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收發自如心性大法

此時的吳為已是心機大開,悟出發心生念的法門,想象發心收心能夠達到收發自如的境界,如同在電子信箱中給自己發封信,自然收發自如一般。也是誤打誤撞,他恰巧悟出人生大關鍵。如果人心能夠達到收發自如隨順自然,等於實現了人生大圓滿,豈不快哉,何來煩惱憂愁。佛心佛願可謂宏偉高遠,世俗人間再難有此心此願,發心度盡虛空遍法界,發心修行做出榜樣,又有一代又一代虔誠學佛修佛悟佛弟子發心修行不辭勞苦苦口婆心談笑風生傳道度己度人,無奈三千世界芸芸眾生,難免有深陷貪嗔癡,佛心如何得安,如何還能談笑風生講論佛道佛法佛智,也隻好用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來自安。佛說過的該說了也說了,再不開悟誤入鬼道魔道,也隻能怨自身中毒太深,想到此處,佛心自安,心安即是收心。講不講在己,聽不聽由他。聽了能不能聽得進去,聽得進去小悟少悟悟的淺薄,還是大悟徹悟悟的深透,更要看善根慧根深淺,善根慧根深的,還要看有無佛緣。有了這麽多苛刻的要求,許多發心悟佛修佛的,悟來悟去,降伏不了煩心雜念,心裏發毛如同長草了一般,說慧根淺無佛緣頂不住**,其實是看人間許多好處利益稍一用心用力用智即可得,雖有佛門清淨長久喜樂,卻熬不過漫長的修行之苦,世俗∫∨,..之樂短暫,卻總比修行漫漫隻苦無樂強得多。所謂收心就是自安之道,如不收心無法收心,看著深陷迷途苦境之人,佛道之人如何心安往生西去之路,領略西天極樂至境。

心發事起、事成心收,隨發隨起、隨成隨收,這是人間願望,世間能達到此境的,十全十美的少,十事九不全的多。因一人一事發心事起的多,因眾人發心者少,因家人親人起心動念的多,因陌生人大眾的事發心發願者少。先發心後悟事理神通的多,心神具備者少之又少。心、力一致的少,心、力脫節的多,心發而力不至者多。心發力不至,自然難收,留下人生遺憾。

發心也有妄心惡念,即便顏麵有損也要及時收心。心機大開,心性自明,心路暢通,再無阻滯,喜悅異常,心障盡除。

吳為曾經感受發心發力的事實,真正有過得益於發心,如今更是如此。發心悟學術,他以為搞學術清淨,至少寫篇文章想發表不必領導簽字同事投票,想寫文章,一寫即成,是他一生受益最大之處。對他來說,有心史可證的,那時年輕心願強總想在大期刊上發文章,屢投不中,後來他想,自己能貢獻給社會已經竭盡所能,躺在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了,以此收心,他心也的確為安。麵對許多比他年齡還小的男女同事提前退出工作崗位,他發心發願應該告訴人們一些什麽,經過一番晝夜兼程的努力,成為樂業教育的主講。後來幸遇提拔機會,他擔心幹擾悟學,有人開導這樣更加有助於學術,條件方便接觸人事多了題材自然也多了信息量大了位置變了視野開闊,更容易寫出文章。

吳為回思自己的過去,小心小願因一人一事發心發願的,可以隨發隨收,得心應手;中心中願的,發易收難,大心大願的,難發難收,更不知如何收心。文章也有虎頭蛇尾,男女情事亦然。開始海誓山盟、海枯石爛,後來草草了之,如同陌路生人,翻臉成仇人。

吳為經常感受發心發力的心裏事實,想寫文章一寫即成,真正有過發心如願的體悟,感悟頗深。發心做一件事,做一日幾日事成收心,再發心再做,如此發心收心感覺心累,便想如何省心,省心的法門便是發一次心一做幾年十幾年,那樣的心也難發,心一旦發了又難收,發心難收心亦難,則心難安。這才使他意識到,發心收心是人間最難掌控之事。

吳為注意到,佛經裏講發心,卻沒讀到講收心,也沒聽到哪位法師講過如何收心。求清淨心,心清淨才容易發心發大心。這是發大心的法門。心不淨則心難發,心本身成為負擔,為心所累。

發心純粹是自己的事情,別人不可代勞。如果人心不發,即便基督複活、釋迦摩尼轉世也是無奈。

深得發心收心玄機的吳為,突然發心,何不讓嬌妹回心轉意,勸其在家修行。吳為恨自己沒有起死回生的神力,讓已經離別人世的知己重返人間,好傾心一述。麵對人間的紅顏知己嬌妹,總是心有不甘,已經超出男女情愛大防,生出前所未有大心大願,發心使她回返俗界。他知道,世俗中人想成佛,修成清淨心,俗念成了必須破的心障,如今的嬌妹想再還俗,清淨心反而成了還俗的心障。他想象如同鄰居串門一般過得去回得來,那要靠何等的心願心力才能把她拉回來。心知這樣的事情勉強不得。宋柔說他長了一張巧八哥的嘴,但對嬌妹如何才能說得動,使她發心回到俗界。沒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吳為隻說了一句話,小乘度己,大乘度己更度人。嬌妹立刻意識到自己心機的狹隘,遂發心在俗間修行。吳為又說,人如果掌握了發心收心的法門,進入收發自如的境界,則僧界俗界亦可進出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