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毅此言,秋生也是眼前一亮,有些心動。

要知道墨家學說一直都講究平等仁愛,簡樸節省,而這些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是不被允許的,特別是要利用階級分化來統治王朝的皇權,更是對這種學說深惡痛絕,所以墨家的衰落很大一部分是統治階級的壓迫造成的。

墨家的衰落造成了其學說大部分隻限於理論,根本就沒有像道家、法家、儒家一樣作為國策實行過。眼下要是他們在聚居之所實行墨家學說,無疑是墨家的一大進步,是一個裏程碑的成就。這怎麽能不讓秋生感覺激動。

而且在李毅看來,如今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要知道明朝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個時期商業的重要性已經一步步加強,資本主義也漸漸強大起來,中國商人雖然地位低下,但是卻掌握著巨大的財富,並且通過扶持士大夫集團獲得了政治庇護,這點從東林黨阻止提升商稅就能看出來。

而同時一些激進的學說也漸漸出現,比如明末三大思想家,即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

他們在明末清初社會激烈變革之際,提出了許多人本主義論點,比如反對滿洲殖民統治及君主專製,提高商人地位,重實踐、輕理論的實用主義。他們的思想,在後來君主集權嚴重的清朝並沒有多少發展,但對於中國傳統哲學具有重要意義。三大思想家繼承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傳統,植根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生產關係中資本主義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際"天崩地解"的形勢下,開創了新思潮、新學風。特點:①反對宋明理學,提倡唯物主義思想。②反對封建專製主義。②反對封建專製主義。③反對明末浮誇空談的風氣,講求經世致用的功利主義。④倡導均田說與"工商皆本"說。

近代史的開端已經使得科技發明成了推動世界發展,國家強大的最大動力,而墨家從先秦時期就一直注重天誌,也就是自然規律的發現和掌控,還有一些重要技術的發明。

墨家實用性的發明思想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在戰國時期建立了以幾何學、光學、物理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一些重要的發明已經沿用至今。所以中國近代科學的總結和發展,由墨家來承擔是十分合適的。

還有就是科技的發明和生產力的解放,需要一種平等自由的社會風氣,來創造更多的自由勞動力。而墨家的思想其實是最接近現代公民社會與市民社會的思想。

墨家的思想其實是最接近現代公民社會與市民社會的思想。

兼愛,用今天的話就是“博愛”,或者叫“在上帝麵前人人平等”。“非攻”,用今天的話叫“熱愛和平”,和平與發展。像紀念孔子誕2565周年國際紀念大會的主題定為“和平與發展”,其實是定錯了。這個應該是在紀念墨子的時候才適合定的主題。可惜的是墨子一生“兼愛”、“非攻”,後世卻很少人能了解其中的偉大。

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他反對戰爭,要求和平。

這些思想能夠在華夏傳統思想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安定和諧,有利於解放人性和生產力的社會,非常有利於近代工業化的開始。

上麵說的是科技以及社會方麵,而在政治方麵,墨家講究“天誌明鬼”,就是天有意誌,天愛民,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與後世天賦人權,自由憲政說非常接近。

所謂“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於天誌,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則包括通過民主選舉能幹而有公心正義感的人為官吏,甚至一國之君,也要求通過選舉產生。全國人民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子認為,國君必須選舉國中的賢者,而不是像儒家那樣的推舉禪讓製。一旦選舉出來國君與官員,那麽作為選舉的百姓理應在公共行政上對國君及其行政官員和所製定的規則表示服從。同時,墨子也要求上麵了解下情,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而不能夠濫用公共權利。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看到這裏,作為底層的百姓簡直是看到了天堂,這也是為什麽一直是許多底層人民支持墨家。通過這一點不難明白,不僅春秋戰國時的儒家學派痛恨墨家,而且即使是後世,墨家仍然被權貴們有意地選擇了遺忘。如果墨家沒有沒落,後世之中國比美國至少早了二千年實現了自由、民主、憲政,並且有自己的人權宣言。

在社會風氣方麵,墨家節用節葬。

“節用”也是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久喪厚葬無益於社會。認為君主、貴族都應過著清廉儉樸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這方麵也能身體力行。墨家弟子,從墨子到普通弟子,都是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這一點與孔子自我炫耀式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奢靡而古怪的生活大不相同。他還特別厭惡儒家的厚葬,特別是孔子主張的活人殉葬的殘酷血腥非人傳統。用今天的話說,墨家思想是諸子百家中天然的最符合人道的一家。

另一條叫做非樂。墨子極其反對過度的奢靡的儒家禮樂,甚至有一次出行時,聽說車是在向朝歌舞聲方向走,立馬要求掉頭。這一點與孔子看到魯國大臣季氏在自己家裏擺“八佾舞”會大發雷霆,叫出“是可忍,孰不可忍”大不相同,等級森嚴的禮儀樂隊,隻是勞民傷財而已,一定會敗壞社會風氣。

墨子的非命觀點,一方麵肯定天有意誌,能賞善罰惡,借助外在神的力量服務於他的“兼愛”,另一方麵又否定儒家提倡的“天命”,主張“非命”。認為認得壽夭,貧富和天下的安危,治亂都不是由“命”決定的,而是人積極可為的,人的努力完全可以達到富、貴、安、治的目標。因此,墨子極力反對儒家所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認為這種說法“繁飾有命以叫眾愚樸之人”。

墨子看到這種思想對人的創造力與人性的消磨與損傷,所以提出“非命”,因為人是有自由意誌的,人必須有所作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必須有點公共意識,遇事隻是抱怨自己命不好,而不去反思檢討自己,把一切都歸為宿命,把人放到了一個完全被動態度,是不好的。

墨子對戰爭所帶來的禍害的評論與分析也非常到位。

第一貽誤農時,破壞生產。農業是斬斷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

第二,搶劫財富,不勞而獲。竊入桃李,搶人犬豕雞豚、牛馬,殺人越貨者,“謂之不義”,攻小國,“入其溝境,刈其莊稼,斬其樹木”,同樣是“不與其勞就其實,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義行為。

第三,殘害無辜,掠民為奴。墨子指出,大國君主命令軍隊攻小國,“民之格者,則逕殺之。不格者,則係操而歸。丈夫以為仆圉胥靡,婦人以為舂酋。”

這三點也能解釋為什麽墨門如今千方百計的想要阻止西北的亂局。要知道流寇本來是百姓,而他們最大的手段就是破壞生產,擄掠百姓,這樣死循環下去,失去田產家宅的百姓就會被流寇不斷裹挾著造反,並且通過暴力手段去搶奪自己想要的一切。

後世中國人素質低下,急功近利,不擇手段,與近現代時期的**和災荒有著不可妥協的責任,正因為長時期的生產被破壞,暴力搶奪成為最有效的生存途徑,還有一些暴力者對於普通人的壓迫剝削,才造成後世人的一種‘窮怕了,賤久了’的心理。

墨家幾乎是一個在中國百家中唯一與邏輯學、自然科學、基督教,以及現代民主政治體係和市民社會接近的一個流派,他在科學研究、社會人文、政治體製、和平發展等各方麵都有著偉大的先進性。

可惜這種偉大的思想流派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中不斷被排擠,甚至是扼殺,眼下到了這個時候,隻是一個江湖上的組織,根本就無力影響朝政。

就如同自己剛剛想的一樣,李毅還是堅信中國的近代化應該由墨家的思想來激活,這樣才能充滿活力和未來,但是眼下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好好研究如今的墨門,研究這個古老的學派在經曆了千年的洗刷之後,還是不是能夠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