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
“公相所慮極是,此事就應由小而始,不可貿然大興。既涉夷國,又有兵事潛隱,臣以為,當於樞密院內設司院,主掌此事。可不可行,可行到哪一步,樞密院自能把握分寸,不至生出大患。”
鄭居中繞過可行性討論,直接切入該由哪個部門來主掌此事的話題。他雖已任太宰,卻還知樞密院事,此事由樞密院負責,就等於落到了他手裏。蔡京雖然把鄧洵武塞進了樞密院,但有鄭居中壓著,根本作不了主。而領樞密院事的童貫在外領軍,也幹涉不到這麽深。
蔡攸出列反駁:“方才王宣和言此事落於銅事,樞密院怎能涉足榷事?就該由都省(尚書省)直掌,歸於何部司,都省自可視具情處置。”
轉到尚書省,情況也與樞密院相似。鄭居中雖任太宰,可蔡京總領三省,中書門下掌政令進出上下,皇帝刻意維持著平衡,還是塊戰地,尚書省卻多是蔡京黨羽,畢竟尚書省才是辦實事的地方。
王黼恨恨瞪了鄭居中一眼,在反對蔡京這事上,兩人立場一致,但具體到事務上,鄭居中卻毫不留情地排擠自己。鄭居中為何插手此事?多半是看到了此事有撬動童貫權柄的前景。童貫管六路邊事,宣撫河北河東陝西,攬盡天下軍國事,鄭居中在汴梁就是給童貫打下手。如果能在西南事上另開局麵,就能將錢糧人事之流從童貫那裏分出一股,握於他之手。
王黼朗聲道:“不管是樞密院還是都省,都高居廟堂,怎能辦得了實務?臣以為,該就地設司,親俯案視。而公相和太宰之慮,正在此事幹係重大,行止分寸需細心拿捏。若再隔樞密院和都省一層,陛下如何及時躬詢定策?隻能由中書直掌此司!”
鄭居中和蔡京臉色都是一變。果然,已經很不耐煩的皇帝來了精神。
不管是歸樞密院還是尚書省,都是朝堂事務,耗用、決策,有一整套流程擺在那,人事權和財權也是朝堂握著。雖然兩人各有私心,卻都不願此事脫離了朝堂的掌控。
而王黼的建議。麵上是歸中書,實質是歸皇帝。就如應奉局等機構,從朝堂公事,轉到了皇家私事,人事、錢糧,朝堂難以幹涉。
有宋一朝。天下之公與天子之私分得很清楚,士大夫與君共治天下這話不是虛的,士大夫握著天下公器,曆來都在千方百計阻止皇帝以私器攬公。當然,這個“公”名為天下之利,實為士大夫之利,這一點就不能彰於天下了。
王黼這個建議。是將公器變作天子私器。過去天子也隻有應奉局這樣的私器,辦的也隻是為皇宮搜刮奇珍異物之類的小事,現在要將一項軍國事務從朝堂割走,由天子獨掌,又開國朝之先。
如果天子聰慧的話,由這個建議該能想得更多,比如……索性由內侍來管,身邊的閹宦自然比士大夫聽話好用。而不幸的是,這位天子是少見的聰明人。
見皇帝拂須沉吟,蔡京覺得胸中的涼氣蔓延到了舌尖,轉作一股苦味。作繭自縛,這就是作繭自縛。
當年自己為吳敏爭官,鼓動皇帝開禦筆之製,朝堂詔令之製由此而亂。為爭位。搜發運司轉運司錢糧入內,為獻媚,設應奉局,這都是將公器獻於天子。如今王黼青出於藍。要將軍國之權也割出一塊,讓天子踞為私器。長此以往,國體離析,皇宋的未來,真是不堪設想。
身為士大夫的一絲自覺帶起了一股自責,再引發了濃濃的憂慮,這一瞬間,蔡京真的是在憂國憂民。
“王卿以為,何人提舉最宜?”
趙佶開口了,避而不談這事該由哪方來管,顯然是默認了王黼的建議,但他不好直接應下來,這事的確犯忌,犯的還是大忌。
若是在往朝,早有禦史跳出來痛斥王黼壞朝廷體例,而宰執們也會一起請辭。他們就是替皇帝管天下軍國事的,可王黼卻說要皇帝自己來管,這不是在說他們不稱職,兩府也沒有存在的必要麽?
可不僅沒人出列,趙佶開口時,朝臣們不是去看王黼,就是看鄭居中和蔡京,如觀望風色的牆頭鴉雀。
時代不同了,自禦筆之製確立,皇帝可以不經兩府,不經中書門下,隨意處置朝政,所謂的“朝廷體例”、“祖宗故事”,乃至“士大夫與君共治天下”,置身朝堂之輩,誰再堅持,誰就是不合時宜的迂人。也就在中層基層乃至民間,這樣的理念還在堅持著,也就是所謂的“士論”。
不是我的錯……
見趙佶已上了心,蔡京的自責和憂慮不翼而飛,不是自己的錯!當年王安石變法,就已撬動了朝廷體例,就已背叛了士大夫!打著富國強民的幌子,集聚天下錢糧,送到皇帝手上,供皇帝開邊,供皇帝一道德,他不過是踩在王安石鋪好的路上,向前又邁進一步而已。
如今王黼又踩著他鋪好的路向前,他怎能被王黼擠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比王黼走得更遠。
王黼正要開口,蔡京插嘴道:“依故事,既事涉一路之上的軍政,該由宰輔提舉。”
沒辦法以部門歸屬掌握此事,就以人事權來掌握。蔡京相信,皇帝還沒發昏到因此事破壞朝堂格局,生生把王黼提為宰執。
王黼臉色陰沉,薑果然是老的辣,蔡京表態支持此事歸於中書乃至皇帝私人,皇帝就不得不作平衡,不可能讓他借此事躋身宰輔,排擠蔡京。
趙佶眼神閃了閃,點頭道:“公相所言極是,隻是諸位宰輔兼差頗多,怕無力再擔此重任。”
見皇帝退讓,蔡京鬆了口氣,皇帝是個聰明人,正因如此,才不敢一步跨得太大。童貫之流畢竟是以朝臣的身份掌軍國大事,依舊是在朝堂格局中。要貿然破開格局,以天子私司掌軍國事,還真難擋士論。甚至會成了追問政事的導火索。先把此事放在中書,由宰輔提舉,也能觀望風色,再作打算。
那麽該找誰來頂這個缸呢?
倉促之下,蔡京一時難以決定,此事要在皇帝與朝堂之間進退,需要格外聽話的。但此事變數極大。很容易成為朝堂的風眼,又需要會察言觀色的。既是邊事,總得有實績,至少不能惹出亂子,拖累了自己,又得是個能幹的。
鄧洵武還是薛昂?或者是剛任尚書右丞的白時中?哪個都缺點啊……不如順著皇帝的話。再往下找人,吳敏?
蔡京正在躊躇,就聽王黼道:“陛下所言極是,宰輔掌天下大事,豈能偏於一隅?臣以為,侍製以上即可提舉。”
他說話時,揚著手裏那本厚厚的書。“舍我其誰”的意味異常濃烈。
不待蔡京說話,趙佶就點頭道:“王卿既深知西南夷事,提舉此事正合適。”
王黼投其所好,正中靶心,終究是爭不過啊,蔡京暗歎,不過他還沒有放棄:“此事求的是積年之功,需由老成之人同提舉。既涉榷又涉兵,也應有軍政兩麵的實曆……”
一麵攻擊王黼沒有實務經驗,一麵塞人,這也是蔡京退而求其次之策。司院一般都由兩人掌事,蔡京準備塞個人去作同提舉,既能給王黼下絆子,又能分薄事功。
蔡京想舉薦吳敏。他很賞識此人,即便當年要收為女婿,被吳敏拒了,也依舊不改。為給吳敏授館職。還開禦筆之先。吳敏投桃報李,當了排擠鄭居中的犧牲品也無悔,現在被貶到南京提舉鴻慶宮。之前他已說通了皇帝起複吳敏,現在用來卡住王黼這個後起之秀,正合適。
不過吳敏和王黼一樣,沒有地方和軍政的實務經驗,蔡京是想以進為退,給吳敏爭個判官的位置。就此事設立司院的話,兩個提舉都是隻掌方向,不管細務,會由兩個判官來管。以此事來看,一個判官得留在汴梁,一個要去蜀中。吳敏留在汴梁作判官,自己至少能握住此事的一半。
至於同提舉的位置,蔡京覺得,留給鄭居中算了,鄭居中之前爭著要把此事納入樞密院,與王黼也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鄭居中果然插嘴了,不過所提之人讓蔡京勃然變色:“醴泉觀使徐處仁早年在永州即與夷人打過交道,政務精熟,老成持重。又曾知永興軍,熟諳兵事,臣以為此人正合適。”
徐處仁不僅與童貫有隙,也跟蔡京看不對眼,鄭居中提此人,其心昭昭,蔡攸薛昂等人均怒目相視。
眼見蔡攸腳尖晃動,蔡京朝他微微搖頭。他也想通了,這事已經成了風眼,鄭居中要從中攪合,索性就再推一把,將此事變作一個泥潭好了。成事得功難,壞事害人易。
吳敏也不推薦了,蔡京道:“提舉在京提綱挈領,地方辦事之人也須老成謹慎,臣舉薦知梓州事唐恪為判官親事。”
朝臣們都愣住,唐恪得罪過蔡京啊,否則怎麽會終年累月外放,始終回不了京?這是要繼續坑唐恪麽?
鄭居中臉色也沉了下來,唐恪就是個舊黨,徐處仁雖有些迂,卻還懂得利害,能為他所用,將此事引導到樞密院之下。可唐恪滿口仁義道德,一提兵事就深惡痛絕,恨不得天下人都是羔羊,把他弄進來,根本就是搗亂壞事的。
不過他沒有出言反對,人事分任就是如此,大家都有份。蔡京既不反對徐處仁同提舉,他也不好趕唐恪。何況唐恪與蔡京為敵,總比蔡京塞來一個心腹好。反正這事對鄭居中來說,就是攪合而已,樞密院拿不到,不管是蔡京還是王黼,都別想成事。
王黼有些急了,徐處仁挖牆角,唐恪扯後腿,他這個提舉還能辦成什麽事?下麵總得有他的人。
此事大方向沒有偏離昨天自己與王安中所議,他能提舉已算成功,但所想的幾個人選,被鄭居中和蔡京一擠,就再不合適了。就剩下京中一個判官,能起多大作用?
見趙佶投來問詢的目光,等著他也提出人選,王黼暗道,索性換個盤子,總之要讓自己的人把住實務。
“臣以為,當在中書下建戎瀘置製邊事司,以統戎州瀘州邊事為名,辦西南事之實。提舉之下再設置製使、副使和判官,以副使和判官親事,唐恪可為副使,判官臣舉薦……”
一個個人名瞬間在腦中閃過,又一個個否決。新設的這個司序位要高過路司,判官至少該是朝官。隻是要在蜀地親事,怕沒幾個朝官願意去,因此京官也可,但也不能太低,否則連帶這個司的地位也要降格,至少該是個通判資序。
通判……王黼忽然想到一個人,日前他的門客正說到一個通判,沉在州縣多年,最近才轉了本官,進京換告身時,在吏部嗬斥侯差的同僚,一副走到哪裏就呱噪到哪裏的烏台禦史作派。
此人有才,卻跟蔡京和鄭居中等人都不對付,他們不用,自己為何不用?
“臣舉薦登州通判宗澤……”。)