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我跟你們做筆交易

大清帝國接管中南半島的理由非常充分,世界各國反應均很低調,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美國政府的態度,從其發布的言辭上來判斷,可以認為是“默認”。因為美國人鼓吹的門羅主義的核心思想就是“美洲是美洲人民的美洲”。那麽,也可以這麽理解:亞洲是亞洲人民的亞洲,而歐洲人就應該滾回歐洲去!

況且,目前的歐洲已是全球最熱鬧的地區。在這種國際形勢下,深陷於戰爭泥潭的英、法兩國無力改變這一現實,也就隻能痛苦的接受。

將英、法殖民勢力從中南半島清除出去後,大清帝國的周邊態勢得以根本性好轉。同時,在大清帝國強大的武力庇護下,中南半島諸國的國家安全有了保障,國家主權得以收回,民族得以解放,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時期。之後,北寧轄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這一地區的基礎設施進行了擴建、改造,連通中國大陸的公路、鐵路、內河航道、空中和海上航線等先後開通後,中南半島諸國蘊藏的豐富自然資源得以開發利用,迅速發展成為北寧轄區一個新的原料供應地。

相應的,當地社會各項事業也得以快速發展,促使其與大清帝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麵的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宗藩關係也日趨穩固。這就為康凡在南海-印度洋方向實施的防禦建設工作提供了堅實支持。

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越南、新加坡、暹羅、緬甸等國沿海眾多的優良港口都能夠為在中國南海、印度洋上作業的軍、民用船舶提供它們力所能及的幫助,但卻無法提供軍事支持。因此,北寧軍方就需在上述地區選擇合適地點建設軍事基地,為海軍在這一海域的作戰行動提供支持。

曆史上,英、法等國的遠洋艦隊都是經印度洋入侵中國大陸的,而直麵印度洋的緬甸理所當然就成為康凡最看重的戰略要地。緬甸與英屬印度大陸陸上相接、海上相通,隻要鞏固了這裏的防禦,北寧軍方就可封堵住敵方陸上和海上的入侵,其意義非同尋常。

“歸巢”行動結束後,北寧陸軍陳兵中印、印緬邊境,海軍艦艇穿越馬六甲海峽,在緬甸外海往來遊弋,從北、東、南三麵對英屬印度形成陸、海壓迫,使英方感到極大威脅,本欲調動兵力以對抗北寧軍隊,但苦於大量駐印英軍和印度籍士兵被調往歐洲戰場,捉襟見肘,根本無法完成部署!

為保住這塊大英帝國最重要殖民地的安全,讓其能夠為歐洲戰事做出應有的重要貢獻,英方主動派遣特使與北寧政府進行接觸,在明確了康凡的意圖後,經多次磋商後達成協議:英方同意將位於緬甸外海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賣給大清帝國,以消除大清帝國對英、法兩國可能以這一群島為跳板從海上進攻中南半島的擔心。條件是:大清帝國保證不入侵印度大陸,雙方以中印、印緬現存邊界為中線設立1百到3百公裏寬的非軍事緩衝區。同時,大清帝國可以按照英方開據的軍需物資清單為英方供貨也可以支付對等的金屬貨幣做為交換,期限為6個月。

康凡為了盡快占有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也為了抓住這個難得的打破歐洲貿易壁壘的機會,讓大清帝國的工業產品在歐洲擴大影響,為戰後搶占歐洲市場做好鋪墊,所以就選擇了為英方提供軍需物資的交換方式,前後隻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就滿足了英方提出的所有條件,如願以償的獲得了這個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群島。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位於緬甸西南部的印度洋中,由北部的安達曼群島和南部的尼科巴群島共同組成,有大小5百多個島嶼,呈南北走向,綿延近8百公裏。群島中大多為無人島礁,隻在其中的幾個大島上有人居住。島上森林密布,火山、丘陵縱橫,高溫多雨。群島所處方位正好卡住馬六甲海峽的西北出口,群島間的幾條海峽連通各海區,扼控印度洋航線要衝。北寧海軍在獲得了這個群島後,就可以此為基地,依靠緬甸大陸北寧駐軍各軍兵種的強力支持,在廣闊的印度洋上阻擊歐洲人的海上入侵。第一時間更新

康凡明白,北寧軍方在亞洲的這一係列擴張行動雖然純粹是為了拓展大清帝國的生存空間,但肯定將深深激怒英、法兩國。不過,也無所謂,即使不這樣做,戰爭也終究要來。那麽,為什麽不把準備做得更充分些呢?

逼買來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後,康凡將這個群島改稱為西華群島,與南華島相對應,做為又一個大清帝國的海外省而被命名為西華省,而安達曼群島上的唯一港口城市——布萊爾也就隨之改名為西華市。

西華省的成立使大清帝國首次在印度洋上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領土,而西華港也讓北寧海軍在印度洋上實現了武力存在,與新加坡海軍基地一起實現了對馬六甲海峽西、東出入口的控製。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布萊爾港位於安達曼群島中人口最多的島——中安達曼島東部,麵向緬甸海岸,與緬甸首都仰光相距5百多公裏。此地本是英國政府為流放大量英屬印度各族政治犯而建立的監獄,建有一些供囚犯服勞役的工農業設施如農場、木材加工廠等和為這些囚犯以及監獄看守服務的生活設施,但仍可稱之為是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唯一的一個具備近代文明特征的人口聚居地。而整個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基本上還保持著原始形態,是一處未經開發的蠻荒之地,也就不能為大英帝國財政做出什麽貢獻。因此,英國政府對這裏不是很重視,也許這也是英國政府同意把該群島賣給大清帝國的原因之一。

而北寧政府將布萊爾港擴建改造成一座現代化港口城市——西華市後,能夠為在印度洋上航行的北寧商船、漁船以及北寧海軍艦艇及人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隨著北寧各軍兵種陸續進駐這裏,大量軍人和途經這裏並進行休整的各國海員、漁民等的各種生活需求刺激了當地服務業的發展,商店、飯店、旅館等從無到有,商業、旅遊業等也隨之發展起來,帶動了當地海產品、木材、椰子、橡膠等的出口,給當地土著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因此,從群島各處遷來這裏定居的當地人就越來越多,而從中國沿海地區、中南半島等地遷來這裏的移民也在增加,促使西華市逐漸繁榮起來。

由於西華群島離大清帝國本土很遠,戰時得不到本土及時的支持,因此,臨近的緬甸大陸理所當然地就成為西華群島的後方支援基地。第一時間更新在建設西華市的同時,一條連通中國與緬甸的戰略鐵路也開始修建,起名為“滇緬鐵路”。

滇緬鐵路全長超過1200公裏,起點為中國雲南省昆明市,終點是緬甸北部城鎮臘戌,在臘戌與緬甸國內的中央鐵路連通,向南可直達緬甸首都仰光。為了縮短鐵路裏程,沿途要跨越怒江和許多峽穀以及穿越許多山嶺,以盡量取直線,因此就需要建造大量橋梁、隧道等,施工難度極大。北寧內衛部隊工兵部隊將承擔這項光榮而艱巨的戰略任務。

修建滇緬鐵路的最初目的是為了鞏固緬印邊境防禦並提升緬甸大陸對西華群島的作戰支持能力。鐵路建成後,國內的軍需物資和兵員就能夠源源不斷地運往緬甸臘戌或是再從臘戌繼續向南轉運至仰光港,然後從仰光港裝船運往西華市,這要比從大清帝國本土經南海-印度洋海上運輸線到達西華市方便、快捷的多。滇緬鐵路實際上是為大清帝國西南各個內陸省份打開了直通印度洋的出海口,也將緬甸這個擁有富饒自然資源的國家與大清帝國緊密地聯係了起來,注定將要發揮出巨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作用!

緬甸的中央鐵路修建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是采用1千毫米軌距的窄軌鐵路,使用的還是老舊的蒸汽機車。而此時的北寧轄區鐵路部門已經開始用新式的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取代蒸汽機車,采用的是1435毫米軌距的標準軌距鐵路。第一時間更新由於滇緬鐵路是按照北寧轄區的鐵路標準修建的,因此也就無法與緬甸的中央鐵路很好的銜接,必須在臘戌進行繁瑣而費力的寬軌—窄軌轉運才能到達仰光。所以,在滇緬鐵路實現通車後,北寧內衛部隊工兵部隊立即開始實施緬甸中央鐵路現代化升級改造工程。該工程完工後,北寧轄區生產的新型內燃機車就能夠牽引著總裝載量達到3千噸的50節新型重載車廂以120公裏的時速從昆明直達仰光,大幅度提高鐵路運輸量與運行速度。

這是又一項浩大的工程,幾乎相當於再建一條滇緬鐵路!以更換中央鐵路老舊的木製枕木這一項來說,北寧轄區的鐵路設備生產廠家就需提供上千萬套新型混凝土枕木!其他需提供的路用設備諸如新型機車和車廂、鋼軌、電氣設備等的數量同樣可觀。不過,這些純援助性質的友好舉措將進一步鞏固緬甸與大清帝國的宗藩關係,從戰略層麵上來權衡,十分必要。

滇緬鐵路建設期間,康凡曾多次赴沿線工地視察,並參加了怒江鐵路大橋的貫通儀式,親手剪彩。

而在沿線工地上,除了北寧內衛部隊工兵部隊的官兵和各類先進的工程機械在忙碌外,最有特色的就是以傣族、白族、壯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人民為主組成的築路勞工大軍。雲南省是個多民族混居的省份,漢族人在其總人口中隻占少數,而這支築路勞工大軍中超過80%的人都是當地少數民族。盡管他們在參與工程建設後,每人都能領到2身工程指揮部統一發放的墨綠色工作服以及黃色安全帽和防砸鞋,從外表看起來已經跟北寧內衛部隊工兵部隊的官兵沒有什麽不同,但他們卻是第一批代表大清帝國出國工作的少數民族人民。可以這麽說:滇緬鐵路建成後,一半的功勞屬於他們!

在穩固了印度洋方向後,康凡就把目光轉向了太平洋方向。

隨著大清帝國全球海上貿易的迅猛擴展,開辟海外基地的工作就是必須要做的了。在浩瀚的大洋中,來往穿梭的北寧商船和漁船需要避風、修理、補給、救助等方麵的服務。在離陸地不遠的航道上航行時,依靠沿岸各國的港口可以來做這些事情,但在大洋深處的航道上,如果發生意外,海天茫茫,無法得到及時救援的船舶的後果便可想而知了。因此,康凡便準備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西洋航線上著手建立大清帝國的前沿基地,以更好的為海上作業的商船和漁船以及船員們提供需要的服務。

再就是,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是除去東南亞地區之外最大的大清僑民集中地,這些僑民群體擁有巨大的能量,能夠對大清帝國的發展發揮重要影響,必須得加以團結,共謀大業。

所以,康凡還要在已經開通的中國—美國太平洋越洋輪船航線的基礎上開通更為快捷的越洋飛機航線,與大洋彼岸的美國加強聯係,而上述這些工作就需要朱迪的大力協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