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裏麵,妻子和老娘的相繼過世對朱重的打擊極大,可來不及有太多的悲傷,年幼的孩子和家裏的生計都需要他操心。

先前給妻子和老娘看病和辦喪事,已經掏空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底,孩子又太小離不了人,帶著這麽小的孩子去擺麵攤是不現實的,朱重隻能另謀出路。

嚐試了許多工作後,便選了賣些零碎小物件的生意。

這活計雖然辛苦,掙的錢也少,但他現在就一個人,帶著個喝米湯的孩子,也勉強夠糊口。

於是白天朱重就挑著扁擔,一頭放貨,一頭裝著孩子,走街串巷地叫賣,做起了貨郎的生意。

聽完了朱重的遭遇,郭喜安對他既同情又佩服,一個人拉扯著孩子生活,既要照顧幼子,又要忙碌生計,難怪他這麽憔悴。

不過他本人瞧著萎靡還帶著些邋遢,孩子卻被他照顧得很好,雖然小孩躺在籮筐裏看不見全貌,透過半邊小臉,也能看到孩子被照顧得白白胖胖的,身上的小衣服雖然有些不合身,卻漿洗得幹幹淨淨。

郭喜安想了想,道:“朱大哥,我們店裏剛好要招一個廚師,若是你願意,可以來試試!”

朱重驚訝地看著她,麵上明顯有著意動,可思考了之後,卻是搖頭拒絕了。

郭喜安有些意外,以為他是怕工錢太低,說得更仔細:“我們雖然是個才開沒多久的小店,但生意一直是不錯的,朱大哥你若是願意過來,按照市價,工錢一個月一兩銀子,年底按照店裏生意情況,最少不會低於月錢的三倍發福利,日後若是您覺得可以,能待下去,店裏會按照工齡每年給你漲月錢的。”

朱重見郭喜安誤會,連忙搖頭:“妹子你誤會了,我不是在意這些,隻是我如今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我得照顧孩子,幹活的時候怕是不能一心一意。”

“我知道你是想要幫襯我,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可我也不能真耽誤了你們的生意。”

朱重畢竟是在鎮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再怎麽人脈也是有一些,若是要找份活計,不會找不到,隻是他要兼顧孩子,這就難了,人家出錢雇工幹活,也不希望底下夥計三天兩頭的耽誤工作。

為了不給人添加麻煩,朱重才沒有去給人做工的。

聽了朱重的顧慮,郭喜安笑了笑:“這個朱大哥你不用擔心,你可以把孩子帶到店裏,我們店裏雖然忙碌,人手也還算多,你把孩子帶過來,我們也可以幫著你照看,不會影響什麽的。”

“這......”朱重遲疑了。

這時候睡在籮筐裏的孩子瞪了瞪小腳,從睡夢中醒來,大街上人來人往本就吵鬧,孩子一醒,便癟著小嘴嚶嚶哭泣起來。

朱重聽到孩子的哭聲,立馬彎腰把孩子抱起來,他抱孩子的動作嫻熟,七尺漢子懷裏摟著一個小嬰兒輕輕搖晃,柔聲哄著孩子的樣子是不符外形的溫柔。

可孩子卻是越哭越凶,完全沒有停下的意思,郭喜安伸手將孩子接過來,笑著道:“我看小孩是餓了,先進屋我給他弄些吃的。”

頓了頓,又眼含笑意地看著朱重道:“順帶,我也給朱大哥介紹介紹廚房裏的活計。”

......

朱重最終還是留了下來,一家人對他也十分歡迎,郭喜春知道了他的遭遇,同情的同時,對他兒子小虎兒也十分心疼,之後對孩子的照顧上,更是幫了不少忙。

郭喜安請朱重雖然是一時興起的主意,卻也不是完全沒有考慮實際情況的,先前家裏就是人手有些緊缺,雖然買了劉大哥他們一家之後,人工上的壓力稍微緩了緩。

但是劉大哥他們一家主要還是在村裏幫著看宅子和照顧田地,店裏這邊隻會偶爾過來幫幫忙。

實際店裏常駐幹活的就郭喜安、程佳博、郭喜春和大丫、曹康,在生意忙碌的時候,還是有些吃力。

現在朱大哥一來,他以前本就是做麵攤生意的,年輕的時候更是跟著師傅學過手藝,除了做麵,對廚房的活計都很熟悉,幫郭喜安分擔了不少壓力。

到了這邊店裏,朱重隻用一天時間就把廚房的活計熟悉了,有他幫手,郭喜安不用一天到晚地都在廚房忙碌,有時間來開發店裏的新小吃,豐富了店裏的吃食品類,小店的生意更加火爆了。

趁這個機會,郭喜安去信給縣裏的張老板,同意了他先前把變蛋進貨量提高到每月十五萬個的要求,這一下每月的變蛋生意利潤從一百兩增加到了一百五十兩。

到了六月中旬,天氣熱了起來,郭喜安便尋思著把冰粉加到店裏賣的吃食裏麵,今年春耕的時候,郭喜安也沒忘記種上兩畝冰粉籽。

雖然還不到秋收時候,但是去年收的冰粉籽還剩下不少,現在倒是不愁食材原料。

郭喜安這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村裏劉大哥也帶來了好消息。

瞧著那一小袋紅彤彤的草莓,郭喜安是又驚又喜:“這草莓已經成熟了?”

對種在家裏院子裏的草莓,這麽稀奇珍貴的水果郭喜安當然一直沒忘記,仔細叮囑孫有金他們要好好照料。

孫有金兩口子見她這麽重視,自然不敢怠慢,伺弄得盡心盡力,草莓長勢很好,這不一成熟,他就迫不及待地摘了一些給他們送來了。

“這草莓隻成熟了一部分,我就摘了這一小袋,剩下成熟的大概還能摘這樣袋子的三袋左右,我看東家你對這東西關心得很,就想著先給你摘些送過來。”

孫有金憨笑著,他是一早上就從村裏走著過來的,就為了給郭喜安報喜,一路上走得快,有些風塵仆仆的樣子。

郭喜安高興之餘,瞧著劉大哥這個樣子,想到了另一件事,說來家裏就一張驢車,他們用著,劉大哥他們要來鎮上找他們,是舍不得花錢坐村裏的牛車的,每次都是腳走著回來。

郭喜安便尋思著,再買頭牛回來,等再賺些錢,她還想再買些田地,買頭牛回來,劉大哥他們以後無論是出門還是家裏幹農活,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