又開始了自言自語:“袁氏,說實話,本宮挺佩服你的,故代王妃死在你的手裏,連本宮都差點被你拉下水。可惜啊,你終究差了那麽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