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嫖走後,栗姬餘怒未消,大罵道:“為了榮華富貴簡直無所不用其極,討好皇上不說,還惦記著未來的皇後之位,門都沒有!”不過,此事也提醒了栗姬,太子的婚事必須早日定下來,不然恐怕有更多人前來提親。

但是,和周亞夫結親之事,由誰去向皇上提呢?這個口肯定不能讓周亞夫來開,自己主動提似乎也不合適。想來想去,栗姬想到了竇嬰,作為太傅,竇嬰關心下太子的婚事天經地義。

這一天,栗姬親自前往石渠閣。石渠閣內,竇嬰正在給劉榮上課。身為儒家人士,竇嬰授課內容以儒家經典為主,有時也會摻雜黃老學說和縱橫家言。

“鄒忌對齊威王說,臣知道自己長得不如徐公,但是臣的妻子偏愛臣,臣的小妾畏懼臣,臣的客人有求於臣,都說臣比徐公長得漂亮。”竇嬰正在講《戰國策》中的一個小故事,劉榮聽得津津有味。

栗姬也覺得頗為有趣,悄悄的站在課堂後麵。竇嬰發現了她的到來,卻不動聲色,提問劉榮道:“太子殿下,你覺得這個鄒忌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劉榮想了想,答道:“鄒忌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別人當麵說的話不一定是真的。”

竇嬰讚賞道:“殿下說得好。鄒忌隻不過是一個臣子,尚且有這麽多人蒙蔽他,如果是皇帝,是不是每天都被各種謊言包圍呢?”

劉榮點頭道:“老師說得好,身為帝王者,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被別人的話所蒙蔽。”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裏吧,你們先去歇息下。”

劉榮還有些意猶未盡,準備和竇嬰繼續探討,驀然發現栗姬來到身邊,趕緊向栗姬行禮道:“母親好。”

栗姬一臉笑意:“太傅今日之言你一定要記在心裏,對你以後大有裨益。你先下去吧,母親有話和太傅商量。”

劉榮諾的一聲離開,帶著幾個妹妹到外麵自由活動。栗姬躬身向竇嬰行禮:“太傅如此用心教導榮兒,本宮感激不盡。”

竇嬰也躬身行禮道:“娘娘過獎了,都是臣分內之事。”

寒暄已畢,栗姬開門見山的將劉嫖求親之事告訴了竇嬰,竇嬰大驚:“娘娘差矣,婚事可以不同意,但長公主是萬萬不可得罪的。”

“哼,別人都怕她,我就不怕她!憑什麽好事都讓她占盡了?”

“娘娘,你可知皇上為何沒有廢黜皇後嗎?”竇嬰問道。

“還不是因為她整天裝出一副賢良淑德的樣子?”栗姬不屑道。

“廢黜薄皇後是早晚之事,皇上之所以還拖而未決,是心裏還沒有皇後的合適人選啊。”

“子以母貴,母以子貴,本宮就不信,誰還比本宮更有資格做這個皇後!”

“娘娘,事情沒有塵埃落定之前,這種話一定不要說出來,隻能藏在心裏。當今天下,沒有誰比長公主的地位更為超然,她隨便一句話就能影響太後和皇上。娘娘得罪了長公主,往後的日子,恐怕會很艱難啊。”

“不說這個了,反正本宮是不會和她妥協的。本宮今日前來,是有件事要和太傅商量。”

“娘娘請講。”

“太傅可知道,周亞夫有個女兒,今年已經十四歲了。”

“娘娘的意思是,要和周亞夫結為親家?”竇嬰一臉凝重道。

“我確有此意。其實去年,本宮就派人和周亞夫談過此事。”

“周亞夫同意了嗎?”竇嬰警覺道。

“周亞夫隻說女兒還小,但也沒有拒絕,他是在觀望吧。”

“按理說,這樁婚事是再合適不過了。不過,關鍵還是皇上的態度。”竇嬰沉吟道。

“皇上有什麽理由拒絕?為什麽要拒絕?和重臣聯姻也是為了鞏固太子的地位啊。”

竇嬰壓低聲音道:“此事萬不可操之過急,你也不要先和周亞夫通氣,臣會找個機會向陛下進言的,最好由皇上親口提親。”

栗姬大喜道:“如此就有勞太傅了。”

回府之後,竇嬰還在反複思考栗姬的話。從太子的角度來說,如果能和周亞夫聯姻,確實會有很大助益。但自己身為太傅,去講這種話合適嗎?會不會引起皇上的猜疑呢?再者,皇上真的下定決心要力挺太子到底嗎?想來想去,他覺得有必要和籍福商量下。

籍福是竇嬰的門客,為人足智多謀,深謀遠慮,即使是竇嬰都有些自愧不如,遇到難解之事總習慣和他商議。

聽完竇嬰的講述,籍福也是沉吟了很久,說道:“此事確實有些麻煩,得罪長公主之事已經無法挽回,侯爺要慎重啊。”

“唉,栗娘娘這個人啊,行事有些過於意氣用事了,讓我們很被動。”

“其實皇上倒不一定反對栗姬和周亞夫聯姻,如果皇上真的想將太子培養成接班人,就應該給他助力,不然何以抗衡梁王的勢力呢?”

“關鍵是,皇上感受到了梁王的威脅嗎?如今看來,皇上似乎對梁王依然信任無間。”

“下臣以為,必須讓皇上感受到梁王的威脅,同時也讓皇上信任太子,想要為太子考慮未來。”

“難啊,這種事別人是使不上勁的,要看皇上自己。”

籍福想了想,說道:“如果侯爺不想向陛下提起此事,可以讓太後去說。隻要太後開口了,皇上是一定不會反對的。”

“太後?她願意開這個口嗎?她難道不知道周亞夫和梁王交惡?”

“侯爺,您認為太後還在堅持要立梁王為儲君嗎?”

竇嬰陷入一陣深思:“家宴事件之後,太後確實沒再提過立梁王為儲君,但不代表她不想。”

“侯爺,您再想想,皇上立劉榮為太子,難道沒得到太後的默許?”

“你的意思是,太後已經放棄了立梁王為儲君?”

“很有可能。太後是個聰明人,也是個顧大局的人,皇上既然已經立了劉榮為太子,她沒必要還和皇上對著幹吧。”

竇嬰沉吟道:“以本侯對太後的了解,她確實不是那種固執的人。”

“所以,侯爺不妨以此事試探太後。如果太後同意這門婚事,說明太後已經放棄了梁王;如果她不同意,咱們也不會損失什麽。”

“好,本侯找個機會探探太後的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