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商隊到達滄州時,盧青再次與郭從義擦肩而過。

據帥府傳出來的消息,郭從義早在三日前,就已經帶了二百親兵前往永寧縣視察去了。

永寧縣規模不大,卻與契丹邊城寧州城隔河相望,是大周在橫河節鎮的前沿邊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滄州到永寧縣城,大約四天左右的路程。

可當盧青即將到達永寧的時侯,卻發現從永寧方向,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流民!

看樣子,倒並不像是城裏居住的居民。

這一點,從那些百姓匆忙攜帶的東西就能看得出來。

牛羊,農用獨輪小木車,還有車上的糧食,農具,雞犬,幾個哇哇哭鬧的孩童……

這分明就是逃難哪!

盧青對郭從義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永興城時。

當時郭從義為了讓百姓們安居樂業,在永興城外大興水利,又積極對外招商,像這樣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治下百姓怎麽會出現這麽多流民呢?

“老丈——”盧青攔住一個五十來歲,背著大爛布包裹的老者,想要打探下情況。

那老者顯得很匆忙,被盧青攔住之後,看著下盧青身後長長的車隊,當即驚呼道,“小哥兒是外地人吧?

小老兒勸你還是趕緊往回走吧,前麵過不去啦!”

盧青一聽這話,更加迷惘了,“老丈,前麵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有契丹人哪!”老丈一邊說一邊繼續往前走,“可惡的契丹人又開始打草穀了,再不跑,早晚被那些契丹人抓去當奴隸!”

“那你們怎麽不往永寧城裏避避呢?”在盧青看來,以郭從義的品性,知道有契丹人打草穀禍害百姓,應該不會阻止難民入城避難的。

“永寧城?”那老丈臉色一變,搖了搖頭,不再說什麽,直接逃走了。

盧青見狀,心中大急。

莫非,郭從義在永寧城出了什麽事?

這樣想著,盧青催著商隊加快了速度。

當盧青趕到永寧城外時,卻發現城裏的百姓竟然也在紛紛外逃!

不僅如此,城門口,還掛著一顆顯然是剛被斬下的頭顱!

城門口兩列士兵,正在維持秩序,組織城內百姓出城呢。

見到盧青帶著的三十餘輛拉著貨物的馬車,當即有士兵上前喝止。

“你們是想要出關的商隊?趕緊回去!”

盧青下馬來到那士兵麵前問道,“請問,橫海節度使郭節帥可在城中?”

那士兵聞言,警惕的問道,“你是什麽人?認識我們節帥?”

盧青一聽,總算鬆了一口氣,看來,郭從義應該就在城中。

“麻煩通稟一聲,就說小侄盧青,路經此處,正要拜望郭叔叔。”

“呃——好吧。”聽到盧青對郭從義的稱呼,那士兵不敢怠慢,連忙跑進了城中。

很快,那士兵再次跑了回來,氣喘籲籲的說道,“我們節帥大人請盧先生進城,盧先生,請!”

說完,那士兵便在頭前帶路。

盧青眉頭微皺,越來越感覺不安了。

要是以往,雖然他是晚輩,但知道他過來了,郭從義一定會親自出城迎接他的。

可這一次……

懷著忐忑的心情,商隊進入城中。

不大的永寧城,現在基本上已經人去房空,大街上到處都是百姓們逃離時扔下了垃圾,仍有沒來得及出城的百姓,慌張的攜家帶口向城門口方向湧去。

還有些士兵在盡力維持著秩序。

看著偶爾從身邊經過的那些士兵,盧青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

直到到了縣衙門口,盧青才意識到,他看到的那些士兵,基本上年紀都在四五十歲的樣子!

縣衙中,遠遠就能看到,滿臉疲色的郭從義正在吩咐士兵們從府庫中搬出大量的兵器鎧甲等物質,在院子裏擺了一大堆。

見到盧青過來,郭從義連忙迎了上來,強行擠出一絲笑容埋怨道,“賢侄,你怎麽挑了這麽個時侯過來啊?”

“郭叔叔,你這是——”盧青指了指四處忙亂的士兵,以及擺滿了院落的兵器,不解的看著郭從義。

“唉!”郭從義長歎一聲,緊接著又露出希翼的目光,抓著盧青的手臂問道,“對了,賢侄,剛才士兵來報,說你帶了百人左右過來,是不是你的那支彎刀七十六騎?”

盧青搖了搖頭,“彎刀七十六騎被我留在了野雞穀,我帶過來的是商隊,正打算看望過郭叔叔之後,就前往契丹經商的。”

“這樣啊——”郭從義明顯失望了,接著說道,“賢侄,聽郭叔叔的,你現在立馬帶著商隊近返回去,不能再往北走了。

實不相瞞,城北漳河對麵的寧州契丹軍,已經出動了三千騎兵,正在搭橋,隨時都有可能對永寧城發動進攻,太危險了!

郭某現在正全力組織守城,實在沒時間送你了。”

“不就三千騎兵嗎?郭叔叔,既然這永寧城是邊城重鎮,難道連這三千敵軍都抵擋不住嗎?”盧青不以為意的問道。

一提到這個,郭從義瞬間滿臉煞氣,咬牙切齒的罵道,“正常來說,以永寧城的守軍規模,要防禦三千敵軍,自然不難。

可惜啊!

賢侄不知,郭叔叔也是幾天之前才得知官家征淮大勝,很有可能接下來就要北伐,所以才帶著二百親兵到這永寧來巡視邊情的。

然而,到了永寧城才發現,永寧城的縣令兼軍使周永勝,竟然是個貪官!

周永勝報給節度府的軍員名額是三千人,其中還有五百騎兵。

因此,這兩年來,節度府一直按照周永勝上報的兵員發放足額配給。

可萬萬沒有想到,等我到了這裏之後才發現,整個永寧城的守軍,不過才七百人而已!

不僅如此,這永寧城根本就沒設什麽騎兵,就連那七百個占了兵員的名額,也大多是年近半百的老兵,哪裏有什麽戰鬥力啊!

周永勝此獠,不但虛報兵員戰損配給,最可惡的是,這僅有的七百老弱殘兵,每月的餉銀隻有正黨規定的三分之一!

更嚴重的是,如今北城門外那三千寧州騎兵,眼看著就要搭建完橋梁,一旦兵臨城下,僅靠這城內七百老弱之兵,再加上我帶過來的兩百騎兵,豈不是以卵擊石嗎?

一怒之下,郭叔叔就把那軍使周永勝殺了,並且即刻派出快馬,回滄州調兵去了。

不過,想必等援軍到了,這永寧城也要被攻破。

所以我才不得不組織人手讓城內百姓離城逃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