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軍南下

嘉峪關連接長城,從而構成北方的重要防線,是抵擋大清帝國和蒙古帝國的重要屏障。

長城自始建以來,就是為了戰爭攻防的需要,長城攻戰的悲壯與慘烈共同演繹了長城內外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故事。

長城戍守是保證長城沿線社會經濟、軍事、交通穩定有序的重要活動。先秦、漢時,長城沿線都設邊郡和諸部都尉,規定凡男子滿23歲必須到邊境當“卒”服役一年。大秦帝國則沿長城建“九邊”,下轄各千人隊、萬人隊,常年擁兵駐守。

長城令牌是長城戍守的重要憑證。令牌,銅質,背刻“某某軍團指揮使司夜訓牌”字,左側鑄刻編號為“肅州捌佰肆拾伍號”,它反映了長城嚴格的守衛製度。

腰牌,即守衛牌,正麵篆刻“守衛”二字,左側刻“勇字貳仟叁佰貳拾號”。背麵刻“凡守衛官軍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借者及借與者罪同”。

豬蹄是敦煌漢代長城沿線的采集品,是漢代守衛邊疆的士卒們生活的遺存之物,曆時已1000餘年,是極為難得的長城文物。

防禦是長城軍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先秦、漢以來,長城防禦就有一整套的防禦技術和守備製度。守邊士卒有戰則戰,無戰則進行長城牆體的修葺,守備器械的維護和從事邊防巡邏守望等活動。

轉射是漢代城障女牆上嵌砌的一種裝置,可自由轉動,能觀察到城外110度視角內的地麵,即可以觀察敵情,又可以封閉射孔,比防敵方箭矢。

虎落是防禦敵騎而埋於地中的尖木樁,木樁用火燒烤後更加堅硬,樁尖高出地麵,令人望而生畏。天田是漢代長城防禦的重要形式。在邊塞烽燧外側平鋪細沙,“沙布其表,日視其跡,以知匈奴來入”。

守望士卒每日定時巡視天田,稱為“日跡”和“畫天田”。

烽火製度產生於西周時期。先秦、漢時,烽火製度已發展得更加嚴密。一般的烽火製度是白天燃草叫“烽”,夜間點火叫“燧”。“烽”以積薪為主要燃煙材料,“燧”則以苣為點火材料。現在在大秦帝國的烽火製度中還有放炮示警內容,采取舉烽、鳴炮並舉的報警方式,如來敵人數500人以上,就舉二烽、鳴二炮。

漢代烽火製度表:漢代烽火製度根據晝夜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信號標誌、器具和燃放地點,但主要的是白天以烽煙為主,夜間以點燃舉火為主。

漢代烽火信號表:漢代烽火信號有嚴格的規定,根據敵情的多少,分晝夜製定不同的信號製度,一般情況下是白天以舉烽為主,夜間以點燃舉火或積薪為主。

現在大秦帝國的烽火信號表:現在大秦帝國的烽火信號在漢代烽火信號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以硫磺、硝氨、火藥為助燃原料的號炮製度,根據不同的淒清,舉烽和鳴炮次數有相應的規定。

塞上烽火:即邊塞上的烽火製度,出土於蒙古額濟納旗破城子。漢時中央政府頒布烽火製度,其中中央頒布的製度叫品,郡縣頒布的製度叫品約。

長城攻戰是中原曆代民族政權鞏固發展和興亡更替的直接手段,每個朝代為了自己的政權穩定和擴展疆域經常性的都要參與到戰爭之中。長城攻戰除軍事實力的強弱外,重要的是軍事武器的優劣對比。其中傳統兵器主要有弓、駑、拋石、矛、刀、劍等。現在大秦帝國的火器也已經開始使用,隻不過現在的火器隻掌握在禁衛軍的手中,而且不受重視,同時現在的冷兵器也沒有發展到巔峰。

“有如此雄關,難怪我大秦帝國能夠抵擋蒙古帝國和大清帝國的幾百萬鐵騎幾百年。”看著嘉峪關和連接嘉峪關的長城楊成風感慨道。

“是啊,如果沒有這條長城,蒙古帝國和大清帝國的鐵騎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入中原腹地,到時候我大秦帝國就有難了。”孔召文也道。

楊成風點點頭,看著北方的茫茫大草原,哪裏就是蒙古帝國的地方吧?

看著嘉峪關外的大草原,楊成風突然對孔召文說道:“如果寡人想燒大草原能成嗎?”

孔召文一愣,楊成風說的話他從來沒有想過,大草原能燒嗎?不過如果到了秋高氣爽的時候也許能,但是現在……

“蒙古人不是依靠大草原嗎?如果我們一把火把他們燒了,那是不是從此以後就沒有蒙古人了?”楊成風道。

“可以是可以,不過大草原河流眾多,如果想燒的話也不會把大草原全部燒毀,而且這樣一來可能要千夫所指。”孔召文道。

“千夫所指?哼,千夫所指又如何!”楊成風眼中閃過一絲殺機,不帶一絲感情說道:“這是戰爭,成王敗寇,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這也要等秋高氣爽的時候才能夠進行,現在……”

楊成風道:“從現在開始012龍騎師以部為單位,從嘉峪關到蒙陰關一帶向大草原進發,寡人要在這方圓百裏內的所以蒙古帝國的部落全部消失。”

“殿下的意思是屠殺?”孔召文渾身一顫。

“不錯,方圓百裏之內的所有人一個不留下,全部殺死。”楊成風道。

“是。”

隨著楊成風的命令,在接下來的三天內,接近嘉峪關到蒙陰關一帶的蒙古部落受到了滅頂之災,十幾萬人被012龍騎師屠殺。

……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蒙古帝國呼倫貝爾市,因其旁邊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是大陸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優質的草原,蒙古族發源地,出產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境內有上千個大小湖泊。著名的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綠波千裏,一望無垠,微風過,羊群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草原風光極為綺麗,令人心曠神怡。

呼倫貝爾草原之所以聲名遠揚,是這裏盛產體格高大壯健的三河馬和三河牛。

呼倫貝爾草原是蒙古草原風光最為絢麗的地方,擁有一億多畝草場,兩億多畝森林,500多個湖泊,3000多條河流,遼闊無邊的大草原像是一塊天工織就的綠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種柔軟而富於彈性的感覺非常美妙。而綠草與藍天相接處,牛羊相互追逐,牧人舉鞭歌唱,處處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致,將它譽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沒有汙染的幾大草原之一,真是當之無愧。

呼倫貝爾草原其地勢東高西低,海拔650米~700米,總麵積約9.3萬平方千米,地域遼闊,風光絢麗。草原上,水草豐茂,河流從橫,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在2000多年的時間裏,呼倫貝爾草原以其富饒的自然資源孕育了北方諸多遊牧民族,因此被譽為“北方遊牧民族成長的搖籃”。

從呼倫貝爾草原向南一千裏就可以到達大秦帝國的蒙陰關和嘉峪關。此時,呼倫貝爾草原大軍雲集。

“大將軍有令,所有萬夫長、萬騎長中軍大帳集合!”

“大將軍有令,所有萬夫長、萬騎長中軍大帳集合!”

“大將軍有令,所有萬夫長、萬騎長中軍大帳集合!”

此時在呼倫貝爾草原的蒙古帝國二十個萬騎長和十個萬夫長隨著蒙古帝國南征軍統帥褚孟賢的命令在呼倫貝爾草原的中軍大帳集合。

褚孟賢是蒙古帝國和赫連鐵樹並列的名將,他性仁厚勤儉,事母以孝聞。資貌英偉,望之如神,用兵如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第一次出征就三萬輕騎兵打敗大清帝國的十萬鐵騎,從此一戰成名。

此次大皇子失去了蘭州,蒙古皇帝震怒,如果蘭州在蒙古帝國的手中,今天就可以帶著百萬鐵騎入侵大秦帝國,但是大皇子吳宇森卻失去了蘭州,雖然帶回來十幾萬軍隊,但是這不足於平息蒙古皇帝吳大奎的憤怒。

為此吳大奎秘密命令褚孟賢在呼倫貝爾草原集合了三十萬大軍,讓他重新奪取蘭州。

褚孟賢身為南征軍統帥,知道此次責任重大,不敢怠慢,一接到命令後就收集蘭州的情報,

今天他突然接到關於在蒙陰關和嘉峪關以外方圓百裏的蒙古人被屠殺,十幾萬蒙古人全部被滅,加上大秦帝國的鐵騎來回巡邏,讓他的情報人員一點消息都沒有弄到。這讓褚孟賢有些無從下手了。

“大元帥!”幾十個萬騎長和萬夫長來到大帳向褚孟賢行禮。

“恩。”褚孟賢抬頭看了眾人一眼道:“這次,本將軍讓大家來是為了南征的事情,現在三十萬南征軍已經集合完畢,糧草物質也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各位覺得這次我們應該如何進攻蘭州?”

“大元帥,末將願領十萬鐵騎攻克蒙陰關。”一個萬騎長站出來道。

“蒙陰關是大秦帝國的雄關,鐵騎不善攻城,應該由我們步兵來完成,大元帥,末將願意帶五萬步兵攻克蒙陰關。”一個萬夫長道。

“大元帥……”

“……”

每個蒙古軍官爭先恐後的發言,仿佛蘭州在他們的口中之物,但是真正有意義的意見不多,讓褚孟賢有些失望。

最後褚孟賢決定這次不分兵,集中三十萬南征軍攻打嘉峪關。

第二天,褚孟賢以五萬鐵騎為先鋒,二十萬大軍為中軍,五萬鐵騎押送糧草,浩浩****向嘉峪關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