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之前,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大女兒被大周皇帝正式冊立為後,身為國丈的符彥卿地位水漲船高,授封衛王,地位尊崇。
北漢聯合遼國進犯中原,衛王被官家任命為河東行營都部署,帶領天平軍節度使郭從義,鎮國節度使史彥超西進與柴榮會合。
原本這一戰勢頭不錯,大周軍隊節節勝利。
誰知打到了北漢老家太原城,卻遭遇了一連串的困難。
各地勤王之師良莠不齊,發生了一連串的擾民事件,使得大周後勤補給出了問題。
同時,為了防止北方遼國派兵馳援太原,衛王帶領兩萬大軍前往忻州布防。
卻沒有想到,作為先鋒的鎮國節度使史彥超卻中了契丹騎兵的埋伏,前去救援的李荺也差點沒回來!
結果,征伐北漢弄了個虎頭蛇尾,最終符彥卿隻得聽命帶兵返回。
衛王府門外,受邀在此停留了五天的郭從義拜別,衛王送到門口。
就在這時,隻見一名士兵騎著快馬飛奔到府門前。
士兵下馬即單膝跪地:“稟衛王,鎮國節度使史節帥已經進城!”
“什麽?!”
符彥卿與郭從義聞言當即一愣,繼而互相對視一眼。
“你看清楚了,真是鎮國節度使史彥超嗎?他還活著?隨行有多少人?”驚疑過後,符彥卿喝問道。
這件事可大可小,一定要問清楚了!
當初李荺負傷歸來,言明史彥超戰死,符彥卿作為主帥,早已將史彥超戰死一事上報官家了。
現在怎麽又出現在大名府了呢?
這樣一來,郭從義也放棄了立刻離開的打算。
那守城士兵老老實實的答道,“回衛王,小人沒見過史節帥,不知是不是他本人。
不過那自稱史節帥之人身邊隻有五位隨從。
而且史節帥好象受了點傷,並沒有騎馬,而是坐在一輛馬車上。”
聽到這裏,符彥卿和郭從義基本上可以確信對方的身份了。
李荺曾經說過,當時史彥超中了遼兵埋伏,就算沒有戰死,恐怕也受了傷。
算算時間,如果史彥超真的受傷,晚回來幾天也的確很有可能。
想到這裏,符彥卿與郭從義幾乎同時說道,“走,過去看看。”
按理說,以史彥超的資格,還不至於讓符彥卿和郭從義去迎接。
畢竟,在高平一戰之前,史彥超隻不過掛職鄭州防禦使而已。
高平一戰立了大功之後,方才被柴榮提升為鎮國節度使的。
不過,實際上,史彥超真正重要的職位,卻是侍衛親軍龍捷右廂都指揮使!
鎮國節度使一職,更多的隻是代表他的榮譽職銜而已。
侍衛親軍本就是柴榮的近衛軍。
侍衛親軍下設侍衛馬軍(龍捷),侍衛步軍(虎捷),散員,散指揮,內殿直等軍。
各軍又分為左右二廂。
自從掌管侍衛親軍的何徽與樊愛能二人在高平一戰中,因臨陣逃脫被斬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職位空缺,史彥超這個龍捷右廂都指揮使的地位水漲船高。
倘若史彥超真的沒死,這個消息就要盡快報給朝廷才行!
符彥卿與郭從義剛轉過街口,就見迎麵過來一輛馬車,馬車旁邊還有三個麵容冷峻的年輕人騎著戰馬護衛在側。
再近幾步,符彥卿身邊的郭從義擦了擦眼睛,越看其中一個年輕人越覺得熟悉,不由的提馬迎上前去。
同一時間,盧青也看到了郭從義,展顏一笑,跳下青龍戰馬,迎了上去。
“郭叔叔,別來無恙。”
郭從義聞言,連忙跳下馬,抱著盧青的臂膀哈哈大笑起來。
“青哥兒,果然是你!哈哈——”
這時,馬車簾掀開,在身邊兩名親兵的攙扶下,史彥超走下馬車,爽朗一笑,“郭節帥,想不到你和青哥兒還真認識,恭喜恭喜。”
嘴裏說著恭喜,可史彥超心裏卻不是滋味兒。
對於盧青和彎刀七十六騎,史彥超是真心喜歡上了。
如果能把這支戰力彪悍的小隊收歸麾下,那該多好啊!
可惜,看到盧青與郭從義見麵時的情景,史彥超知道自己沒戲了。
郭從義扭頭一看,驚喜莫名,“史老弟無恙,的確可喜可賀!前段時間李荺回來,說你中了契丹的埋伏,我和衛王還傷心了好一陣子呢!
這下好了,有驚無險,的確值得慶祝!”
後麵跟上來的符彥卿笑著附和道,“郭老弟說的不錯。
史老弟,你知不知道,當初得知你中了遼人的埋伏,老夫第一時間就將這消息上報給官家,官家也難過了好一陣子呢!
畢竟,像史老弟這樣的猛將,是我大周難得的將才啊!”
“慚愧。”史彥超老臉一紅,看向盧青,“這次若不是青哥兒出手相救,老彥我可真的戰死沙場了!”
“哦?”郭從義聞言,好奇的看了看盧青,“對了,賢侄,我還沒問你呢,你怎麽會和史老弟一起過來的?還有,你這些年到底去了什麽地方?”
還沒等盧青回答,一旁的符彥卿打斷了話頭,“郭老弟,史將軍逢凶化吉,平安歸來,可喜可賀,不如回老夫那裏擺上一桌,咱們一邊喝一邊聊如何?”
“哈哈,正有此意。”和盧青重逢,郭從義心情大好,拉著盧青一邊聊,一邊跟著符彥卿和史彥超回到了符府。
“對了,賢侄,去年你派人給我送來那封信時,因為軍職在身,我沒有過去見你,沒遇到什麽麻煩吧?”
“多虧了郭叔叔及時聯係了鳳翔節度使,否則小侄恐怕要被趙節帥當成奸細了。”
盧青笑著解釋道,“後來聽說北漢與遼人聯合南下進犯,小侄便帶著兄弟們趕到高平,之後在忻口恰好碰上史將軍被圍,及時救下。
小侄聽說郭叔叔可能在大名府這裏,所以才跟著史將軍過來見見郭叔叔的。”
盧青簡單的說了一下回到中原的經曆,卻把符彥卿和郭從義聽的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